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枝茯苓胶囊合参芪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张丽帆;祝育德;闫彩平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 参芪片, 治疗情况, 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方法, 无副作用, 门诊治疗, 临床实践, 观察疗效, 中成药, 西药, 患者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的中成药治疗方法,经临床观察疗效与西药相当,但基本无副作用,现对我院门诊治疗的178例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情况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物并用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

    当前,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并用,在诊疗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酶系是药物生物氧化中的一个重要系统,该系统可被多种机制诱导或抑制,且有显著个体差异,从而导致许多重要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中西药物并用时,其各种化学成分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不同影响,将可能改变单纯使用某种中、西药物的治疗作用.研究中西药物并用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新课题.

    作者:夏芳;陈孝银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冠心病血瘀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D)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48例血瘀证和52例非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及54名健康人的ACE基因型,同时检测内皮素(endothelins, ET)、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gⅡ)、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 NO)值.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ACE 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ET/NO冠心病血瘀证组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ET、AgⅡ冠心病血瘀证组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ET/NO、AgⅡ各组DD型均高于II型和ID型,其中以冠心病血瘀证组DD型为高,与其他两组比较AgⅡ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ET/NO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DD型ACE基因可能为冠心病血瘀证发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毛以林;袁肇凯;黄献平;卢芳国;谭光波;胡志希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血管张力因素的变化特点

    目的研究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不同病变时期,血管收缩因素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和血管舒张因素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前列环素(prostacyclin, PGI2)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40例患者中Ⅱ期患者15例,Ⅲ期患者25例,并设健康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ET-1、NO、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 1α )浓度.结果 (1)病变各组的ET-1、TXB2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P<0.05);Ⅲ期组高于Ⅱ期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2)病变各组NO、6-keto PGF-1α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病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存在血管张力因素的变化,血管收缩因素明显增强,血管舒张因素明显降低,而且这一变化在不同的病变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Ⅲ期患者血管收缩因素和血栓形成因素明显高于Ⅱ期患者,而血管舒张因素的受损程度两者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柏楠;秦红松;刘政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217例HBsAg携带者16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HBsAg无症状携带者(AsC)临床经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肝细胞癌(HCC)临床演变规律,寻求有效阻断方法.方法从健康人群查体中选择AsC,以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为依据,定期与不定期进行肝病常规检查,剔除HCV混合感染,对HBV感染系列完成16年临床经过观察.结果217例AsC 16年间HBsAg转阴21例(9.68%),平均年转阴率为0.58%,其中61.9%(13/21例)产生抗 HBs,20例属临床治愈,1例转化为HCC.57.14%(124/217例)仍保持无症状携带者状态,73例转化为慢性肝病,呈CHB、LC、HCC逐渐演变趋势,每年AsC向LC、HCC的转化率分别为1.04%、0.40%.因肝病死亡15例,其中死于CHB(重度)1例,LC 3例,HCC 11例.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和机体对HBV免疫应答调节不同,可表现不同临床转归.HBeAg阳性(e+)HCC与LC患者相对较少,常表现为HBeAg阴性(e-)或抗 HBe阳性.用中西医结合肝病分型观察AsC演变CHB、LC及HCC的临床特征,认为血瘀征象程度与肝病发展相一致.

    作者:李福山;陈龙华;汤习锋;闫卫平;林树强;杨忠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从回顾性队列研究构建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目的研究包括中药汤剂在内的多种可能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1996年1月-2002年4月间渡过急性期的AMI患者(共162例)的病历资料,随访观察患者发生死亡和重大心脑血管事件的预后情况,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年龄每增加10岁,心功能纽约分级升高1级,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上升到1.983和3.169,应用中药汤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则分别降低到0.177和0.161;以包括死亡在内的重大心脑血管事件为终点,年龄每增加10岁,心功能纽约分级升高1级,终点事件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上升到2.021和1.863,有前壁梗死、心律失常和糖尿病史则分别上升到2.903、2.588、4.039,而使用中药汤剂和ACEI制剂能使之下降到0.093和0.141.结论年龄、心衰、前壁梗死、心律失常、糖尿病史是AMI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早期应用中药汤剂和ACEI制剂是保护因素.

    作者:农一兵;林谦;段文慧;杨宏丽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笔者于2001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参附注射液配合诺维本加顺铂(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并与同期纯化学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展华;陈锐深;曹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减轻肿瘤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现将我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和放、化疗配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赵兴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小檗胺对多药耐药K562/Adr细胞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小檗胺诱导人白血病K562/Adr细胞凋亡及逆转多药耐药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测IC-50 值,流式细胞仪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PI染色法检测凋亡峰及细胞周期,同时以FCM检测Caspase 3、P GP蛋白表达及细胞内药物积聚能力,RT-PCR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结果小檗胺能抑制人白血病K562/Adr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并能诱导细胞凋亡,使Caspase-3蛋白表达及细胞药物外排能力增加,同时降低mdr 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小檗胺能激活Caspase-3以诱导人白血病K562/Adr细胞凋亡,同时能通过降低mdr-1表达逆转多药耐药.

    作者:董庆华;郑树;徐荣臻;吕庆华;何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观察

    2003年1-9月笔者采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我们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了107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骨密度(BMD),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同时与68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陶庆文;阎小萍;金笛儿;孔维萍;路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提取物(THW 4)对离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 THW 4进行处理,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以Annexin V FITC/PI双标记、透射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THW 4可以明显抑制VSMC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用48h的半有效抑制浓度(IC 50 )为15.6μg/L;VSMC在含10~100μg/L THW 4的培养液中孵育56h,可检测到细胞早期凋亡,且凋亡率随THW 4浓度增加而升高;延长孵育时间至72h,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显示DNA片段化增多,有核碎裂、固缩等改变;细胞周期时相分布显示THW 4主要阻滞VSMC于G2/M期.结论 THW 4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增殖及诱导其凋亡,提示THW 4可能会作为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候选药物.

    作者:喻卓;孟磊;郭艳红;吴大刚;高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脂肪酸代谢、炎症反应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葛根素组(3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500mg/d,疗程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浆游离脂肪酸、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C-反应蛋白水平及用Ideker QRS记分法测定梗死面积.结果治疗前血浆自由脂肪酸、MMP-9、C-反应蛋白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43、0.42、0.39,P<0.01);与治疗前比较,葛根素组自由脂肪酸、MMP-9及C 反应蛋白分别降低30%、41%、23%,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可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可能与降低血浆自由脂肪酸、抑制炎症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

    作者:肖立中;黄志;马绍椿;曾兆俞;罗碧容;林晓云;徐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健胎液对米非司酮处理的小鼠子宫雌孕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胎液改善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米非司酮诱导胚泡着床障碍小鼠模型,予健胎液进行干预(中药组),于妊娠第8天处死小鼠,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子宫雌、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结果中药组ER、PR蛋白及基因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健胎液通过调节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组织ER、PR蛋白及基因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发育,改善胚泡着床.

    作者:刘艳娟;黄光英;杨明炜;龚萍;陆付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SARS患者舌苔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研究

    为了深入探讨SARS患者的舌苔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我们对99例SARS患者的舌苔和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兹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陈文强;李宗信;黄小波;李斌;孙淑玲;王明越;刘桂兰;王芬;刘金星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发展的思路和意见

    在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此情况下,如何深入学习中、西医学的精华,来加速周围血管疾病学的发展,是许多学者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现在根据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意见.

    作者:王嘉桔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周围血管疾病研究要有所突破性思考

    在新世纪,为推动我国周围血管疾病研究的发展并有所突破,个人考虑应注意下列几方面工作.

    作者:尚德俊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脉络宁对大鼠脑梗死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脉络宁对光化学诱发脑梗死后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分为3组,(1)对照组(n=20);(2)脑梗死组(n=30);(3)脉络宁组(n=30).使用光化学诱发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及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脉络宁治疗前后C 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C Fos阳性细胞位于坏死中心与正常皮层之间的半影区,脑梗死3h即出现C Fos蛋白表达,6h达到高峰.脉络宁组C Fos表达与梗死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结论脉络宁可明显减少半影区神经细胞的损伤,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C Fos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郭志力;刘平;陈泳宏;商舰;张留宝;盛春宁;骆云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健脾理气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肝癌预后差,生存期短.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其存在的局限性及不良反应,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我们采用TACE结合健脾理气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以探索综合治疗价值.

    作者:任华萍;程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638例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本文就近两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中成药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中成药ADR的临床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来尽量避免ADR的发生,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资源的重复利用.

    作者:陈泽莲;管玫;唐尧;潘晓鸥;杨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健心平律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心平律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和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作用.方法应用阻断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心电图Ⅱ导联记录、HE染色和AQP4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健心平律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死亡率、AQP4的影响.结果健心平律丸可明显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有减轻心肌缺血水肿损伤,增强心肌组织AQP4表达的作用.结论健心平律丸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可能与其上调缺血心肌AQP4表达水平,减轻细胞内水肿有关.

    作者:何绪屏;陈东风;郑建宏;杜少辉;邓斌;张尚斌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