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及其应付方式

沈丽;郭建英;张锦

关键词: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应付方式
摘要:目的:了解门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我国4所综合性大医院门诊的296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我国4所综合性大医院门诊的296名医护人员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发现门诊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一般人群,主要在焦虑、敌对和抑郁等指标的分值较高,这些结果在应付方式问卷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反映。结论门诊医护人员不同从业时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应付方式不同,心理健康与诸多因素有关,应根据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山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治疗5-氟尿嘧啶带泵所致静脉炎的疗效分析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5-氟尿嘧啶(5-FU )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一线化疗药物,该药的血浆半衰期短,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特点,长期持续注药剂量强度高,能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加5-Fu抗癌活性[1],但5-FU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其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44.1%[2],易造成局部疼痛、红肿,局部条索状改变,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的静脉给药治疗。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我科共有60例患者应用便携式输液泵连续注射5-FU 的方案进行化疗,其中40例患者采用多磺酸黏多糖(喜疗妥软膏)预防连续注射5-FU引起的静脉炎,效果满意,其余20例患者采用50%硫酸镁湿敷静脉炎皮肤,现将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文;任燕梅;杨华凤;李茂华;梁宇祺;张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维吾尔族及汉族健康人群血清蛋白质谱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汉族与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之间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对30名维吾尔族及50名汉族健康体检者血清,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C M 10)和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蛋白谱。结果汉族和维吾尔族间血清蛋白质谱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汉族组中质荷比为1280、2747的2个蛋白质丰度显著高于维吾尔族组( P <0.05)。结论维吾尔族与汉族健康人群之间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有较明显差异,对建立新疆地区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疾病诊断模型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张涛;木拉提·热夏提;威力江·赛买提;王玉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 DPN )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对于DP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故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本研究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取得良好疗效[1]。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冠状动脉血流受限,导致心肌缺血。高敏 C反应蛋白(hig 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人体内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本研究探讨hs-CRP与冠心病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睿;暴清波;吕吉元;贾永平;范春雨;杨庆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牙源性上颌窦炎25例临床分析

    牙源性上颌窦炎约占全部上颌窦炎的10%左右,虽然比例不大,但临床上关于牙源性上领窦炎的诊断、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主要表现在鼻部症状或牙痛,易误诊,处理不当会造成治疗不彻底,炎症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及经济负担。现对25例牙源性上领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马春元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多抗注射液预防颈部外科手术感染的临床观察

    外科手术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了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也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1]。临床常用抗生素类药物以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感染的发生,但却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广泛存在,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研究拟观察在未给予任何抗生素的情况下,单用多抗注射液预防颈部外科手术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颈部外科手术应用免疫增强剂预防感染的可行性。

    作者:田超;高华伟;许尔长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青少年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X线诊断分析

    胫骨结节骨骺约11~13岁出现,约17~18岁与胫骨近端骨骺融合。骨骺在胫骨前上方,向下延伸呈舌状,覆盖胫骨近侧干骺端前方,是髌骨下股四头肌腱的附着处。胫骨结节骨软骨炎多见于11~15岁,男性多于女性,可单侧或双侧发病,多有剧烈运动。反复多次的轻外伤及髌下股四头肌腱的强力牵拉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也有根据病理学将这类病称为缺血性坏死、无菌坏死等。现将收治的38例X线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磁共振成像平扫增强及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初步应用

    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先天性脊髓血管病变,占脊髓占位性病变的3%~11%,对于本病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脊髓血管造影。近年来由于磁共振成像(M RI)多方位扫描及多参数成像,特别是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的应用,提高了对本病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有助于对畸形血管的显示。本文就其初步应用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艳林;彭琨;李剑英;沈伟;韩巧云;刘起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光子治疗仪联合银离子敷料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观察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但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临床上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如引流、冲洗、换药、清创、缝合或抗生素的应用等,治疗过程长,伤口愈合也较缓慢。光子治疗仪是一种以光化学作用为治疗机制的光疗仪器,其发射的光子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值,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合成,从而加速伤口愈合[1]。同时有研究表明,湿性的伤口环境有利于生长因子和活性物质聚集在伤口表面,伤口愈合快,减少换药次数。银离子敷料为一种新型的保湿性敷料,能够保持创面湿润从而加速伤口愈合,即满足“湿性愈合理论”提倡的愈合环境[2]。目前我科采用光子治疗仪联合银离子敷料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术后伤口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范艳敏;杨玲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为维护本刊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本刊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本刊编辑部作出说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体会

    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口疮,发作时具有“红、黄、凹、痛”的特征,灼痛感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语言、心情,进而影响生活质量,且具有复发性的特点而且病因复杂,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西医治疗方法往往是对症治疗,并无特效药物。我院2011-2012年应用中药汤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琳;项叶萍;王健;柳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多排螺旋CT 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有年轻化的倾向[1]。胰腺癌是指胰腺内的细胞发生癌变情况,胰腺癌的病变是由外分泌细胞构成的,由内分泌细胞病变的癌称之为神经内分泌癌[2]。本研究以超声检查做对比,重在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

    作者:杨德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0例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回顾性分析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 )是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中常见的疾病,其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物质不断增多和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多认为本病是多源性的。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是公认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其具有辐射、费时、费用昂贵、造影剂过敏性等缺点,近年来,磁共振动态移床技术和造影剂跟踪技术的出现,以及磁共振后处理软件功能的不断发展,使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 RA )成为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和显示病变范围的有效手段,其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完整全面等优点。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30例疑似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3D CE-M RA 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刚;任志霞;祁永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肋下横切超声检查对诊断脾脏疾病的意义

    超声对脾脏占位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常规脾脏检查采用右侧卧位或仰卧位,探头位于被检查者的左侧腋中线或腋前线,肋间或肋下,探头下部偏右侧并略向上斜切,脾脏结构清晰显示。一般忽略了左侧锁骨中线肋下横切检查脾脏。本研究对比了肋间斜切与肋下横切相结合的超声检查对观察脾脏及周围组织病变的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郭荣荣;薛改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加区域阻滞用于小儿斜疝的观察体会

    本研究旨在观察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加区域阻滞用于小儿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霞;贾瑞云;李小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甘露聚糖肽对老年患者术后感染预后的临床价值评估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对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前瞻性开展此项针对>65岁老年人的随机对照试验,入选泌尿外科、胃肠、妇科、肿瘤外科手术患者144例,并随机分为甘露聚糖肽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2组均为72例。甘露聚糖肽组给药剂量为20 m g/d ,于术前1周应用至术后1周。对照组给药时间一致。术后均不得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的呼吸道、切口、泌尿等感染发生情况,发热情况,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水平,并评价患者的免疫功能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甘露聚糖肽组与对照组总感染率分别为6.4%、22.4%,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2%、18.6%,切口感染发生率4.1%、19.7%。另外术后超过38.5℃的患者,甘露聚糖肽组4例,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检测显示对照组的TNF-α、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甘露聚糖肽组( P <0.01),白细胞介素(IL)-2水平显著低于甘露聚糖肽组( P <0.05)。另外术后甘露聚糖肽组的CD4+ T细胞,NK细胞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甘露聚糖肽可明确降低老年患者的术后感染,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紊乱,激活老年患者免疫抵抗力有关。

    作者:郑兴明;蓝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两种腹腔冲洗法的比较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外科、泌尿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妇科腹腔镜手术是近些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手术方法之一。它是通过腹腔镜和相关的设备把原来必须开腹才能进行的妇科手术简单化,该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如损伤小,恢复快,粘连少,美观等[2]。术中为了观察有无出血同时清除积血、渗液和碎小标本组织以保持术野清楚,常选择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冲洗,并有利于减少术后腹腔脓肿、积液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采用合理的冲洗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选取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妇科患者,采用2种冲洗方法,并进行了分组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娟;刘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保留灌肠时两种卧位的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1]。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与痛苦[2]。药物保留灌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3]。常规灌肠导致患者不适、液体外溢等,对此,有关护理人员进行了较多研究,如肠灌管道的替代与应用[4]及肠灌方法的改进[5]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护理同仁的认可,但是,灌肠中仍有少数患者便意感强烈,未能将药物保留于肠道时间延长,造成效果不佳。鉴此,笔者在循证护理相关基础上,采用患者体位改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熊玲;王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的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具有自明性和独立性,并拥有与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通常中文文摘以不超过400字为宜。应以第三人称的语气书写。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方案及疗程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的临床研究

    根除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Hp)在上消化道相关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但目前 Hp的根除率正在普遍下降,世界各国为探讨更有效的根除 Hp的方案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根除 Hp治疗的病例,探讨影响Hp根除效果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医生的用药选择,提高Hp根除率。

    作者:王永昌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