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注射液合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脑梗塞30例

龙训;李珍武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 辅助治疗, 老年, 内科治疗, 现报告如下, 脑梗塞, 基础, 患者
摘要:2002年2月-2004年5月,我们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合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30例,并与单用常规内科治疗的2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50例

    2001年3月-2004年3月,笔者用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50例,并与用尼莫地平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的2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静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凉润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清胃泌素及体表胃电图的影响

    目的探讨凉润通络中药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患者胃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DGP患者53例,分别用凉润通络中药(中药组28例)和西沙比利(西药组25例)治疗4周,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泌素、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胃电图、胃电节律明显好转,胃泌素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停药3个月两组均随访15例,中药组复发1例,西药组复发2例,余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凉润通络中药可以明显改善DGP患者的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异常.

    作者:戎士玲;李佃贵;范红梅;郑燕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大黄和皮硝治疗右心衰竭所致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

    2001年1月-2004年3月,我们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大黄内服和灌肠及皮硝外敷治疗右心衰竭所致胃肠功能衰竭患者37例,并与单用内科常规治疗的3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坚;欧少君;厉振凯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益气蠲饮汤配合胸腔内化疗治疗癌性胸水36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5月-2003年5月,用中药益气蠲饮汤内服配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水患者36例,并与单用顺铂胸腔内注射的3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建雄;张志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生脉注射液合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脑梗塞30例

    2002年2月-2004年5月,我们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合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30例,并与单用常规内科治疗的2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训;李珍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脑外科术后偏瘫20例

    偏瘫是额、顶、颞部脑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观察针刺在瘫肢恢复过程中的促进作用,2002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针刺疗法对20例脑外科术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包飞;张云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性早熟女童骨骼发育异常的规律及滋阴泻火中药治疗的作用

    目的探讨特发性真性性早熟(简称性早熟)女童骨骼发育异常的规律及滋阴泻火中药(简称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不同青春发育水平的性早熟女童进行骨龄、骨矿含量(BMC)、骨密度(BD)及血清骨钙素(B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含量的测定,将各项指标与正常同龄儿作比较,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作相关分析,以探讨患儿骨骼发育异常的规律.其中38例患儿经中药治疗病情缓解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117例性早熟患儿骨龄均比正常同龄儿明显提前(P<0.05);BMC、BD和血清BGP、IGF-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同龄儿(P<0.05),且骨龄提前程度、BMC、BD、血清IGF-1含量增高程度与性早熟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2)经中药治疗病情缓解后38例患儿骨龄提前明显减轻,BMC、BD、血清BGP和IGF-1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1)性早熟女童的骨骼发育加速、成熟提前,且病情越重,其加速、提前的程度越严重.(2)中药具有明显减慢患儿骨骼发育,延缓骨骼成熟的作用.

    作者:李嫔;蔡德培;黄玉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推拿疗效与椎动脉SCTA成像对照观察

    2001年8月-2003年6月我们对60例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了推拿手法干预治疗,并通过螺旋CT椎动脉成像(SCTA)的方法[1]观察椎动脉形态学的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杰;范炳华;吴良浩;陈鹏;吴玲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麻(A组12例)、针刺复合全麻(B组10例)、硬膜外复合全麻(C组11例)、针刺加硬膜外复合全麻(D组11例)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并观察各种麻醉前后不同时间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4组肿瘤手术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但C组和B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程度较轻,且在肿瘤切除一定时间后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改善;针刺复合全麻和针刺加硬膜外复合全麻对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起一定作用.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针刺复合全麻是可供临床选择运用的良好麻醉方法,有利于腹部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及早恢复.

    作者:顾陈怿;楼怡;蔡云彪;胡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酸相关性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我们于2002年3月-2003年5月应用疏肝降逆中药辨证治疗GERD患者77例,并探讨其临床疗效和中药对上消化道动力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兴红;舒琪;邓晋妹;吴春华;唐伯祥;安海英;张声生;刘汶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医药在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及趋势

    自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以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technique,ART)为无数的不育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并已被广泛应用.由于控制性促排卵、体外授精及胚胎的培养程序化,孕育成功率在不断上升,但是与人们的要求仍然有差距,因此如何提高人工助孕技术的孕育成功率是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作者:张明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谷参肠安胶囊联合西沙必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0例

    2002年2月-2003年10月,笔者用谷参肠安胶囊联合西沙必利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120例,并与单用西沙必利片治疗的8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之驹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巨大肝脓肿6例

    1998年1月-2004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巨大肝脓肿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中1例典型病例介绍加下.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加减参苓白术散防治放射性肠炎30例

    放射性肠炎是盆腹部肿瘤放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0年6月-2002年12月,我们在放疗过程中加服加减参苓白术散防治放射性肠炎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岳然;吴超权;陈楚平;王耀邦;刘雅洁;李先明;吴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结肠汤加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

    2000年5月-2002年7月,我们用结肠汤加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36例,并与西药保留灌肠治疗的2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安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纪要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5-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四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秦吉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乃民教授致开幕词,李教授回顾了自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2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本次会议要解决的3个问题:(1)充分展示21世纪以来四诊研究的新成绩、新进展,要求代表一定要做好会议交流工作;(2)研究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事宜,确定下届委员名单;(3)讨论四诊专业委员会更名事宜.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派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者:李乃民;刘庆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脓肿90例

    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脓肿9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5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敏华;钱云忠;韩小兰;吴芳;章希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已执行10年,近年来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经过本专业委员会数十位专家的反复讨论,现修改重订如下.

    作者:陈治水;危北海;张万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骨髓多能干细胞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多能干细胞动脉灌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和机理研究.方法利用Shwartzman反应加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造成兔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在兔股骨抽取骨髓,进行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多能干细胞,使之大量增殖.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丹参组(注射丹参和尿激酶)、干细胞组(注射骨髓多能干细胞)、综合组(注射骨髓多能干细胞、丹参和尿激酶),于治疗后的2、4周分批处死动物后进行各种指标检测,包括X线钼靶摄影、常规HE染色切片、四环素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电镜扫描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兔造模成功后出现股骨头坏死表现,高选择性旋股内、外动脉插管药物治疗后2、4周,X线表现骨质密度改变明显好转.病理组织学表现空骨陷窝减少,成骨细胞增多,新骨形成.四环素荧光标记显示坏死修复区荧光带鲜亮,边界增宽.电镜扫描下可见坏死区纤维组织杂乱,成骨细胞内细胞器丰富,空骨陷窝减少.经多能干细胞动脉灌注治疗后显示在时间和效果方面更优越.结论高选择性股动脉灌注药物治疗股骨头坏死能加速兔股骨头的再血管化和再骨化进程.骨髓多能干细胞比丹参显效时间更快捷,疗效更显著.

    作者:季卫锋;童培建;郑文标;厉驹;肖鲁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槐花饮片及其提取物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生槐花、炒槐花、槐花炭及其提取物芦丁、槲皮素、鞣质的止血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别灌饲受试药物5天后测定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总数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对大鼠进行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结果生槐花、炒槐花、槐花炭及提取物芦丁、槲皮素、鞣质均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小鼠出、凝血时间和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3种饮片还可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3种提取物则明显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另外,芦丁具有增加小鼠血小板总数的作用.结论3种饮片及3种提取物均具有止血作用,炒槐花和槐花炭作用强于生槐花,但6种实验样品的止血机制有所不同.

    作者:李惠;原桂东;金亚宏;李娆娆;王岚;王素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