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恶性肿瘤4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体会

王晓丽

关键词:甲状腺恶性肿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生物学行为, 诊断方法, 应用价值, 漏误诊, 生长缓慢, 高频探头, 高分辨率, 超声诊断, 病理证实, 检出率, 多变性, 月经, 特征, 手术
摘要: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多变性,肿瘤生长缓慢、隐匿,具有特征性的诊断方法较有限,易造成漏误诊,随着高分辨率的高频探头的广泛应用,使甲状腺的检出率也在日益提高。本文总结我院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经超声提示46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经手术病理证实38例,误诊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阑尾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部分阑尾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或鉴别诊断困难,因延误手术导致阑尾穿孔者高达16%~40%[1]。本文回顾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阑尾炎患者多层螺旋 CT (MSCT )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杨静波;李腾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阑尾炎CT误诊漏诊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数通过临床表现及体征可以确诊。对不典型病例通过 CT 扫描,大部分能做出正确诊断,但由于对阑尾炎各期的 CT征象认识不足,扫描方法的缺陷等原因,实际工作中常会造成误诊及漏诊。本研究收集15例误诊及漏诊阑尾炎病例的 CT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阑尾炎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姜永红;邓昉;勾国强;崔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的亲情护理体会

    所谓亲情优质护理服务,即是在提供临床护理服务活动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中为严重的一种。目前,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抗结核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全身给药有时很难取得良好效果[1],因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成为临床上常用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此技术的成功除需要较高的穿刺技术及正确判断外,患者的配合与护士的亲情护理也至关重要,现将亲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郝建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化三醇治疗社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P),是绝经后妇女发生的以低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主要表现为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和骨折危险性增加[2]。1,25(OH)2 D3又名骨化三醇,是维生素 D3的主要代谢产物,有研究证明,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可以预防及延缓骨丢失[3,4]。本文旨在探讨骨化三醇治疗社区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社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刘俊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抗精神失常药中毒临床观察

    近年来,由于各种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抗精神失常药(包括抗精神病药、抗躁狂抑郁症药、抗焦虑药)的应用明显增多,口服各种抗精神失常药致中毒昏迷的患者也呈上升趋势,该类患者药物中毒大多是病后精神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吞服大剂量药物所致,中毒症状重,我科近年来对部分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牛东升;李驹波;贾雨叶;刘蕊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前列腺萎缩症临床病理学意义

    前列腺萎缩症(PA)在组织病理学上类似前列腺癌,很容易与前列腺癌混淆[1]。并且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也很难区分[2]。前列腺影像学检查中前列腺炎是常见的假阳性结果,这样一来,PA 也应该被加以关注[2]。它是一种常见的前列腺病理损伤,好发于前列腺外周带,需要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来除外前列腺癌,其中83.7%由前列腺穿刺证实[3]。

    作者:周振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细节在放疗摆位重复性中的影响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手术、化疗共同组成了恶性肿瘤的系统治疗。它不但可以实施根治性放射治疗,即在足够放射治疗剂量后肿瘤可治愈,亦可进行姑息治疗,目的是在缓解症状的基础上延长寿命,控制肿瘤,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45%的肿瘤患者经综合治疗可获得治愈,其中放射治疗的贡献率为18%,约65%~75%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除治疗恶性肿瘤外,也用于治疗一些良性病变。临床上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每次治疗时摆位的重复性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肺癌呼吸门控体模照射技术、直肠癌体模照射技术摆位重复性的误差进行分析,探讨细节在摆位重复性的影响。

    作者:崔晨;王梅;赵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16例不良反应分析

    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复方制剂,每10 mL(支)含银杏总黄酮9.0~11.0 mg ,双嘧达莫3.6~4.4 mg 。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扳聚集,高浓度(50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释放作用。随着近年来应用逐渐广泛,因而出现了越来越多银杏达莫注射液 ADR 的报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人员的注意。现笔者对我院2010—2013年呈报的该药 ADR 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结合中药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评价

    由于肝脏具有来自肝动脉和门静脉系统双重血供,胃肠道恶性肿瘤极易沿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形成肝转移,胃癌肝转移的发生率>40%。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肝脏转移瘤非手术治疗中较好的一种方法,但由于有肝转移者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转移,介入治疗侧重于局部治疗,因此仅使用局部治疗对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有限[1,2]。我们比较了肝介入结合健脾理气为主的中药对临床疗效的提高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乔胜军;和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治疗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是临床中较常见的血管疾病,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而引起的肢体静脉高压综合征,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多见于骨科大手术(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1]。国内吕厚山和徐斌[2]首次报道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 的总发生率为47.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0%。邱贵兴等[3]报道,关节置换术后 DVT 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16/52)、预防组为11.8%(8/6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中22%~29%的 DVT 患者可能并发致命性肺栓塞,50%以上患者可导致长期遗留的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Colwell 报道骨科手术后在没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 DVT 的发生率为40%~60%[4]。2003年7月,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 H )第21次会议上公布的 AIDA 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亚洲包括中国骨科大手术患者的 DVT 发生率与西方国家接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是 TKA /T HA 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其能继发危及生命的肺栓塞(PE),在临床上被称之为“无声的杀手”,成为TKA /T HA 术后主要的致死原因,TKA /T HA 术后的死亡有68%归因于 PE 。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 DVT 。 DVT 预后较差,2年病死率20%,8年病死率则高达31%,10%的院内非预期死亡是由PE 导致[7]。而且临床上80% PE 患者起病时无任何临床症状,骨科医生都应该重视 DVT 的预防。

    作者:丁聪;周海涛;季锦飞;周江;李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硬化中医治疗经验介绍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再生,结缔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及假小叶形成,导致肝脏变形、变硬。属中医“积聚、鼓胀”范畴,代偿期属“积聚”,失代偿期属“鼓胀”,为临床疑难病。沈舒文教授对肝硬化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沈教授,受益匪浅,现将沈舒文教授治疗肝硬化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胡海军;马英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高龄、营养不良、机械通气、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以及肺功能损害的逐年加重,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渐差,而其中部分患者的病情加重与继发真菌感染有关。现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乐兆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肿胀麻醉技术在急诊交腹皮瓣腹部皮瓣切取中的应用

    肿胀麻醉[1],首先在皮下注射大量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使皮下肿胀,直到发硬。由 Klein 发明,可以利用少量麻醉药品达到大面积麻醉的效果,术后出血少,疼痛轻微。笔者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肿胀麻醉技术,对130例急诊交腹皮瓣进行麻醉,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郭栋;张庆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征订启事

    作者:《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肝素血液透析中凝血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发生凝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用0.9%氯化钠注射液预冲透析器和血路管,并在透析时定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管路和透析器,血流量250~300 mL /min 。结果35例患者共透析175次,有3次患者发生Ⅲ级凝血提前结束透析,2次发生Ⅲ级凝血更换透析器。结论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有效的血流量,控制超滤量,定时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透析器及管路,避免空气进入循环管路,避免在透析装置系统输注血制品等护理措施是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的保障。

    作者:徐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对诱导期肌颤的影响

    依托咪酯是一种短效的非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对循环和呼吸影响轻微等特点,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和短小手术。但是依托咪酯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肌颤的发生率为50%~80%[1],给饱胃患者和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带来危险。本研究复合使用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寻求减轻肌颤、使患者安全度过诱导期的方法。

    作者:林琳;于洋;汪海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咽癌合并结缔组织病一例

    患者男,43岁,因“发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0 d”于2007年3月25日入院。入院行鼻咽部磁共振成像(MRI)示:鼻咽腔狭窄,顶后壁增厚,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向上生长,双侧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变浅,双侧咽旁间隙存在,颅底骨质无破坏。右侧颈部见肿大淋巴结影,大小为3.5 cm ×1.5 cm 。行鼻内窥镜下鼻咽部病理活检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行右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示:低分化鳞癌。行胸腹部 CT 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鼻咽癌 cT 2 N1 M0Ⅱ期。予直线加速器χ射线采用调强放疗技术行根治性放疗,同时予顺铂每周20 mg/m2行同步化疗。治疗第25天,患者四肢出现红色结节,右上肢明显,质中等,疼痛明显,触痛明显,影响远端关节活动,伴不规则发热,体温高达39.8℃。排除各系统感染。查抗核抗体谱示:抗核抗体(ANA)(+),抗 SSA 抗体(+)。加用泼尼松治疗,结节性红斑完全缓解,发热、疼痛等症状亦完全缓解。按期行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病情稳定,目前仍无肿瘤复发,亦无结缔组织病相关表现。

    作者:谭相斌;邹双优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

    根据有关规定,我们对来稿中有关计量、浓度等表示方法有统一要求,望作者参照执行。1 时间表达: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 d 、h 、min 、s ,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例:3 d 、19 h 、20 min 、5 s ,不用3天、19小时、20分钟、5秒。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脏异常灌注在肝脓肿磁共振成像中的价值

    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大量抗生素的应用,肝脓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也日趋多样化,而关于肝脏异常灌注在肝脓肿的增强动脉早期的影像学表现逐渐引起大家的注意,螺旋CT 增强扫描关于肝脓肿的动脉早期的肝脏异常灌注的相关报道较多,而关于肝脏异常灌注(tran‐sient hepatic attenuation differences , T HAD )在肝脓肿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7例经手术穿刺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肝脓肿的平扫和动态增强 MRI 表现,其中发生肝异常灌注11例,分析其在 MRI 检查中影像特点和发生机制,以其提高肝脓肿在 MRI 检查诊断中的准确性。

    作者:袁雁雯;祁永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