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

易明福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 药物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肿瘤, 胸腔闭式引流, 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胸穿, 全身化疗, 局部化疗, 患者, 化疗敏感, 反复穿刺, 穿刺抽液, 处理方法, 部治疗, 胸水, 控制
摘要: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各种原因所致胸腔积液的50%.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经全身化疗可使部分患者的少量胸水得到控制,其余患者则需要局部治疗.其常见的处理方法为穿刺抽液和局部化疗,而目前胸穿并发症多且需反复穿刺,为避免常规胸穿的不足之处,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同时注入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633例消化道息肉的诊治分析

    2000年3月~2004年12月,我院应用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检查7200例,检出消化道息肉633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消化道息肉633例,其中胃镜检查6000例,检出上消化道息肉501例;结肠镜检查1200例,检出大肠息肉132例.男393例,女240例,男女之比1.64:1,年龄19~80岁.临床表现有上腹不适、饱胀、反酸、便血、排便习惯改变.

    作者:冯丽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期颅脑损伤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以及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分析85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空腹血糖与格拉斯哥(GCS)评分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其与GCS有明显关系,GCS评分越低,血糖含量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正确控制和监测血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代秀勤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的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等特点,近年来,逐渐被前列腺患者接受、选择.由于此病患者多是老年人,他们的身体多合并其它疾病,心理顾虑较多,通过对病人及时正确的心理支持、护理及康复指导,使病人的身心处于疾病恢复的佳状态,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MRI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8个骶髂关节X线及CT表现分别为0级25个,Ⅰ级41个,Ⅱ级156个,Ⅲ级26个,Ⅳ级8个.12例AS患者的23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代之为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骶髂关节X线平片仍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简便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定性不如CT及MRI,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无差异性,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骨破坏、韧带损伤方面MRI优于CT检查.

    作者:刘泽有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318例剖宫产儿临床分析

    随着国内外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剖宫产儿随之增多,剖宫产术对新生儿的影响成为一个倍受关注而又有争议的问题.剖宫产的安危应引起产科及新生儿科医师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将2003年1月~2004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318例剖宫产儿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王玲珍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32例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临床上多数以典型症状而起病,但也有部分患者发病时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患者更为多见,自1998~2003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142例,其中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通过本组病例分析,以进一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自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上颌解剖式磨牙后垫活动矫治器矫治替牙(牙合)早期个别前牙反(牙合)的疗效观察

    替牙(牙合)早期个别前牙反(牙合)发生于第一恒磨牙萌出至上、下颌中切牙及侧切牙萌出这一时间段,年龄段约在6~8岁,原有乳牙列无反(牙合),而恒前牙出现反覆(牙合),反覆盖,可有或无面中份轻微陷.反(牙合)是对面形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的一类错(牙合)畸形,如不及早进行治疗,必然形成骨性错(牙合),严重影响美观,原则上应该早期治疗.可采用活动矫治器,功能性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也有人采用落竹片咬撬法,现临床上倾向于固定矫治.本文24例反(牙合)的矫治分别用固定矫治器和上颌磨牙后垫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其疗效.

    作者:史卫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血透室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血透室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实际观察,探寻血透室护士在长期工作中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各种化学剂、噪音等危害透析室护士健康的潜在因素.结果采用提高护士适应能力、加强自我防护、加强装置维修与保养、控制噪音、定期检查身体等一系列防护措施,较大地降低了血透室护士的职业危害.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作者:杨湘红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641株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监测2004年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K-B纸片扩散法测定641株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分离出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占58.0%,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所占的比例偏高.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氨苄+舒巴坦、头孢呋辛等耐药率较高.结论本院细菌耐药情况严重,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

    作者:李伟建;吴玉海;谢军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不同护理程序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

    我院1997年2月~2000年4月共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90例,并采取不同的护理程序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瑞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纤溶系统变化的临床意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所致,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 state,PTS)的存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纤溶功能研究较少.

    作者:张文杰;王宝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PGE1治疗糖尿病患者Ⅱ度烧伤体会

    糖尿病患者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糖尿病烧伤患者也相应增多.糖尿病患者因代谢的改变,皮肤血循环差,愈合再生能力低下,而且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如诊治不力,可导致烧伤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截肢或者死亡.我科自2003年10月至今使用PGE1辅助治疗中小面积Ⅱ度烧伤患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新蕾;张新合;陈舒;刘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了解正阳县人民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1],查阅了正阳县人民医院2004年3月~10月院内感染监测月报表、登记表及病历.在229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5.28%,其中原发病以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分别占31.43%(11/35)和22.86%(8/3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占65.71%(23/35),住院时间愈长,感染率愈高,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者感染率高.总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其重要.针对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现将完整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春民;赵永坤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克,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片每次25m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每天记录心率、心律、血压、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Holter检查,记录平均心率,统计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次数,比较差异.结果两组间平均心率和心律失常事件的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治疗效果与小剂量倍他乐克无显著差异.

    作者:吕昀;张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YAG激光治疗舌扁桃体肥大的临床应用

    舌扁桃体肥大是慢性咽炎中的一种常见体征.纤维喉镜下YAG激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咽喉部疾病的治疗.我科于2003年7月~2003年12月采用YAG激光治疗舌扁桃体肥大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庆林;管希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围手术期的护理8例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顺利康复.由于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涉及重要的结构,患者多为颈椎外伤,术中术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4月~2005年6月开展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蝶形钢板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瑞燕;杭玉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观察和护理

    药物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已广泛开展,我院采取甲氨蝶呤(MTX)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22例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和护理此类病人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欣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酚妥拉明与硫酸镁合用治疗肺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

    慢性肺心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病情重,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从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慢性肺心病,效果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会平;张国政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胰腺癌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胰腺癌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常见,二者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我们从162例胰腺癌患者中检索得合并糖代谢异常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海;王农荣;林继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 13例成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冠心病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成年型甲减主要影响代谢及脏器功能,据临床表现分为重度甲减(粘液性水肿甚至昏迷)、轻度甲减、亚临床甲减(无甲减症状,血清FT4正常或稍低,TSH明显升高)和暂时性甲减等.成年型甲减,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5,除手术切除或放疗损伤腺体外,多数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早期缺乏临床特征,有时长达10余年后有典型表现.笔者近年来在临床遇到13例成年甲减患者误诊为冠心病,报告如下:

    作者:卫梅;卫小富 刊期: 2005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