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张涛;张亮
同其他学科一样,医学科学同样有赖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经济科技实力的快速增强,医疗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1].
作者:张玲;陈兵;陈自强;刘莛;艾智华;李景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掌握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结合医用物理教学,从提倡问题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合理进行心理激励三个方面论述了青年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作者:武继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掌握营养学知识是医科院校学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加强教学管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增强教员自身素质,对于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员综合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琳;王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加,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得到讯速发展.
作者:杨旭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面对新形势和高校一系列的改革,实验技术人员应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爱岗敬业,完善知识结构,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者:蔡秋云;孙文化;肖建清;王方;李伟平;彭宣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以南京医科大学和美国东田纳西洲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为例,对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提高博士整体教育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作者:李跃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大学新生刚刚跨入大学,要适应新的环境,面临着新的任务,必须转换好新的角色.这一阶段的辅导员工作开展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以后几年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总结经验,将工作目标分成三步进行,并确立了每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初步形成有序、舒心、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作者:潘晓艳;郁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课堂活动.双语教学的概念源自美国.
作者:江汕;冯振卿;江千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于就业问题的态度及观点,为进一步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和改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对50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明确的奋斗意识,随年级增长,对社会有了较成熟的认识;就业基本积极,但尚需从降低就业期望方面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学生择业意向较集中,应予以适当引导.
作者:郭保明;高艳琴;王震;武忠诚;陈显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探讨临床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初步分析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的建议.
作者:吴敏;陈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综合性医学院校学生层次复杂,通过对带教不同层次学生实验教学的分析,从备课、组织教学以及学生表现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以期望实验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作者:刘芳莉;黄昀;李钰;傅松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紧密结合临床的教学模式及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补充学科前沿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敬;尹文;徐志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细胞培养实验是巩固与加强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硕士研究生细胞培养实验课的教学,可通过精选实验内容、课前全面准备、课中注重针对性、突出实验技能的培养和课后反馈效果等方法,使学生掌握细胞培养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并将所学技术很好地应用到硕士课题和以后的科研中.
作者:王韵;高强国;杨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患纠纷使医疗档案的证明效用和履行合同的记录效用凸现出来,医疗科技的临床记录功能却相对弱化或虚化.为纠正医疗档案的效用错位,在加强医疗服务自身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同时,引入医疗代理人和社会服务制度可以说是一种有益尝试.
作者:郑凤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经验予以总结,以期更好地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易发平;宋方洲;马永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诊断学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决定着未来医生的临床技术水平.就诊断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讨,总结了诊断学的基本特点和教授本课程时需把握好的几个环节,就提高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者:陈东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通过对急诊科开展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急诊科开展健康教育的特殊性以及相应的对策,提出了适合急诊科开展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朱玲玲;姜安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构建以校园网为依托的医学学科教学网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全新的教学工具,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培养学生独立、创新学习的重要途径.
作者:祝玲玲;陈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诊断学课间实习是医学院校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并了解临床诊断工作的特殊阶段,对于培养合格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医务工作者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学医院的领导和全体临床医护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教学意识,加强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诊断思维,规范的临床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培养创新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作者:刘美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临床本硕连读班(七年制)进行了开放实验的探索,总结了经验教训,总体上获得了成功.
作者:解永岩;张佩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