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湘红
氟桂利嗪(flunarizine,商品名:西比灵),是保护脑细胞的选择性钙离子内流阻滞剂,治疗偏头痛、眩晕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在临床中广泛使用,现综合近几年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供临床参考.
作者:余绍玲;席秀芳;韦爱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和时间药物学理论,本文以国产尼群地平片10~20mg,晨起顿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2例.观察4周,并设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物方法治疗40例,结果显示两组降压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超红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常由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感染,使重症患者的治疗十分困难.本文介绍以上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及ICU中抗菌药物的治疗,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张凤林;张俊忠;白云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临床上多数以典型症状而起病,但也有部分患者发病时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患者更为多见,自1998~2003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142例,其中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通过本组病例分析,以进一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自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以及高血糖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分析85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空腹血糖与格拉斯哥(GCS)评分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显著增高,其与GCS有明显关系,GCS评分越低,血糖含量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正确控制和监测血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代秀勤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克,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片每次25m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每天记录心率、心律、血压、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Holter检查,记录平均心率,统计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次数,比较差异.结果两组间平均心率和心律失常事件的减少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治疗效果与小剂量倍他乐克无显著差异.
作者:吕昀;张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们用安洛化纤丸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部分合并早期肝硬化)并观查其抗纤维化作用,取得了一定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东;朱文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提高对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影像及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及临床表现.结果CT特征性表现:腺泡样结节影、病灶呈较弥漫或范围较大之磨玻璃样改变、病理性支气管像、病灶内假腔.临床特征性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咳白色粘痰、面色苍白、消瘦、低热.本组2例误诊为肺结核,1例误诊为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结论认识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病理基础、影像和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郝天然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子痫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重阶段.病人主要表现为抽搐及意识丧失,如不及时抢救或处理不当,母婴均可发生意外.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妊高征孕妇183例,并发子痫56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3例,用丁咯地尔150mg+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共用15d,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2次/d,连用5d;对照组43例,用维脑路通0.4+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共用15d,巴曲酶第1d、3d、5d分别10、5、5U+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3%、69.8%;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83.7%、48.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出现脑出血.结论丁咯地尔、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维脑路通、巴曲酶,且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朱敬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所致,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 state,PTS)的存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纤溶功能研究较少.
作者:张文杰;王宝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药物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已广泛开展,我院采取甲氨蝶呤(MTX)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22例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和护理此类病人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欣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切口裂开、内脏脱出是婴幼儿腹部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2岁以下患儿的肠梗阻、肠套叠、胆道闭锁、重症幽门狭窄、新生儿巨结肠等术后.术后5~10d多见,新生儿可发生在术后2~3d,无先驱症状,常在换药时突然发生,若发现切口有渗出,特别是淡红色血样渗出,患儿哭闹、烦躁,遇腹内压升高时,即应警觉,并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切口裂开的发生.
作者:李义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有力的抗孕激素药物,具有明显的终止早孕、中孕、抗着床、诱发月经等作用.米非司酮口服后85%可被吸收,生物利用度为60%,口服1h后达峰值,其后24~48h内稳定在2.5mmol/L水平,T1/2为(23.7±3)h,90%经肝脏代谢,有8种代谢产物,其中RU-42848是主要的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每日服用米非司酮50、100、200mg,连用4d,其高血清浓度为2.9、4.5、5.4mmol/L,与所用剂量无直接关系,亦无累积作用,此可能由于对米非司酮血清结合蛋白的α-1酸性糖蛋白饱和有关.米非司酮对性轴和女性生殖器作用甚为复杂,现将近些年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广慧;赵金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全口义齿修复往往因牙槽骨吸收,牙槽脊低平以及说话、咀嚼时舌的干扰而难取得理想的固位效果.随着牙髓治疗学和修复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残根、残冠的保留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我们对134个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核桩套筒冠修复完成固位和咀嚼效果满意的全口义齿,经过4年临床观察效果良好,但4个牙齿出现根折,核桩脱落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怡;丁虹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鼠药中毒是小儿急性中毒中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后易发生惊厥,昏迷等症状,造成脑组织严重损害,易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于2000年12月~2003年12月利用脑活素、高压氧联合治疗25例鼠药中毒后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儿,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芸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药物流产已有20余年,因其有效率高达90%以上,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合初孕、未婚者和剖宫产、哺乳期、子宫畸形等多种高危妊娠妇女,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小于吸宫流产而在许多方面具有吸宫流产无法取代的优势.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和出血量较多,是其主要不足之处.为此,我们通过胎囊排出后加服米非司酮(Ru486)和6-氨基己酸(EACA),探讨其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鹏辉 刊期: 2005年第17期
2000年3月~2004年12月,我院应用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检查7200例,检出消化道息肉633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消化道息肉633例,其中胃镜检查6000例,检出上消化道息肉501例;结肠镜检查1200例,检出大肠息肉132例.男393例,女240例,男女之比1.64:1,年龄19~80岁.临床表现有上腹不适、饱胀、反酸、便血、排便习惯改变.
作者:冯丽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T3、T4综合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且无特异性,极易产生误诊、漏诊,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甲亢患者入院时误诊的有1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开芹;任建民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阴式子宫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瘢痕、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4月开展这项新技术,共施行手术14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国珍;姚爱云;王凤梅 刊期: 200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