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霉素衍生物的成环修饰

张峰;毕小玲

关键词:红霉素, 成环修饰, 酮内酯, 二氮内酯
摘要:半合成红霉素衍生物是临床上一类重要的抗感染药物,但细菌对现有品种产生日益严重的耐药性,因此急需研发出对耐药菌有效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深入研究抗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红霉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与改造,特别是通过环状体系的引入与变换这一有效的药物设计方法,已获得了很多结构新颖且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红霉素衍生物.综述近年来在红霉素衍生物成环修饰方面的进展,重点介绍若干具有优良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以及相关的构效关系信息.
药学进展杂志相关文献
  • Jevtana可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开发的新型紫杉烷类化疗药物Jevtana(cabazitaxel)在一项名为TROPIC的Ⅲ期临床研究中获得成功,该研究结果显示,Jevtana作为二线治疗药,对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且可选药物很少的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有显著疗效,可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期中位数达2个月.Jevtana于近期获得美国FDA的快速审批资格.

    作者:顾寅明;杨臻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enveo首次在美国获准上市

    诺华公司开发的4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enveo(由A、C、Y及W-135型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与白喉CRM-197载体蛋白连接所得)近日在美国获准上市,用于预防由A、C、Y及W-135血清型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感染,适用人群年龄为11~55岁.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作用于VEGF信号通路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分类介绍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血管生成抑制剂研究近况以及该类药物存在的缺陷.血管生长促进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的活性及其表达水平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针对于血管生成,尤其是靶向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药物已成为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万博;刘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呋喃西林贴中呋喃西林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呋喃西林贴中呋喃西林的含量.方法:Thermo-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冰醋酸(30∶70∶0.15∶0.3);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75 nm.结果:呋喃西林在1.92~11.52 mg·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供试品溶液在8小时内稳定,RSD为0.48%;平均回收率为95.85%(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测定结果准确.

    作者:陈国章;吴琳;申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注射型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注射型缓控释制剂的研究是目前药剂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综述近年发展起来的注射型缓控释制剂的剂型及技术,着重阐述各种剂型的特点、制备材料和制备技术以及在制备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作者:任瑾;周建平;姚静;方正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左金胶囊中4种生物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左金胶囊中4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ODS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2∶48,含25 m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磷酸调至pH 3.0) ;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25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18~121.8、3.016~30.16、0.08155~0.8155和0.04296~0.429 6 mg·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94、0.9986和0.997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5%、101.80%、97.56%和96.19%,RSD分别为1.45%、1.39%、1.72%和1.87%(n=5).结论: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左金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陆步实;乔成;郭立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抗肿瘤药VargatefTM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开发的抗肿瘤药VargatefTM(代号:BIBF 1120)为一种新型口服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可同时作用于血管生成过程中涉及的3种关键受体家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在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周皮细胞中进行的体外研究结果显示,本品可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对荷有不同实体瘤的模型动物,本品显现出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多项Ⅰ/Ⅱ期临床研究显示,本品安全性较高,疗效显著.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009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的药物

    美国FDA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于2009年批准了25 个新药上市,其中包括19个新分子实体(NME)和6个治疗性生物制剂(BLA)(见表1),而2008年为21个NME和3个BLA,2007年为17个NME和2个BLA.此外,2009年还有4种血液制品和3种疫苗获得FDA生物制品评价和研究中心(CBER)批准.可见近几年来生物制品在上市药物中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且其中大多由世界著名制药企业参与研发、申报,表明其对顶尖制药公司具有巨大吸引力.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疫苗HeplisavTM

    接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疫苗可有效降低HBV感染率.目前市售HBV疫苗多为以明矾为佐剂的重组HBV表面抗原(rHBsAg)疫苗,该类疫苗具有以下缺点:1)少数人群对其不产生应答;2)产生应答的人群中绝大多数首次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水平较低,需要进行第2或第3次免疫,抗体才能达到具有保护作用的水平;3)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作者:杨臻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促血小板生成剂Romiplostim

    美国安进(Amgen)公司开发的促血小板生成剂romiplostim(代号:AMG-531,商品名:NplateTM)为一种新型重组蛋白,可特异性结合并激活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棗c-Mpl,从而显著提高血小板水平.本品含有两个相同的亚单位,每个亚单位分别由一个IgG1 Fc结构区和c-Mpl结合区共价结合构成,且与TPO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故不会在用药者体内产生抗TPO抗体.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丹参水溶性成分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

    心肌缺血常伴随能量代谢异常、氧化应激、肾上腺素类激素水平异常波动等.作为中医经典的活血化瘀药,丹参已广泛用于各种心肌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其中水溶性物质为其重要活性成分.综述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和原儿茶醛等对能量代谢、儿茶酚胺代谢和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心血管作用机制.

    作者:曹媛;曹婉雯;陈渊成;柳晓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红霉素衍生物的成环修饰

    半合成红霉素衍生物是临床上一类重要的抗感染药物,但细菌对现有品种产生日益严重的耐药性,因此急需研发出对耐药菌有效的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深入研究抗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对红霉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与改造,特别是通过环状体系的引入与变换这一有效的药物设计方法,已获得了很多结构新颖且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红霉素衍生物.综述近年来在红霉素衍生物成环修饰方面的进展,重点介绍若干具有优良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以及相关的构效关系信息.

    作者:张峰;毕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简讯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栀子厚朴汤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经典方剂栀子厚朴汤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在栀子厚朴汤原方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获得药味数及各味药的用量不同的16个组方,分别给随机分组的16组小鼠灌胃使用,测定小鼠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并据此计算正交表中栀子、厚朴和枳实的极差,确定栀子厚朴汤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主要药材;对各组方进行HPLC分析,选出20个特征色谱峰,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各特征峰峰面积与不动时间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寻找与药效相关性较大的色谱峰,探讨栀子厚朴汤抗抑郁活性成分.结果:确定厚朴为栀子厚朴汤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关键药材;发现6个来自厚朴的色谱峰(即4、5、7、18、19、20号峰)的峰面积与药效相关性较强,其对应的成分为栀子厚朴汤抗抑郁活性成分.结论:采用将HPLC分析、药理学实验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如极差分析、相关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发现栀子厚朴汤的活性成分,并对其他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的确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晏艳;冯芳;王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Prolia有望用于某些肿瘤骨转移患者的骨骼系统并发症

    安进(Amgen)公司近期公布了一项关于Prolia(denosumab)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称该药物可延缓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骨骼系统并发症的发作,疗效优于诺华公司开发的二膦酸盐类药物Zometa (唑来膦酸).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药学进展杂志

药学进展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