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张亚强;王炎;卢建新;高筱松;刘兵;庞然;刘英山;吴志奎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机制复杂.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可诠释腹膜及部分卵巢EM.正常情况下约有.50%~90%的育龄妇女发生经血逆流入盆腔;但只有少数罹患EM,说明EM的发病尚受其他因素影响.逆流子宫内膜向腹膜黏附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是EM发病的关注焦点.
作者:李大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中药坤泰胶囊对绝经早期妇女生活质量以及乳腺、阴道流血的影响.方法 绝经早期妇女104例,其中有子宫者54例,按随机表分为坤泰组和激素组各27例;无子宫者50例,按随机表分为坤泰组和激素组各25例.坤泰组予口服坤泰胶囊4粒,每日2次;激素组予口服倍美力(结合雌激素片,premarin)每日0.45 mg,有子宫者加用安宫黄体酮每日2 mg.治疗时间为1年.每3个月随访1次,受试者每日记录乳房胀痛和阴道流血情况,随访时完成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用药前后分别行盆腔超声、乳房超声检查及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测定.结果 在生活质量方面,除有子宫两组心理状态从用药6个月开始起效外,坤泰组效果与激素组相似,均在治疗3个月起均显著改善了绝经妇女的血管舒缩症状、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坤泰胶囊对有子宫者性生活的改善从用药后9个月开始起效,无子宫者性生活无改善;激素组有无子宫性生活皆从3个月起效.两组在治疗各时间点的乳房胀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在用药1~3个月时有子宫激素组乳房胀痛的程度显著高于有子宫坤泰组.用药1~3个月有子宫坤泰组阴道流血的发生率和累计天数均显著低于激素组,两组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均在正常范围内.坤泰组治疗前后E2、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子宫激素组治疗结束后E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FSH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坤泰胶囊能显著改善绝经早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且引起乳房胀痛与阴道流血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对性激素影响不大.
作者:张婧;龚莉莉;张绍芬;陈行;纪律;徐阳;周毓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丹蒲胶囊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EAPAM)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部皮下多点注射大鼠前列腺组织抗原的方法造成EAPAM,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丹蒲胶囊组、前列泰片组、模型组,并以10只正常动物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给予灌胃治疗,给药56天后处死动物,光镜观察各组动物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改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IL-8、IL-10、TNF-α、PGE2等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IL-8、、IL-10、TNF-α水平及前列腺组织中PG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0.01).丹蒲胶囊组血清及前列腺组织中IL-8((3.07±0.61)ng/L、(7.32±2.44)ng/L]较模型组[(4.73±1.95)ng/L、(10.14±3.64)ng/L]降低;丹蒲胶囊组血清及前列腺组织TNF-α[(85.34±19.20)ng/L、(87.01±15.40)ng/L]较模型组[(111.48±31.57)ng/L、(119.88±14.13)ng/L]降低;丹蒲胶囊组前列腺组织中IL-10[(34.05±7.56)ng/L]较模型组[(47.20±15.97)ng/L]明显降低;丹蒲胶囊组PGE2[(603.97±114.62)ng/L]较模型组[(712.58±117.10)ng/L)]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丹蒲胶囊能够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前列腺炎症反应,调节局部免疫状态.
作者:李敏;张亚强;王炎;卢建新;高筱松;刘兵;庞然;刘英山;吴志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2005年6月-2006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并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23例,男104例,女19例,年龄41~69岁,平均(53.88±9.45)岁.病程(确诊时间)15天~8年.均经数码图象确认具有异常舌下络脉.Ⅰ期17例,Ⅱ期59例,Ⅲ期47例.均经过本人同意加入本研究.所有临床资料输入以Excel 2000统计软件建立的病例资料数据库.
作者:邓伟哲;郎庆波;凌昌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补肾调冲中药联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将64例行IVF-ET的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加服补肾调冲中药二至天癸颗粒.结果 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分型,观察组A级分型所占的比例为75.0%(27/36),对照组为42.9%(1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优质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分别为(76.8±8.2)%、(73.5±8.9)%、(89.4±14.4)%、36.11%(13/36)及5.56%(2/36);而对照组分别为(64.4±8.7)%、(68.2±10.0)%、(79.5±15.2)%、21.43%(6/28)及10.71%(3/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性腺激素(Gn)用量,观察组为(33.8±12.5)支,对照组为(47.6±18.2)支(每支75 I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卵数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IVF-ET过程中联合应用补肾调冲中药可减少Gn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连方;孙振高;张建伟;滕依丽;张宁;贺瑞燕;李婷婷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红景天(Rhodiola L.)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普通组、高脂组、红景天组,每组10只.高脂组和红景天组给予含1.5%胆固醇的高脂饲料喂养.其中红景天组给予红景天1 mL/(kg·d),其余两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9周.实验终点测定血脂.比较各组间血脂变化.实验终点各组选取主动脉标本,行HE染色、苏丹红染色,免疫组化测定CD34阳性反应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红景天组血脂水平TC为(42.01±1.99)mmol/L,TG为(4.83±0.75)mmol/L,LDL-C为(38.40±0.74)mmol/L,高脂组分别依次为(70.74±2.66)mmoL/L、(8.75±0.78)mmol/L、(51.05±0.34)mmol/L;两组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组内膜/中膜厚度比值(0.35±0.03)明显小于高脂组(0.43±0.03,P<0.05);红景天组斑块阳性面积[(29.12±2.56)%]较高脂组((39.28±3.48)%]明显减少(P<0.05);红景天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VEGF的表达低于高脂组.结论 红景天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少斑块内VEGF表达和血管新生的作用.
作者:沈伟;范维琥;施海明;罗心平;李勇;张晓龙;王卫群;叶宣光;范卫;俞欢;黄成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祛风除湿活血养阴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影响.方法 67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按病情、年龄、性别均衡后分为基础治疗组(22例)、激素组(23例)及中药组(22例),分别采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小剂量泼尼松+非类固醇抗炎药+免疫抑制剂、中药+非类固醇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治疗8周,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积分.结果 基础治疗组总有效率20.0%(4/20),激素组81.O%(17/21),中药组85.7%(18/21),激素组和中药组优于基础治疗组(P<0.01).治疗前疾病活动分数(DAS)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药组和激素组Ritchie关节指数(RAI)、肿胀关节数目(SwJ+s)、红细胞沉降率(ESR)、通过100 mm视力对照表进行的一般健康状态(GH)评估、DAS均有明显改善(P<0.05);基础治疗组仅GH有明显改善(P<0.05).DAS治疗前后差值3组组间比较:中药组(0.92±0.59)和激素组(0.87±0.60)比较,Z=0.422,P=0.673;中药组和基础治疗组(0.25±0.77)比较,Z=3.836,P=0.000;激素组和基础治疗组比较Z=3.795,P=0.000.不良反应的累计积分3组排序为中药组(3.76±2.72)<基础治疗组(9.10±6.01)<激素组(14.38±9.36),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具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盛正和;刘毅斌;黄艳霞;陈柳芳;刘溯章;赵志雄;陈大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散结镇痛胶囊治疗促排卵后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 将58例促排卵后卵巢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应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1个月,对照组采用期待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卵巢囊肿变化.随访囊肿完全消失时间及4个月内受孕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两侧卵巢无>1.0 cm液囊且E2<280 pmol/L)率为81.8%(27/33)、52.0%(1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2(220.54±96.23)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72.56±330.62)pmol/L(P<0.05).LH、FSH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囊肿消失时间为(1.18±0.46)月,短于对照组(1.96±1.34)月(P<0.05).4个月内治疗组妊娠率为60.6%(20/33),对照组为32.0%(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结镇痛胶囊治疗促排卵后卵巢囊肿疗效较好.
作者:王海燕;鲍修华;戴俊峰;李彦红;张亦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比较降浊合剂对MSG(L-谷氨酸钠)肥胖大鼠糖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8~10周龄的雄性MSG大鼠64只,随机分成罗格列酮组、降浊合剂高剂量组(高剂量组)、降浊合剂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每组各16只,降浊合剂高、低剂量组每天分别以降浊合剂浓缩液20 mL/kg、10 mL/kg灌胃,罗格列酮组按每天20 mg/kg(10 mL)予罗格列酮水溶液灌胃,模型对照组以蒸馏水10 mL/kg灌胃,连续给药7周.观察给药前后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血清空腹胰岛素(Ins),给药后各组FFA、脂肪/体重,并计算ISI.结果 经过药物干预7周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的Tc、FBG、Ins、脂肪/体重、FFA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模型对照组,其中给药后TC显著低于同组给药前,FBG、Ins显著高于同组给药前水平,给药后罗格列酮组Ins则显著低于同期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ISI显著高于同期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罗格列酮组给药后ISI均较同组给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同期模型对照组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FFA高剂量组[(314.81±110.25)μmol/L]、罗格列酮组[(305.56±92.33)μmol/L]均显著低于同期低剂量组[(375.00±219.95)μmol/L](P<0.05).结论 降浊合剂能显著降低MSG大鼠血清Tc、FBG、Ins、FFA水平,其降低FFA的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但对成长期MSG大鼠ISI的影响不明显,不能逆转MSG大鼠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
作者:周开;龚文波;周建扬;陈霞波;贺娟;陈民利;王晖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科疑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痛经、盆腔痛、不孕等,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自1993年6月-2004年6月,我们应用中药内异康胶囊、三草异位清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 369例,取得满意疗效,并对其中100例进行中药与西药丹那唑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建业;黄民贵;何珍;高德环;何明杰;赵兰兰;阮宝芝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门诊病理确诊为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女性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口服滋补肝肾、养血祛风中药,同时每晚睡前将该方药渣煎水500 mL,坐浴5-10 min;每天用金甘油(本院自制皮肤外用药.主要成分:金霉素、甘油等)涂抹外阴病变处2次.对照组每天用温水坐浴5~10 min,金甘油涂抹外阴病变处2次.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并随访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治疗前后局部皮肤病损程度、阴部痒痛程度及局部病变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7/50),对照组为66%(33/50).两组治疗结束2月后阴部局部皮肤病损程度、阴部痒痛程度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两组局部病变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有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并明显改善相关临床症状.
作者:贺漪;曹丽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首次行肾移植的慢性丙肝患者55例,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并符合下列条件:(1)抗-HCV阳性;(2)血清HCV-RNA阳性;(3)排除下列病毒感染:HAV(抗2HAV-lgM阴性)、HBV(HBsAg阴性)、HEV(抗-HEV-IgM阴性)、EB病毒(抗-EBV-IgM阴性)和巨细胞病毒(抗-MCV-IgM阴性).
作者:李杨;薛武军;樊萍;丁晨光;宋焕瑾;丁小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在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化疗药物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neuropathy,CIPN)的发生率近年来逐渐增多,但目前尚无有足够有效的药物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中西医治疗CIPN的相关临床和实验报道.
作者:许炜茹;花宝金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在位内膜)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是生育期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约有60%~80%以上有痛经或不孕的妇女患有此病,10%~15%本病患者无症状.国外对育龄期妇女
作者:史常旭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药脾肾并补方对交感型颈椎病(气血两虚型)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同时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神经妥乐平;并均采用坐位枕颌牵引;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脾肾并补方,总疗程均为6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包括中医证候)及HRV指标变化.结果 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5例(20%),显效12例(48%),有效7例(28%),无效1例(4%);对照组依次分别为2例(8%)、4例(16%)、18例(72%)及1例(4%),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RV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V时域指标比较,治疗组SDNN(单位时间RR间期标准差)为(133.41±8.61)ms,SDANN(单位时间每5min平均RR问期标准差)为(126.90±9.99)ms,HRVTI(HRV三角指数)为35.10±4.48;对照组分别依次为(115.61±13.49)ms、(106.20±8.84)ms、25.51±2.24;治疗组治疗后频域指标LF(低频)为(379.90±159.07)ms2,HF(高频)为(157.10±28.18)ms2,LF/HF为2.37±0.52;对照组分别为(477.70±396.91)ms2、(122.10±101.90)ms2、4.27±2.84;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脾肾并补方对交感型颈椎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崔明亮;孔祥玲;王景贵;郭赟;张磊;王静;吴慧轩;赵玉娟;程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发病机制未明,不孕、盆腔痛是主要临床表现,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等,治疗后易复发,根治则需付出丧失卵巢功能的代价.2006年6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在北京制订了本病的诊断与治疗规范.在临床实际中如何选择理想的诊疗方案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司徒仪;曹立幸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表现凶险,预后不佳,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是其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2004年7月-2007年1月对13例SAP患者采用了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防治其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大禹;谢平;魏锋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慢性官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众多,疗效不一,特别对重度宫颈糜烂,单用药物或物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院采用中药苦参凝胶联合聚焦超声治疗重度宫颈糜烂,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萍;何啸兰;许秀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化瘀中药川芎嗪和黄芪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趋化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和受体CCR5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卵巢内膜样囊肿患者10例为试验组,其他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0例为对照组,分离和纯化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加入不同干扰因素(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黄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丹那唑),用ELISA方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RANTES和CCR5表达水平.结果 (1)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RANTES水平与在位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RANTES水平(ng/L)阳性对照组(13.602±3.358)较阴性对照组(0.027±0.016)明显增高(P<0.05),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RANTES水平阳性对照组(12.850±7.997)较阴性对照组(0.027±0.016)明显增高(P<0.05).加入不同中药干预因素后,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RANTES水平较阳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CCR5水平(0.759±0.039)较在位子宫内膜(0.249±0.026)明显增高(P<0.05).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CCR5水平阳性对照组(0.759±0.039)较阴性对照组(0.478±0.094)明显增高(P<0.01),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CCR5水平阳性对照组(0.249±0.026)较阴性对照组(0.131±0.021)明显增高(P<0.01).加入不同中药干预因素后,CCR5表达水平较阳性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子宫内膜较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CCR5水平高.川芎嗪和黄芪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RANTES及其受体CCR5的自分泌作用具有明显降调节作用.
作者:闵治红;张冀宁;华克勤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两种给药途径(保留灌肠和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势.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将93例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47例)和口服组(46例),分别采用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保留灌肠和口服给药两种途径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气滞血瘀)及局部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灌肠组47例,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45/47);口服组46例,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3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8%(39/4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7%(45/47),口服组为82.6%(38/46);灌肠组局部体征总有效率97.9%(46/47),口服组为84.8%(39/46);以上各项灌肠组改善均优于口服组(P<0.05).结论 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灌肠组的疗效优于口服组.
作者:侯丽辉;吴丽丽;匡洪影;李玉舸;吴效科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