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武汉市2014年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现况调查

黄远霞;曾凡杰;彭丽

关键词:健康教育机构, 人力, 媒体
摘要:目的 了解2014年武汉市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现况及资源配置情况,为武汉市健康教育工作的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政策依据.方法 市、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以报表形式填报2014年健康教育机构人力情况,设备情况,材料编印发放情况,媒体合作情况,培训及活动等基本情况.结果 武汉市2014年健康教育机构设置率为94.12%,非医学专业人员占大部分,高达68.54%.中心城区机构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次数(111.71次)明显高于远城区(68.40次),传播材料编发数量是远城区的3倍.各专业机构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合办栏目数/播放或刊登信息次数远城区(0.5、0.2、0.7/144、177、21.8)均明显多于中心城区(0.14、0、0.43/0.14、0、1.75).结论 武汉市健康教育机构存在人力资源匮乏,与媒体合作和新媒体的开发运用弱,健康教育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淮安市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分析

    目的 对淮安市新发现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析,了解其免疫水平及疾病进展情况.方法 收集淮安市2000-2014年报告的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资料,分析其免疫水平,预测其疾病进程.结果 422例HIV/AIDS的首次CD4+T淋巴细胞均值为(322.81±245.81)个/μl,其中≤200个/μl占34.83%.年龄越大,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越低(F=17.024,P<0.001),未婚、离异或丧偶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比已婚有配偶者高(F=12.091,P<0.001).其他就诊者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其他来源的HIV/AIDS(x2=83.076,P<0.001).结论 新发现的感染者中有1/3已经进入艾滋病期,应加强宣传干预,扩大检测,早期发现感染者,加强感染者随访监测,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孙修福;胡锦流;张兆辉;吴丽萍;赵鹏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武汉市2014年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2014年武汉市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现况及资源配置情况,为武汉市健康教育工作的决策提供信息资源和政策依据.方法 市、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以报表形式填报2014年健康教育机构人力情况,设备情况,材料编印发放情况,媒体合作情况,培训及活动等基本情况.结果 武汉市2014年健康教育机构设置率为94.12%,非医学专业人员占大部分,高达68.54%.中心城区机构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次数(111.71次)明显高于远城区(68.40次),传播材料编发数量是远城区的3倍.各专业机构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合办栏目数/播放或刊登信息次数远城区(0.5、0.2、0.7/144、177、21.8)均明显多于中心城区(0.14、0、0.43/0.14、0、1.75).结论 武汉市健康教育机构存在人力资源匮乏,与媒体合作和新媒体的开发运用弱,健康教育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作者:黄远霞;曾凡杰;彭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济宁太白湖湿地蚊虫种类、生态调查及控制策略

    目的 了解济宁太白湖湿地蚊虫种类及生态控制策略,为蚊媒的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幼虫勺或采集网从太白湖湿地各类孳生地捞取蚊幼虫带回室内进行种类鉴定.采用人饵帐诱捕蚊法和帐扣法,对太白湖湿地的成蚊种类、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和夜间活动规律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捕获成蚊15 332只,经鉴定为5属16种.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54.40%,其次为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各种成蚊的季节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6月份开始出现,7~8月份为成蚊活动高峰期.成蚊在整个夜间均有活动,黄昏和凌晨出现两次高峰.结论 济宁太白湖湿地蚊虫种类丰富.蚊媒防治应结合蚊虫的生态习性采用环境综合治理,方可取得佳效果.

    作者:杨培培;程鹏;田华;郭秀霞;王海防;王怀位;张崇星;寇景轩;刘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湖北南漳县226例艾滋病患者机会感染与死亡原因

    目的 总结贫困山区农民艾滋病患者机会感染状况,分析病死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病死率措施.方法 收集1998-2013年间226例PLWHA死亡病例个案随访信息和抗病毒治疗档案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26例死亡病例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主要为细菌性肺炎38.50%,PCP31.42%,肺结核10.18%.死亡原因依次为AIDS相关疾病致死192例,占84.96%,AIDS无关疾病23例,占10.18%,非疾病原因11例,占4.87%.结论 常见机会性感染及相关并发症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刘德清;刘然;贾永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多残留金标快速检测法在乳品抗生素残留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金标快速检测法测定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情况,探讨该方法在乳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10份不含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牛奶样品,通过加入不同浓度抗生素的标准品,用金标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测定,分析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多残留金标快速检测试剂盒可用于牛奶中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其灵敏度分别为0.100 μg/ml,0.100 μg/ml,0.050 μg/ml;该试剂盒特异性较强,与非同源的其他抗生素无交叉反应.结论 该试剂盒操作简便,判读明了,可推广用于大量样品的抗生素筛检.

    作者:马弋;邵翠翠;刘艳;杨硕;王鸣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95%氟蚁腙原药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目的 了解95%氟蚁腙原药迟发性神经毒性.方法 成年母鸡60只,随机分成5组(174 mg/kgBW、435 mg/kgBW、1 740mg/kgBW、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染毒后持续观察21d,21d后重复染毒,试验期间观察对动物一般表现、体重、共济失调、血液生化、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指标进行观察及检测.结果 试验组未见明显共济失调等迟发性神经毒性反应;阳性对照组出现明显迟发性神经毒性改变;阴性对照组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95%氟蚁腙原药未引起迟发性神经毒性反应.

    作者:杨文祥;郑艳华;卢昊;刘春霞;易平;刘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荆州市高校2004-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荆州市四所高校2004-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高校预防麻疹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荆州市2004-2014年高校共报告麻疹病例94例,年均发病率为8.45/10万.3~4月份发病数高,占总病例数的52.13%.72.34%的病例年龄为17~19岁,71.28%的病例既往未接种过含麻疹成分疫苗,81.91%的病例与类似发热出疹病人有接触.结论 既往未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且是刚入校或入校不久的新生是高校麻疹易感人群,对这一群体开展针对性措施是预防高校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恒武;宋开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男男性行为人群危险性行为影响因素对干预的启示

    通过对近年有关MSM人群危险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的分析,指出对于MSM人群艾滋病的干预,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上,而是要将MSM人群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MSM人群危险性行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内容和方法以实现定向精确干预,从而提高干预效果.

    作者:王园园;李十月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武汉某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生化指标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健康体检中各项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以及与性别、年龄及职业的关系,为做好高校教职工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高校3 450名教职工健康体检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检测结果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T、GLU、TG、UA、BUN、CREA的异常检出率均男性高于女性(P <0.01);TC的异常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 <0.01);LDL-C的异常检出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各项生化指标异常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教师组、行政管理组、后勤服务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教职工各项生化指标异常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及职业关系密切.

    作者:雍雪莲;叶勇;王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艾滋病预防医学领域研究热点探究

    目的 为了解近两年国内艾滋病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发表,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艾滋病预防医学领域的论文为统计来源,提取出46个高频关键词,利用BICOMB软件得到共词矩阵,并利用SPSS 20.0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综合以上方法并结合文献进行研究热点的归纳.结果 得出艾滋病预防医学领域近两年的4大热点研究领域,分别为:艾滋病预防相关的健康教育、流动人口的传染病流行特征、疫情监测及高危行为调查和干预、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结论 共词分析技术能较好的发现艾滋病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作者:徐晓华;绳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五大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分别纳入符合标准的RCT,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级和资料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个RCT,合计病例1 82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的HBV DNA转阴(OR=1.42,95% CI(1.03,1.96))和Child-Pugh评分(WMD=-1.36,95% CI(-1.65,-1.07))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联合组在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HA(WMD=-44.99,95% CI(-55.25,-34.74))、LN(WMD=-25.88,95% CI(-31.82,-19.94))、PCⅢ(WMD=-2.82,95% CI(-4.35,-1.30))),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疗法未带来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在抗病毒、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单一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但受限于纳入研究质量,以上结论尚需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作者:王彬;龙远雄;李瀚旻;马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我国食品GLP发展现状与构建思路

    目的 探索构建适合我国食品毒理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GLP.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与GLP、食品毒理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和GLP法规、食品安全法规,分析GLP的发展历史,并采用专家咨询和访谈的方式分析了食品GLP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和构建步骤.结果 我国食品GLP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是:(1)食品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食品中的单项GLP的存在阻碍了统一的GLP构建;(3)行业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食品毒理学相关知识和食品法规,从软件和硬件建设两方面尝试提出了构建我国食品GLP组织管理结构和建设步骤.构建内容应重点关注:①食品行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食品GLP不能完全套用药品或化学品的GLP,可以结合食品毒理学行业特点分类编写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并统一进入食品GLP管理系统中;②软件建设更为重要,包括组织管理体系、人员队伍培养、标准操作规程、认证监督检查等方面.结论 完善我国食品GLP建设有利于我国GLP体系的完善和国际化.同时,我国食品GLP建设工作任重道远,管理规范细致繁杂,各项工作需逐步开展.

    作者:张玉成;李真;王璐;孙凡中;许四元;汪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流行性腮腺炎Logistic微分方程预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探讨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预警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长沙市流行性腮腺炎2005-2013年周发病数,建立各流行周期内的Logistic微分方程模型,并求解各个流行周期“疫情加速周”,以“疫情加速周”减一个标准差为“建议预警周”.用长沙市2013-2014年数据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流行性腮腺炎存在夏秋季和冬春季两个流行高峰,其“建议预警周”分别为第15周和第39周.结论 Logistic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流行性腮腺炎的季节性流行规律.将“疫情加速周”提前一个标准差,能够做到提前预警.

    作者:谢知;陈田木;林鑫;陈水连;赵锦;刘如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武汉市江汉区2005-2014年法定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总结江汉区10年来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江汉区2005-2014年共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9 271例,年均发病率为148.03/10万;男女比1.57∶1(x2 =365.94,P<0.001),发病居前3位的是手足口病(61.36%)、流行性腮腺炎(21.45%)和其他感染性腹泻(7.94%),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趋势,4~6月份发病水平较高,发病年龄以0~5岁的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结论 江汉区丙类传染病的防控关键是有效控制中小学、幼托机构的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暴发流行.

    作者:冯冰;甘华芬;王文勇;陈莉;宋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采煤井下作业人员营养KAP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采煤井下作业人员营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及膳食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其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现场进行访谈式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录入并核查纠错,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营养KAP评分中,态度分(A)的及格率高,其次为知识分(K)、行为分(P).对K分影响较大的因素是A分和P分,K分随着A分增高而增高(P<0.01),K分随着P分增高而增高(P<0.01).整体态度较为积极,但知识欠缺,行为方面有较大误区,进一步分析发现采煤井下作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间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35,0.289,0.253(P<0.05);采煤井下作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主要受其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习惯和信仰的影响,标准偏相关系数β值分别为0.364,0.320,0.170(P <0.05)影响井下作业人员行为因素主要是选择食物的依据以及饮食消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选择食物时考虑的因素占前3位的主要是:食品的营养价值占42.10%,口味占29.70%,习惯和信仰占18.30%.结论 采煤井下作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存在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合理膳食的要求,提示为进一步改善该人群营养状况,可从普及规范营养知识入手,改变并促进积极营养态度转变,进而形成良好饮食行为,同时在常规健康保健工作中加入营养评价内容,以劳动保护,营养知识,态度作为内容,在该职业人群中开展一些有针对性营养教育工作.

    作者:刘雅;曹德智;张格祥;尹素玲;张北军;张伟;闫润华;陈自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郑州郊区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郑州郊区学龄前儿童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提出改善意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郊区学龄前儿童524人,采用称重记帐法进行3d的膳食调查.结果 膳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鱼虾、豆类、牛奶摄入量低于推荐量;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合理,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C摄入不足.结论 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大豆类、奶和鱼虾的摄入量,增加钙、锌、维生素A和C的供给,达到平衡膳食,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

    作者:张军;李宁宁;李艳;杨国俊;刘建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湖北麻城市15岁以上居民超重/肥胖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目的 为了解麻城市15岁以上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方法对国家心血管项目抽样人群进行现场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 914人,麻城居民超重率为25.29%,肥胖率为7.84%,人群超重和肥胖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超重率在50~岁组(43.81%)、肥胖率在55~岁组(14.29%)达到高峰.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8,P=0.67;(x2=0.26,P=0.6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居民超重率较高,饮食行为中饮酒、食用油、干果、畜肉、奶类等是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麻城市15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形势严峻,建议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尽早对超重、肥胖进行行为干预.

    作者:徐胜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上海浦东某社区综合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防治研究

    目的 为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某社区老年居民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rimary Osteoporosis)的认知情况,评价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社区160例50岁以上的在2014年2~5月被诊断为PO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社区综合干预组,随访1年.1年内定期监测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尿钙/肌酐(Ca/Cr)、骨密度(BMD)和福善美药物占有率(MPR).结果 83.70%的患者对PO认识不足,无日常防治措施.与基线值及同期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1年后的NBAP和BMD明显增高,尿Ca/Cr明显降低(P<0.05).与基线值相比,对照组1年后的NBAP、BMD降低,尿Ca/Cr增高(P<0.05).干预组的MPR较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可有效避免骨质疏松症所带来的骨折等并发症,改善老年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袁园;夏蓉;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猪肉和火腿中三甲胺的含量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测定猪肉及火腿中三甲胺含量的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经5%三氯乙酸溶液提取,NaOH水解,利用自动顶空-气相色谱对样品中三甲胺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三甲胺在0.99 mg/L ~ 49.5 mg/L浓度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 5),样品加标的平均回收率为96.77% ~ 104.20%,相对标准偏差为3.51%~3.86% (n=6),检出限为0.5 mg/kg.结论 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肉类中三甲胺含量的测定.

    作者:周妍;毛燕妮;刘潇;罗苹;李永刚;闻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男性职工泌尿生殖健康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男性职工常见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流行现状,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分析男性职工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索静脉曲张等泌尿生殖疾患患病率及在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3 933例调查对象中,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索静脉曲张的患病率分别为14.59%、18.28%、9.61%;3种疾病的患病情况在不同人口社会特征的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职工的常见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发生率较高;常见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在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

    作者:王乐群;王岩;吴海蓉;陈亮;刘仕燕;朱长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