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黄益胆颗粒对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

马向明;付庆江;屈顺喜;袁楠;曹立瀛

关键词:原发性胆管结石, 胆色素结石, 胆汁, 金黄益胆颗粒
摘要:目的 探讨金黄益胆颗粒对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 66例原发性胆管胆色素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用中药)和服药组(服用金黄益胆颗粒).留取术中、服药3、10、40天后经T管流出胆汁,检测其中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单结合胆红素、糖蛋白、钙离子、β-葡萄糖醛酸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成分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服药组3天后总胆汁酸上升,总胆红素及β-葡萄糖醛酸酶下降,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组10天及40天后总胆汁酸上升,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单结合胆红素、钙离子、β-葡萄糖醛酸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糖蛋白下降,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两组服药40天后各指标与本组术中比较总胆汁酸上升,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单结合胆红素、钙离子、β-葡萄糖醛酸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糖蛋白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金黄益胆颗粒可显著改善胆管结石的病理性胆汁成分,改善胆道内环境,对原发性胆管结石中的胆色素结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且长期坚持服用效果更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林西瓜霜对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患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桂林西瓜霜对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修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160例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用桂林西瓜霜局部喷敷,对照组80例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胶原蛋白海绵局部贴敷.应用RT-PCR检测两组宫颈组织治疗前后bFGF mRNA表达.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宫颈柱状上皮外移组织中bFGF mRNA表达分别为0.55±0.10、0.58±0.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表达均显著增加,分别为0.82±0.17、0.78±0.1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林西瓜霜对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上皮组织bFGF mRNA表达有增强作用.

    作者:蒋秋燕;宋金玲;莫海霞;张琪;李艳林;唐乾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养精种玉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养精种玉汤对母体高雄激素环境建立的子代实验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睾酮(T)、17-羟孕酮(17-OHP)水平及卵巢内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A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PCOS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正常大鼠)、模型组、中药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HE染色法观察卵巢形态学的改变;RT-PCR法检测卵巢FSHR、IGF-1、StAR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17-OHP显著升高(P<0.01),E2显著降低(P<0.01),卵巢组织FSHR、IGF-1、StAR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T显著降低(P<0.01)、17-OHP降低(P<0.05)、E2显著升高(P<0.01),中药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FSHR、IGF-1、StAR mRNA的表达均有所上升,尤其是高剂量组的升高为明显(P<0.01).结论 养精种玉汤可改善PCOS大鼠的高雄激素血症,并能促进卵巢FSHR、IGF-1、StAR mRNA的表达,改善卵巢的功能,促进卵泡发育.

    作者:马红霞;谢军;赖毛华;郑艳华;刘华;丁涛;吴效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壮肾灵颗粒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合成和分泌主要在心室,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学会( ACC/AHA)指南指出:血浆BNP水平升高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左室壁肥厚与左室灌注压升高相关.BNP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及判定治疗效果的指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好的方法.为此我们在西医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自拟壮肾灵颗粒剂观察了其对心肾阳衰型心力衰竭患者的BNP和心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健;傅晓霞;吴乐文;杨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调冲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及卵细胞质量的影响

    目的 通过研究补肾调冲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血清、卵泡液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的影响及其与卵细胞质量的关系,探讨补肾调冲法对PCOS卵细胞质量影响的机制.方法 60例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 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二至天癸颗粒合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注射人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单个卵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及卵泡膜血流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两组取卵数、优质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的差异以及血清、卵泡液中AMH含量的差异.对血清、卵泡液中AMH水平与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的关系分别进行相关性检验,同时行血清、卵泡液中AMH两者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 (1)试验组单个卵E2水平、优质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卵泡膜血流RI、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血清、卵泡液AM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卵泡液中AMH两者含量呈依赖性正相关,卵泡液中AMH水平均与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补肾调冲法可提高PCOS患者卵细胞质量,其机制与调节血清、卵泡液AMH水平,调节高雄激素水平,改善PCOS病理生理变化,改善卵巢微环境有关,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连方;赵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续断皂苷抗白血病作用的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续断皂苷(akebia saponin D,ASD)抗白血病细胞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剂量(10、30、50、100 μg/mL)皂苷处理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观察ASD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以Annexin-(Ⅴ)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并以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Westem blot法检测P53蛋白的变化.采用Griess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中一氧化氮(NO)的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 与未处理组相比,50 μg/mL ASD能明显抑制U937细胞和HL-60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伴随bcl-2 mRNA表达的明显下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的表达水平随ASD作用而升高.另外,ASD可以促使U937细胞和HL-60细胞中NO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 ASD对U937细胞和HL-60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bcl-2基因的下调,p53蛋白上调,以及促进白血病细胞内NO含量提高相关.

    作者:周鹏;马亮;周珺;国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汉族人群肝郁气滞及湿热内蕴型痤疮TLR2Arg753Gln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肝郁气滞及湿热内蕴型痤疮TLR2 Arg753Gln基因多态性,为其发病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75例湿热内蕴型痤疮、87例肝郁气滞型痤疮以及70名健康对照组的TLR2 Arg753Gln基因型分布以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Arg/Gln+Gln/Gln基因型于肝郁气滞型为26.44% (23/87)、湿热内蕴型为41.33% (31/75)、健康对照组为12.86% (9/70),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 Arg753 Gln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753Gln的存在,增加了汉族人群肝郁气滞及湿热内蕴型痤疮的发病风险.

    作者:田黎明;王玮蓁;杨婷;谢红付;金曌;胡志敏;程杨;胡耀华;彭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髓生血颗粒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髓基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CA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61例)使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63例)使用再造生血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并设立1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判定与外周血象的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基质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bF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b-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receptor,bFGFR)信使RNA( messenger RNA,mRNA)表达变化.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75.0%,45/61)明显优于对照组(58.7%,37/63),其症状积分及外周血象明显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CAA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FGF及bFGFR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bFGF与bFGFR mRNA表达水平均有所提高(P<0.05,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P<0.01).结论 补髓生血颗粒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CAA患者症状积分以及外周血象,提高临床疗效,且对细胞因子bFGF与bFGFR mRNA表达水平有调节作用,通过调控CAA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和定向分化以及促进骨髓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了造血微环境,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作者:施海涛;王金环;孙岸弢;刘娜;雍延礼;孙伟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剂量番泻叶浸液预防治疗化疗后便秘自身父叉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40 mg/kg番泻叶浸液预防治疗化疗后便秘的疗效.方法 82例化疗后曾出现过便秘的患者分为AB与BA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AB组指第1个化疗周期为服用番泻叶浸液,第2个化疗周期为进粗纤维饮食组;BA组则相反.观察番泻叶浸液及粗纤维饮食对化疗后缓解便秘的有效率;并比较两者对化疗后消化道反应及血液毒性反应的差别;了解服用番泻叶浸液后患者的腹痛及大便性状情况.结果 番泻叶浸液对便秘总有效率为92.68%,粗纤维饮食为10.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化疗后Ⅱ度以上的中性粒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番泻叶浸液后Ⅱ度以上腹痛出现率8.54%;大便性状分布中,软便率占35.53%.结论 40 mg/kg番泻叶浸液预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便秘,剂量适宜,使用方便、安全,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陶黎明;熊建萍;刘同欣;龙贺明;孙哲;张凌;项小军;余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效应指标把握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国内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的效应值大小是否基于足够的样本含量以及充分的把握度.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库,筛选、纳入干预时间≥3个月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s.两人独立提取样本量等研究信息.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推算效应值大小的把握度.结果 共纳入207项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s研究.在111项优效性试验中,报告糖化血红蛋(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HbA1c)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而且样本总数>150的RCTs研究,分别占9%及12%,HbA1c把握度>80%的试验仅占10%,FPG把握度>80%的试验仅占23%.96项非劣效试验中,报告HbA1c及FPG而且样本总数>150的RCTs研究分别为31%及36%;HbA1c把握度>80%的试验占36%;FPG把握度达到80%的试验仅占27%.结论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s的样本量大多数未达到统计学要求的80%把握度,故其结果和结论的信度有限.建议今后的临床试验应明确研究目的并建立假说,据此选择合理的设计类型和结局效应指标,估算恰当的试验样本量.

    作者:马立新;刘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卒中的中医传统病机分析

    脑卒中(缺血及出血)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迄今认为“风、火、痰、气、瘀、虚”为其病因病机,其中“风、火”是发病的关键始动因素.通过按时相次序及因果关系分析,笔者发现:卒中发病在先,是因;“风、火”出现在后,是果.与其他脏器的血栓栓塞性、出血性疾病的平行比较,提示脑卒中后之所以出现“风”证候是由其自身生理特点所决定.根据《内经》,提出脑卒中的病理是:脏腑经遂(脉)受病,“痰瘀故邪”或血内溢(瘀血),耗损脏腑气血,损伤脏神;肝神损伤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卒中症状,肝血、阴损伤或心包使道为故邪所闭而致火郁则导致“风、火”证候.

    作者:张久亮;李英姿;杨海英;库洪安;史载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结合医学在医院的临床实践及发展思考

    概述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和国际结合医学在医院的临床实践情况,并就其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法规、安全性、有效性及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崔永强;周冰;陈荠;南继红;王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围产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9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有硫酸镁组40例,应用硫酸镁常规治疗;复方丹参组23例,常规治疗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肝素组32例,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收集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两种抗凝药物对分娩情况、产后出血量、终止妊娠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1)硫酸镁组终止妊娠孕周平均为(31.7±1.9)周,新生儿平均体重为(1 450.5±402.3)g;复方丹参组分别为(33.0±1.8)周及(1 582.2±332.5)g;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32.8±1.7)周及(1 590.0±340.1)g;各组间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组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主,手术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母亲并发症、血压控制不理想及胎儿窘迫等.(3)3组并发症依次为肾功能衰竭(12例);胎盘早剥(9例);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 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syndrome,HELLP)综合征(8例).硫酸镁组发生并发症16例(40.0%),复方丹参组12例(52.2%),低分子肝素组15例(46.9%),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及复方丹参有助于提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且似有延长孕周的作用.

    作者:刘芬;马玉燕;邢玉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舌象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舌象变化反映了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以及病情进退,在临床上对中医辨证施治、指导立法用药及诊断疾病预后至关重要.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传统舌诊方法仅限于肉眼观察和经验辨证,但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中西医学的不断渗透,对舌象的研究已深入到利用各种先进客观的实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其形成机制,弥补了传统望舌的不足,从而更为本质地阐明了舌象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其科学化和客观化的发展.

    作者:王丽娜;岳小强;李白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生血增白汤对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血增白汤对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中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组)、生血组、生血+ G-CSF组(联合组);建立小鼠骨髓移植模型,生血组及联合组胃饲生血增白汤浓缩煎剂.骨髓移植后第9、14、24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单核细胞凋亡率( APO)并分析细胞周期变化,进行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计数,并做骨髓组织学观察.结果 骨髓移植后第14天,生血组外周血细胞中血红蛋白高于模型组及G-CSF组(P<0.05),联合组高于模型组(P<0.05);骨髓移植后第24天,生血组外周血细胞中白细胞高于模型组(P<0.05).骨髓移植后第24天时,G-CSF组、生血组和联合组骨髓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模型组(P<0.01).骨髓移植后第24天,生血组第24天APO明显低于同期模型组及G-CSF组(P<0.01).结论 生血增白汤能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抑制骨髓细胞凋亡,可能是生血增白汤重建造血的机制之一.

    作者:孙静;张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剂量使用红花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我院2011年3月,静脉滴注中药制剂红花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1101)时,相继出现了不同症状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都与药物的用法、用量及药物的联合使用有关,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联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加减温经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卵巢氧化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减温经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卵巢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加减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将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置于0~1℃冰水中造成寒凝血瘀大鼠模型;同时治疗组给予加减温经汤灌胃2周.择动情间期断头处死大鼠,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取双侧卵巢组织,冰盘操作,匀浆后检测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P、T及卵巢TBIL、SOD、T-AOC均明显降低,MDA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加减温经汤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E2、P、T及卵巢TBIL、SOD、T-AOC均升高,MD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除血清T和卵巢MDA,其他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均P>0.05).结论 加减温经汤可通过改善卵巢的氧化损伤状态,恢复卵巢功能,治疗寒凝血瘀型妇科疾病.

    作者:徐丁洁;杜惠兰;成秀梅;徐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干扰素-α联合柴胡皂苷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联合柴胡皂苷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组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组、干扰素组、柴胡皂苷组、联合组(干扰素+柴胡皂苷)5组,各组分别给药2天并注射ConA后8、24h采集标本,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 18( 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介素- 10( interleukin-10,IL-10)水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炎症坏死显著,血清ALT、AST明显升高,同时24h外周血CD4+及CD8+ T淋巴细胞比例和肝组织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IL-18、TNF-α水平显著升高(P <0.05,P<0.01).(2)与模型组比较,3个用药组肝组织散见点、片状坏死,血清AL、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同时外周血CD4+及CD8+ T淋巴细胞比例和肝组织IL-10水平明显升高(P <0.01,P<0.05),而IL-18、TNF-α水平显著降低(P <0.05,P<0.01).(3)联合组24 h CD4+ T淋巴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比例较干扰素组明显升高,8h和24h的IL-18水平较干扰素组明显降低,24 h TNF-α水平较干扰素-α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柴胡皂苷能有效发挥抗免疫性肝损伤作用.

    作者:薛冬英;刘光伟;陈一奕;叶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扶正化瘀胶囊对瘀血阻络肝肾不足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GF-β1/BMP-7比值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型患者在拉米夫定抗病毒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肝组织病理学、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蛋白7(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TGF-β1/BMP-7)比值的变化,以及HBV DNA酪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YMDD)变异的情况.方法 选取瘀血阻络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37例采用拉米夫定加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疗程6个月,疗程结束后均继续给予拉米夫定治疗,随访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血清HBV DNA、TGF-β1和BMP-7.随访结束时检测HBV DNA YMDD变异.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在降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 DNA方面均有很好的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发现,对照组有9例出现YMDD变异,治疗组有5例出现YMDD变异,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GF-β1/BMP-7比值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9 vs0.25,P<0.05).在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方面,治疗组炎症活动度G3以上及纤维化程度S3以上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瘀血阻络肝肾不足型患者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可以降低HBV DNA变异,改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并可能通过降低TGF-β1/BMP-7比值参与抗肝纤维化.

    作者:唐翠兰;周舟;施维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组)39例及对照组(厄贝沙坦组)39例,经1年治疗后,观察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 (31/37),对照组为60.5% (23/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 <0.05,P<0.01).治疗组UAER、SCr、BUN、FBG、TC及TG治疗后分别为:(65.78±9.67) μg/min,(93.20±12.99)μmol/L,(5.69±1.21) mmol/L,(6.14±1.47)mmol/L,(4.85±0.83) mmol/L,(1.46±0.81) m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161.03±20.01)μg/min,(101.11±14.33) μmol/L,(6.54±1.12) mmol/L,(9.27±2.32) mmol/L,(6.19±2.13) mmol/L,(2.70±1.86)mmol/L] (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亦有改善(P <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TC、TG[(5.58±1.57) mmol/L,(1.99±1.22)mmol/L]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终点事件(1年后进入临床糖尿病肾病)发生率(5.4%,2/37)低于对照组(10.5%,4/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方结合西医基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凤丽;陈志强;王月华;张江华;李黎莉;李林林;张雪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高剂量雷公藤多苷对幼年大鼠生育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儿科临床高剂量( 1.5mg/kg)雷公藤多苷(GTW)对幼年大鼠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 雄性、雌性SD幼鼠各50只,均随机分为空白组与GTW组,每组25只,GTW按每日9 mg/kg给药,用药12周后,雄鼠按1∶1与健康成年雌性大鼠合笼,雌鼠按2∶1与健康成年雄鼠合笼,分3次合笼,每次合笼时间为2周,合笼后观察雌鼠受孕率、仔鼠离乳存活率.结果 雌、雄鼠每次合笼后GTW组受孕率、离乳存活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高剂量GTW对幼年大鼠发育为成年大鼠后生育能力和所生仔鼠的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影响.

    作者:丁樱;马腾;杨晓青;张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