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心平律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何绪屏;陈东风;郑建宏;杜少辉;邓斌;张尚斌

关键词:健心平律丸,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 水通道蛋白4
摘要:目的探讨健心平律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作用.方法应用阻断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心电图Ⅱ导联记录、HE染色和AQP4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健心平律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死亡率、AQP4的影响.结果健心平律丸可明显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有减轻心肌缺血水肿损伤,增强心肌组织AQP4表达的作用.结论健心平律丸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缺血心肌AQP4表达水平,减轻细胞内水肿有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物并用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

    当前,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并用,在诊疗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酶系是药物生物氧化中的一个重要系统,该系统可被多种机制诱导或抑制,且有显著个体差异,从而导致许多重要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中西药物并用时,其各种化学成分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不同影响,将可能改变单纯使用某种中、西药物的治疗作用.研究中西药物并用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新课题.

    作者:夏芳;陈孝银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健心平律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心平律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作用.方法应用阻断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心电图Ⅱ导联记录、HE染色和AQP4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健心平律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死亡率、AQP4的影响.结果健心平律丸可明显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有减轻心肌缺血水肿损伤,增强心肌组织AQP4表达的作用.结论健心平律丸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缺血心肌AQP4表达水平,减轻细胞内水肿有关.

    作者:何绪屏;陈东风;郑建宏;杜少辉;邓斌;张尚斌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提取物(THW 4)对离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 THW 4进行处理,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以Annexin V FITC/PI双标记、透射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THW 4可以明显抑制VSMC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用48h的半有效抑制浓度(IC 50 )为15.6μg/L;VSMC在含10~100μg/L THW 4的培养液中孵育56h,可检测到细胞早期凋亡,且凋亡率随THW 4浓度增加而升高;延长孵育时间至72h,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显示DNA片段化增多,有核碎裂、固缩等改变;细胞周期时相分布显示THW 4主要阻滞VSMC于G2/M期.结论 THW 4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增殖及诱导其凋亡,提示THW 4可能会作为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候选药物.

    作者:喻卓;孟磊;郭艳红;吴大刚;高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活化开通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106例

    食管癌临床较常见,中晚期患者预后差,生存率较低,治疗多以化疗为主.笔者自1996年6月-1999年6月,采用中药制剂活化开通胶囊联合DFO(顺铂、5 氟脲嘧啶、羟基喜树碱)化疗方案治疗106例患者,并设对照组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学峰;韩兵兵;王润莲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桂枝茯苓胶囊合参芪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的中成药治疗方法,经临床观察疗效与西药相当,但基本无副作用,现对我院门诊治疗的178例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帆;祝育德;闫彩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从回顾性队列研究构建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目的研究包括中药汤剂在内的多种可能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1996年1月-2002年4月间渡过急性期的AMI患者(共162例)的病历资料,随访观察患者发生死亡和重大心脑血管事件的预后情况,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年龄每增加10岁,心功能纽约分级升高1级,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上升到1.983和3.169,应用中药汤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则分别降低到0.177和0.161;以包括死亡在内的重大心脑血管事件为终点,年龄每增加10岁,心功能纽约分级升高1级,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上升到2.021和1.863,有前壁梗死、心律失常和糖尿病史则分别上升到2.903、2.588、4.039,而使用中药汤剂和ACEI制剂能使之下降到0.093和0.141.结论年龄、心衰、前壁梗死、心律失常、糖尿病史是AMI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早期应用中药汤剂和ACEI制剂是保护因素.

    作者:农一兵;林谦;段文慧;杨宏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我们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了107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骨密度(BMD),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同时与68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陶庆文;阎小萍;金笛儿;孔维萍;路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慢性肝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对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偏实证组30例,偏虚证组45例)采用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endotoxin, ET)水平,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15名作对照.并对其中2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ET水平偏实证组较偏虚证组升高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ET水平与肝脏病理分级分期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浆ET水平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虚、实辨证微观辨证参考指标之一.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ETM)在肝脏病理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云;杜建;王玉海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脂肪酸代谢、炎症反应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葛根素组(3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500mg/d,疗程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浆游离脂肪酸、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C-反应蛋白水平及用Ideker QRS记分法测定梗死面积.结果治疗前血浆自由脂肪酸、MMP-9、C-反应蛋白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43、0.42、0.39,P<0.01);与治疗前比较,葛根素组自由脂肪酸、MMP-9及C 反应蛋白分别降低30%、41%、23%,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可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可能与降低血浆自由脂肪酸、抑制炎症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

    作者:肖立中;黄志;马绍椿;曾兆俞;罗碧容;林晓云;徐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脉络宁对大鼠脑梗死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脉络宁对光化学诱发脑梗死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分为3组,(1)对照组(n=20);(2)脑梗死组(n=30);(3)脉络宁组(n=30).使用光化学诱发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及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脉络宁治疗前后C 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C Fos阳性细胞位于坏死中心与正常皮层之间的半影区,脑梗死3h即出现C Fos蛋白表达,6h达到高峰.脉络宁组C Fos表达与梗死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结论脉络宁可明显减少半影区神经细胞的损伤,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C Fos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郭志力;刘平;陈泳宏;商舰;张留宝;盛春宁;骆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百令胶囊在肾移植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和总结肾移植术后应用百令胶囊(冬虫夏草菌丝体干粉制剂)的免疫抑制效果,对机体其他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受者12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64例使用环孢素A加泼尼松加硫唑嘌呤,B组57例使用环孢素A加泼尼松加百令胶囊为免疫抑制方案,随访1~2年,术后1个月内每周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及尿酸等2次,以后根据情况适当检测和复查.结果肾存活率及排斥反应发生率、肾功恢复状况、血电解质和血糖水平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尿红、白细胞数量、血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血总胆固醇、血清尿酸、感染发生率显著少于A组(P<0.05或P<0.01);B组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可以有效预防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保护肝肾功能,刺激造血,改善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减少感染等,是一种较理想的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

    作者:孙明;杨宇如;卢一平;高锐;王莉;王佳;唐科仕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实质研究

    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生物科学已成为科学的前沿,而分子生物学又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重组DNA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芯片技术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开发,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实现,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等等,正日新月异地改变人类对医学传统的认识,极大地促进了生命医学的发展.相比之下,随着基因组、蛋白组时代的到来,中医自身面临着的存在与发展的形势却日趋严峻.中医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张仲景、金元四大家、叶天士时代所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在现代医学面前却因其裹足不前而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作者:余宗阳;杜建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本研究旨在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莉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周围血管疾病研究要有所突破性思考

    在新世纪,为推动我国周围血管疾病研究的发展并有所突破,个人考虑应注意下列几方面工作.

    作者:尚德俊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观察

    2003年1-9月笔者采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笔者于2001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参附注射液配合诺维本加顺铂(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并与同期纯化学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展华;陈锐深;曹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益肾软坚散含药血清拮抗马兜铃酸对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目的研究益肾软坚散含药血清能否干预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对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human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blasts,hRIFs)的致细胞外基质(excellular matrix,ECM)蓄积效应.方法用马兜铃酸钠盐(AA Na,40μg/ml)加或不加10%大鼠含药血清与hRIFs孵育,而后检测hRIFs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Ⅰ)的mRNA(RT PCR方法)和蛋白质表达(ELISA或Western blot方法).结果大鼠含药血清能显著下调AA Na刺激后hRIFs 对TGF-β1、CTGF、TIMP-1和ColⅠmRNA及蛋白质高表达(P<0.05),但不影响PAI 1 mRNA及蛋白质高表达(P>0.05).结论益肾软坚散含药血清可通过下调hRIFs促ECM合成因子及抗ECM降解因子的表达,而拮抗AA导致的ColⅠ等ECM蓄积.

    作者:方静;谌贻璞;杨彦芳;张媺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多发性大动脉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展望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占我国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第3~4位.

    作者:初洁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的表现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155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合并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观察HLD合并癫痫发作临床表现及其与颅脑CT或(及)MRI异常所见的关系;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20mg/kg·d静脉滴注和中药肝豆汤加味口服综合驱铜8~10个疗程,同时应用抗癫痫药,对临床疗效、尿铜及血清铜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5例HLD中,合并部分性癫痫发作96例、全身性发作59例;72例行颅脑CT或(及)MRI检查者均有异常(100%),除了HDL常见的基底节区对称性损害灶(65例次,90.3%)及程度不等的脑萎缩(61例次,84.7%)外,尚观察到54例(74%)有大脑白质为主累及皮质的大片状损害灶,病灶多为双侧对称性或累及相邻的两个脑叶,其发生频率依次为额叶、顶叶、颞叶及扣带回,无上述病灶的患者均见明显的脑萎缩.29例(40.2%)有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中~高电位θ波或(及)短阵棘-慢或尖-慢综合波发放.患者治疗前尿铜为(4.49±1.93)μmol/24h,治疗后尿铜为(34.50±21.60)μmol/24h,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血清铜亦有所下降(P<0.01),患者在锥体外系等症状逐渐改善的同时,癫痫发作亦得到完全控制.结论 HLD合并癫痫常见的发作类型为部分性发作,全身性发作亦较常见;大脑损害灶和明显的脑萎缩可能为HLD并发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中西医结合综合驱铜和抗癫痫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纪源;王共强;程楠;王训;洪铭范;韩咏竹;杨任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SARS患者舌苔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为了深入探讨SARS患者的舌苔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我们对99例SARS患者的舌苔和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兹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陈文强;李宗信;黄小波;李斌;孙淑玲;王明越;刘桂兰;王芬;刘金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