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烟肼预防性治疗HIV/TB双重感染者效果观察

赵丁源;卢星星;周丽平;罗军民;杨成凤;刘勋;叶建君

关键词:预防性治疗, 异烟肼, HIV感染, PPD阳性, 结核病
摘要:目的 探索采用异烟肼(INH)对PPD+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湖北省13个艾滋病疫情比较严重的县、区中能随访到的PPD+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9个月的INH预防性治疗,随访观察自愿服药者和拒绝服药者1年和5年后的结核发病情况.结果 213例PPD+阳性HIV感染者中,166例自愿接受9个月INH预防性治疗,47例拒绝INH预防性治疗.自愿服药组和拒绝服药组1年结核发病率分别为0.60%和6.38%(,=6.64,P<0.05),5年结核发病率分别为3.60%和17.02%(x2=10.72,P<0.05),5年结核死亡率分别为1.80%和14.89%(x2=14.02,P<0.05).结论 INH预防性治疗能有效降低HIV/TB双重感染者结核病发病率,但仍需探讨HIV/AIDS患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以及PPD低阳性率等问题.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广西防城港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防城港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Childhood Immuniz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CIIMS)运行效果,为CIIMS进一步发展参考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广西CIIMS平台,回顾分析使用CIIMS前后儿童预防接种相关数据.结果 CIIMS实现省内联网后,方便管理儿童预防接种,减少重卡,数据准确性、建档质量和信息完整性提高,数据备份和上传及时,促进接种率提高.结论 CIIMS省内联网,共享预防接种信息,有效管理儿童预防接种,促进预防接种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

    作者:唐政;黄嘉;庞秀然;温燕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2-2014年泉州市鲤城区娱乐场所服务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鲤城区娱乐场所服务人群艾滋病知识和相关行为状况,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鲤城区2012-2014年娱乐场所服务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血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HCV)抗体.结果 2012-2014年监测娱乐场所服务人群分别为401人、532人、547人,合计1 480人;逐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2.34%、59.40%、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5.094,P <0.05);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率逐年为53.12%、48.68%、5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88,P=0.767);近一个月每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率逐年为25.19%、36.47%、2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38,P=0.053);HIV感染率分别为0.00%、0.00%、0.37%;梅毒感染率分别为1.50%、0.75%、1.65%;HCV感染率分别为0.00%、0.38%、0.73%.结论 鲤城区娱乐场所服务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较低,今后要加大宣传力度和频率,扩大干预覆盖面和检测率,促进行为的改变.

    作者:郭冰云;颜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农村山区65岁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宜昌市夷陵区农村山区65岁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评价卫生政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夷陵区抽取65岁以上老年人,就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2数据库录人数据,SPSS 19.0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夷陵区农村山区65岁以上老年人4 002人,平均年龄(73.34±6.011)岁,其中男性1 944人(48.58%),平均年龄(73.60±6.054)岁,女性2 058人(51.42%),平均年龄(73.10±5.962)岁.ADL量表评分的平均得分为(16.11±4.897)分,ADL受损率为34.40%,随着年龄的增加,ADL受损率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意外伤害是75岁以下老年人ADL的影响因素,婚姻、文化程度、睡眠质量、患慢病情况是85岁以下老年人ADL的影响因素.结论 夷陵区农村山区65岁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随年龄增加而趋于复杂化,需从多个方面来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且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更需得到密切关注.

    作者:易丽萍;张新华;望开宇;孙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山东省诸城市汉族女性MTHFR、MTRR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分析潍坊市诸城女性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与MTRR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从而指导孕产期妇女增补叶酸以及达到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目的.方法 对潍坊市诸城894名育龄妇女,通过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析,了解诸城市妇女MTHFR和MTRR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SNP)的分布频度,并与河南、江苏、海南等地区进行比较.结果 潍坊诸城地区妇女MTHFR 677TT基因型频率(38.74%)和等位基因频率(62.74%)与其他地区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1298CC基因型频率(2.09%)和等位基因频率(12.30%)与其他地区有统计学意义(P<0.05);MTRR 66GG基因型频率(5.24%)低于琼海(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位基因频率(23.30%)低于琼海(3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潍坊市诸城地区汉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合成酶(MTHFR)及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MTRR)的多态性频度分布具有地区特异性.对于携带风险基因型导致叶酸代谢障碍的孕期妇女需要通过增加叶酸补服的剂量和时间来预防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患儿的出生.

    作者:朱兆霞;鲁衍强;薛琰;范国龙;郑素梅;杨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RIMA-MLP与ARIMA-RBF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数的佳预测模型,为流腮发病的预测和预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分别采用单纯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型(ARIMA-MLP组合模型)及自回归移动平均-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ARIMA-RBF组合模型)对陕西省2009-2014年流腮月发病数进行拟合,找出佳预测模型.结果 单纯ARIMA模型拟合优度R2值为0.831,平均绝对误差(MAE)值为267.49;ARIMA-MLP组合模型的R2值为0.881,MAE值为208.01;ARIMA-RBF组合模型的R2值为0.898,MAE值为205.82.结论 ARIMA-RBF组合模型对陕西省流腮月发病数预测效果佳,可以为流腮发病的预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曹磊;张义;刘峰;邓勇;陈飒;张志成;周体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09-2014年湖北黄冈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黄冈市近6年麻疹发病和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与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黄冈市2009-2014年麻疹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黄冈市共报告麻疹病例788例,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均发病率为1.78/10万,以散发病例为主,发病时间以4~6月为高峰,占总发病数的54.82%,发病人群主要是散居儿童,其中不到初免月龄和大年龄组病例的比例相对较大,≤7月龄及以下占19.01%,15岁以上占21.95%,男女发病比为1.58:1.结论 近年黄冈市麻疹发病明显下降,但与消除麻疹的目标仍有差距.应提高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8月龄第1剂次及时接种率,同时因地制宜按时做好15岁以下儿童强化免疫工作,加强成年人的麻疹防治工作.

    作者:宋素芳;梁智辉;骆金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荆州地区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报告

    目的 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松滋市人民医院报告的2例SFTS病例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资料.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伴畏寒、头痛、乏力、恶心、全身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SFTSV核酸检测阳性;在首例患者饲养的山羊和牛身上采集到长角血蜱.结论 松滋市SFTS疫区内人感染SFTSV.蜱可能是传播媒介,人群在蜱类栖息地活动和饲养家畜中接触蜱或被蜱虫叮咬可能是该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姚梦雷;黄继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湖北省社区急性胃肠炎患者就医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社区居民急性胃肠炎的就医用药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入户问卷调查其急性胃肠炎发生情况和就诊及用药情况.结果 共调查3 891人,急性胃肠炎患病率4.06% (95% CI:3.44%~4.68%),就诊率为70.89% (95% CI:63.81% ~77.97%).15岁以下年龄组病例就诊率高(P<0.01),居住在农村的急性胃肠炎病例就诊率高于城市(P<0.01).急性胃肠炎病例中有140例(88.61%)因病服药.服药病例中有65.00%曾服用止泻药,50.00%曾服用抗生素.结论 湖北省急性胃肠炎患者因病就医的比例较高,半数病例用抗生素治疗提示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为突出.

    作者:李骏;刘爽;宋毅;欧阳英英;史廷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GB5009.139-2014饮料中咖啡因测定色谱条件的探讨

    目的 选用多种色谱柱及不同流动相测定4种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探讨.方法 将4种饮料依法处理,在7种色谱条件下测定咖啡因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种色谱条件下测定的4种饮料的咖啡因含量在200 ng/mL~500 μg/mL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 ~0.9999,相对标准偏差为0.74%~4.80%(n =6),回收率为95.79%~107.02%,方法检出限为0.04 mg/kg ~0.4 mg/kg.结论 7种色谱条件下咖啡因出峰情况良好,且测定的4种饮料咖啡因含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胜;谭慧;朱其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湖北省地市级疾控机构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现状

    目的 了解湖北省地市级疾控机构消毒与病媒防制工作现状,科学评估地市级消毒与病媒防制专业能力.方法 从组织机构、专业培训、实验室建设、医院消毒监测、卫生应急与现场处置、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和科研开展情况等8个方面,对全省市州疾控中心开展现场调查和评分.结果 2013年、2014年全省17个市州级疾控中心总体平均评分分别为67.75、78.33,二者有统计学意义;得分率为前3位的调查项目为专业培训、卫生应急现场处置和组织机构建设.结论 湖北省地市级疾控机构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机构建设和工作能力不平衡,2014年业务工作有长足的进步,各地市差距在减少,但整体工作还有待大力提升.

    作者:张天宝;姚璇;彭明军;熊进峰;黄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虾青素人参茶叶对老龄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评价虾青素人参茶叶的抗氧化功能.方法 采用SPF级昆明种老龄小鼠动物模型,设置0.117 g/kg BW、0.233g/kg BW、0.467 gag BW3个剂量给药30 d,同时设置阴性对照和溶剂对照组,30 d后测试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谷胱甘肽(GSH)和蛋白质羰基含量.结果 与老龄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10%肝匀浆中蛋白质羰基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1%溶血液中MDA含量降低(P<0.05),1%肝匀浆中SOD活性、1%溶血液GSH-PX活性和10%肝匀浆中GSH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虾青素人参茶叶对老龄小鼠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陈燕;樊柏林;田洁;陈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维生素D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筛选没有接受胰岛素治疗以及服用过维生素D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其中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84例为研究组,给予每周一次维生素D3,至少服用8周;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21例为对照组;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80.00%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患者BMI、FP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接受治疗84.13 d后,所有患者的血清25 (OH)D水平均高于20ng/mL;与治疗前对比,FBG和QUICK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在减少HbA1c,FIN以及HOMA-B方面,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现象,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能够降低患者空腹血糖.

    作者:黄益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高温作业分级标准应用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GBZ/T229.3-2010两个标准分级结果的差异性、适用性和对高温危害管理的可操作性.方法 以某企业高温作业生产岗位为研究对象,分别依据两种标准进行分级,对分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种标准分级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卡方检验(x2=29.14,P<0.001).一致性检验Kappa值=0.51,<0.75,表明一致性中等.结论 高温作业分级管理是防控高温危害的有效手段,不同分级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对标准整合修订,充分考虑高温相关的各参数,细化分级管理措施,便于操作,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

    作者:吴琨;吴家兵;陈静;卢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人群死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人群死因分析,为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原区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应用国家死因清洗与分析软件对60岁以上人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人群平均粗死亡率为2 674.95/10万,其中,男性为3 222.92/10万,女性为2 185.99/10万,男性高于女性.75 ~79岁年龄组死亡构成比大,为23.86%.60岁以上人群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伤害,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8.01%.结论 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60岁以上户籍居民死亡占全人口死亡的77.02%,以循环系统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死亡原因,应倡导定期体检,早诊早治,控制血压,从而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艳红;郭向娇;薛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庆市丰都县监测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丰都县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与血糖、血脂检测,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糖尿病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计调查600人,平均年龄(61.74±13.14)岁,吸烟率为26.67%,饮酒率为33.33%,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比例为10.50%,肥胖患病率为11.33%,糖尿病粗患病率为13.50%,标化糖尿病患病率6.5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 =0.39,95%CI:0.17-0.89)、蔬菜水果摄入(OR=0.44,95%CI:0.22-0.87)、体重(OR=1.59,95%CI:1.15-2.21)、血压(OR =1.89,95%CI:1.25-2.85)与血脂(OR =0.47,95%CI:0.26-0.83)是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丰都县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慢性病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加强糖尿病防治工作极为重要.

    作者:熊薇;崔小平;徐世强;傅军;付亚琴;熊春艳;丁贤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民健康覆盖及其相关研究

    2005年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全民健康覆盖”的概念,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其本质是“全民健康覆盖”的中国版.实现该战略必须进行一系列研究,提出符合现实的科学依据和建议,因而需要进行原始研究、二次研究和转化研究.全文通过系统分析筛选出的典型案例,总结和阐述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健康战略,提出以下建议:科技工作者应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实施性研究,对涉及健康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亟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张庆军;杨家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5年海南琼海市农村改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5年琼海市农村改水项目中“膜法”改水、传统安全工程改水和水厂管网延伸改水3种改水类型水质的监测结果,了解3种改水类型水质的卫生状况,为今后农村改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年琼海市农村“膜法”改水项目、农村传统安全工程改水项目和农村水厂管网延伸改水项目进行卫生监测,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判定结果.结果“膜法”改水项目的水质合格率比传统安全工程改水项目合格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膜法”改水水质合格率比水厂管网延伸改水水质合格率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就细菌学指标合格率来说,农村“膜法”改水项目水质处理的效果比水厂管网延伸改水项目和传统安全工程改水项目均提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饮用水水质经“膜法”改水项目和水厂管网延伸改水项目处理后效果比传统安全工程改水项目明显提升.在以人畜粪便污染为主的偏远农村地区,通过“膜法”改水项目对水质进行处理的效果比传统安全工程改水项目和水厂管网延伸项目提升要更明显.

    作者:蔡昌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管道直饮水卫生状况

    目的 了解海淀区中小学管道直饮水的卫生质量,探讨管道直饮水与管网末梢水的优劣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方法,监测30份管道直饮水与管网末梢水配对样本.结果 直饮水与末梢水比较,浑浊度、pH值、耗氧量、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指标显著降低,且耗氧量、总硬度、氯化物、硝酸盐氮4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饮水较末梢水菌落总数增多.结论 直饮水设备能起到一定的净化效果,但是经直饮水设备处理后的直饮水菌落总数超标,说明直饮水设备处理过程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应规范直饮水卫生范标准,加强直饮水管理和监测,保障学校师生饮用水的安全.

    作者:崔悦;刘伟;张桃英;刘卫东;付文燕;王轶晗;刘杨;马爱英;翟亚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07-2014年武汉市职业性肿瘤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职业性肿瘤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4年武汉市职业性肿瘤的上报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7-2014年武汉市共发生职业性肿瘤44例,其中苯所致白血病7例,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37例.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中男性34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为46 ~81岁,平均为(63.1±8.6)岁,男性和女性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928);工龄范围为3~ 39年,平均为(22.8±10.8)年,男性和女性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2,P<0.001).结论 武汉市职业性肿瘤包括苯所致白血病和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主要为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且以男性为主,需加强对男性工人发病的重视.

    作者:梁娇君;毛革诗;王冬明;闵之藤;梅良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死因统计中的垃圾编码及其处理方法

    目的 总结垃圾编码产生的原因、分类及处理方法,为公共卫生死因分析以及医务人员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垃圾编码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垃圾编码的定义、分类以及再分配方法相对明确,参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100余个国家中,垃圾编码在整个死因数据中平均占25.00%,中国占10.00% ~ 19.00%,中国不同地区差异较明显.结论 正确处理垃圾编码对于死因统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章亚男;宇传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