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猩红热发病周期的小波分析及其与五运六气关系研究

付帮泽;汤巧玲;黄羚;贺娟

关键词:猩红热, 周期, 五运六气, 小波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北京市猩红热发病周期及其与五运六气周期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复Morlet小波对北京市1970-2004年35年间猩红热年发病率和六气发病率进行周期分析,探讨其与五运六气周期的关联性,分析波峰对应年份干支特点与运气学说的关系.结果 猩红热年发病率和二之气发病率均具有5年和28年两个主周期,5年主周期与运气学说的五运5年周期吻合,高发年份为金运.结论 五运周期与猩红热发病周期存在一定的吻合性;猩红热发病中存在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准周期现象和多周期叠加现象.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山豆根致大鼠肝损伤外周血microRNA早期变化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山豆根致肝损伤外周血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早期变化特征,寻找肝损伤早期外周血miRNA标志物.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山豆根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分别给予山豆根水煎液12 g/kg(2 mL/100 g)和等容量蒸馏水灌胃.于给药3、7、14、28天和停药后28天分批处理动物,取血清,测定常规血液生化指标ALT、AST、TB IL、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计算球蛋白(GLO)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同时分别取两组大鼠给药7、14、28天全血进行miRNA芯片检测,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进行RT-PCR验证.结果 山豆根组给药7 ~28天ALT明显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组织于给药28天出现肝细胞变性肿大.外周血miRNA芯片检测中,给药7、14、28天上调差异表达miRNA分别有1 1个、22个、1 3个,下调差异表达miRNA分别有1个、13个、2个.对给药7、14、28天共有差异表达miRNA通过靶基因预测和pathway分析发现,参与调控信号转导、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骨架、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可能参与了肝损伤的进程.时效高峰在7天的miR-291 a-5p的RT-PCR验证显示,miR-291a-5p在外周血和肝组织的表达基本一致.结论 miR-291a-5p可在早期提示肝脏的损伤,可作为山豆根致肝损伤早期标志物之一.

    作者:盛云华;金若敏;姚广涛;周璐;乔靖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参芪复方对GK大鼠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芪复方对GK(Goto-Kakizaki)大鼠大血管病变主动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 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7只GK大鼠随机分为GK组(18只)、模型组(16只)、阿托伐他汀组(17只)及参芪复方组(16只),另设正常Wistar对照组(18只).以L-NAME 0.10 mg/(mL·d)加入大鼠饮用水中复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模型.除正常Wistar对照组外,其他4组均喂饲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及参芪复方组分别按1.60 mg/(kg·d)、1.44 g/(kg·d)灌胃相应药物,均每天1次,连续35天.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每周测定血糖1次;给药5周后,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主动脉AT1R mRNA表达.结果 给药4周末阿托伐他汀组和参芪复方组血糖水平均较本组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参芪复方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同期(P<0.05).模型组TC、TG、血清AngⅡ及主动脉AT1 R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Wistar对照组(P<0.01).给药5周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参芪复方组TC、TG、Ang Ⅱ及AT1R 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1,P<0.05).阿托伐他汀组AT1R mRNA明显低于参芪复方组(P<0.05).结论 参芪复方可降低GK大鼠早期大血管病变模型的血糖、血脂,减少血清AngⅡ含量及主动脉AT1 R mRNA表达.AT1R可能是参芪复方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有效靶点之一.

    作者:庄灿;谢春光;陈敏;刘桠;高泓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60例临床观察

    在我国低出生体重儿占活产婴儿的5%,由于其胃肠道消化功能及免疫功能的不成熟,需要靠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来改善其生活质量.但随之而来的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是PN应用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新生儿PNAC的发生率为7% ~ 84%[1].有报道长期接受PN的患儿PNAC发病率达40% ~60%,且部分可以发展成肝衰竭而死亡[2].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治疗PNAC是儿科医生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PNAC的临床报道较少,有报道采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PNAC取得了一定的疗效[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60例PNAC患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小丽;鄢素琪;丁艳;汤建桥;袁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痴呆临床试验中证候结局的评价

    证候疗效作为次要疗效指标已经在中药治疗痴呆的临床试验中广泛使用,证候评估工具是证候疗效评价的关键,目前的痴呆证候评估工具有待进一步完善,包括内容设计、信度和效度评价等.笔者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量表开发的共性要求,对证候评估量表设计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述评.

    作者:倪敬年;时晶;田金洲;刘炳林;刘建平;刘铜华;徐世谦;崔公平;王永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通腑汤对大鼠快速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通腑汤对正常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探讨其有无快速促进胃排空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丁啉组和通腑汤组,每组10只,分别予生理盐水、吗丁啉混悬液和通腑汤煎剂灌胃,30 min后,采用以99mTc-DTPA标记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测大鼠胃排空,计算胃半排空时间和胃排空率.结果 正常对照组、吗丁啉组和通腑汤组的胃半排空时间分别为(19.0±1.7) min、(12.9±3.4) min、(12.7±4.1) min;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吗丁啉组和通腑汤组胃半排空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3组15 min胃排空率分别为(41.1±5.8)%、(52.9±1 0.9)%、(56.0±1 0.3)%,30 min胃排空率分别为(65.6±2.8)%、(72.9±2.6)%、(72.4±4.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吗丁啉组和通腑汤组15、30 min胃排空率均明显提高(P<0.05).两用药组胃半排空时间和胃排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腑汤具有与吗丁啉类似的快速的促胃排空作用,并能缩短正常大鼠胃半排空时间.

    作者:张良梅;朱欣佚;王长松;屈海船;窦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麻柔教授病证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浅谈

    在中医学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这一模式适于发挥中西医双方优势,在临床诊疗中广泛应用.麻柔教授是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专家,“参西而不背中”,运用西医方法诊断疾病、中医方法治疗疾病的诊疗思路,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的发病特点,认为此病本在“毒瘀”,治以青黄散为主,解毒祛瘀,“去其所害”;同时根据患者证候表现,总结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两种常见证型,配合培补脾肾中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均取得一定成果,为进一步探讨麻柔教授病证结合治疗MDS学术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高飞;徐述;孙淑贞;胡晓梅;麻柔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银杏黄酮苷元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黄酮苷元(Ginkgo flavone aglycone,GA)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HA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AECs,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ox-LDL组、VitE组以及GA30、60、90 mg/L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加入ox-LDL 150 mg/L复制氧化损伤模型;GA30、60、90 mg/L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GA干预;VitE组给予VitE 200 μmol/L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CM-H2 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NADPH氧化酶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Griess reagent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100.00%)比较,ox-LDL组(70.68%)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VitE组、GA30 mg/L组、GA60 mg/L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8.95%、83.25%、94.93%,均明显高于ox-LDL组(P<0.05),以60 mg/L GA作用更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组细胞内ROS、MDA及NADPH氧化酶水平增加,NO含量及SOD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x-LDL组比较,GA30 mg/L组、GA60 mg/L组及VitE组细胞内ROS、MDA及NADPH氧化酶水平降低,NO含量及SOD活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0 mg/L GA作用更强.结论 GA可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ROS合成,降低MDA水平,升高NO.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OD活性增加及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作者:王玮玮;何艳;刘兴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胃脘痛中医辨证与胃镜表现的关联规则分析

    目的 探索胃脘痛中医辨证特点及其与胃镜表现的关系.方法 运用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234例胃脘痛患者中医宏观辨证与胃镜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脾胃虚弱(寒)证与胃黏膜苍白,或溃疡浅,红肿不明显相关;肝气犯胃证与胆汁反流相关;湿热中阻证与黏膜红肿明显,或溃疡有黄白苔相关;胃阴亏耗证与黏膜粗糙,血管显露,或黏液稀少相关;瘀血停胃证与黏膜隆起肿胀,糜烂相关;饮食伤胃证与水食物潴留,或可见较多黏液附着黏膜相关.脾胃虚弱(寒)证和湿热中阻证对应的内镜下表现出现的频次高,而中医宏观辨证以脾胃虚弱(寒)证和肝气犯胃证高.结论 胃脘痛内镜下特征性表现与中医辨证密切相关;通过胃镜等现代腔镜检查手段,可更加客观深入地把握胃脘痛的辨证特点,提高临床辨证准确性.

    作者:唐伟;周正光;王欢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麝香保心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动脉僵硬度增加是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其后果导致收缩压和脉压增大,舒张压降低.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证实,心血管病死率增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动脉僵硬度增加和脉压增大相关[1-4].近年来大量基础研究结果提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有保护血管、抗动脉硬化的作用[5],然而尚缺乏长期服用该药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影响的临床资料.本试验给予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并口服麝香保心丸至少6个月,并检测反映动脉僵硬度的心脏-脚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和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观察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春玲;郑侨克;黄蕾;李艳萍;罗浩;贾芳;熊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参皂苷Rb1对急性束缚性应激大鼠海马组织酪氨酸激酶B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急性束缚性应激对大鼠海马组织酪氨酸激酶B (tyrosine kinase B,TrkB) mRNA 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6只.模型组采用急性束缚2h制备急性束缚性应激模型;给药组于造模前30 min给予人参皂苷Rb1 (40 mg/kg)腹腔注射,余同模型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TrkB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前,各组血浆ACTH、COR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模型组和给药组血浆ACTH、CORT含量均较本组造模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同期(P<0.05),给药组明显高于模型组同期(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TrkB mRNA表达水平下降(87.73-7.62 vs 50.65 ±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TrkB mRNA表达水平(78.91±18.07)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参皂苷Rb1预处理可增加大鼠血浆CORT和ACTH含量,并维持海马组织TrkB mRNA表达水平,从而缓解急性束缚性应激所导致的损害.

    作者:郏丹赘;张明晓;姚玉瑞;金玮;刘俊伟;王均炉;陈必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Wilson病患者神经心理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神经心理变化特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辨证论治早期干预WD神经心理功能障碍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医辨证符合为肝胆湿热证(31例)、肝肾阴虚证(47例)和气血亏虚证(1 8例)的96例WD患者进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R'SPM)、Stroop色—字干扰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CWT)及连线测验(trailmaking test,TMT)3项神经心理测验,并分析中医证型积分与3项神经心理测验成绩的相关性.结果 (1)3个中医证型的R'SPM总分、CWT-字义干扰时间、TMT-干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 <0.05).气血亏虚证的R'SPM总分、CWT-字义干扰时间与肝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TMT-干扰量与肝胆湿热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个中医证型积分均与R'SPM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肝胆湿热证积分与CWT-千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肝肾阴虚证积分与TMT-B项耗时数、TMT-干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血亏虚证积分与CWT-字义干扰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WD患者神经心理改变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受损程度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虚证严重程度高于实证.

    作者:王共强;王明姝;童广安;孙丹丹;张龙;胡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中医证型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中西医治疗选择初探

    目的 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伴少、弱精症男性不育患者中西医治疗的疗效,探讨其佳治疗选择.方法 选择120例VC伴少、弱精症男性不育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湿热瘀阻中医治疗组(A组)、湿热瘀阻手术组(B组)、肾虚血瘀中医治疗组(C组)、肾虚血瘀手术组(D组)、血瘀络阻中医治疗组(E组)和血瘀络阻手术组(F组),每组20例.A、C、E组分别给予相应中药治疗,B、D、F组给予精索内静脉显微结扎术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周末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精浆生化检查和血清性激素5项(泌乳素、睾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测定.结果 共有18例患者配偶怀孕,其中A组1例,B组3例,C组4例,D组5例,E组1例,F组4例.治疗24周后,B、C、D、F组患者精子浓度、a级精子比例、a+b级精子比例、精子活率以及精浆果糖密度和精浆α-中性糖苷酶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1,P <0.05);A、E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中医证型组间治疗前后精液常规指标提高百分率以及精浆果糖密度和精浆α-中性糖苷酶差值比较,B组显著优于A组(P<0.01),F组显著优于E组(P<0.01),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5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VC伴少、弱精症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其中肾虚血瘀证患者不愿手术治疗可推荐选择中医辨证治疗.

    作者:倪凯;陈斌;李鹤;王鸿祥;杨昊;胡凯;韩银发;王益鑫;黄翼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药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全球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患病率约为5.29%[1].ADHD常共患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学习困难等其他精神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的症状会持续终身,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2].目前西医治疗以哌甲酯为首选,但其存在食欲减退、诱发抽动、药物依赖、心率增加等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症状易反跳,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局限性[3].中医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治疗ADHD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国内多家报道发现中医药疗效与中枢兴奋剂大致相当,虽然起效慢,但疗效肯定,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反跳少,也无成瘾性形成[4,5].因此,中医药治疗ADHD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中医学者也开始从动物模型、临床试验、中药复方及单体药理研究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ADHD的疗效及药物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作者:倪新强;韩新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舒郁宁心方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BDNF、TrkB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郁宁心方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以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主要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对大鼠进行21天的应激刺激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5组大鼠在造模第22天开始灌胃,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25.0、7.5、2.5 g/kg舒郁宁心方灌胃;西药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混悬液(12 mg/kg)灌胃;均连续给药3周.分别于O(造模前)、3周(造模成功后)、6周(给药结束后)测定每只大鼠体重;敞箱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强迫游泳实验记录大鼠5min内不动时间.实验结束后脑区取材,测定大鼠脑组织中BDNF及TrkB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行为学指标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海马BDNF及TrkB表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给药结束后,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体重增加,大鼠行为学改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海马BDNF、TrkB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 <0.01).结论 舒郁宁心方可能通过改善脑组织BDNF和TrkB的表达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

    作者:孙志高;黄泉智;许成勇;陈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63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

    目的 探讨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及NMO的病机.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NMO患者的临床特点、舌苔脉象和中医证型分布.结果 63例NMO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6.88,平均发病年龄(31.67±12.44)岁,28.57%的患者有明显诱因,以急性起病、复发缓解多见,平均复发4.60次,大多数患者以感觉障碍、视觉障碍和运动障碍为首发和就诊即时症状,中医证型有肝肾阴虚证、痰热瘀阻证等,主要涉及肾、肝两脏.证候要素以肝肾阴虚、痰、血瘀、热为多.结论 NMO本虚以肝肾阴虚为主,邪实以痰、血瘀、热兼夹为主.其中肝肾阴虚和痰瘀内阻的病理机制在NMO患者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这一特点从患者的舌象和脉象上也可以得到佐证.

    作者:樊永平;胡蕊;鲍显慧;吴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苓桂术甘汤联合热量限摄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热量限摄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大鼠空腹血糖(FPG)、IR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限摄组和中药限摄组,每组12只.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其他3组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IR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继续原饲料喂养4天,并灌胃生理盐水20 mL/(kg·d);限摄组给予热量限摄4天及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中药限摄组给予热量限摄4天联合苓桂术甘汤20 mL/(kg·d)灌胃.比较各组大鼠体重、FP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 Rl)和大网膜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结果 热量限摄4天后,与模型组比较,限摄组和中药限摄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两限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摄组大鼠FINS、IRI明显降低(P <0.01,P<0.05),中药限摄组大鼠FPG、FINS和IRI均显著降低(P <0.05,P <0.01);两限摄组大鼠PPAR-γ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痰湿状态均得到改善,以中药限摄组作用更显著.结论 苓桂术甘汤联合热量限摄能降低IR模型大鼠体重、FPG及IRI,且较单纯热量限摄效果更佳,其改善IR作用可能与抑制PPAR-γ的活性有关,并可能同时具有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

    作者:汪园园;金明华;柯斌;李苏华;沈泳芝;翟佳羽;陈春宇;秦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蛋白表达差异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蛋白差异表达,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将1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证(37例)、脾虚证(45例)、湿热证(18例)、血瘀证(28例)及阴虚证(26例),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法(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分析其血清蛋白指纹图谱,并结合中医证候特点,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清蛋白差异表达.结果 介入前1周,M/Z为3 392、4 970、5 911、6 200、8 575 Da的血清蛋白峰在各证型间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上述5个差异蛋白峰同时出现于脾虚证和血瘀证中.介入后1周,阴虚证M/Z为8 575 Da的血清蛋白峰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不同证型间出现血清差异蛋白质峰.

    作者:杨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北京市猩红热发病周期的小波分析及其与五运六气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北京市猩红热发病周期及其与五运六气周期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复Morlet小波对北京市1970-2004年35年间猩红热年发病率和六气发病率进行周期分析,探讨其与五运六气周期的关联性,分析波峰对应年份干支特点与运气学说的关系.结果 猩红热年发病率和二之气发病率均具有5年和28年两个主周期,5年主周期与运气学说的五运5年周期吻合,高发年份为金运.结论 五运周期与猩红热发病周期存在一定的吻合性;猩红热发病中存在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准周期现象和多周期叠加现象.

    作者:付帮泽;汤巧玲;黄羚;贺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制及条目筛选

    目的 研制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医生存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QLQ-CMPPCC),以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WHO生存质量量表制定原则,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提出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广泛查阅国内外多种普适性及结直肠癌专用生存质量量表,采用结构化决策的方法,编制初始量表.用调查方式对205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测试,运用专家重要性评分法、条目分布考察法、离散趋势法、t检验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α系数法联合进行条目筛选.结果 研制出含有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社会功能4个领域、20个方面及54个条目的QLQ-CMPPCC.其中,非造口手术患者回答43条,造口手术患者回答46条,生存质量总评价1条.结论 QLQ-CMPPCC具有中医特色,全面反映了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内涵,可作为结直肠癌术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工具.

    作者:范小华;王浩;谭康联;欧爱华;何泽慧;罗湛滨;张思奋;郑镇木;姚劲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归脾丸对苯中毒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归脾丸对苯中毒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造血调控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以及归脾丸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2只.将小鼠置于人工模拟高苯浓度环境每天8h,连续14天,复制苯中毒模型.造模后,归脾丸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归脾丸溶液8、4、2 m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利血生1.5 mg/(kg·d)和鲨肝醇5 mg/(kg· d)混悬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3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周期.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归脾丸大、小剂量组及西药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归脾丸大剂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G2/M期细胞比例和PI增加,归脾丸中剂量组S期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西药组比较,归脾丸大剂量组在G2/M期细胞比例和PI增加而在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归脾丸可能通过调节苯中毒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G1或G2期检查点,而使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加速骨髓G0/G1期细胞向S期细胞、S期细胞向G2/M期细胞的转化,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殖,提高外周血象,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立;王树飞;许瑞;彭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