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祛瘀汤对髋部骨折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宋兴建;马战备;张志桐;万建设;赵艳敏

关键词:活血祛瘀汤, 髋部骨折, 术后凝血功能,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预防, 老年人, 报告
摘要:2002年12月-2005年6月我们将活血祛瘀汤用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对凝血功能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3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相关酶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3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相关酶动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镇肝熄风汤组和星蒌承气汤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采用密度离心及差速离心法提取脑组织线粒体用于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Na+-K+-ATPase、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结果 模型组再灌注各时间点脑组织SDH、Na+-K+-ATPase活性显著降低,CK-BB活性显著升高(均P<0.01);48 h和72 h时各药物组SDH、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24h时仅镇肝熄风汤组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各药物组CK-BB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24 h以镇肝熄风汤组为优,48h以星蒌承气汤组为优,72 h以益气活血方组为优.结论 3种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升高SDH、Na+-K+-ATPase活性,降低CK-BB的活性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镇肝熄风汤作用效果佳,48h星蒌承气汤作用效果佳,72 h益气活血方作用效果佳.

    作者:胡建鹏;韩小祥;王键;程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医药辅助试管婴儿的治疗经验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俗称试管婴儿.近年来技术进展迅速,给许多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但由于治疗周期长,婴儿出生率低,卵巢反应低下(约占9%~24%)[1],取消率高(约15%~24%)[2],价格昂贵,以及流产率高,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等[3],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在IFV-ET过程中寻求中医药辅助治疗.

    作者:吴育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白芍总甙加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33例)用甲氨喋呤加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包括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扩胸度、Schober试验、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表(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表(BASFI)]、血沉、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X线等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除腰背痛指数、外周关节痛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黄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作者:王锁良;王俊鹏;卞红;王辉;李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参附注射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4例<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参附组于中心静脉穿刺完成后经中心静脉泵注参附注射液1 mL/kg(对照组只用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即刻、体外循环(CPB)开始时、主动脉阻断时、CPB后20 min、CPB结束时及术后6 h、24 h抽取中心静脉血,采用EU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 参附组患儿转窦时间、术后患儿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后即刻两组间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PB后对照组TNF-α、IL-6均升高,CPB 20 min时达峰值(P<0.05),术后24 h降至术前水平.参附组TNF-α在主动脉阻断时、CPB 20 min、CPB结束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6在CPB 20 min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具有缩短转窦时间和术后患儿苏醒时间,并可抑制CPB引起炎性反应的作用.

    作者:李大珍;叶茂;徐颖;石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靳三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靳三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患者分别用抗焦虑药物(药物组,29例)和靳三针(针刺组,29例)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进行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评定;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5-羟色胺(5-HT)、血浆皮质醇(CS)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 (1)针刺组与药物组临床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针刺组却显著少于药物组(P<0.05).(2)两组治疗后血小板5-HT含量和血浆ACTH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两组血浆CS无显著变化.结论 靳三针治疗焦虑症与常规西药治疗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少;并对血小板5-HT和血浆ACTH水平有调整作用.

    作者:罗文政;刘海静;梅尚英;袁青;靳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生存质量的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在脑瘫康复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对100例2~7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分别用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50例)和单纯康复训练(对照组50例),物理治疗选用Bobath与Vojta方法,根据病情程度,治疗3个月~1年.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管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发育商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头颅CT脑发育不良、脑萎缩的好转率和脑灌流断层显影(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恢复正常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能促进脑功能的代偿作用,对提高脑瘫患儿生存质量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刘振寰;潘佩光;马美美;钱旭光;符文杰;张宏雁;张春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活血祛瘀汤对髋部骨折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2002年12月-2005年6月我们将活血祛瘀汤用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对凝血功能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兴建;马战备;张志桐;万建设;赵艳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2例

    2000年1月-2006年9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2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22例作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萍;谭海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调神通淋汤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调神通淋汤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综合征(CPP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尿流率、前列腺液中尿酸(UA)、pH值的影响.方法 108例CPP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调神通淋汤(治疗组56例)、盐酸特拉唑嗪片(对照组52例)治疗6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尿流率,前列腺液中UA、pH值的变化.结果 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NIH-CPSI、前列腺液中UA、pH值治疗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下降(P<0.01);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调神通淋汤可降低前列腺液中UA含量及pH值,改善尿流率,是治疗CPPS的有效组方.

    作者:李波;江立军;柴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芪参益气滴丸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芪参益气滴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对照组及芪参益气滴丸组(简称治疗组).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内注射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按6期分类法评价各组肝纤维化程度.应用RT-PCR检测各组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1型组织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mRNA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动物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和TIMP-1的表达.结果 干预组与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和TIMP-1mRNA水平及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和TIMP-1的阳性表达均分别较模型组与对照组显著减轻与下降.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和肝纤维化程度,抑制Ⅰ、Ⅲ胶原和TIMP-1的表达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部分机制.

    作者:朱跃科;段钟平;王宝恩;刘芳;赵军;刘道洁;谢贤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参灵益肝颗粒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参灵益肝颗粒体内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方法 采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参灵益肝颗粒(简称参灵益肝)1.6 g/kg、3.2 g/kg、6.4 g/kg 3个剂量组,拉米夫定(阳性药)组及病毒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的DHBv-DNA、DHBsAg的变化情况及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参灵益肝3个剂量组及阳性药组用药21天后血清中的DHBV-DNA显著降低(P<0.05或P<0.01),停药7天后阳性药组及参灵益肝小、大剂组出现反跳.参灵益肝3个剂量组血清中DHBsAg均无明显降低.镜下观察各组鸭肝脏的病理改变较轻,参灵益肝3个剂量组与阳性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参灵益肝颗粒在鸭体内有一定的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作用.

    作者:张洪泉;葛慧;李心;武玉清;陈压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仙仲注射液对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形态学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目的 评价仙仲注射液对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形态学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 1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每周0.5 mL,1次)、阳性药组(海诺特每周0.5mL,1次)、仙仲Ⅰ、Ⅱ组(仙仲注射液每周0.5 mL,1次和2次),均为关节腔给药.造模8周后观察膝关节功能变化,并采集动物血清、关节液进行IGF-1检测;将关节软骨标本进行Mallory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结果 (1)关节功能:与模型组比较仙仲Ⅰ关节功能显著改善(P<0.01),仙仲Ⅰ组效果与阳性药组相当.(2)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Mallory染色见阳性药组和仙仲Ⅰ组全层未钙化,软骨蓝绿色胶原保存较完整.(3)关节液、血清中IGF-1:阳性药组及仙仲Ⅰ、Ⅱ组均升高(P<0.05).结论 仙仲注射液对于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功能有一定改善,并对软骨退变有修护作用.

    作者:浮煜;贺西京;王宇强;王斌;杨富国;李永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论病证结合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建立病证结合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是血瘀证模型研制的一个方向.文章论述了建立病证结合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该模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深远的科研价值和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利国;胡小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热利湿方防治兔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 动态观察清热利湿方对兔胆色素结石模型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感染组,清热利湿中药大、小剂量组;造成胆色素结石模型,观察胆汁中总胆红素(TB)、游离胆红素(UCB)、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细菌性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ase)活性的变化.结果 清热利湿中药能明显降低胆汁中TB、UCB、Ca2+含量(P<0.05),增加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P<0.05),并能降低胆汁中细菌性和内源性β-Gase活性(P<0.05).结论 清热利湿方具有很好的降低胆汁成石性的作用.

    作者:张西波;崔乃强;李东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铅中毒60例临床观察

    2003年7月-2006年4月,我们在常规用依地酸二钠钙驱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中药汤剂治疗慢性铅中毒患者60例,并与单纯常规使用依地酸二钠钙驱铅治疗的61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景彬;严舒俊;谢胜华;罗光浦;蔡冰;廖雁;王希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奥平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56例

    2002年10月-2005年7月我们用奥平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56例,并与两药单用者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慧君;李力;龚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川芎嗪对其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损伤细胞内钙离子[Ca2+]i的影响.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OGD)模型,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不同剂量川芎嗪对OGD状态下海马神经元内Ca2+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海马神经元OGD模型,经检测模型组[Ca2+]i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阳性药组和川芎嗪大、中剂量组[Ca2+]i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海马神经元OGD存在钙超载,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万海同;王玉;杨洁红;朱慧渊;郭莹;严伟民;韩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计算机技术、分子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在药物开发中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结合文献及本研究组的工作,本文系统阐述了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策略,对近年来有关计算机虚拟药物筛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回顾.笔者认为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必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在中医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朱伟;陈可冀;徐筱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国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纪要

    全国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20-24日在浙江省义乌市召开,有152位代表参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72篇,比较全面的总结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风湿病防治的新疗法、新成果、新思路和新进展.

    作者:孙铀;王振宇;张凤山;李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川芎嗪局部静脉给药预防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临床观察

    2001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川芎嗪注射液分别于上肢外周静脉滴注和局部患肢静脉用药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各32例,观察两者不同位置输液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边春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