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益气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俞超芹;司徒仪;陈德甫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西医结合, 诊治, 益气补肾化瘀法, 治疗, 雌激素依赖性疾病, 发病率, 种植, 发病年龄, 子宫腔, 侵袭性, 腺体, 特性, 复发, 妇女, 妇科, 不孕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种植于子宫腔以外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具有侵袭性、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性.EM发病年龄在15~50岁,发病率为10%;合并不孕的发病率为40%.EM严重者影响了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已成为当今妇科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

    2001年1月-2002年2月,笔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并与用常规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莉;童文新;张汝菁;陈雨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功能性月经失调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试行草案)

    作者:俞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名称的翻译

    中医药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过去的中药商品仅限于丸、散、膏、露等成药,现代随着中药煎剂包装机械的出现,中药煎剂也具备了商品的条件.作为使商品推向国际市场并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工具,中药产品的名称除了能够反映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当前,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中药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是我国中药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举步维艰,如何给国内中药商品取一个恰当的英语商品名称,怎样正确的翻译中药产品商标品牌名称,就显得现实意义更加重大.

    作者:罗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黄芪、当归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粘着斑激酶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粘着斑激酶(FAK)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黄芪、当归对FAK表达的影响;应用Greiss试剂检测VSMC培养液中NO-2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bcl-2和caspase-3表达活性.结果:黄芪、当归注射液可以显著抑制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所诱导的FAK表达,增加细胞培养液中的NO-2含量,诱导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促进体外培养的VSMC凋亡.结论:黄芪、当归诱导VSMC凋亡与其促进NO合成、抑制FAK表达、诱导促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及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作者:杨长春;温进坤;韩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补肾调经系列方周期给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系列方周期给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16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补肾调经系列方(治疗组174例)及西药(对照组142例)治疗.对两组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浆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及血浆、子宫内膜、经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b值均上升(P<0.01);两组血浆E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经血6-keto-PGF1α及FD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调经系列方有调节卵巢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局部纤维溶解和止血功能及补益精血的作用.

    作者:杜惠兰;闫华;白凤楼;宋翠淼;李惜芳;张俊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患者10例

    胃术后胃轻瘫(gastroparesis)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症患者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盟;宋振强;王世望;陈剑秋;李庆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制剂辅助治疗镰状细胞性贫血疼痛危象的疗效观察

    镰状细胞病是指红细胞内含有异常血红蛋白S(HbS)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溶血性疾病,重型的病例为纯合子性遗传,称为镰状细胞性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和疼痛危象.自2000年12月-2001年9月,笔者在喀麦隆姆巴尔马尤医院对16例镰状细胞性贫血疼痛危象患儿应用复方丹参制剂辅助治疗,并设常规西药支持、对症治疗的1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早2号方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早2号方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8例辨证为痰热互结型本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抗早2号方(治疗组43例)和知柏地黄汤(对照组25例)治疗,并观察患儿临床体征、疗效,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子宫卵巢容积、骨龄的变化.结果:临床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7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FSH、E2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而治疗组FSH、LH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B超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容积和卵巢容积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用药后6个月骨龄显示:治疗组骨龄增长明显落后于年龄增长,其减缓骨龄增长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早2号方治疗痰热互结型真性性早熟的疗效确切,是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赵鋆;虞坚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月华丸对预防抗痨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的影响

    1998年5月-2001年5月,为了观察中药月华丸加抗痨药物在治疗肺结核方面的临床意义,笔者对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并对肝功能指标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鲁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生脉注射液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30例

    1999年10月-2002年5月,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观察对其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并与单用化疗的30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桂芳;李安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展望中药在心肌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各国先后建立了多种动物和人的胚胎干细胞系,同时干细胞和细胞移植技术也迅速发展,成为医药界的一个新热点.国外已经开始了心肌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本文将对心肌细胞移植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展望中药在心肌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作者:吴理茂;张荣利;刘红;李连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湿环境对大鼠血液流变学、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湿环境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分为3组,在高湿环境中处理5、10、15天,观察不同处理时间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高湿环境会导致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增高,NO水平下降,ET水平上升,且变化幅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高湿环境可以导致血瘀证相关指标的变化,为因湿致瘀的假说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作者:秦鉴;金明华;吴国珍;刘红健;张诗军;朱雅宜;罗致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方药作用特点及现代药效评价标准的缺陷

    目前国际生物医学界对中医药提出频繁的要求是:证据(Evidence)[1~5].寻找证据面临两大主要问题:一是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二是疗效的标准及判定.目前普遍关心和重视的是前者,姑且不论能否搞清中药药效物质,然而是否搞清了物质基础就等于阐明了中药复方,事实上问题远非如此简单.无论是中药复方、单味药或活性组分和单体,在鉴定其有无药理活性时其活性如何定位?新药研究药效学的国家标准基本模拟相应西药药理学;国际或国内分离提纯植物药单味药或复方的成分后,对其活性鉴定时也大多以此为标准或想当然将中药功效与现代药理划等号.

    作者:蒋文跃;黄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事半功倍的疗效在于中西医结合

    报考研究生时,有的同学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中西医结合专业?我回答: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作者:连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分析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的质量.方法:手工检索83种中医类杂志(1977-2002年6月).纳入标准: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675篇.(1)交待了随机分配方法的58篇(8.59%);(2)提到了诊断标准及研究纳入标准的637篇(94.37%);(3)无一篇提到分配隐匿;(4)使用了盲法的64篇(9.48%),采用双盲的29篇(4.29%),单盲的35篇(5.19%);(5)提到基线可比性的563篇(83.41%);(6)无一篇提到样本含量的估算依据;(7)12个临床研究中病人有丢失,但无一在结果统计中进行intention-to-treat处理;(8)统计方法错误的24篇,占3.56%;有统计结果但没有说明方法的394篇,占58.37%.结论:迄今为止临床随机对照实试在有关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中还没有被广泛运用.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中还很难见到分配隐匿,样本的估算依据,盲法与intention-to-treat的运用.一些文章还混淆了随机分配与随机抽样的概念.正确的统计学方法的运用率还比较低.总的看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RCT试验文献的质量亟待提高.

    作者:段鑫;周礼鲲;吴泰相;刘关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配合美沙酮改善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我们在海洛因依赖脱毒治疗中,采用中药配合美沙酮(中药组)改善海洛因戒断症状,并分别与单纯使用美沙酮(对照组)和中药加针刺配合美沙酮联合治疗(联合组)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浩;陈向明;宋小鸽;王振华;徐国龙;谷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川芎嗪、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影响.方法:用川芎嗪、硫酸镁分别治疗中度妊高征患者各75例,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I2(PGI2)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前临床诊断胎心率的异常发生率以硫酸镁组为高(P<0.05),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SOD、NO、PGI2、ET、MDA、TXA2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硫酸镁治疗妊高征患者均能改善母体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但硫酸镁治疗妊高征胎心率的异常发生率较高,可影响对胎儿宫内安危的判断.

    作者:陈敦金;赵扬;佘若菁;闻良珍;苏春宏;黄艳仪;李映桃;麦燕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临床疗效及其发展趋势的监测.方法:28例中重度OHSS患者分妊娠、未妊娠两组,每日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注射液、人体白蛋白,肌肉注射黄体酮,并测定红细胞压积(HCT)、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B超监测卵巢大小.结果:28例OHSS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痊愈8例,缓解20例,两组HCT均趋下降;TP、Alb逐步上升;未妊娠组卵巢逐渐缩小,而妊娠组则在入院第3、5天卵巢达到高峰后逐步缩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OHSS效果好.

    作者:俞而慨;归绥琪;邹琴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仙方活命饮加减结合西药治疗急性附睾炎42例

    1996年6月-2001年10月,笔者用仙方活命饮加减结合西药治疗急性附睾炎42例,并与同期单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自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益气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种植于子宫腔以外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具有侵袭性、广泛种植、易复发等特性.EM发病年龄在15~50岁,发病率为10%;合并不孕的发病率为40%.EM严重者影响了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已成为当今妇科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俞超芹;司徒仪;陈德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