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勉华;周学平;程海波;周红光;周仲瑛;王瑞平;许尤琪;葛信国
2001年10月-2003年8月我们用中药合并阿普唑伦治疗失眠症50例,并与单用阿普唑伦治疗的4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慧鹏;霍军;于海亭;孔德荣;刘俊德;王俊;孟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医药市场上的中药饮片标签与包装多存在不符合<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情况.以我院使用的中药饮片进行分析,我院从贵阳市某3个单位采购中药饮片,这3个单位提供的中药饮片包装袋内均用合格证代替标签,但我们从3个单位所送的中药饮片中随机各抽取5张合格证,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分析发现所抽取的合格证及饮片包装都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耿维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2年11月-2003年6月,我们用安康口服液治疗抑郁症患者41例,并与用阿米替林治疗的39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彪;刘友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免疫性不孕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属临床难治性疾患,单用免疫抑制剂难以奏效,且易产生干扰生殖功能的不良反应.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76例,并对其疗效等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香环;张伟;孟玉芹;张霞;蔡士香;张铁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西洋参叶总皂苷(PQS)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除假手术组10只大鼠开胸暴露左冠状动脉,但不作结扎外,其余40只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PQS(大、小剂量,即54 mg/kg和27 mg/kg)、开搏通和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采用原位末端标记凋亡的心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和Fa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46.48%)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03%,P<0.01);与模型组比较,开搏通组和PQS大、小剂量组3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下降(分别为23.53%、17.58%、25.17%,均P<0.01);开搏通组和PQS大、小剂量组Bcl-2基因表达均上调, Fas蛋白表达均下调.结论 PQS能明显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下调Fas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具有抗缺血心肌损伤的作用.
作者:殷惠军;张颖;蒋跃绒;罗兰;刘颖;史大卓;陈可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4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不仅受到国内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国外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谢竹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8-10月我们用枳朴汤对妇科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妇科腹部手术患者45例,符合:(1)采用硬膜外麻醉;(2)术后患者使用自控止痛泵(PCA泵);(3)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止血药物及维生素类等(癌症患者术中腹腔给予化疗药).排除:(1)合并其它脏器的严重疾病;(2)近期使用过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
作者:李力;刘婷;姜慧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院用自制的抗疮凝胶治疗Ⅱ度溃疡型褥疮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仓生;张军;张捷;李红;高佩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较严重的一种.2003年11月-2004年1月,我院儿科用鱼金注射液治疗本病54例,并与病毒唑治疗的5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强英;王伟;王庆军;赵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例1 陈某,男,6岁,因疲乏、困倦加重2个月,于2002年8月5日就诊.经查:巩膜无黄染,结膜及口唇稍苍白,心尖部1级缩鸣音,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肋下1.5 cm,边厚质软,脾未扪及.舌红少苔,脉细数.实验室检查:Hb 90 g/L,RBC 3.0×1012/L,红细胞比容0.28L/L,网织红细胞20%,WBC及TPL均在正常范围;血总胆红素38 μmol/L,直接胆红素3 μmol/L,空腹血糖3.3 mmol/L,肝功能在正常范围,胸片未见异常;末梢血片吉姆萨染色,油镜观察受感染的红细胞表面有数量不等的附红细胞体附着.临床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中医辨证属感染瘟疫之毒并兼气血亏虚,阴虚内热.治宜泻火解毒,补气养血.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5g 黄柏8g 大青叶10g 金银花10g 连翘10g 当归5g 黄芪10g,每日1剂水煎服,4剂后诸证减轻,复查附红细胞体减少,继服10剂,诸证消除,复查附红细胞体阴性.
作者:魏岚;刘学辉;姚崇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中药(简称中药)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中药加化疗治疗,对照组(21例)单用化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脾虚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39.5%和33.3%;中医脾虚证候疗效:控显率治疗组(72.1%)与对照组(1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活血中药联合化疗对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脾虚症状,减轻化疗部分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刘静;王维平;周奕阳;方震宇;侯凤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我们用中药止痛带加热外用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90例,并以不用药加热理疗和田七痛经胶囊口服者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平;谢波;郑洁莉;张玉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双参通冠方(SSTG)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心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途径及心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43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放松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BT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p65表达;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细胞通讯间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区重量、NF-κB p65表达、血清中TNF-α及ICAM-1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连接蛋白Cx43大量降解.SSTG处理后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减轻;血清中TNF-α、ICAM-1水平下调(P<0.05);NF-κB p65表达及Cx43降解抑制.结论缺血再灌注时,心肌梗死严重,NF-κB信号途径可被激活,Cx43降解严重.SSTG能抑制NF-κB的活化,抑制血清中TNF-α、ICAM-1的过量分泌和抑制Cx43的降解,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及重量.
作者:刘建勋;韩笑;马晓斌;王杨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5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银杏叶提取物1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15例)用强的松30mg,每日1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氧分压、CT、白介素6、8(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临床症状、肺功能和动脉氧分压治疗后均改善(P<0.05),IL-6、IL-8和TNF-α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肺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疗效.
作者:何明;张晓梅;苑惠青;钟湘;刘薇;郝素英;杨效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探讨中药成分苦参碱(matrine)对大肠癌HT-29细胞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RT-PCR、Western-blot、ELISA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HT-29细胞前后COX-2 mRNA、蛋白及其产物前列腺素E2 (PGE2)水平的改变.结果苦参碱可抑制HT-29细胞COX-2 mRNA、蛋白表达及PGE2合成水平,但对COX-1无影响.当苦参碱2.0 mg/ml处理时,COX-2 mRNA表达在处理后6h和9h时抑制率均为100%;细胞培养液PGE2合成水平在9h时抑制率为63.9%;COX-2蛋白表达在12h和24h时抑制率分别为48%和100%.结论苦参碱具有选择抑制HT-29细胞COX-2的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和功能活性等作用, 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 表现出时效与量效关系.
作者:黄建;张鸣杰;邱福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会议于2004年10月24-26日在安徽黄山举行,本次大会由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承办.大会共收到论文73篇,其中专题讲座7篇,大会发言10篇,书面交流56篇,并已汇编成册.来自全国4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沈自尹院士为祝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欣然题词:理想是人生之路标,创新乃科学的灵魂.这次会议学术交流主要涉及中西医结合基础创新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有关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进展及展望,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我国近期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建鹏;王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配合使用中药神农33号注射液(简称神农33号)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治疗,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Ⅲ)评分作为指标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将129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及对照组(57例).两组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配合使用中药神农33号(静脉滴注,连用7天),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第3、5、7天的APACHEⅡ、Ⅲ评分变化趋势及血清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存活50例,死亡22例;对照组患者存活25例,死亡32例.死亡患者APACHEⅡ、Ⅲ评分均高于存活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APACHEⅡ、Ⅲ评分第5、7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内毒素水平第3、5、7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ODS患者经加用中药神农33号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APACHE评分下降.APACHE评分系统可以作为判断危重病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且以APACHEⅢ评分更确切.
作者:常文秀;高红梅;曹书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胃肠舒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效果.方法 96例DGP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原控制血糖方案不变,治疗组口服胃肠舒,对照组口服贝络纳,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证候疗效评价、空腹和餐后2h血糖测定,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波(MMC)和胃电图(EGG)检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仿,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MMC Ⅱ相持续时间、Ⅲ相持续时间和收缩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胃电活动(主要表现为主频率比增加、主功率比增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胃肠舒还可促进餐后2h血糖下降.结论胃肠舒与贝络纳均具有促胃动力和降血糖的双重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后者少.
作者:钟毅;周红;钟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于2004年9月9-11日在昆明市召开.参加会议代表共65名,征集论文93篇,其中有关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论文70篇,基础研究论文23篇.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为:(1)讨论中医血液学学科的病证名,建立明确的、排他性的、中西医界均能接受的相对统一的中医血液病病证名,有利于临床研究和交流.与会代表针对此项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对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中医命名基本上取得了共识.(2)展示近两年来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临床治疗和实验研成果.(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白血病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目前中医药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方面探索出了疗效肯定、价格低廉、毒副反应小的特点,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因此会议认为应大力加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界对MDS采取前瞻性、大样本、对照治疗研究,为MDS的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
作者:刘锋;麻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AQP)3、4基因表达的关系及中药清热化湿方对其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8例,属脾胃湿热证者53例(其中湿重于热19例,热重于湿14例,湿热并重20例),脾虚证者15例.脾胃湿热证患者予中药清热化湿方治疗.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胃黏膜AQP 3、4的基因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患者AQP 3基因表达的水平高于健康人组(10名)和脾虚证组,但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QP 4基因表达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和脾虚证组(P<0.05或P<0.01);脾虚证组与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脾胃湿热证各亚型之间比较呈湿重于热 > 湿热并重 > 热重于湿的趋势;治疗后脾胃湿热证患者及湿重于热亚型AQP 3、4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接近健康人组及脾虚证组水平.结论 AQP 3、4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发生机制之一,中药可能通过影响AQP 3、4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陈更新;劳绍贤;黄志新;胡玲;胡斌;张诗军;黄列平;罗琦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