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继;王晓文;熊小庆;胡玲玲
目的 为了解分析2008-2015年湖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状况及趋势,为老年人伤害预防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湖北省所有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对≥60岁老年人伤害死亡进行SPSS 20.0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湖北省老年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15.26/10万,标化率为252.22/10万.年龄越高,老年人伤害死亡率越低,其高年龄组高达1 288.06/10万.自杀死因位居湖北省首位,死亡率为1 096.60/10万.农村老年人的意外伤害死亡率(289.97/10万)高于城市老年人(133.72/10万),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234.75/10万)高于女性(196.33/10万).城乡老年人前3位伤害死因类别次位不同,但顺位与全人群相一致.结论 伤害已成为湖北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湖北省全人群死因构成谱位居第4位,预防防治老年人伤害的是湖北省重要战略和应对公共卫生领域变化的重要举措.
作者:龚慧云;张庆军;张岚;潘敬菊;李茜;刘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从市场采集自然样品50份,经过2步增菌后,用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用传统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50份样品试剂盒检测阳性5份,阴性45份,而传统方法检测阳性4份,其中1份阳性样品试剂盒检测为阴性.试剂盒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8.00%.特异性试验表明该剂盒检测标准菌株特异性好,与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层析检测试剂盒特异性好,检测准确率高,能够满足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需要.
作者:马弋;邵翠翠;刘艳;杨硕;王鸣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5年淮安市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运用Excel2010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全市共报告梅毒8 076例,报告发病率从3.02/10万上升到22.47/10万,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x2 =6.10,P=0.014),年平均增长24.98%;Ⅰ期和Ⅱ期梅毒所占梅毒构成比减少,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且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梅毒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8.10,P<0.001);梅毒发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男女性别比为0.79: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共占62.23%.结论 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增长迅速,性活跃人群仍是防治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强化隐性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作者:赵鹏鹏;胡锦流;孙修福;金韬;骆公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西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掌握发病规律及特点,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西安市哨点医院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根据人群、季节、职业、临床症状、食品信息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西安市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1 012例,其中男性457例,女性555例;上报病例数多为25~ 34岁年龄段,占19.17%;发病多的职业为农民,占24.31%;第3季度食源性疾病高发,占全年病例数的48.52%;患者中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人数多,其中80.53%的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共上报可疑食品病例565例,占病例总数的55.83%;肉与肉制品是主要原因食品;在家就餐引起发病多,占50.44%.结论 西安市食源性疾病高发于夏季,青壮年为主要高危人群,腹泻患者是监测主要目标人群;加强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重点关注肉与肉制品卫生安全.
作者:范静;张峰;刘萍;刘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医生和患者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为提高非医疗技术服务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方法 使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设计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使用方便抽样法对医生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频数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确定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及其排名;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的方法结合R软件确定医生和患者对非医疗技术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使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终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 在医生群体中,女性医生对“医生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更重视(P<0.05);在患者群体中,女性患者更重视“医生工作事业心”(P<0.01)、“医生热爱本职工作”(P<0.05)、“医生遵守法规和工作制度”(P<0.05)和“医生不歧视患者”(P<0.05).结论 不同性别的群体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医疗服务机构应提高男性医生对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重视患者对非医疗技术服务的诉求,在医疗活动中提高对女性患者的人文关怀.
作者:刘航宇;段利忠;殷丽丽;孙巧巧;康茜茜;牧原;卢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武汉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并利用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对该病疫情趋势进行预测.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武汉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应用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建立手足口病流行趋势预测模型,对2017年武汉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1-2016年武汉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88 573例,年均发病率147.45/10万,年平均增长率15.07%.男女性别比1.61∶1,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幼托儿童及散居儿童;发病大高峰在4~7月,小高峰在11 ~12月.应用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季节趋势模型预测武汉市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趋势显示报告发病数较2016年略有下降且4~7月为流行高峰期.结论 通过对武汉市2011-2016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的分析,可确定武汉市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的预警线及行动线,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邹娇娇;杨小兵;孔德广;汪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大数据研究(宜昌)基地”信息平台数据,了解湖北省枝江市具备肺结核诊断能力的医疗机构肺结核登记报告工作质量.方法 大数据运用和实地调查结合,获得医疗机构肺结核漏登和漏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究大数据与传统调查方法差异.结果 调查13家医疗机构2016年诊断的确诊和疑似肺结核894例,漏报9例,总体漏报率1.01%;调查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到位病例388例,漏登27例,漏登率6.96%,确诊肺结核病例281例,漏登1例,漏登率0.36%.结论 信息化有助于传染病漏登、漏报调查,应减少信息孤岛,建立一整套基于医疗信息平台的数据核对、分析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同时应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督导管理,减少漏登、漏报情况发生.
作者:张立华;房爱民;郭翠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武汉市江汉区2015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及人群分布特征,明确恶心肿瘤的高危人群及高发癌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筛查及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江汉区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监测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类别、性别及年龄的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结果 2015年江汉区户籍人口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424.97/10万,中标率为286.70/10万,女性中标率高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江汉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的依次是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占总发病例数的53.74%,男性前5位的是肺癌、胃癌、肝癌、甲状腺癌和结肠癌,女性是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胃癌和结肠癌.青壮年人群的高发癌种是甲状腺癌,男性45岁以后以肺癌常见,女性45~64岁仍以甲状腺癌为常见,65岁以后是肺癌.结论 江汉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具有粗发病率高,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加,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高发癌种不同等特点,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高发癌种的筛查和干预.
作者:吴连希;陈莉;周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情况和特征,分析感染因素,为更好的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布病病例25例,监测牛羊养殖等高危人群253人,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几年布病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每年3~6月是发病高峰;全区一半以上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发病较高;发病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和干部职员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羊饲养人员,其次为偶尔接触羊和食用羊肉人员.253名高危人群中,抗体阳性14人,阳性率为5.53%.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病感染来源主要是羊,以多且散的点状流行为主.动物疫情防控是关键,应加强动物免疫并及时发现病畜,遏制布病在畜间传播.
作者:华伟玉;迈一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一带一路”正在世界上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了做好相应的专业准备,本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伴随着“五通”的实现后公共卫生的挑战,并提出了至少应该在以下几方面的布局与准备:加强卫生政策沟通与信息互享;加强人口与健康状况的监测,建立区域化的疾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加强沿线沿路国家的公共卫生舆情监测,提前做好国内的各种应急预案修订和完善;注重国际应急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国际需求.
作者:谭晓东;陈叙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13-2016年长沙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3-2016年长沙市麻疹确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长沙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 1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3/10万,各年发病数在169(2016年)~605例(2013年)之间,发病率在2.30/10万(2016年)~8.42/10万(2013年)之间;2013年病例数集中在3~5月份,2014-2016年病例均集中在5~7月份;发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雨花区(5.99/10万)、天心区(5.62/10万)、长沙县(4.82/10万);发病年龄以<8月龄婴儿(36.60%)和15岁~人群(22.11%)为主;散居儿童是麻疹的高发人群;757例≥8月龄儿童中无免疫史485例,占64.07%;免疫史不详186例,占24.57%.结论 2013-2016年长沙市麻疹疫情呈现总体下降趋势,<8月龄婴儿和15岁~人群高发;建议提高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加强麻疹监测,做好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并关注小月龄婴儿和成人易感者在麻疹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探讨针对性的策略与措施.
作者:黄霜;林希建;刘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06-2016年宜昌市居民的死亡率、主要疾病死亡原因、寿命损失以及死亡率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2006-2015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居民标化死亡率为673.78/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为778.61/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563.39/10万.2006-2015各年度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0年间标化死亡率下降22.68%,死亡总数上升30.84%.居民主要死因死亡率前五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病(241.72/10万)、恶性肿瘤(181.47/10万)、呼吸系统疾病(89.27/10万)、损伤与中毒(52.28/10万)和消化系统疾病(20.77/10万),占全死因构成86.90%.损伤与中毒导致的寿命损失高(26.06人年).恶性肿瘤减寿率高(11.54‰).结论 2006-2015年宜昌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总死亡人数逐年上升,标化死亡率逐年下降.要采取社区综合防控措施降低,重点降低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全面推进全国健康城市创建.
作者:吴婵;刘继恒;苏拥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2008-2016年长春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提高防治成效.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2008-2016年长春市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6年共报告3 232例HIV/AIDS,男女性别比为13.89:1,各年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2,P=0.003);经性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98.51%),近几年同性传播构成比明显上升;年龄以20~49岁为主(78.03%),历年均有一定比例的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报告,不同年份之间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566,P<0.001);职业分布以家政、家务及待业多,占总人数的37.28%,其次分别为农民、商业服务和工人,学生人群所占的比例近3年均>8.00%.结论 长春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性接触传播已成为主要途径,男男性行为者感染率快速上升,中老年人、青年学生已成为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需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艾滋病检测力度,提高预防和治疗服务的可及性,扩大HIV/AIDS密切接触者的告知范围,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上升.
作者:梅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医学随访管理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早治疗情况,分析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下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的免疫重建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启动HAART的HIV/AIDS人群的人口学特征、CD4+T淋巴细胞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等信息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共入组953名对象,研究对象启动HARRT时的C1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早治疗的比例逐年升高.CD4+T淋好巴细胞计数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500个/μL以下对象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时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对象之间的CD4上升幅度比较接近;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对象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时间呈不明显的线性关系,治疗12个月后CD4的上升幅度有所下降.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高的对象启动HAART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也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晚治疗HIV/AIDS的免疫功能虽然可以不断恢复,但免疫状态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通过早治疗可以一直保持较高的免疫水平,因此应进一步提高早治疗的比例.
作者:宋爱红;周晓林;陈盼盼;裴启星;陶丽;赵希畅;辛辛;肖绍坦;张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昆山市游泳池水中氰尿酸的含量水平并初步探索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选择昆山市以三氯异氰尿酸为消毒剂的游泳场所22家.监测氰尿酸、浑浊度、尿素、pH值、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水温,同时记录游泳人数,调查氰尿酸含量水平并初步探索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氰尿酸浓度水平均< 150mg/L,范围为2~ 79 mg/L,基本能够达到《游泳池水质标准》(CJ/T 244-2016)严格限值<30mg/L(室内池)的标准要求,同时其主要影响指标为游泳人数、游离性余氯、浑浊度和pH值.结论 昆山市游泳池中氰尿酸含量较低,对氯化消毒效果的影响较小,但应继续关注.
作者:梁晓军;王月明;张建新;赵萍;袁妍;浦晓潘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6-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肺结核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5年华漕镇肺结核疫情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疫情的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上海市华漕镇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721例,其中本地人口193人(26.77%),流动人口528人(73.23%),年平均登记率为32.99/10万,年登记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性别比为1.86:1,病例年龄小6岁,大98岁,发病高峰年龄组为18~40岁共463人(64.22%);常年散在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在上海市华漕、纪王和诸翟3个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华漕地区病例数多,不同地区肺结核病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31,P <0.01);每年的流动人口病例所占比例呈现增加趋势,主要来自安徽、四川、江苏、河南、湖北和江西等省份.结论 2006-2015年上海市华漕镇肺结核疫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流动人口是肺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依据地区差异特点加大防控力度,降低流动人口肺结核发病率.
作者:杨圣元;叶为民;孙兰;唐利红;严慧琴;赵慧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四川省农村地区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患病率与治疗缺口,为更好的开展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 共覆盖了四川省农村地区6个示范点的354.1万农村人口.从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以村为基本的调查单位,根据当地初级卫生系统的乡村医生所提供的线索,入户进行活动性惊厥性癫痫患者的筛查.收集了基本的人口学资料和诊治现状,并计算了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缺口.结果 通过调查共筛查复核出活动性惊厥性癫痫患者6 547例,其中男性患者占55.08%,女性患者占44.92%,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患病率为1.8‰,男性的患病率为2.0‰,女性的患病率为1.7‰.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的患者知晓率为63.9%.在筛查出的活动性惊厥性癫痫患者中,治疗缺口为66.33%,其中男性的治疗缺口为66.60%,女性的治疗缺口为66.00%.结论 调查发现四川农村地区活动性惊厥性癫痫现状不容乐观,调查发现3/5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正规的治疗,治疗缺口巨大.
作者:胡佳;熊毅;李晓霞;刘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检验湖北省地市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卫生应急队伍快速反应能力,提升队伍救灾防病技术和卫生应急准备水平.方法 制定考核方案、评分表和评估表,设置拉动集结、野外生存、现场急救、卫生防疫等考核环节,组织队伍开展救灾实战演练考核.结果 地市级队伍通用装备和队员携行装备齐全率分别为81.52%和96.48%,急救技能考核得分率为80.05% ~95.00%,公共卫生风险快速评估得分率为32.00% ~ 91.50%,水源处置得分率为69.00% ~ 100%,疫情处置得分率为47.63% ~ 83.13%,病媒控制得分率为46.00% ~95.50%.演练令人满意的为演练形式、组织和场地,不满意的为饮食准备、背囊重量和演练过于侧重体能训练.结论 实战演练促进了地市级队伍装备保障水平,提升了应急能力,地市级队伍需加强卫生防疫专业技术训练,设备装备和形象标识系统需规范统一,需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演练系统性研究.
作者:郑立国;官旭华;蒋洪林;邢学森;彭明军;刘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陕西省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不健康饮食行为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培养学龄前留守儿童良好的进食习惯、提高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选取陕西省3区县6所农村托幼机构512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学龄前留守儿童常见的不健康饮食行为是主动进食能力、挑食、过饱响应以及外因性进食等.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可知,年龄(OR=0.69)、是否独生子女(OR=0.65)、家庭人均年收入(OR =0.64)、家庭人口数(OR=1.9)是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年龄越大、非独生子女、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家庭人口数越少儿童饮食行为表现越好.因此在学龄前留守儿童喂养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年龄较小的学龄前儿童和独生子女,家庭应该建立统一、科学的抚养观念,在提供良好抚养条件的同时,避免对儿童的溺爱,减少儿童挑食、过饱响应以及外因性进食,培养儿童自主进食能力.
作者:魏惠兰;宋振中;穆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构建并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预测静安区儿童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就诊百分比的可行性,为儿童流感流行的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1-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的逐月儿童ILI就诊百分比,模型参数确定采用非条件小二乘法,模型结构依据简洁与残差不相关原则确定,拟合优度以许瓦兹贝叶斯准则与赤池信息准则评估,构建儿童ILI就诊百分比预测的优ARIMA模型.以模型预测静安区2015年1~10月儿童ILI就诊百分比,计算实际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并预测静安区2016年的儿童ILI就诊百分比.结果 模型ARIMA(1,1,1)(无常数项)对儿童ILI就诊百分比序列拟合良好,自回归参数(AR1=-0.901)与移动平均参数(MA1 =0.9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残差达到白噪声(P>0.05),模型表达式为(1+0.901B)(1-B)Zt=(1+0.943B)μt.2015年1~10月儿童ILI就诊百分比的预测值符合实际值的变动趋势,相对误差小仅为0.47%.结论 ARIMA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静安区儿童ILI就诊百分比的时间变动趋势,能对ILI就诊百分比进行短期预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作者:沈冰;高洁;胡宏;黎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