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向红;王胜虎;李海蜀;董玉荟
CT是传统X线摄影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自问世以来,技术不断进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T的硬件、软件技术也有很大的发展,1998年推出了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CT, MSCT),MSCT即是X线管围绕人体旋转1周能同时获得多幅CT图像,这技术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扩展了CT的应用范围,目前探测器宽度为40 mm的64层C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蔡春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普洛迪治疗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4例给予普洛迪(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注射液,对照组26例,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智力量表(HD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HDS评分显著提高,神经功能缺损明星降低.结论:普洛迪治疗多发性脑梗死痴呆确有一定功效.
作者:刘晏;许庆英;聂卫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本文报道了四种疗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8例,治愈31例,死亡7例,病死率18.4%.在ARF早期,分别使用三组血管扩张剂加大剂量速尿治疗14例,治愈12例,2例无效,改为血液透析(HD)或腹膜透析(PD)治愈;HD治疗14例,治愈11例,死亡2例,1例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PD治疗5例,治愈4例,死亡1例;常规治疗5例,死亡3例,病死率62.5%.早期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早期透析,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缩短肾功能恢复时间,HD与PD均为治疗ARF有效措施,PD更简便易行,应为首选.
作者:于刚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用99mTcO4-185MBq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SPECT甲状腺显像.结果:甲状腺双侧或单侧显影不清,边界模糊,形态欠规则,放射性分布不均.结论:放射性核素显像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蒋娥;王自正;姚薇萱;李少华;王峰;孟庆乐;徐崇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临床检验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广泛应用并日趋成熟以及实验室认可工作的推进,质量控制在此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从一个检验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谈一下该系统质量控制模块在医院检验科的实施和应用,并对其运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洪宏;赵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外伤性截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伤性截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术后第4周或4周内出院患者出院前,按照自评抑郁量表(SD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每张问卷上还附加一条自我形象紊乱.实验组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予心理干预,对照组则按常规对患者实施护理,分别进行比较,以及心理干预后2周内观察患者残肢痛幻觉、伤口疼痛、伤口感染数值和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通过心理干预后,患者抑郁情绪、焦虑反应、自我形象紊乱症状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周内残肢的痛幻觉、伤口疼痛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伤口感染和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外伤性截肢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残肢的康复也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海涨;蒙小燕;金丽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咯血于呼吸内科尤以支气管扩张常见,肺血管破裂为主要咯血原因,垂体后叶素为首选治疗药物,但是该药半衰期短,且疗效与剂量有关,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亦随之增加,尤其是合并冠心病患者.因垂体后叶素的加量而导致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肌缺血,故对支气管咯血合并冠心病患者垂体后叶素更需慎用,笔者应用垂体后叶素与甲磺酸酚妥拉明联用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冠心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成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三种样本管中血液葡萄糖(血糖)测定的稳定性.方法:本文对37例自愿受检者采集血液标本,分别测定其普通真空血清管、真空草酸钾-氟化钠抗凝管、带分离胶真空管离心后室温(21 ℃)放置0 h、1 h、2 h、4 h、8 h、24 h、48 h的血糖浓度,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与0 h比较,普通真空血清管血糖在2 h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 h、8 h、24 h、48 h的血糖测定值逐渐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草酸钾-氟化钠真空抗凝管在8 h内血糖测定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24 h、48 h血糖测定值逐渐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分离胶真空管血糖测定值48 h内虽略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分离胶真空管可使体外血糖浓度在室温下至少稳定48 h,草酸钾-氟化钠真空抗凝管血糖浓度大约稳定8 h左右,普通真空血清管中大约可使血糖稳定4 h左右,建议各实验室依据本医院血样送检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
作者:曹向红;王胜虎;李海蜀;董玉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倒睫是指睫毛的位置不是向外下或外上,而是向后方生长,可以刺激角膜或眼球造成损伤[1].在眼科门诊通常采用拔除倒睫或是电解倒睫来治疗该疾病,由于拔除倒睫后睫毛还会很快生长出来,会加重刺激眼球的症状,所以拔除倒睫采用较少,而多采用电解倒睫术.现将我院眼科门诊近收治倒睫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妍丽;公重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含量与年龄、生活习惯的关系.方法:以448例中老年男性为研究对象,取样后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含量;生活习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解.结果:血清PSA含量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并且与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结论:血清PSA含量与年龄呈正相关,一些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血清PSA升高.
作者:张卫杰;王振辉;任秀奇;卢青虎;关宏坤;范文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更好地了解高脂血症的标准、分型、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高血脂症的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高尿酸血症等.结论:只有很好地了解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预治.
作者:畅学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文从分析当前医学教育中解剖学教师素质现状入手,指出了解剖学教师在基本素质上存在的不足,论述了解剖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并提出了提高解剖学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
作者:裴丽霞;李敬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的血脂状况.方法: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对580例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的血脂进行检测.结果:定期对中老年人的血脂进行检测,早期对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进行调整,以促进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结论:中老年人要适当调整饮食习惯,多运动,更加健康科学的生活.
作者:高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5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完善各项常规准备,术后保持正确的体位,指导有效的预防褥疮及排便的方法,及时指导康复功能锻炼.结果:入院时51例患者评分均<3级;经住院康复治疗护理30 d~60 d,出院时评分为5级18例,4级24例,3级9例;术后6个月随访,评分为6级42例,5级9例,达6级患者占82.4%.结论:针对性康复护理,系统的出院指导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
作者:陈元;江玉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的鉴定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收集我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96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79株,占分离菌的82.3%;醋酸钙不动杆菌12株,占分离菌的14.8%;洛菲不动杆菌5株,占分离菌的5.2%;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分析.结论: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为敏感,耐药率6.7%,其次为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5.7%、17.0%、24.2%.耐药较高的为哌拉西林、菌必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34.7%~67.7%.必须采取措施延缓耐药菌株的增长,减少此类菌在医院的流行,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合理应用抗生素;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操作及护理患者前后均应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医疗器械严格消毒,以免造成严重的医院内感染流行.
作者:王月红;张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功能亚单位,是DNA与组蛋白形成的复合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中,核小体是主要的自身抗原,抗核小体抗体是SLE的早期的指标之一.许多文献认为抗核小体抗体是诊断SLE很好的标志,它优于抗dsDNA,敏感度高,且有很高的特异度.抗核小体抗体主要应用ELISA法检测,由于核小体抗原纯化制备方法的不同,抗核小体抗体的检测方法也由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随着抗原纯化技术的提高,极大提高了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特异性,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韦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提高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至2003年36例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复发18例,腹腔、盆腔种植复发13例,局部复发6例,腹壁切口复发6例.非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34例.根治性切除14例,姑息性切除11例.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个月和9个月.结论:结肠癌术后复发的预防重在术中无瘤操作,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应积极手术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祗永;刘瑞林;李鹏;吴兴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螺旋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前列腺癌CT表现,11例行平扫和增强,1例仅行平扫,扫描层厚和间距均为5 mm.结果:12例前列腺癌中,前列腺边缘隆起者占90%,局限性前列腺密度减低或不均匀者占89.6%,治疗前准确率达86%.结论:前列腺边缘结节状隆起和边缘毛糙.前列腺局限性密度减低是CT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征象.膀胱精囊角消失、精囊腺增大、膀胱侵犯、盆腔淋巴结肿大是其间接征象.
作者:张春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68例尿道下裂患儿按手术时间前后分别设计为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10 ml冲洗新尿道支架管,1∶3碘伏液擦拭尿道口)、实验组(生理盐水 10 ml+庆大霉素8万 U冲洗新尿道支架管,1∶3碘伏液擦拭尿道口,红外线伤口局部照射).统计两组手术并发症的尿瘘、尿道狭窄、出血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尿瘘、尿道狭窄、出血发生率为7.9%,对照组尿瘘、尿道狭窄、出血发生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22,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尿道狭窄、出血,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起到确切的效果和积极的作用.
作者:苏燕娟;陈丹芸;杨佩璇;李光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率.方法:用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对非淋病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标本作解脲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在535例就诊的患者中,男性检出率为22.4%,女性检出率为48.8%,药敏试验表明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敏感性率分别是85.3%、81.6%、89.1%.结论:解脲支原体耐药严重,治疗时首选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
作者:刘旭忠;詹贞芳;宋智盛;李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