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林;管希明
外科引流的概念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其定义与范畴亦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无论何种形式的引流,其根本目的都是希望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排除积聚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由于各种引流物或引流方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和缺点,应用不当及管理不善时则可能事与愿违,甚至产生严重后果.我院近5年来曾出现2例引流处置不当而致腹部再手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希望与同道共鉴.
作者:王保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我院自1999年9月~2003年9月收住院头部严重外伤的病人287例,通过临床和CT跟踪观察,发现95例有迟发和进展性脑损害.这些脑损害包括脑出血、脑缺血和脑水肿[1](国外有报道闭合性颅脑损伤中迟发和进展性脑损害占35%~65%[2]),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正明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所致,血栓前状态(Prothrombotics state,PTS)的存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密切相关.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纤溶功能研究较少.
作者:张文杰;王宝印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和时间药物学理论,本文以国产尼群地平片10~20mg,晨起顿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2例.观察4周,并设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物方法治疗40例,结果显示两组降压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超红 刊期: 2005年第17期
2000年3月~2004年12月,我院应用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检查7200例,检出消化道息肉633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消化道息肉633例,其中胃镜检查6000例,检出上消化道息肉501例;结肠镜检查1200例,检出大肠息肉132例.男393例,女240例,男女之比1.64:1,年龄19~80岁.临床表现有上腹不适、饱胀、反酸、便血、排便习惯改变.
作者:冯丽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新生儿在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病例可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自2002年3月~2004年8月我科42例HIE应用小剂量甘露醇、脑活素加高压氧治疗,其中中重度HIE取得显著效果,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消化道憩室是一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因其并发症的存在,临床表现不一,基层医院的一般医师对其缺乏警惕和认识.现将我院1994~2004年收治的38例消化道憩室病例资料就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分析如下:
作者:袁瑞亭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常由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感染,使重症患者的治疗十分困难.本文介绍以上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及ICU中抗菌药物的治疗,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作者:张凤林;张俊忠;白云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股骨髁部骨折包括单髁骨折、髁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占全身骨折脱位的0.4%[1],因骨折部位进入膝关节,对关节影响较大.我院1999年~2003年对45例股骨髁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术后应用CPM,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康复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惠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是脑梗死重要的亚型,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巴曲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叶柔 刊期: 2005年第17期
了解正阳县人民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1],查阅了正阳县人民医院2004年3月~10月院内感染监测月报表、登记表及病历.在229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5.28%,其中原发病以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多,分别占31.43%(11/35)和22.86%(8/3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占65.71%(23/35),住院时间愈长,感染率愈高,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者感染率高.总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其重要.针对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现将完整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贺春民;赵永坤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胆道术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并不多见,发生率一般不到0.5%,但由于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常被手术后反应所掩盖.如缺乏警惕,不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造成严重后果,其死亡率高达50%~70%[1].近8年来,我院用非手术及手术疗法治疗6例,均获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强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顺利康复.由于颈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涉及重要的结构,患者多为颈椎外伤,术中术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4月~2005年6月开展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蝶形钢板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瑞燕;杭玉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肩关节前脱位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整复方法多种,各有特点.作者自1995~2004年采用局麻下手牵足蹬复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60例,均获一次成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旺;张国喜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多见,其临床特点是病情复杂、变化快、易反跳,医护措施稍有不当,即可导致病人死亡.我院自1994年4月~2004年4月共收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169例,现将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万国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胰腺癌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临床常见,二者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我们从162例胰腺癌患者中检索得合并糖代谢异常者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海;王农荣;林继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8个骶髂关节X线及CT表现分别为0级25个,Ⅰ级41个,Ⅱ级156个,Ⅲ级26个,Ⅳ级8个.12例AS患者的23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代之为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骶髂关节X线平片仍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简便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定性不如CT及MRI,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无差异性,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骨破坏、韧带损伤方面MRI优于CT检查.
作者:刘泽有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监测2004年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K-B纸片扩散法测定641株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分离出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占58.0%,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所占的比例偏高.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氨苄+舒巴坦、头孢呋辛等耐药率较高.结论本院细菌耐药情况严重,应采取适当措施,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
作者:李伟建;吴玉海;谢军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各种原因所致胸腔积液的50%.对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经全身化疗可使部分患者的少量胸水得到控制,其余患者则需要局部治疗.其常见的处理方法为穿刺抽液和局部化疗,而目前胸穿并发症多且需反复穿刺,为避免常规胸穿的不足之处,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同时注入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明福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药物流产已有20余年,因其有效率高达90%以上,方法简便易行,特别适合初孕、未婚者和剖宫产、哺乳期、子宫畸形等多种高危妊娠妇女,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小于吸宫流产而在许多方面具有吸宫流产无法取代的优势.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较长和出血量较多,是其主要不足之处.为此,我们通过胎囊排出后加服米非司酮(Ru486)和6-氨基己酸(EACA),探讨其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鹏辉 刊期: 200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