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真核微生物合成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张剑锋;陈建华

关键词:维生素C, 真核微生物, 生物合成
摘要:化学合成维生素C易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全球对维生素C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迫切要求用新型的绿色生产工艺--生物合成工艺来替代目前的化学合成工艺.此文综述了应用真核微生物生物合成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相关文献
  • 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ICR小鼠每天灌胃给予冬虫夏草菌丝体,剂量分别为125,250,750 mg/kg,30 d后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运动后血乳酸、肝糖原和尿素氮含量.结果 冬虫夏草菌丝体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增加小鼠肝糖原储备量(P<0.01),降低运动后小鼠血乳酸含量(P<0.01).结论 冬虫夏草菌丝体具有抗疲劳作用.

    作者:陈新霞;吕中明;石根勇;徐德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酶促反应液中的L-半胱氨酸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酶促反应液中L-半胱氨酸含量.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A:醋酸钠缓冲溶液-乙腈(40:3),流动相B:乙腈-水(4:1);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8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0.01~0.1 mg/mL,r=0.999 5(n=6);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为0.21%(n=6).结论 此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

    作者:张苏;王凤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壳聚糖对大鼠胃损伤时黏膜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壳聚糖对大鼠急性损伤时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幽门结扎法建立大鼠损伤模型,然后收集胃液、胃损伤指数计分及SP免疫组化法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黏膜损伤指数显著下降(P<0.001);胃内游离酸和总酸度显著降低(P<0.0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壳聚糖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幽门结扎所致的胃黏膜损伤,对胃黏膜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晚霞;杨慧;俞红;周南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辅酶Q10冻干乳剂的研究

    目的 制备辅酶Q10冻干乳剂,并考察其稳定性及理化性质.方法 通过试验优选出辅酶Q10冻干乳剂的处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和有关物质,考察其粒径、pH值及稳定性.结果 辅酶Q10冻干乳剂的佳处方为聚山梨酯80与甘露醇之比为5:6.该制剂在室温条件下避光贮存稳定性较好.结论 所制备的辅酶Q10冻干乳剂满足静脉注射用制剂要求.

    作者:李玉林;董志;彭力;陈真文;徐波;杨红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真核微生物合成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化学合成维生素C易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全球对维生素C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迫切要求用新型的绿色生产工艺--生物合成工艺来替代目前的化学合成工艺.此文综述了应用真核微生物生物合成维生素C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剑锋;陈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双虎清肝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发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TMP1、MMP2及MMP9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虎清肝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发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Gβ1、TMP1、MMP2及MMP9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双虎清肝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水飞蓟素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皮下注射400 mL/L四氯化碳3 mL/kg体重,8周后各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双虎清肝颗粒干预8周,给予水飞蓟素干预8 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GFβ1、MMP2、MMP9及TMP1.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4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各组与模型组比较,4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双虎清肝颗粒能够通过降低大鼠血清TGFβ1、TMP1,提高大鼠血清MMP2、MMP9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并且量效关系明显.

    作者:毕建军;邵铭;陆原;郭海燕;陆玮婷;赵建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羟胺法测定小鼠组织中自由基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可以测定小鼠组织中自由基含量的化学方法.方法 盐酸羟胺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定量反应生成特定颜色的产物,可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29 nm波长处测定,从而间接测定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含量.结果 测定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日间和日内RSD均小于8%.测得小鼠各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和浓度.结论 此法可以用于小鼠体内组织自由基含量的测定.

    作者:谭亚男;尹宗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积分脉冲安培检测-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口腔崩解片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口腔崩解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积分脉冲安培检测-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优化了淋洗条件和积分脉冲安培检测条件.结果 盐酸氨基葡萄糖的检测限为0.05 ng,线性范围为0.1~40 μg/mL,盐酸氨基葡萄糖口腔崩解片的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1.17%(n=9).结论 此法可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口腔崩解片的含量.

    作者:任连杰;山广志;李群;余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ERCC1基因表达与磁性Fe3O4纳米颗粒逆转卵巢癌细胞耐药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磁性Fe3O4纳米颗粒(Fe3O4-MNPs)逆转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耐药性的可能性及其机理.方法 将SKOV3/DDP分为对照组、顺铂组、Fe3O4-MNPs组、顺铂+Fe3O4-MNPs组等4个组,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细胞内顺铂的含量,及RT-PCR检测切除DNA修复基因ERCC1 mRNA在SKOV3/DDP中的表达.结果 在顺铂+Fe3O4-MNPs组中,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内铂含量均高于顺铂组(P<0.05);ERCC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顺铂组(P<0.05).结论 Fe3O4-MNPs可以逆转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内铂浓度、下调ERCC1表达来逆转SKOV3/DDP对顺铂的耐药.

    作者:居蓉;刘嘉茵;姜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帕罗西汀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伴发的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帕罗西汀对HIV/AIDS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疗效.方法 评价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34例门诊和住院HIV/AIDS并抑郁症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疗效.结果 完成6周治疗,HAMD和HAMA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帕罗西汀对HIV/AIDS并发的抑郁症疗效肯定.

    作者:朱云鸿;姚文虎;池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西洋参皂苷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西洋参皂苷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化学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结果 200 μmoL/L H2O2诱导PC12细胞,10 h呈明显损伤作用,250 μg/mL 西洋参皂苷对H2O2致PC12损伤的细胞有增殖作用.结论 西洋参皂苷对H2O2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PC12细胞的抗氧能力有关.

    作者:包海花;袁晓环;韩雪山;高晓红;关利新;初彦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有效成分靶向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细胞凋亡是由一系列基因调控的细胞自主性死亡方式,与细胞分化、增殖、免疫调节等密切相关,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尤为重要.因此,寻求新的中药有效成分靶向治疗,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作者:唐宇宏;沈群;季建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6~2008年南京地区生物制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南京地区2006~2008年生物制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 对南京地区24家医院2006~2008年生物制品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6年~2008年南京地区生物制品的使用总金额逐年增长,平均年增长率18%.促白细胞生成素、胸腺肽α1、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普通胸腺肽等5个品种3年均排在金额排序的前5位,且所占比重平均67.52%.胸腺肽制剂的使用频度增长迅速.血管舒缓素3年使用频度均排在前3位.结论 南京地区生物制品临床应用广泛,使用量和金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血液制品供应紧张状况日趋显现.

    作者:钱方;陶宜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藿黄浸剂的制备及与藿黄散的比较

    甲癣及手足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原菌为致病真菌.虽有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西药治疗,但药费昂贵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外用西药治疗亦无确切疗效.

    作者:张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目的 研究纳豆激酶分离纯化工艺及酶学性质.方法 纳豆激酶发酵液的粗提物经Superdex 75凝胶色谱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纯化,采用TAME法测定酶的活性,通过SDS-PAGE对纯化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 SDS-PAGE中显示单一色带,相对分子质量28 000,以TAME为底物时纳豆激酶的米氏常数(Km)为35.47 mmol/L,适宜的温度37 ℃,适宜pH为8.6.结论 该分离纯化方法可以得到较纯的纳豆激酶.

    作者:董志奎;杨超;尹宗宁;李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靶向神经元nAChRs的α-芋螺毒素

    传统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拮抗剂缺乏专一性,而靶向神经元nAChRs的α-芋螺毒素种类多,特异性强,与不同亚单位组成的受体亲和力不同,应用潜力极大.为了更好地研究nAChRs亚型和有效治疗神经性疾病,此文对RgIA、Lp1.1、BuIA、PIA、OmIA、Vc1.1(ACV1)等6种靶向神经元nAChRs的α-芋螺毒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连飞;吴平;宋淑亮;吉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燕窝中唾液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究燕窝中唾液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制定燕窝的质量标准.方法 燕窝经过磷酸水解,其中的唾液酸(即N-乙酰神经氨酸)从唾液酸糖蛋白的结合状态游离出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以唾液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选出佳的水解条件.结果 唾液酸浓度在20~33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02%(n=6).结论 此法具有稳定性及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燕窝中的唾液酸含量.

    作者:姜水红;查圣华;谢丽芬;张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口服药物吸收模型的研究进展

    研究口服药物的吸收机制对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研究影响其吸收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此文总结了研究口服药物吸收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和应用.探索口服药物的吸收机制应结合药物的性质和吸收模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作者:冯飞飞;张典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素衍生物结构与抑制高糖引起人系膜细胞增殖的关系研究

    目的 考察肝素结构与抑制高糖引起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修饰的方法制备2,3-O-脱硫酸肝素、6-O-脱硫酸肝素、N-脱硫酸肝素、高碘酸氧化/硼氢化钠还原肝素、羧基还原肝素和多硫酸化肝素,通过比浊法测得硫酸基团含量,核磁图谱分析肝素修饰物;MTT法比较这些肝素修饰物对高糖引起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 多硫酸化肝素抑制活性显著增加,羧基还原肝素、高碘酸氧化/硼氢化钠还原肝素抑制活性相对肝素没有明显改变,而2,3-O-脱硫酸肝素、6-O-脱硫酸肝素和N-脱硫酸化肝素抑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抑制活性大小的顺序和硫酸基团含量大小顺序一致,说明肝素中硫酸基团的含量是影响肝素抑制高糖引起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主要因素.

    作者:尹登科;胡容峰;陈松;姚文兵;高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维司群微球的含量和体外释放度

    目的 建立氟维司群微球的含量和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甲醇-乙腈-水(70:7.5:2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 氟维司群浓度在1.0~20.0 μg/mL和30.0~5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值均为0.999 8.精密度试验RSD为0.6%(n=6),回收率为100.83%,RSD为0.55%(n=9).结论 该法可用于含量和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作者:王九成;梁国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主管: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无锡锡报期刊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