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朱伟;陈可冀;徐筱杰

关键词: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 中医药, 有效成分
摘要:计算机技术、分子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在药物开发中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结合文献及本研究组的工作,本文系统阐述了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策略,对近年来有关计算机虚拟药物筛选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回顾.笔者认为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必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在中医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白芍总甙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白芍总甙加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33例)用甲氨喋呤加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包括腰背痛指数、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扩胸度、Schober试验、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表(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表(BASFI)]、血沉、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X线等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P<0.05);除腰背痛指数、外周关节痛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白芍总甙联合柳氮黄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而轻.

    作者:王锁良;王俊鹏;卞红;王辉;李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卒中单元中熄风化痰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利用卒中单元临床和数据平台,观察中医熄风化痰活血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熄风化痰活血小复方,连续观察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升高,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组为优.结论 熄风化痰活血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以此法为指导的中医小复方在卒中单元中能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樊永平;熊飏;周纡;赵性泉;杨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治疗,血脂康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治疗0.5年,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心功能和CRP水平.结果 (1)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期末内径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下降(P<0.05),且血脂康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E/A峰比值显著上升(P<0.05),且血脂康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CRP:治疗后血脂康组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脂康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能降低血清CRP水平.

    作者:刘尊齐;崔连群;王勇;许法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川芎嗪对其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损伤细胞内钙离子[Ca2+]i的影响.方法 建立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OGD)模型,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不同剂量川芎嗪对OGD状态下海马神经元内Ca2+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海马神经元OGD模型,经检测模型组[Ca2+]i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阳性药组和川芎嗪大、中剂量组[Ca2+]i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海马神经元OGD存在钙超载,川芎嗪具有钙拮抗作用,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万海同;王玉;杨洁红;朱慧渊;郭莹;严伟民;韩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复方石韦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石韦片治疗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证尿路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物(三金片,下简称对照组)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疾病综合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尿白细胞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上尿路感染患者治疗组110例,下尿路感染患者治疗组206例,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37例和106例,P<0.05和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和尿白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临床观察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复方石韦片治疗尿路感染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占永立;李秀英;吴圣贤;何学红;王小琴;吴正启;陈路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栀逍遥散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对抑郁症患者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63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丹栀逍遥散(中药组32例)和麦普替林(西药组31例)治疗,并于治疗前及用药2、4、6周后评定HAMD量表,治疗前及用药6周后测定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皮质醇(CORT)、IL-6、IL-1β水平.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HAMD总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西药组显著低于中药组(P<0.01),同时西药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三因子评分均低于中药组(P<0.05或P<0.01),治疗4、6周后两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6周后两组血清5-HT、BDNF水平均升高(P<0.01),IL-6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中药组CORT水平降低(P<0.01),西药组NE水平升高(P<0.01).结论 丹栀逍遥散可通过调整抑郁症患者5-HT、BDNF、CORT、IL-6等水平干预抑郁症,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玉娟;罗和春;钱瑞琴;赵学英;信红岭;毕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医药辅助试管婴儿的治疗经验

    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俗称试管婴儿.近年来技术进展迅速,给许多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但由于治疗周期长,婴儿出生率低,卵巢反应低下(约占9%~24%)[1],取消率高(约15%~24%)[2],价格昂贵,以及流产率高,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等[3],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在IFV-ET过程中寻求中医药辅助治疗.

    作者:吴育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救治危重型毒蛇咬伤11例

    2003年3月-2006年9月,我们用抗蛇毒血清加中药制剂血必净注射液等治疗危重型毒蛇咬伤患者1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诊断依据:患者或家属对蛇体的确认或就诊时带来死蛇,伤口辨认及中毒症候群的临床表现.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16~65岁,平均42岁;伤后至就诊时间10 min~36 h,平均6 h;蛇的种类:眼镜蛇咬伤3例,眼镜王蛇、蝰蛇和银环蛇咬伤各2例,竹叶青和烙铁头咬伤各1例;合并症:呼吸衰竭6例,肾功能衰竭2例,重度贫血1例,伤口严重溃疡1例,休克5例,血小板(PLT)下降(<50×109/L)3例.

    作者:黄富军;刘华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仙仲注射液对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形态学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目的 评价仙仲注射液对兔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形态学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 1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每周0.5 mL,1次)、阳性药组(海诺特每周0.5mL,1次)、仙仲Ⅰ、Ⅱ组(仙仲注射液每周0.5 mL,1次和2次),均为关节腔给药.造模8周后观察膝关节功能变化,并采集动物血清、关节液进行IGF-1检测;将关节软骨标本进行Mallory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结果 (1)关节功能:与模型组比较仙仲Ⅰ关节功能显著改善(P<0.01),仙仲Ⅰ组效果与阳性药组相当.(2)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Mallory染色见阳性药组和仙仲Ⅰ组全层未钙化,软骨蓝绿色胶原保存较完整.(3)关节液、血清中IGF-1:阳性药组及仙仲Ⅰ、Ⅱ组均升高(P<0.05).结论 仙仲注射液对于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功能有一定改善,并对软骨退变有修护作用.

    作者:浮煜;贺西京;王宇强;王斌;杨富国;李永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心停跳液对人心肌细胞bcl-2和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简称金纳多)对体外循环人心肌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 择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灌注St Thomas'停搏液(4℃)中加入金纳多(0.5 mg/kg),心脏完全停跳后开始心内手术;对照组单纯灌注St Thomas'停搏液(4℃).在手术结束开放升主动脉前取心肌组织,采用RT-PCR技术在凝胶电泳成像基础上半定量检测bcl-2和bcl-xL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bcl-2和bcl-xL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可促进人心肌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

    作者:邓云坤;韦方;李永念;陈静;刚绍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生存质量的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在脑瘫康复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对100例2~7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分别用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50例)和单纯康复训练(对照组50例),物理治疗选用Bobath与Vojta方法,根据病情程度,治疗3个月~1年.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管搏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发育商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头颅CT脑发育不良、脑萎缩的好转率和脑灌流断层显影(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恢复正常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能促进脑功能的代偿作用,对提高脑瘫患儿生存质量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刘振寰;潘佩光;马美美;钱旭光;符文杰;张宏雁;张春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丹参片舌下含服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2005年10月-2006年3月,我们用丹参片舌下含服治疗心肌缺血25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5年10月-2006年3月门诊患者,临床诊断冠心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协会联合会1979年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排除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25例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44~67岁,平均(52±9)岁;病程2~15年,平均(10±4)年.

    作者:胡伟国;梁寿彭;虞种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相关酶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3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相关酶动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镇肝熄风汤组和星蒌承气汤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采用密度离心及差速离心法提取脑组织线粒体用于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Na+-K+-ATPase、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结果 模型组再灌注各时间点脑组织SDH、Na+-K+-ATPase活性显著降低,CK-BB活性显著升高(均P<0.01);48 h和72 h时各药物组SDH、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24h时仅镇肝熄风汤组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各药物组CK-BB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24 h以镇肝熄风汤组为优,48h以星蒌承气汤组为优,72 h以益气活血方组为优.结论 3种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升高SDH、Na+-K+-ATPase活性,降低CK-BB的活性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镇肝熄风汤作用效果佳,48h星蒌承气汤作用效果佳,72 h益气活血方作用效果佳.

    作者:胡建鹏;韩小祥;王键;程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2例

    2000年1月-2006年9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2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22例作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萍;谭海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国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纪要

    全国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于2006年9月20-24日在浙江省义乌市召开,有152位代表参会.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72篇,比较全面的总结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风湿病防治的新疗法、新成果、新思路和新进展.

    作者:孙铀;王振宇;张凤山;李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铅中毒60例临床观察

    2003年7月-2006年4月,我们在常规用依地酸二钠钙驱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中药汤剂治疗慢性铅中毒患者60例,并与单纯常规使用依地酸二钠钙驱铅治疗的61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景彬;严舒俊;谢胜华;罗光浦;蔡冰;廖雁;王希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热利湿方防治兔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 动态观察清热利湿方对兔胆色素结石模型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感染组,清热利湿中药大、小剂量组;造成胆色素结石模型,观察胆汁中总胆红素(TB)、游离胆红素(UCB)、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细菌性和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β-Gase)活性的变化.结果 清热利湿中药能明显降低胆汁中TB、UCB、Ca2+含量(P<0.05),增加胆汁中总胆汁酸含量(P<0.05),并能降低胆汁中细菌性和内源性β-Gase活性(P<0.05).结论 清热利湿方具有很好的降低胆汁成石性的作用.

    作者:张西波;崔乃强;李东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论病证结合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建立病证结合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是血瘀证模型研制的一个方向.文章论述了建立病证结合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该模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深远的科研价值和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利国;胡小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复方骨疏康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骨疏康为中药复方制剂,药理学研究表明:骨疏康能提高骨密度,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修复骨微结构,改善骨生物力学参数,促进骨折愈合等作用.临床观察显示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作者:王锡娟;梁日欣;赵璐;高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奥平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56例

    2002年10月-2005年7月我们用奥平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56例,并与两药单用者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慧君;李力;龚世雄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