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福海
家住天津和平区的张长启做生意赚钱后不忘奉献,坚持义务指路.这源于二十年前的一次经历.那天,他在马路边卖冰棍时,一个外地人询问新兴路,他指路后,这个人抱怨别人误导他走了很长的冤枉路,说着话非给他两元钱表示谢意.张大爷马上拒绝,说我挣的是卖冰棍付出劳动的钱,不挣指路钱.
作者:赵秋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这天,王大爷领着两个儿子去钓王八.刚到池塘边儿,小儿子就选了个地方蹲下了,老头儿和大儿子嫌小儿子只顾自己占地方,便赌气到对岸去钓.小儿子看见有个王八在他的钓钩前转悠,怕惊跑了,立刻趴在岸边一动不动.
作者:苑广才;王江传;王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南宋时,诸暨有个姓蔡的知县,很体贴老百姓.这一年,老天爷四个月不肯落雨,晒得田里的裂缝脚底板那么宽,老百姓全靠挖草根、剥树皮挨日子.这辰光,皇粮派来了.
作者:骆宝林;陈明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陈三邀请老同学刘武到家里坐一坐,刘武答应了.到了陈三家,他一开门便有一只京巴狗扑了出来.陈三说:“不用怕,它叫乐乐,特别懂事,不会咬人的!”他喊道:“乐乐,趴下,打个滚!”那只狗真的趴在地上,打了个滚.
作者:林华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公交车四通八达、经济实惠,是老人常乘坐的交通工具之一.但公交车的颠簸、拥挤却又让他们苦不堪言,更危险的是,如果不慎摔倒或受到外力碰撞,极易发生骨折.
作者:科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冬泳人,通常被称为“强人”“牛人”.在北京冬泳俱乐部,有一支人数多、活跃、强大的冬泳队——罗道庄冬泳队,他们共有二百多人,大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军人.他们顶着严寒冰雪,在冰湖中尽显英雄本色.
作者:张木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在我家里,原先珍藏着一张“贵妃醉酒”的邮票.这张邮票面值三元,可现在它却价值六万元,翻了两万倍.而且这张邮票被视为国宝,禁止出口.这么珍贵的一张邮票,它的得来却很意外,还要追溯到近半个世纪前.
作者:汤礼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在北大荒的那些日子,我们靠打赌提高了一些平庸日子的质量.夜猫子和苗全三九天(零下40℃)去井台上打水,夜猫子把新买的脸盆扔进井里.一个敢扔一个敢捞,苗全脱光了衣服下到井里,把盆捞了上来.夜猫子输了瓶罐头,也觉得自己输了口气.他恨苗全处处压自己一头,就把捞上来的盆当尿盆了,天天往里撤尿.
作者:邹静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如何安排时间.早饭后四十分钟左右再开始跳舞,较为适宜.清晨去跳舞,在跳舞前好喝杯温开水,能促进血液循环.晚上6点以后尽量不要跳比较剧烈的舞蹈,因为太过兴奋会影响睡眠.年长的学员如果在跳舞后出现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肌肉持续酸痛等情况,不要认为那是佳状态,很有可能已经属于运动量过大,时间久了就是运动过度.
作者:张晓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老年人喜欢扎堆聊天,可又苦干无处“安身”,有的站在露天草坪上,草坪上依稀可见一些枯草痕迹,坑洼不平;有的则坐在冰凉的亭台石凳上……我产生建一个温暖开心的“聊吧”的念头,让老伙伴们能够舒心痛快地好好聊天.
作者:王慧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一家人靠父亲郑之本在兴化城开的一个小杂货铺维持生计.郑之本是一个勤劳、肯吃苦的人,他起早摸黑地打理着杂货铺的生意.
作者:邵火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奶奶是当地有名的接生婆,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挽救过多少生命垂危的产妇和婴儿,谁也说不清楚.我小时候,有一天夜里,家里来了一位穿蒙古长袍的汉子,自报名叫巴图,急急忙忙地说,他媳妇难产,请奶奶去接生.奶奶二话没说,跟着巴图就走.院外一匹拉着勒勒车的枣红马在大杨树上拴着,巴图扶着奶奶上车后,赶着走了.
作者:杨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洋种饲料鸡被认为不好吃,一是肉质松软,二是有腥味而少鸡鲜.如果对症下药,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买上一只鸡,剖腹剔骨,骨架用花椒、盐腌起另用(煮汤).鸡肉切成骨牌块儿,用酱油、糖、酒、盐腌上两三个小时.蛋一个打散,鸡块先滚一层蛋液,再沾面粉,入油锅炸成焦黄色,配生菜叶、番茄酱.
作者:刘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煮是人类早开始使用的烹调方法之一,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只要操作合理,煮非常有利于保留食物的营养.然而,食材不同,煮时用到的技巧也有差异.
作者:张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是一个胰腺癌患者.一些早期知道我得病的医生和不经常联系的朋友,后来听别人谈到我时竟惊讶地问道:他还活着?这句脱口而出的话虽然不那么讲究,但那真实的惊讶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郑弘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经历过文盲和大老粗吃香的年代.“大老粗上讲台,革命理论满胸怀!”无产阶级似乎等同于无文化阶级,大家都为自己是个老粗而沾沾自喜.为此,有些人明明读了十年书,却虚报读了五年,读得太多就感到危险和丢人.那时你要是个有知识的作家,就没意思了.
作者:邓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992年,我当上国营青城综合商场的出纳.我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骑自行车把营业款送到工商银行大南街分理处,再把柜台上需要的零钱换回来,日子过得单调而乏味.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突然打破了这份宁静,因为我要参加健美大赛了.
作者:高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38年前,幸运之神悄然降临到我身上——上级决定将我从连队文书岗位上,提拔为教导队“书记”(排级军官).正式任命前,军分区政治部干部科科长专程来到连队,代表组织向我提出几点希望与要求,后一点是:不满25周岁,不得谈恋爱.我视之如“禁令”,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时军官颇受青睐,提干之后,相继有几位热心人主动为我介绍女朋友,我不为所动,一概婉言谢绝.
作者:张桂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于光远84岁开始用电脑写作,86岁建立自己的网站,90岁前出版了75部著作.于光远长寿98岁,与他注重莱泥养生不无关系.进入老年后,于光远观察到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牙齿都不怎么好,不少蔬菜很难嚼碎、嚼烂,只能放在嘴里嚼一阵子之后吐出来.结果纤维没有下肚,没有起到人们希望它起的作用.
作者:王志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家楼顶上有一块地儿,是四十平方米的露台.我太太在露台上弄了半尺厚的土,做了一个花坛.前几年春天我也没注意,有一天她跟我说:“你快来看看!”我问:“怎么了?”
作者:孟凡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