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健康失眠阴虚火旺证与心脾两虚证症状构成分析

赵娜;胡万华;袁拯忠;叶人;林燕;宋秀华;焦红娟;王小云;孙书臣;何金彩

关键词:亚健康, 失眠, 中医证候
摘要:目的 探讨亚健康失眠中医证候特征,明确各证的症状构成,为确定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主、次症及构建辨证方法 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多中心、大样本临床中医证候信息采集,经信息统计处理得出亚健康失眠常见证型、症状构成及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情况.结果 亚健康失眠心脾两虚证及阴虚火旺证患者常见的主症是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时睡时醒、醒后不能再睡、整夜不能睡,两种证型主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证型的次症具有各自证型一些独特症状,心脾两虚证中有乏力、食后腹胀等脾虚症状,而阴虚火旺证则有口干、五心烦热、烦躁等心肝火旺症状,两种证型次要症状(除心烦懊恼、小便频数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证型PSQ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睡眠障碍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火旺证患者睡眠障碍因子更严重.结论 亚健康失眠阴虚火旺证和心脾两虚证在证候学上主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次症上有独特症状,而且在睡眠质量成分上有区别.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早期干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瘀止血、凉血止血中药对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证属出血兼血瘀证及出血兼血热证,且尿常规检查正常的141例患儿,按不同中医证型分为活血化瘀组和凉血止血组,两组分别采用化瘀止血中药及凉血止血中药治疗8周.观察肾脏损害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生长转化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D-二聚体(D-dimer,D-D)、免疫球蛋白系列(immunoglobulin,Ig)、尿微量蛋白及尿酶的变化.结果 活血化瘀组肾脏损害发生率为36.2%,明显低于凉血止血组69.4%,肾脏损害出现时间(32.2±10.6)天,晚于凉血止血组(20.0±9.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化瘀组患儿治疗后TGF、D-D、IgA及尿微球蛋白(microglobulin,MG)、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白蛋白(albuminuria,AL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凉血止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活血化瘀方法,可以减少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发生肾脏损害的机率,具有预防HSPN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子威;卢燕;甄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TG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分析29例连续服用TGP 5年以上的SLE患者(TGP1组)及47例连续或间断服用TGP 1~5年的SLE患者(TGP2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年龄、患病时间、尿蛋白及SLE活动性指数(SLEDAI)与TGP1组及TGP2组匹配的SLE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TGP1组、TGP2组及对照组治疗5年后3组间的日平均泼尼松用量、环磷酰胺(CTX)总量、尿蛋白、SLEDAI评分、复发例数及感染事件.结果 TGP1组日平均泼尼松用量、CTX总量及SLEDAI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日平均泼尼松用量、CTX总量及SLEDAI评分明显小于TGP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P2组日平均泼尼松用量和CTX总量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减少(P<0.05).3组间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年中复发情况,TGP1组有1例,TGP2组有9例,对照组有7例.5年中TGP1组发生感染事件3例,GTP2组17例,对照组18例.3组间均未发现与TGP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TGP治疗SLE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减少日平均泼尼松用量及CTX总量,减少复发例数及感染事件的发生,尤其是连续服用5年以上.

    作者:张洪峰;肖卫国;侯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影响成骨细胞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影响成骨细胞过程中的作用,为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的阐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乳鼠颅骨来源成骨细胞,分为空白血清对照组和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组.连续培养6天后,定量检测各组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18天后进行茜素红染色;同时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成骨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 5)和T细胞因子(TCF)的表达情况.结果 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能显著增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和促进矿化结节的形成.同时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也显著上调β-catenin、LRP 5和TCF的蛋白表达.结论 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能显著增加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和矿化能力,这种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补肾活血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许应星;吴承亮;吴岩;童培建;肖鲁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天蚕壮阳散对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模型大鼠睾丸间质细胞stAR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天蚕壮阳散对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of aging male,PADAM)模型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中类固醇合成快速调节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环磷酰胺造成生殖系统受损、雄激素部分缺乏的PADAM大鼠模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丙酸睾酮组、天蚕壮阳散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重、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睾丸指数等改变以评价大鼠自身状况,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清总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stAR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环磷酰胺造模后,大鼠血清TT、FT水平下降(P<0.01)、行为学(悬尾试验)部分改变,基本类似PADAM,说明造模成功.两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清TT、FT的含量较治疗前及模型组治疗后均显著提高(P<0.01),两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经治疗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力竭游泳实验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延长(P<0.05).stAR蛋白灰度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 天蚕壮阳散可阻止PADAM模型大鼠血清TT、FT的下降,提高stAR蛋白活性,改善抑郁状态和肌张力,其作用与丙酸睾酮相当.

    作者:周兴;何清湖;刘朝圣;唐雪;李天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补注洗冤录集证》第一个英译本简评

    在中国南宋时期(1247年),曾出现了一部世界上公认的早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被誉为大宋提刑官的宋慈.此后,<洗冤集录>不仅出现了众多的衍生本,在实际的司法检验中影响深远,而且,14世纪以后,<洗冤集录>的衍生本首先传入了朝鲜,随后至日本、越南.18世纪以后,欧美国家备为关注,衍生本被译成了法语、英语、荷兰语、德语等多国文字.

    作者:邱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内容与研究策略的思考

    目前国内的中医临床研究中,除了针灸疗法治疗痛症等获得世界医学界认可外[1],中医药疗法尚一直没有太多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对此状况,不少学者认为疗效评价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关键和核心问题[2,3],更有学者提出以疗效为先导的中医药临床研究策略[4].

    作者:温泽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四慧合剂对疲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MDA受体亚基NR2A 、NR2B及EphB2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疲劳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 (N-methyl D-aspartate,NMDA)受体NR2A 、NR2B亚基及EphB2受体表达的变化,并观察四逆散、生慧汤、四慧合剂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多平台法,进行连续睡眠剥夺168 h复制中枢疲劳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组、生慧汤组、四慧合剂组,每组10只;分别在睡眠剥夺6、30、54、78、102、126、150 h时间点灌胃给药及蒸馏水.应用Y迷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技术定量分析大鼠海马NR2A、NR2B亚基及EphB2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Y迷宫正确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海马NR2B和EphB2的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NR2A表达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四慧合剂组能明显提高大鼠迷宫成绩和海马NR2A、EphB2的mRNA表达(P<0.01),而四逆散组、生慧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四逆散组比较,四慧合剂组EphB2的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1).生慧汤组较模型组亦能明显增加NR2A的mRNA表达(P<0.01).结论 中枢疲劳能导致大鼠迷宫成绩下降和海马NR2B和EphB2基因表达下调.四慧合剂能增加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上调大鼠海马NR2B和EphB2的mRNA表达所致.

    作者:范新六;李峰;宋月晗;刘晓兰;谢华;刘燕;马佳美;王霁;许展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证候分类和复杂干预措施是影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核心问题

    随着国内外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疗效得到认可[1],同时,随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发展以及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深入,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相关研究得到广泛开展.从多种临床试验的实施到不同方法学的尝试,对客观、正确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吕爱平;赵静;姜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基础性问题思考

    自1995年美国替代医学办公室提出疗效的有效性评价是补充替代医学疗法的一个关键和核心问题[1],及2000年由我国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赖世隆教授提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2]研究的建议框架后,10多年来中医学界在这方面的思考从未停止过.

    作者:吴大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影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PN常见的病理表现为神经轴突萎缩、脱髓鞘、神经纤维丧失及神经纤维再生减缓.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不仅在于阻止神经变性和功能异常, 而且还要促进变性神经纤维的修复再生.

    作者:梁晓春;朴元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痛风的病机及中药治疗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痛风的发病率逐渐提高,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1].目前痛风的标准药物治疗方案在控制炎症、降低尿酸方面短期疗效肯定,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明显;痛风复发和多种并发症也成为困扰临床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振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致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复制的细胞因子网络[1].在发病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均发生功能异常[2].为探讨SLE患者T淋巴细胞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我们对58例不同证型SLE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8两大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华银双;王红梅;李晓莉;徐丽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353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药治疗4年保持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对我国首批5个省中医药持续治疗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4年治疗情况,以及保持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乘积极限法计算不同随访时间的治疗保持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中医药治疗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 3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加了为期4年的随访,其中男性1 156例(49.1%),汉族2 344例(99.6%),已婚2 260例(9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 219例(94.3%),平均年龄为(41.52±8.98)岁,有偿供血1 758例(74.7%),输血478例(20.3%),无症状期737例(31.3%),中西药合用患者963例(40.9%).患者4年的中位治疗时间为44.84个月,治疗1、2、3、4年的保持率分别是86.6%、78.4%、72.2%、65.6%.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 显示,合用西药患者(HR=0.805,P<0.01)和艾滋病期患者(HR=0.769,P<0.01)能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脱失风险,感染途径为有偿供血患者(HR=1.373,P<0.01)会增加脱失的风险.结论 我国首批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持续治疗患者,4年治疗保持率为65.6%,其中感染途径、是否合用西药和分期对中医药持续治疗时间有影响.

    作者:梁碧颜;王健;陆嘉明;徐立然;张国梁;毛宇湘;李晓东;谭行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消痰散结方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0只裸鼠右前肢腋部皮下移植人胃癌瘤块建立荷瘤模型.造模后的荷瘤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消痰散结组(10只)和多西环素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4周后,脱颈椎处死荷瘤鼠.剥取肿瘤,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计数肿瘤中VM的数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消痰散结组和多西环素组裸鼠移植瘤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消痰散结组和多西环素组VM个数分别为(24.50±3.03)和(14.70±1.34),与模型组(33.10±2.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痰散结组和多西环素组MMP-2和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痰散结方可抑制裸鼠移植瘤VM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MMP-9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周伟;李勇进;魏品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强化降糖与个体化治疗策略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作者:魏军平;鲍冠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22例湿热痹阻型及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

    目的 探讨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型客观化分型的规律.方法 收集322例住院和门诊RA患者临床数据及血清,进行DAS28评分,常规方法 检测患者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及血常规(WBC、RBC、PLT),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水平,分析各指标在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RA间的差异.结果 湿热痹阻型RA的DAS28、ESR、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及G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寒湿痹阻型(P<0.01).而ALB水平显著低于寒湿痹阻型(P<0.01).ROC曲线结果 显示:以湿热痹阻型为阳性对照,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DAS28>ESR>CRP>GLB>PLT>WBC(P<0.01).以寒湿痹阻型为阳性对照,仅ALB对RA寒湿痹阻型有诊断作用,曲线下面积为0.636(P=0.000).结论 DAS28 、ESR、CRP、PLT、WBC、GLB 及ALB指标可作为湿热痹阻型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客观化分型参考指标.

    作者:王志中;方勇飞;罗彦;牟方祥;邹庆华;钟兵;吴红;蒋毅;王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80例,简称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80例,简称常规组),另设健康对照组50名,分别检测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水平,测定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在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上述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因子及ET-1显著升高(P<0.01),NO及FMD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vWF因子又较术前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常规组和通心络组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vWF因子、ET-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NO和FMD增加(P<0.05,P<0.01).与常规组比较,通心络组CD62p、CD63、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vWF因子以及ET-1的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P<0.01),NO和FMD的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6个月与本组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以上指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常规组6个月发生心绞痛7例,心力衰竭6例,室速/室颤3例,猝死发生2例,而通心络组6个月仅发生心绞痛1例,心力衰竭1例,无室速/室颤和猝死的发生.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用于ACS患者介入治疗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陈章强;洪浪;王洪;尹秋林;陆林祥;赖珩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雷公藤内酯醇对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的全株,其主要药理作用为抗炎症、抗增殖、抗肿瘤、抗生育等,对它的研究和利用几乎涉及了大部分医、药基础和临床学科[1].

    作者:周栋;张露;孙伟;熊宁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试谈痛风的分期分型辨证治疗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造成其氧化代谢产物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痛风石形成等.

    作者:林昌松;王笑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针阳明经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AC-1表达及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阳明经穴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表达及瘫痪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阳明经穴;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后PAC-1含量的变化,并采用简化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法评估电针对ACI患者瘫痪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同时选取20名健康人进行参考值测定.结果 在急性期,ACI患者PAC-1水平较健康人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PAC-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Fugl-Meye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I早期存在血小板活化.电针阳明经穴对PAC-1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改善ACI患者瘫痪下肢功能恢复的程度,推测电针阳明经穴在ACI早期主要通过调控PAC-1水平,从而延缓ACI患者病情进展,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

    作者:张炘;谭峰;段传志;方美凤;黄彪;龙霄翱;罗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