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松;吴同启;傅元冬;陈畅泉;周媛媛
目的 观察肾苏Ⅱ方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大鼠肾脏功能、病理、足细胞数量、Notch-P53凋亡通路标志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左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和肾苏Ⅱ方组,每组12只,另设对照组(12只).贝那普利组予贝那普利[9.25 mg/(kg·d)]、肾苏Ⅱ方组予肾苏Ⅱ方[9.71 g/(kg·d)],对照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12周.检测大鼠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ine nitrogen,BUN)、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A1,Apo-A1)水平.观察肾小球硬化改变、足细胞数量分析、Notch-P53凋亡通路关键位点的Notch1、Hes-1、P53及Bad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和肾苏Ⅱ方组治疗4、8、12周,HDL明显上升(P<0.05);治疗8、12周,SCr明显下降(P<0.05)、Apo-A1明显上升(P<0.05);治疗12周,BUN、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球系膜基质相对面积、Notch1、Hes-1、P53、Bad蛋白明显减少(P<0.05),足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肾苏Ⅱ方可能通过调控Notch-P53通路,阻抑足细胞凋亡进程,进而延缓FSGS大鼠疾病进展.
作者:尚懿纯;曹式丽;杨洪涛;李洁;窦一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医英语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简洁性原则,冗长复杂的翻译既不利于读者理解,也不利于交流传播.简明英语运动提倡英语表达要简洁明了,易于沟通,这与中医英译的简洁性原则一脉相承.因此,探讨简明英语运动对中医英语翻译的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文娟;岑思园;黄文杰;蒋基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自然衰老大鼠胸主动脉及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8~9月龄)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白藜芦醇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大鼠正常饲养至21月龄;各给药组大鼠分别从18月龄开始药物干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76、1152、2305 mg/kg,白藜芦醇组给药剂量为50 mg/kg,模型组按体重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3个月;同时以10只SD雄性大鼠(3月龄)作为青年对照组(青年组).应用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血管形态的改变,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特异染色法计算蓝染组织比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骨架蛋白F-actin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骨架蛋白F-actin和SM22α表达情况.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内膜损伤且不光滑,中膜明显增生且排列紊乱,弹力板扭曲、断裂、结构不完整,外膜增生明显,SA-β-gal染色组织蓝染比率明显增加(P<0.01),F-actin荧光强度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而SM22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血管壁内皮轻度受损,弹力膜结构较完整,中膜及外膜厚度明显降低(P<0.01);SA-β-gal染色中药中剂量及白藜芦醇组蓝染比率减少(P<0.05),而中药低、高剂量蓝染比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F-actin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蛋白表达方面,中药中、高剂量组及白藜芦醇组F-actin蛋白表达减少(P<0.01),而中药低剂量组改变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SM22α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 细胞骨架微丝蛋白F-actin形态及蛋白表达在衰老过程中改变明显,其相关蛋白SM22α蛋白表达亦改变明显,可能共同参与了血管老化的进程;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血管老化,且对于血管F-actin和SM22α蛋白有明显干预作用,可能间接通过此作用延缓了血管老化的进程.
作者:修成奎;雷燕;王强;景晓杨;姜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海马神经元保护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高剂量组、补肾活血低剂量组、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14只,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VD模型,补肾活血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以10.14、5.07 g生药/kg灌服补肾活血方,尼莫地平对照组以11.06 mg/kg灌服尼莫地平,给药3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水迷宫法行为学、脑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及海马组织BDNF mRNA和TrkB mRNA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探索能力下降,表现为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及在原平台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BDNF mRNA和TrKB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脑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明显受损;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高、低剂量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探索能力明显改善,表现为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及在原平台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P <0.05,P<0.01),海马神经元BDNF mRNA及受体TrkB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改善脑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提高脑海马神经元BDNF及受体TrkB表达,保护脑海马神经元,改善VD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作者:于文涛;高维娟;方朝义;张一昕;吴中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平冲降逆方对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模型种植灶凋亡、TNF-α、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BALB/c-nu雌性裸鼠,随机分为两组:EMs源性模型组和非EMs源性模型组,每组24只.EMs源性模型组采用EMs患者的子宫内膜种植模型鼠;非EMs源性模型组采用非EMs患者的子宫内膜种植模型鼠.两组再分别随机分为中药组、阳性药物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平冲降逆方、米非司酮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4周.观察模型鼠种植灶组织学形态及超微结构、细胞凋亡、TNF-α、IL-8表达.结果 EMs及非EMs模型鼠的中药组均见病灶缩小、周围血管生成少于同源阴性对照组,光镜、电镜下可见内膜组织退变,有凋亡现象发生,免疫组化结果示凋亡率明显高于同源阴性对照组,而TNF-α、IL-8表达量明显低于同源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平冲降逆方可明显抑制裸鼠异位内膜的生长,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降低TNF-α、IL-8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梁瑞宁;施旻;占诗艳;陈振;李佩双;孙雪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芎黄合剂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芎黄合剂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芎黄合剂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芎黄合剂,疗程均为14 d.比较治疗前及治疗第7、14d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清CRP、PCT、IL-6和IL-8)、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胃肠功能障碍评分(GIDS)及第28 d死亡率.结果 治疗后第7、14d两组患者炎症水平、CPIS及GIDS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第7、14d芎黄合剂组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同期降低(P<0.05,P<0.01);第28 d芎黄合剂组病死率[6.7%(2/30)]低于对照组[16.7% (5/30)],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芎黄合剂能降低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炎症水平,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朱桂松;吴同启;傅元冬;陈畅泉;周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50年代,号召“西医学习中医”培训中西医结合高级医生,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指引我走上了中西医结合之路,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已进入耄耋之年,回首60年从事中西医结合事业所走过的路程,作为一个老兵,有许多感悟,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作者:李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医体质学说自70年代确立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体质学说的全面发展.笔者梳理了古人对中医体质分型的认识,介绍了现代体质分型方法,并对当前中医体质量表的应用现状进行述评,以期中医体质分型现状得到更为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促进体质分型标准更加完善,从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杨晓光;李学智;任毅;付妮妮;刘菲;席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临床医生所面临的疾病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突出,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似乎很难应对这样的复杂局面.而多学科协同诊治,中西医结合诊疗可望化解这一难题[1].但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在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代医学注重微观和局部,而中医学更多强调宏观与整体.学生要真正理解与运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则显得有些困难[2].尤其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已不再是中医和西医的简单搭配或组合,正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3].因此,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和建立是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万东;秦文熠;荣晓凤;祝慧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治疗胃溃疡相关常用中药及其功效分类,为应用中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信息定量统计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医学卫生科技数据库1992-2012年收录的6458821条文献进行分析,以“胃溃疡”为检索词进行全文检索,分别以现代应用频次较高的常用500味中药药名为检索词进行2次检索,统计其应用频次.根据统计结果,按《中药学》功效予以分类分析.结果 治疗胃溃疡相关性中药应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甘草(6823次)、黄连(4943次)、丹参(4416次)、白术(4359次)、黄芪(4333次)、白芍(4214次)、柴胡(4011次)、大黄(3990次)、党参(3871次)、半夏(3559次)等.这些中药常组成的方剂为香砂六君子汤、左金丸、柴胡疏肝散等.按《中药学》功效分类,综合分析应用频次较高的中药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和祛湿药等.结论 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和祛湿药为治疗胃溃疡的常用中药.
作者:蔡永敏;徐彦飞;陈丽平;郭文静;何娟;杜文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成为首选.介入治疗成功后动脉再通可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影响缺血组织功能,而且还可以累及远隔器官,严重时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现有研究表明,中药可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1],笔者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辅助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平;郑保平;刘凤恩;叶荣;段青;肖骏琦;段训洪;刘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探究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筛选CNKI中运用中医药处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文献,构建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30余年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方剂组方规律.结果 共筛选治疗萎缩性胃炎文献389篇,处方280个,中药223味,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前10位依次为白芍、白术、甘草、党参、茯苓、丹参、半夏、黄连、炙甘草、黄芪.常用药对前10位依次为白术—茯苓、白术—白芍、党参—白术、甘草—白芍、丹参—白术、白术—甘草、丹参—白芍、炙甘草—白芍、白芍—柴胡、半夏—黄连,演化得到核心组合32个,新处方16个.结论 目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药物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化瘀解毒为主,且药性平和,并无峻猛攻邪之品.
作者:戚经天;苗嘉萌;刘海娜;袁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于201 7年6月22-25日在江苏省徐州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办.陈可冀和陈凯先院士参加了本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学科的临床医生、药师及科研人员约30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参会人数为历届之.此次大会共收到论文124篇,会议报告论文52篇,其中特邀演讲11人,大会发言4人,基础、临床分会场各有18个精彩演讲.内容涉及雷公藤的栽培、化学成分分析和提取、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等多个方面.
作者:毕新岭;温海;秦万章;顾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缺氧常导致组织器官损伤,使其代谢、功能或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临床上很多疾病均存在这一病理过程.常见的缺氧性损伤有缺血性心脏损伤、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及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等,其中缺血缺氧性心脑损伤尤其高发.芍药苷来源于毛莨科植物芍药根、牡丹根、紫牡丹根,分子式为:C23H28O11,理化性质:无定形类白色粉末,具有吸湿性,在酸性环境下较为稳定,熔点为1 96℃[1].芍药苷经口被大鼠摄入后,在体内各个组织中分布情况如下:肺>脾>肾>脑>心>肝>睾丸[2,3].近年来,芍药苷在我国曾被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妇科炎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脑血管疾病及贫血等疾病;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芍药苷具有抗炎症[4]、抗过敏[5]、降血糖[6]、抗惊厥[7]及免疫调节[8]等作用.除此之外,芍药苷还具有抗缺氧性损伤的作用,本文就芍药苷对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芍药苷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吴晓芳;易建华;韩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开展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研究是保证药品质量安全,促进药品合理应用,完善医疗卫生保障的必要措施,已成为药品监管的重要部分.目前中成药存在品种繁多、应用宽泛、质量可控性较差等问题,更需要进行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其中系统评价方法因代表高级别证据而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中成药系统评价应用中的误区以及系统评价质量偏低的现状,指出需要审慎对待系统评价结论,并讨论了系统评价方法在当前实践中应发挥的作用,为提高证据质量,推进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提出建议.
作者:张晓雨;李敏;邱瑞瑾;杨欣宇;刘硕;张琴;李承羽;陈诗琪;陈静;商洪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症状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肺癌症状量表(LCSS)和肺癌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对145例老年晚期肺癌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145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中高症状负担占46.2% (67/145),低症状负担占53.8% (78/145);对高症状负担组的生活质量和症状负担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症状负担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且患者症状负担与中医治疗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症状负担,且症状负担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症状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媛;游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记得2008年健康报刊登了我撰写的《在扬弃中发展中医》一文,顿时网上的评论铺天盖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褒贬不一.抨击“作者不懂中医,只会攻击中医”的有之;力挺“发展中医必须与时俱进”的也有之.我压力极大,夜不能寐.好在荣获当年健康报“头条新闻大奖赛”一等奖,得到了些许安慰.我始终相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时代和社会环境而超然存在,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医必须敞开胸怀,融会新知,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成果为我所用,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梁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3.0T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胰腺癌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取家兔60只成功制备胰腺癌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治疗1组家兔给予尾静脉注射多西他滨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2组家兔给予尾静脉注射多西他滨注射液,对照组家兔同期给予生理盐水等量注射,共治疗2周.对3组家兔同时行3.0T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检查,选择单体素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分析波谱成像中代谢物的表现,比较3组家兔代谢物峰显示率并计算胆固醇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峰(Chol+Unsat)与脂肪峰(Lip)峰高的比值(Chol+Unsat/Lip).结果 3组家兔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主要代谢峰包括Lip峰、Chol+Unsat峰及胆碱峰(Cho),3组家兔Cho峰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hol+Unsat)/Lip值为0.316±0.125,治疗1组(Chol+Unsat)/Lip值为0.224±0.095,治疗2组(Chol+Unsat)/Lip值为0.267±0.101,治疗1组、治疗2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对胰腺癌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采用3.0T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可通过对代谢物波谱表现等指标评估胰腺癌模型的治疗效果.
作者:郝利国;张淑丽;崔红升;杨艳丹;张广凤;梁明辉;陈大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的“泄泻”、“痢疾”、“肠癖”等范畴.中医药防治UC研究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改善肠黏膜组织学病变、调节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表达、调节细胞凋亡、影响信号转导通路、抗氧化及一氧化氮自由基、调节免疫、改善微循环、调节肠动力等方面[1].其中对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药物干预的作用机制并有助于开发新的有效治疗药物,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卫平;许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医运用现代医学成果,创立和发展了微观辨证,完善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这是中西结合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微观辨证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动态性、开放性、普适性和局限性等属性,能够较好地指导辨证论治、评价疗效、疾病预后和预防等,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中医的客观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