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爷仨钓王八

苑广才;王江传;王艳萍

关键词:钓钩, 池塘
摘要:这天,王大爷领着两个儿子去钓王八.刚到池塘边儿,小儿子就选了个地方蹲下了,老头儿和大儿子嫌小儿子只顾自己占地方,便赌气到对岸去钓.小儿子看见有个王八在他的钓钩前转悠,怕惊跑了,立刻趴在岸边一动不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绘漫画防骗十三招

    老年人一直是骗子们“青睐”的对象,有关老年人被骗案件近年来也呈高发态势.近日,家住南京挹江门街道的76岁老先生杭振荣用漫画加文字的方式手绘出“老年人防骗经典十三例”,以此提醒广大老年朋友提高警惕、远离诈骗.

    作者:纪树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越生死境界

    有位亭湖禅师,每天晚上都要到湖间一个荒岛的洞穴里参禅.一天,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想捉弄一下他,就藏在亭湖参禅必经之路的树上,等到他过来时,其中一个人突然从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头上.

    作者:辉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正能量的更年期

    鲁利和安娜是一对普通的夫妻,他们在一个普通的居民区里的一幢普通的房子里居住.像别的普通人一样,他们算计着花钱,努力使收支平衡,让孩子们尽可能过得好一些.他们的普通还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他们时不时也会发生争吵,为了谁对谁错而争得面红耳赤.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非常不普通的事情.

    作者:安娜·伯贡伊艾;邓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千两银子买条破麻袋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一家人靠父亲郑之本在兴化城开的一个小杂货铺维持生计.郑之本是一个勤劳、肯吃苦的人,他起早摸黑地打理着杂货铺的生意.

    作者:邵火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工资袋里岁月长

    工资装在纸袋里发到你手上,那情形,仿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想起来,却像就在眼前.我第一次接触工资袋,是在1979年春,被大队推荐到公社的砖瓦厂上班以后.砖瓦厂是社办企业,从书记、厂长到职工,都是离土不离乡,户口在农村,拿着工资回生产队买工分.

    作者:曲京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缝在袍子里的银元

    我奶奶是当地有名的接生婆,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挽救过多少生命垂危的产妇和婴儿,谁也说不清楚.我小时候,有一天夜里,家里来了一位穿蒙古长袍的汉子,自报名叫巴图,急急忙忙地说,他媳妇难产,请奶奶去接生.奶奶二话没说,跟着巴图就走.院外一匹拉着勒勒车的枣红马在大杨树上拴着,巴图扶着奶奶上车后,赶着走了.

    作者:杨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制冬青膏祛痘痘/萝卜缨治口腔溃疡/黑芝麻肉圆养血止痒/荆芥包止痒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吃香的变迁

    我经历过文盲和大老粗吃香的年代.“大老粗上讲台,革命理论满胸怀!”无产阶级似乎等同于无文化阶级,大家都为自己是个老粗而沾沾自喜.为此,有些人明明读了十年书,却虚报读了五年,读得太多就感到危险和丢人.那时你要是个有知识的作家,就没意思了.

    作者:邓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家有一老

    六字保健法老妈给我打电话,她称赞道:“你别不相信,专家教我的‘六字保健法’还真灵!”我问:“哪六个字啊?”她说:“就是‘管住腿,迈开嘴’呀!我现在很少出去串门,哈保健品都吃,身子骨比以前棒多了.”

    作者:爱笑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大地上写字的书法家

    认识王童性老师的那天,他被人围着,正在制作大毛笔,海绵块在他的手掌里慢慢被剪成毛笔头的形状,一根PVC管从粗的那头插进去,不一会儿,笔就做好了,一名青年连声说着谢谢.他把笔蘸满水,写下了“厚德载物”.横不打弯,竖不颤抖,弯钩的时候十分洒脱.

    作者:孙德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黄石公园放任小火灾

    1988年夏季,美国黄石公园发生了一起罕见火灾.损失为惨重的一天,6.1万公顷的园区被烧毁.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超过一万名消防员和军人投身到灭火工作中,他们面对熊熊烈火却束手无策.

    作者:王继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生病与觉悟

    一个人突然病了,不一定要是那种很快就死的绝症,但也不是无关痛痒的小病,他发现自己患的是一种像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生命的病,例如心脏病、肝硬化之类,在那种情形下,他眼中的世界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作者:周国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病保养九招

    我76岁,患哮喘、肺气肿、老慢支三种病15年.由于注重保养,病情渐渐减轻,身体状况越来越好,精气神也足.我在慢性病保养方面主要用了九招.

    作者:吕世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癌症教我维护健康

    我是一个胰腺癌患者.一些早期知道我得病的医生和不经常联系的朋友,后来听别人谈到我时竟惊讶地问道:他还活着?这句脱口而出的话虽然不那么讲究,但那真实的惊讶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郑弘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幼儿监督市长

    2015年夏天,我带着五岁的儿子去探望在英国工作的表弟.表弟住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格林尼治小镇,这里气候温和,夏季平均温度只有20℃,而且兼具历史和人文风情,特别令人心旷神怡.见我们喜欢,表弟便劝我们多住一些时日,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表弟还说,可以让我儿子到当地的幼儿园体验一段时间.

    作者:张君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办个聊吧乐大家

    老年人喜欢扎堆聊天,可又苦干无处“安身”,有的站在露天草坪上,草坪上依稀可见一些枯草痕迹,坑洼不平;有的则坐在冰凉的亭台石凳上……我产生建一个温暖开心的“聊吧”的念头,让老伙伴们能够舒心痛快地好好聊天.

    作者:王慧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卖李鸿章的妈

    天津泥人张第一代为张明山,他八岁随其父以捏泥人为生.他的彩塑,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1870年,他以“天津教案”为题材,塑造了天津人民反帝斗争的群像,形象逼真,名动一时.

    作者:孙福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张珍邮完璧归赵

    在我家里,原先珍藏着一张“贵妃醉酒”的邮票.这张邮票面值三元,可现在它却价值六万元,翻了两万倍.而且这张邮票被视为国宝,禁止出口.这么珍贵的一张邮票,它的得来却很意外,还要追溯到近半个世纪前.

    作者:汤礼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拔丝山药

    中国人吃山药的历史很早,由于薯、芋等块根块茎类植物容易种植,产量高,烹饪简便(抛入火中烘烤即可),富含淀粉,曾是早期人类的重要主食.山药古称薯蓣,又称山芋、玉延、薯药、山薯、白苕.

    作者:戴爱群;张婕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历两次核爆活到93

    1945年8月6日,山口疆在广岛出差.作为三菱公司造船所的员工,他已经在广岛出差三个月,完成了一艘五千吨邮轮的设计工作.他开心极了,终于可以回家见妻儿了.

    作者:汪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