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红;牟国营;周锦慧;王立群
1998-2001年,我科对60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自制胃泰胶囊配合化疗,并与同期单纯化疗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曦;戴西湖;欧阳学农;李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3月-2003年1月,笔者采用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局部滴眼药治疗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3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坤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2001年3月~2003年2月,我们采用自制的生肌涂膜液外用治疗皮肤缺损性创面42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锐;郑启新;陈杰;白书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于2002年9月-2003年3月以泰脂安胶囊治疗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型的原发性高脂血症42例,并与使用绞股蓝总甙片治疗33例做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伍新林;李俊彪;刘奔流;莫穗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尽管在过去50年中抗生素的应用和临床治疗措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仍高达40%~60%[1].内毒素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在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华东;陆大祥;黄启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表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病变,从没有任何炎症的单纯脂肪肝至显著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严重炎症反应,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3种类型.
作者:厉有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BHR)和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在很多国家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作者:张伟;赵燕;扈新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李焕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非血瘀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葡萄糖代谢率的差异.方法:应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和功能显像剂18F-2-氟-2-脱氧-D-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D-glucose,18FDG),对血瘀证和非血瘀证NSCLC患者进行功能代谢显像,测定NSCLC患者肺部肿瘤组织中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 ROI) 18 FDG的摄取率.结果:同一组织学类型中,血瘀证组的大和平均18FDG摄取率(Maximum and 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MaxSUV、 MeanSUV)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Ⅰ、Ⅱ与Ⅲ期NSCLC之间,血瘀证组18 FDG摄取率的MaxSUV、MeanSUV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Ⅳ期NSCLC之间18FDG摄取率显著增强(P<0.01).结论:血瘀证NSCLC对葡萄糖的摄取率较非血瘀证NSCLC显著性增强.
作者:何胜利;董竞成;管一晖;赵军;左伟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玻璃体出血是由全身性疾病、眼底病,眼外伤、手术所致的眼科常见病.笔者采用增视冲剂治疗玻璃体出血8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红;牟国营;周锦慧;王立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自1998年5月以来,我们根据清热解毒、利湿的原则,予蚤清散局部上药,共治疗宫颈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患者50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帆;邓雷厉;盘娟;周华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何种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取得佳疗效.方法:选用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且中医辨证为血瘀阻络证的患者64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丹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对照组.各组均给予中药膈下逐瘀汤加减.丹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加丹参注射液24ml、16ml、8ml静脉滴注治疗.45天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结果:高、中、低剂量丹参注射液均有改善临床症状,降低ALT、AST的作用,并有显著降低HA、PCⅢ、ⅣC的作用.其中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中、低剂量组(均P<0.05),而中、低剂量组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丹参高剂量组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优于中、低剂量组.
作者:佘世锋;黄贤樟;童光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分离中药五加皮抗肿瘤活性物质,研究五加皮提取物在体内外的抗肿瘤细胞作用,为五加皮抗肿瘤新药开发、研制提供依据.经皮下注射肿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通过灌胃给药检测五加皮提取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用3H-TdR掺入法测定了肿瘤细胞增殖反应;用凝胶层析法初步分离、纯化了五加皮抗肿瘤成分.结果:五加皮提取物对多种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而且有较好的量效关系.五加皮提取物经口投入荷瘤小鼠后,实验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对照组小鼠好,肿瘤生长较慢,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经凝胶层析分析,分离得到一种对肿瘤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的蛋白质成分,分子量为64kda.结论:中药五加皮不仅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在体内也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其抗肿瘤活性与一种分子量为64kda的蛋白质成分有关,该成分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和作用机理研究,对五加皮抗肿瘤作用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保恩;李巧霞;梁文杰;许红;刘冀琴;张华;刘刚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天麻对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贴壁法分离大鼠MSC,体外扩增培养.中药天麻定向诱导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物神经原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巢蛋白(Nestin).结果:大鼠MSC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天麻诱导2h后大部分可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呈阳性,GFAP阴性.结论:大鼠MSC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董晓先;刘金保;董燕湘;肖庆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探索SARS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本院34例重症SARS患者治疗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一军;何晓蕴;张艳蕾;吴慧丽;陈朝晖;周云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们自1998年开始以升补宗气法治疗老年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万义;邱云卿;张万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作者:刘成海;胡义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皮肤科自2002年1月-2003年4月采用自拟消痤肤乐饮口服联合必麦森凝胶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敏;宋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甙对NB4细胞促凝活性和组织因子表达及诱导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三七总甙处理NB4细胞,测定复钙时间观察NB4细胞的促凝活性(procoagulant activity, PCA),RT-PCR检测TF-mRNA的表达;采用四唑蓝(MTT)法检测三七总甙对NB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NBT还原实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研究三七总甙对NB4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三七总甙均可显著延长NB4细胞的复钙时间,降低NB4细胞的PCA水平,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同时下调组织因子TF-mRNA的表达;(2)三七总甙可部分抑制NB4细胞的增殖;(3)三七总甙可提高NB4细胞NBT还原能力(P<0.05),细胞形态方面显示单核/巨噬细胞分化趋势.结论:三七总甙可降低NB4细胞的促凝活性及TF-mRNA的表达,诱导NB4细胞部分分化,有望作为新的抗凝药物.
作者:李晓红;董作仁;郝洪岭;刘泽林;罗建民;姚丽;杨敬慈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SARS患者一般临床特点,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疗效.方法:将48例SARS确诊患者根据标准进行诊断分型,总结SARS患者一般基本特征、主要临床特点,并随机分入试验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病情进展速度、激素使用时间及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8~40岁青壮年是SARS高发人群,首发症状以高热为主,可伴有全身肌肉酸痛、胸闷及咳嗽等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体温波动持续时间及激素使用时间上较单纯西医治疗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退热时间和肺部炎症吸收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似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ARS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发病时均有发热且可有伴随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防止体温反弹,缩短激素使用时间.
作者:李筠;李绍旦;杜宁;董漪;肖小河;杨永平;李莉;罗生强;李建宇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