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袁祖贻
目的:讨论二维图像(2D)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2D和CDFI对8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颈动脉分叉部粥样硬化斑块33例占37.1%;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9例,占32.6%;颈外动脉14例,占15.7%;颈总动脉主干13例,占14.6%,45例内膜增厚,内膜-中膜厚度(IMT).结论:2D及CDFI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无创、有价值的实用方法,并且对指导临床用药和观察疗效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志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溶血病实验诊断中测定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的可行性及方法学.方法:孕妇血清用2-Me处理做倍量稀释后,采用微柱凝胶法测定IgG抗体效价.同时与试管法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同时检测孕妇血清中的IgG抗体效价,其结果符合率为84.5%(93/110),其中IgG抗体效价<64时符合率为85,4%(70/82),IgG抗体效价>164时符合率为82.1%(23/28).两种方法检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微柱凝胶法测定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能够使实验方法简单化、自动化.使实验操作标准化,判读结果直观、与试管法相比减少了肉眼判读结果时的人为误差.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周安祥;傅凤琴;吴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特点是心房丧失规则有序的电活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导致患者心绞痛、低血压、休克或心功能不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导致血栓栓塞、脑卒中等临床后果,其发生率在近几十年内持续增加[1],因此,现在认为房颤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
作者:李永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鉴别急性脑梗死与脑白质变性灶.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282例脑白质变性灶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例,常规T.WI、T2WI、FLAIR及DWI扫描.结果:脑白质变性灶及急性脑梗死病灶常规T2Wi、T2WI、FLAIR序列信号差异无显著性,而DWI图像差异有显著性,脑白质变性灶DWI为等信号,急性脑梗死DWI为高信号.结论:DWI中能明确鉴别急性脑梗死与脑白质变性灶.
作者:黄洲;欧阳可勋;符平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应用带锁髓内钉术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提出防治方法.方法:对98例股骨、胫骨干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出现各种并发症12例.结论:带锁骨髓内钉具有损伤小,脊膜干扰小,骨折固定力臂长等优点.虽有不少并发症,只要不断总结改进,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其应用是安全和稳定的.
作者:张志坚;朱小敏;邱雪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医学护理发展的趋势.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掌握心理学,体现人文精神,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境界,具备沟通技巧和融洽的护患关系,更新知识,是现代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也是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
作者:马修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利用负压装置引流可显著提高微柱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检测速度,且测定效果理想,现使用负压微柱层析法对健康组及糖尿病组HBAlc水平进行观察,以评价该法在糖尿病快速诊断及监控方面的效果.方法:采集健康组(无糖尿病)、糖尿病A组(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B组(血糖控制理想)各30例肝素抗凝血标本,使用负压微柱层析法快速测定以上三组受检者HBAlc水平,并观察各组之间结果差异.结果:使用负压微柱层析法测定HBAlc显著提高检测速度,糖尿病(A、B)组HBAlc水平较健康组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A、B)组HBAlc水平异常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其中糖尿病A组HBAl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B组.结论:负压微柱层析法测定HBAlc在糖尿病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控方面效果理想,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手段代替原方法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控.
作者:刘堂兵;朱海波;邓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互联网(Internet)上医学整形信息的来源和现代整形美容关系.方法:利用互联网(Intemet)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先进的医学整形美容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让本专业医务人员更好地为有需要的人们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果:网络医学让人们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现代整形美容信息,整形美容已成为一个很大的医疗消费市场.结论:网络医学与现代整形美容关系密切.
作者:钟贵玲;李素霞;胡瑛;黄胜华;郭栋;欧阳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临床上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若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特别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将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朱孔翠;冯启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院自2003年6月开展新术式剖宫产术,该术式是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采用了Joel-Cohen切口进腹,钝性分离,不缝合腹膜的术式.
作者:任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DNA与病毒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对568份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含量进行检测,同时用ELISA法检测其HBV免疫标志物.结果:HBsAg、HBeAg和HBc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约为98.9%;HBsAg、HBcAb和HBe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约为65.4%;HBsAb、HBcAb和HBeAb阳性组HBV-DNA阳性率约为13.9%;三组间HBV-DNA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1).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 阳性率高,达92.0%;HBsAg与HBV-DNA的符合率高,为77.6%.结论:检测HBV-DNA含量结合血清病毒标志物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瑜;王志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规律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因其是一门形态学科,理解内容相对少,记忆内容多而令人感到枯燥乏味,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病理实验教学从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实践.
作者:吕小元;阳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和氨甲喋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采用5-FU静脉滴注和64例采用MTX单次肌肉注射治疗的异位妊娠.结果:5-FU组31例有效,有效率81.58%;MTX组57例有效,有效率89.06%.结论:两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均可靠,差异无显著性(P>0.05),创伤小、简单、安全,可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皮青灵;李清;刘丽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孕卵枯萎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孕卵枯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孕卵枯萎患者,超声诊断37例,误诊3例.B超能在8周以前对孕卵枯萎做出正确诊断.结论:超声检查对孕卵枯萎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首选的检查手段.
作者:许本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一直被认为是抽象、难懂、难记忆的学科.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引人入胜的绪论课,采用探究式教学为主导,建立多边互动的教学机制,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平时考核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情感教育等,因时、因势、因人制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邱秀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护理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3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诊治护理经过.结果:痊愈出院78例,好转出院15例,住院1 d~26 d.结论:做好隔离,遵循医嘱治疗和全面护理,就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邝静霞;林美霞;钟贵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选择性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孕37周~42周单胎阴道顺产56例,选择性剖宫产26例,抽取新生儿脐静脉血以血球分析仪常规检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顺产的新生儿脐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数值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结论:阴道分娩的新生儿较选择性剖宫新生儿的部分免疫功能有所增强,有益于新生儿的免疫状况,应鼓励阴道分娩,减少不必要剖宫产发生.
作者:黄海深;唐光定;张丽珍;邓桂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重症哮喘救治率及降低其复发率.方法:通过对25例重症哮喘的治疗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观察实施效果.结果:正确的使用呼吸机可明显提高重症哮喘的救治率,降低其并发症,通过对出院患者的健康指导,可有效降低重症哮喘的复发率.结论: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正确使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可提高重症哮喘救治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世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健康人群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率,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至2005年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的资料106 698例,按年龄分组对肝功能、血脂、血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肿瘤标志物的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脂、血糖检测结果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升高,各年龄组之间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L)、血糖(GLU)检测结果的异常率分别为11.0%、18.9%、9.2%、6.4%.HBsAg、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EB病毒抗体(EB)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9.7%、0.08%、0.02%、1.1%.结论:血脂、血糖检测结果的异常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sAg阳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应加强健康教育,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汤学民;马江涛;王元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基于众多文献报道MTI法化疗药敏测定中癌细胞抑制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抑制率呈正相关,探讨预制检测板MTI法在检测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药物敏感性中的价值,以推动检测标准化与指导临床化疗用药.方法:应用泰伦公司生产的MTI法肿瘤细胞药敏预制检测板,对75例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20种药物的药敏检测,操作方法按预制检测板使用说明书.结果:39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由高到低前5名依次为:卡氮芥(BCNU),紫杉醇(PTX),阿霉素(ADM),长春瑞滨(NVB)和表阿霉素(eADM);25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前5名依次为:BCNU,PTX,NVB,ADM和米托蒽醌(MIT)11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前5名依次为:PTX,ADM,BCNU,eADM和阿糖胞苷(Ara-C).结论:该MTI法预制检测板适用于癌患者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临床癌患者个体化化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胜水;于翠珍;崔克勤;张风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