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咽一号口服液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张天栋;石桂梅;王佩兰;吴启舜

关键词:清咽一号, 慢性咽炎
摘要:目的:制备清咽一号口服液.方法:将处方中诸药材分别按水煎醇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结果:清咽一号口服液对慢性咽炎有显著的作用,总有效率达91.8%以上.结论:清咽一号口服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制剂.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630例的体会

    剖宫产主要有下腹部纵切口及横切口两种.纵切口的缺点是:影响美观,痛感重,腹壁疝的可能性大.改良式横切口的优点是弥补了纵切口的缺点.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我科行改良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630例,取得良好效果,作者认为此法简单易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王爱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是衡量实验室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都是来自实验成果,许多高级技术人才都是从实验室起步.因此实验室对科学进步、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的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工作水平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张建民;高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脱水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在积极抗结核化疗的同时,应用脱水药物治疗对减轻脑水肿,改善症状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4例,现将应用脱水剂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学玲;武继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以脑神经损害为突出表现者易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我院1998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14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陆相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维奥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维奥欣片剂是一种含有八种水溶性甾体皂甙的中药制剂.该药既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又有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本文选择冠心病心绞痛病例160例,治疗组治疗期间有效地缓解了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

    作者:王新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的CT诊断价值

    鼻骨骨折及上颌骨额突骨折在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部分病例涉及法律,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早期作出正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提升护理理念展示人文关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病,而是要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病人.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康复[1].2001年以来,我科将人文关怀点滴渗透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渲染了护理文化氛围,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马志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非典型肝血管瘤的CT诊断

    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为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现率为4%~7%,50~70%无临床症状[1],常在查体或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成人多见,女略多于男.病理学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四型[2],前者占绝大多数,通常所指的HH即为绵状血管瘤.随着影像的发展,该病的发现率日渐增多.

    作者:张洪光;张和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30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是妊娠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因孕妇特殊的生理和解剖改变,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甚至对母婴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总结分析我院8年间30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永梅;李家庆;袁丽丽;杨立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婴幼儿单纯性腹泻106例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纯性腹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肠道活菌制剂、热熨按摩、停用抗生素,不予禁食等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106例.结果: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标准及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小儿泄泻疗效评定标准,总有效率为87.7%,其中病程7~30天者治愈率54.3%,有效率92.9%;病程61~90天者治愈率27.2%,有效率63.7%,明显低于病程短者.结论:患儿在单纯性腹泻病程中,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尤其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延长病程,影响疗效.

    作者:田明;梁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急救及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冬春季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是由于机体变态反应,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导致的广泛性、可逆性小气管痉挛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有的发病迅速,开始发病就伴意识障碍;有的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哮喘严重发作,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形成哮喘持续状态.现代医学把这两种哮喘总称为重症支气管哮喘.

    作者:王久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直肠癌臀大肌转移1例

    患者,男,49岁.直肠癌术后5个月,现放疗中,腰骶部疼痛3月余,大便带血.查体:腰部活动及左下肢伸腿受限,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下腰部、左臀部及左大腿背侧压痛明显,并见左臀明显较对侧膨隆,皮温正常,左小腿及足检查无异常,双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臧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芪治疗小儿雅克什综合征88例体会

    雅克什综合征是婴幼儿时期为常见的贫血性疾病,易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我们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遇1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培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轻度瘀胆时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影响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特征是:发病多为2~3月婴儿;母乳喂养发生率高;临床表现为凝血机制障碍,其中以颅内出血致命.本文所指轻度瘀胆是指,外表酷似健康,实际存在着不令人注意的黄疸或一过性肝功能轻度异常者.本组观察发现,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是多因素致病,而存在瘀胆时更易发生.提示了瘀胆和肝功能的轻度异常对维生素K代谢的影响,探讨这一机制有益于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生.

    作者:李贵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48例低血糖昏迷临床观察

    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急危症之一,据统计,临床发生率仅次于急性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由于病情危重,若诊断和治病不及时,则可致残或危及生命.

    作者:穆雅慧;张茂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B型超声诊断结肠肿瘤并假性肠套叠

    患者,男,53岁,右上腹间断性隐痛一年余,曾在多家医院检查,除右肝内胆管结石外均无异常发现,近日腹痛加剧,入我院诊治.查体: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压痛(+),反跳痛(-).B超检查:右上腹结肠肝曲可见5.3cm×3.5cm肿块影像,形态规则,似呈椭圆形,壁薄,光滑,肿块内呈致密点状稍强回声,并可见散在的少许低回声分布.肿块右侧可见4.2cm×4.3cm的靶环征图像,分环细,环数多.动态观察,可见其环数及形态改变.此肿块与肝、胆、胰头及胃有明显界限.超声提示:1.右袢结肠实质性占位(考虑结肠粘膜脂肪瘤).2.右袢结肠假性肠套叠.

    作者:王道德;李延豪;郑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尿肾功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对120例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的尿肾功即免疫球蛋白G(1gG)、α1-微球蛋自(α1-M)、β2-微球蛋白(β2-M)、微量自蛋白(MA)、转铁蛋白(TRF)进行了测定,以求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做出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东红;王喜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救护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院前急救的主要高危病种之一,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发生AMI时,症状常常不典型,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我们于2001年2月~2003年3月院前急救老年AMI30例,经现场紧急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入CCU病房,过程顺利,无1例死亡,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郝德英;马富玲;董冰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为冠心病13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多发生在青壮年,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较易诊断,而老年人甲亢常呈淡漠型,大多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当出现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时,临床上往往误诊为冠心病.现将我院1995~2002年间误诊13例分析如下.

    作者:洪永春;周金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近年来,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喹诺酮类药物以其广谱、高效、安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期在临床操作中,本人发现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配伍时出现浑浊,经查阅由宗希乙编著的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56种注射剂配伍变化检索表>,未查阅见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为进一步证实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特进行了以下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平;王静;陈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