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围术期的影响

江南燕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护理干预,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围术期,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静脉曲张治疗, 严重并发症, 预防和治疗, 消化道内镜, 消化道疾病, 诊断治疗, 医学研究, 食管胃底, 近期疗效, 再出血, 生存率, 肝硬化, 发生率, 创伤小, 出血量
摘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出血量大且病死率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消化道内镜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其中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它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良好、降低出血及再出血发生率、显著提高生存率等特点[1],在临床上逐渐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治疗的首选方法.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脐带绕颈伴胎儿宫内窘迫不同节点脐动脉S/D值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随着孕周的增大,胎儿脐动脉S/D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脐动脉S/D值反映血管远端的阻力, 对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有着重要的价值[1],但对脐带绕颈胎儿S/D测量时选择不同的脐动脉测量节点,所得到的血流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选择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测量节点有利于更早、更准确地判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更早、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罗定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围术期的影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出血量大且病死率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消化道内镜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其中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它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良好、降低出血及再出血发生率、显著提高生存率等特点[1],在临床上逐渐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江南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频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小儿腹痛疾病,为肠道炎症或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结肠区、回肠区肠系膜淋巴结炎症,且腹痛多以右下居多,性质不固定,伴痉挛性疼痛、隐痛等不典型表现. 该病急性期应与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诊断[1]. 我院在疑似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采用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潘洋;石磊;纪岩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常导致明显的运动、语言、吞咽功能及情感障碍,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幸存者75%以上留有严重后遗症. 这类患者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所致的肢体、 语音功能障碍,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诸多不便,给社会造成负担.

    作者:谢丹;罗爱玲;赖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治疗并发活动性出血继发脑梗死一例的护理体会

    本研究报告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继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患者套扎+硬化剂治疗中大出血的抢救配合、术前、术后护理以及脑梗死的护理,使患者出血情况得到控制,功能恢复良好,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成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某医院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多系统疾病构成及住院费用统计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国家,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约1.77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国家之一,老年人健康问题应当引起政府和卫生行政机构的关注.

    作者:李品林;钟倩红;谭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鲍曼不动杆菌是非发酵糖类、粗短或球形、无动力、氧化酶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 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由于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且耐药机制复杂,使得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严峻挑战[1]. 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和感染情况分布的调查,能为临床提供新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作者:马均宝;陈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快速血糖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并发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等.

    作者:史雅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腮腺腺淋巴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

    腮腺腺淋巴瘤,又名淋巴乳头状囊腺瘤或Warthin瘤,是常见的腮腺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腮腺混合瘤,发病率约占腮腺肿瘤的6%~10%[1].腮腺腺淋巴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术前诊断常有误诊,故收集在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寻找特征性表现,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MRI表现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海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改变对疾病诊断价值分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当前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发病率极高. 体表心电图作为目前医学上的一种操作简便、经济又实惠、具有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 冠心病患者在进行检查的时侯,ST-T段经常会出现动态改变, 同时伴随着或者是不会伴有T波的低平或倒置,此类特征都是冠心病的标志性变化.

    作者:邓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北京市平谷区1245名学生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心脑血管病是人类健康之大敌, 高血脂是此病的病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血症检出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在少年儿童中也不乏有血脂增高者,现就我区1245名学生的血脂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胃镜检查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各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为主,其中慢性胃炎为各种上消化道疾病发病率之. 纤维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腔内病变,镜身柔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观察、易找出病因、明确病变及出血部位,并且可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检查时患者痛苦少,比较安全,适应证广并可摄像记录,因此对上消化道疾病(如溃疡、感染、炎症、肿瘤、出血等)不失为有诊断价值和常用、有效的检查治疗方法,使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确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便于指导患者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是基层医院提高上消化道疾病诊疗水平有效、直接的方法之一.

    作者:丁斌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河北省邢台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分析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是由国务院批准,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财政部于2010年联合启动的一项重大民生项目. 邢台县是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全国试点县. 按照项目要求,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自2011年5月开始开展计划怀孕夫妇孕前检查及高风险人群筛选工作.现将邢台县2013年1月份以来的工作分析如下.

    作者:袁建森;王书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产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 给母婴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导致感染发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因预防措施未得到有效实施致感染的概率大,因此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才能更进一步提高院内感染监控的质量,降低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贺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阴道上皮内瘤变的筛查及诊治进展

    阴道上皮内瘤变(vagin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AIN)是一组发生于阴道黏膜的癌前病变,包括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1]. 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染关系密切[2].

    作者:董国栋;赵宏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流行病,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 新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3.82亿,预计2035年将达到5.92亿[1]. 目前我国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9.7%[2],并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速度快的国家之一[3]. 由于2型糖尿病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害是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一直并注与研究的热点. 现将近年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病理观察

    鼻腔、 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 NIP)是鼻腔、鼻窦常见的上皮源性的良性肿瘤[1],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5%~4.0%[2].NIP在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上缺乏特征性;并且,本病组织学虽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具有局部侵袭性、术后复发率高,且多次复发后有癌变倾向,所以要与鼻息肉、癌鉴别,结合病史及检查,诊断不难,终确诊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作者:吴艺芳;连冈;苏松毅;叶捷庆;方建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静脉肾盂造影在输尿管囊肿与输尿管肿瘤的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输尿管囊肿是先天性发育异常, 由于胚胎时期输尿管进入尿生殖窦延迟吸收或吸收不完全,输尿管分化异常以及膨出部肌纤维缺乏等,导致输尿管口狭窄,尿液排出受阻,长此以往,输尿管内压力增高,以致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膨出,又称输尿管膀胱内囊肿或输尿管膨出. 囊肿壁多为输尿管口狭窄致局部输尿管壁扩张而向膀胱内膨出,囊肿为膀胱黏膜覆盖,其腔内为输尿管黏膜[1].

    作者:吴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某医院门急诊医技楼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某医院拟新建门急诊医技楼建设项目,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通过对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电离辐射危害因素、 辐射强度, 拟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估,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

    作者:张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造血系统肿瘤,是造血干细胞(HSC)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获得性造血性干细胞恶性增生).CML的特征性标志是形成费城(Ph)染色体,由9号和22号染色体长臂的平衡易位导致的, 即位于9号染色体q34的原癌基因Abl易位至22号染色体 q11上的断裂从集区, 从而形成BCR-Abl融合基因.

    作者:胡红云;焦新拓;付雨莲;刘国慧;蒋传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