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雄;连平;李玉田;沈世林
脉诊是中医的一项传统的重要诊法,脉诊的现代研究是结合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脉诊数字化的客观指标,可以规范脉诊术语,交流脉诊经验和研究成果,促进中医脉学的现代化,利于中医的国际化交流和推广;作为中医医疗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脉诊图具有可记录性、可重复性,在解决科研、临床、医疗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和推广脉诊技术,适用于新兴的远程医疗和网上会诊.
作者:徐元景;牛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既是其早期的主要特征,又是促使其肾脏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逆转或消除尿微量白蛋白是临床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然而,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观察了灯盏花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胜群;刘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研究采用放免法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中医辨证肝郁为主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 MTL)含量,并设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及健康对照组,以探讨肝郁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与MTL的关系.
作者:凌江红;黄李平;陈业强;秦荔荣;韦宗平;吴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孙立;张荣华;朱秉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质内自由基、氨基酸动态平衡的影响及其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和特征.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量大鼠大脑皮质中氨基酸(Glu、Asp、GABA、Gly)的浓度;MDA和GSH-Px采用TBA法测量,SOD采用嘌呤法测量.使用显微荧光检测系统检测单个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和特征.结果:与非治疗组比较,GbE各浓度治疗组的缺血大脑皮质内Glu、Asp和MDA含量在各时间观察点(缺血3h、缺血再灌注1h和缺血再灌注2h)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而SOD和GSH-Px含量则在各时间观察点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GbE 10mg/kg、15mg/kg治疗组缺血大脑皮质内的GABA和Gly含量在各时间观察点均有所降低(P<0.05).与GbE 5mg/kg治疗组比较,GbE 10mg/kg、15mg/kg治疗组大脑皮质内的Glu、Asp和MDA含量在各时间观察点较低(P<0.05),而GABA、Gly、SOD和GSH-Px含量则较高(P<0.05);GbE 10mg/kg治疗组与15mg/kg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当向原代培养的神经元同时给予谷氨酸1×10-5mol/L和GbE 25μg/ml 20s时所诱导的[Ca2+]i明显低于单独使用谷氨酸1×10-5mol/L所诱导的[Ca2+]i变化,其峰值明显下降,且在上升阶段其升高速度减慢,下降阶段的时间也有所缩短,二者之间的平台期相对延长,当其返回基线后,再次给予谷氨酸1×10-5mol/L时,其反应可恢复.结论:GbE在大鼠脑再灌注损伤中可通过保持抑制性氨基酸/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系统的平衡,及快速抑制谷氨酸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内[Ca2+]i浓度升高,从而保护受损的神经元.
作者:胡波;孙圣刚;梅元武;陈良怡;童萼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心脉通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作用机理.方法:用Fishman空气干燥法,建立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模型,以组织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术后3天出现表达,7天表达增强,14天表达高峰,21天表达减弱,28天仍然持续表达.其中A组(心脉通组)表达信号强,B组(华法令组)弱于A组,C组(手术对照组)显著弱于A、B组.结论:心脉通能促进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野生型p53基因高表达,这可能是心脉通防治再狭窄的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管昌益;张文高;周苏宁;邵念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0年1月1日-2002年9月30日,我院对微创综合疗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配合中药活血化瘀及西医内科治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研究,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长青;侯凤喜;李玉杭;姜新红;肖辉;董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2年6月-2002年11月我们采用芪朴汤加双侧足三里穴外敷黄香膏,对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观察,并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西药组、常规治疗加服芪朴汤的中药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作者:艾晓辉;黎孝坚;莫军;陈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走上中西医结合之路,可能与他人有点不同.我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手术刀与终身事业的结合;第二步手术刀与中医专业的结合;第三步,手术刀与创新中药的结合.这三步攀登的动力都是患者的需求,以及个人感情上的鞭策.每当回首往事,有时连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议,这是一条多么艰难险阻而又变幻莫测的道路啊!但是我内心也沾沾自喜,在中西医结合的风雨路上,每个攀登者都会感到人生价值的充实、成就和幸福感.
作者:李乃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在各学科的渗入,使中医药实验研究深入到分子、基因水平.近年来,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及学者已着手中药对神经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而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作用原理与其生物活性成分调控基因表达有关[1],本文就中药对中枢神经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袁海峰;李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头颅CT定位围针配合中药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虚证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多发梗塞性痴呆虚证患者89例,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分为电围针结合中药组(治疗组)57例和中药组32例(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复元合剂(由鹿茸、人参、枸杞子、丹参、益智仁等组成)口服.同时,治疗组配合电围针法,主穴以头部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投射区周边为针刺部位,配穴为肝俞、肾俞、足三里、合谷,以治疗2个疗程为限.对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智能情况和血液流变学等变化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423,P<0.01);长谷川量表(HDS)积分治疗后提高,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头颅CT定位围针配合中药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有一定疗效.
作者:伦新;荣莉;杨文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以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疾病.我们采用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于下.
作者:魏小果;石玉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19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常规西医治疗25例对照,现报告于下.
作者:卢振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曹洪欣;姚乃礼;王永炎;陈可冀;李连达;陆广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不同舌象、舌上皮细胞凋亡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方法:选择10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舌象、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凋亡基因相关蛋白p53、Bcl-2和Fas等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不同舌质和舌苔的AI差异显著;分别以淡白舌与薄白苔和白厚苔为高.(2)不同舌象的p53、Bcl-2和Fas表达阳性率,呈现相应的变化.相关蛋白表达不仅与舌色有关,而且与舌苔颜色和厚度有关.结论:舌象形成与细胞凋亡具有密切关系,p53、Bcl-2和Fas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共同构成了本病舌象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作者:李灿东;兰启防;张坚娟;林雪娟;邱秀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们采用酒肝消脂冲剂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0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于下.
作者:侯留法;陈宝玲;赵玉瑶;张影;毛重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辅舒酮吸入配合小青龙汤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血清IL-16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度哮喘发作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辅舒酮吸入配合小青龙汤口服;辅舒酮组:单纯辅舒酮吸入;小青龙汤组:单纯口服小青龙汤.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定肺通气功能FEV1和呼吸阻抗R5,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6(IL-16)的水平.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肺通气功能FEV1均显著增加、呼吸阻抗R5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但以治疗组改善为明显(P<0.01).治疗前3组IL-1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组IL-16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以治疗组下降为明显(P<0.01).血清IL-16含量分别与FEV1、R5值呈负相关和正相关(r1=-0.67,r2=0.71,P均<0.01).结论:辅舒酮吸入配合口服小青龙汤对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和抑制血清IL-16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吸入辅舒酮或单纯口服小青龙汤,可成为中、重度哮喘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张霞;王玲;时庆;李玉;刘春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藿香洗剂治疗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用5种中药制成复方藿香洗剂,配成不同浓度药物培养基,观察了7种真菌的生长情况;将110例皮肤癣病和生殖器念珠菌病患者分为复方藿香洗剂治疗组(中药组)、西药治疗组及复方藿香洗剂加西药治疗组(中西药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复方藿香洗剂对7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中西药组疗效远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藿香洗剂与常规西药合用显著提高了皮肤癣病和生殖器念珠菌病痊愈率,抗真菌中药的研究应引起重视.
作者:纳猛;李兰英;杨云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扶正抑瘤颗粒(FYK)对乳腺癌肿瘤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常规化疗,治疗组同时口服FYK,1个月后取肿瘤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及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的比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NF-κB的表达明显提高(P<0.01);G0/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下降(P<0.01).结论:FYK可提高乳腺癌组织NF-κB表达水平;能升高G0/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及PI值,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起积极作用.
作者:赵健雄;连平;李玉田;沈世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自20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三叶半夏抗早孕的研究,并于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研究所合作分离了半夏结晶蛋白.此后,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该研究有所停滞,随着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与在线HPLC系统的联用,以及结构分析仪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蛋白质的研究获得新的契机,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东;李大金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