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英
1996年7月到2000年5月我们应用壁层胸膜外间隙置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术后疼痛7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9例,男52例,女27例.年龄7~71岁,平均年龄46岁.食管中段癌14例,食管下段癌21例,贲门癌16例,支气管肺癌11例;开放性血气胸10例,其中伴外伤性膈疝2例;闭合性血气胸7例,其中伴脾脏破裂1例.其中左侧开胸63例,右侧开胸16例.
作者:乔国勇;郭二伟;马春峰;徐世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石症、胆碱酯酶与结肠癌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统计.结果:50例结肠癌中,伴胆石症者占32%,伴胆碱酯酶降低者占76%.而右半结肠癌伴胆石症高于左半结肠癌(P<0.001),右半结肠癌伴胆碱酯酶降低高于左半结肠(P<0.001).结论:胆石症的存在和胆碱酯酶的降低均与结肠癌的发病增高有一定的关系,尤与右半结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傅慧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中毒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中重度中毒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如抢救措施不得力,患者可发生死亡.我院在1996~1999年间在常规综合抢救措施的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HP)抢救急性严重中毒42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波;蔡建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8年10月~2000年8月,我科用物理疗法加局部注射干扰素治疗反复复发的尖锐湿疣3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16~60岁.职业:干部6例,工人8例,农民5例,无业人员7例,服务人员10例.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12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4例.病程:半年~1年,以往曾作过冷冻、外涂药物或激光治疗1~3次,均在局部复发,其中阴茎尖锐湿疣11例,肛周尖锐湿疣10例,尿道口尖锐湿疣5例,女性阴道口及大小阴唇尖锐湿疣8例,口腔尖锐湿疣2例.
作者:梁凤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复方丹参滴丸(以下简称FDD)是一种应用现代药学技术研制的新型中药制剂,有固体溶液之称,生物利用度高,且起效迅速.它由丹参、三七、冰片等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其中以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一丹参素为主要成分.采用90年代先进的TLC和HPLC控制含量,能确保产品的高质量,高疗效.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吕晓霞;张文玉;王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髌骨粉碎性骨折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内固定组,用可吸收(微乔)线做内固定材料.髌骨部分切除组用可吸收线修复软组织,两组均采取髌下弧形切口,术后24小时拔负压引流,10天拆线,均不需二次手术.结果:术后两周,两组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无明显差异.术后五周,内固定组较髌骨部分切除组关节活动差,肿胀疼痛较重;术后八周,内固定组仍需扶拐行走,而髌骨部分切除组患侧膝关节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髌骨部分切除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系早期切除已经破损的关节软骨面,变不易精确复位、愈合的关节内骨折为修复后的软组织,保留了大块髌骨,其关节功能不受影响,但其愈合能力则有显著不同.随诊说明髌骨部分切除组优良率高.
作者:刘贤修;顾建钦;符孔龙;李长海;李红普;张陆;高松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消炎痛是一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特点为抗炎作用较强,对炎症性疼痛效果显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理想的抗类风湿病药物,根据临床调查,在使用当中也出现了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轻者出现胃肠道不适,重者致胃出血及胃穿孔.现就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反应供广大医务工作者探讨:
作者:姚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为了解决胸科手术、癌肿晚期及气管内麻醉患者手术后镇痛问题,我们打破了以前传统的利用吗啡术后镇痛,其注药途径大都是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入硬膜外腔的给药方法,而采用了吗啡、纳络酮合液经骶管注药的方法,经过临床100例观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徐建华;王静;张士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电透具有可视性,图像清晰,定位精确,已广泛用于临床及各种检查.我院在电透下定位穿刺抽液引起大咯血1例.报告如下:
作者:秦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治疗体会,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对8例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结果: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毒蕈中毒、肾损害严重,临床治疗难度大,及时的血液透析加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吕建荣;汪德夫;吴宏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切大肠息肉的安全有效措施.方法:在结肠镜下对186例患者行高频电息肉摘除.结果:186例患者266枚大肠息肉全部摘除,未发生肠穿孔,并发肠出血15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在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息肉摘除,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掌握操作要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发症是可以防治的.
作者:杭荣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根还原酶法及酶法、放射免疫法,对4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50例正常晚孕者(晚孕组),在治疗和临产前取血测定NO、NOS、ET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NO、N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程度妊高征组患者血浆NO、NOS水平随病情加重而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病情越重其值越高.不同程度妊高征之间及中、重度妊高征与正常晚孕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T/NO平衡失调可能是妊高征的发病环节之一,因此,NO-NOS水平及ET/NO比值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程度和预后的一个新标志物.
作者:张坚;王金凤;贠红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多颅神经炎,以耳痛、耳部疱疹、周围性面瘫为典型表现,可伴有耳聋与眩晕.因其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临床表现及病变出现先后有异,对部分病例早期诊断仍有困难.本文报告1992年3月~1998年10月我们诊治的13例Hunt综合征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及早诊治.
作者:李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对46例肝硬化张力性腹水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组Ⅰ静脉输注右旋糖苷70加大量放腹水治疗;组Ⅱ输注白蛋白加大量放腹水治疗.两组病人在腹水消退、并发症及生存率方面,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重复大量放腹水与静脉输注右旋糖苷70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王常会;胡月华;王俊燕;张其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1月应用思密达(法国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和整肠生(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80例,另单用思密达治疗50例,单用整肠生治疗4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丹;张帮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力衰竭,尤其是左心衰,老年人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分析我院1989年1月至2000年11月误诊的98例老年(≥60岁)心衰病例,总结如下:1心力衰竭病因分析冠心病4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4例,老年进行性心瓣膜病6例,甲亢性心脏病5例,贫血性心脏病4例,心肌病2例.
作者:刘桂芳;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与治疗.方法:对16例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2例易误诊,手术治疗16例,5年生存率50%.结论:临床表现、钡餐检查、纤维内镜、活检和剖腹探查等结果反复相互印证,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对本病应采用比大肠癌更为积极的治疗.
作者:陆巧;李慧成;翁清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神经电生理诊断对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价价值.方法:应用肌电图、神经传导和体感诱发电位对15例神经损伤术后病人进行观察.结果:分别在术后3个月、8个月、12个月、24个月检测,可知不同时间段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不同,至少有11例病人神经修复术是成功的,其中9例病人神经再生良好.结论:EMG、NCV、SSEP对周围神经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判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王霞;李六一;尹继云;魏爱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肠道发育畸形.过去我们多采用改良Duhamel术治疗.我院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手术,共收治患儿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护理观察对手术成功与否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百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32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16例(50%)腹痛发生于月经第21~23天,20例(62.5%)腹痛发生于晚上,17例(53.12%)腹痛发生于性生活后,19例(59.37%)为右侧卵巢破裂,术前误诊异位妊娠17例,卵巢囊肿蒂扭转4例,误诊率达65.62%.结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因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临床上易发生误诊,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
作者:张奕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