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应用

何英武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机制, 临床应用
摘要:凝血酶原时间(PT)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水平的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它的升高和减低可以反映体内凝血机制的变化,可为临床不同疾病提供较准确的治疗依据,现将其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预激(CAEG)方案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且不能耐受大剂量化疗患者的疗效.方法: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10 mg/m2/d,第1天~第14天,每12 h皮下注射)、阿克拉霉素(Acla 20mg/d,第1天~第4天,静脉输注)、足叶乙甙(VP16 50 mg/d,第1天~第4天,静脉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00μg/m2/d~200μg/m2/d,第1天~第14天,皮下注射)在内的CAE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NLL 18例.结果:8例(44.4%)患者取得完全缓解(CR),5例(27.7%)获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72.1%.可见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及发热等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预激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NLL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

    作者:古庆利;刘焕勋;游伟文;杜新;卓家才;汪明春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脐带异常47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对新生儿评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分娩的479例脐带异常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相同条件下的无脐带异常者进行对照.结果:脐带异常者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且对分娩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阴道助产概率及剖宫产率.结论:在产科工作中要重视脐带异常,特别是脐带缠绕情况.

    作者:李宁典;杨妙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创伤手术前后患者康复心理浅析

    随着现代护理人性化服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和健康的认识越来越迫切,使我们认识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朱雪辉;贾锐;刘宝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与婴幼儿佝偻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末梢血微量元素检测与婴幼儿佝偻病的关系.方法:用BH 5100 plu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铜、锌、钙、镁、铁水平,操作严格按仪器要求进行.回顾性对196例已确诊的佝偻病婴幼儿为佝偻病组,与同一时期进行常规保健(排除患佝偻病,BALP<200 U/L,近期没有应用维生素D及微量营养素)的婴幼儿163例为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佝偻病组血锌、钙、铁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镁较健康组高,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血铜较健康组稍高,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婴幼儿佝偻病多伴有锌、钙、铁降低,血镁升高,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补铁、补锌,促进佝偻病的早期康复.

    作者:章丽华;雷翠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一氧化氮的生理作用及与人体多个系统疾病发病过程的关系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由内皮细胞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多样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人们对其进行了许多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与多个系统疾病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于静;邓起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肺癌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免疫反应状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的T细胞数以及血清中6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先用刺激物刺激外周血T细胞,以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相应的细胞因子量.结果:肺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肿瘤坏死因子-a(TNF-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肺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作者:黄萍萍;唐德燊;吴平;陈捷;何惠娟;杨展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远期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牙200颗,随机分为洗必泰组、对照组,每组各100颗患牙,洗必泰组采用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加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持器械进行根管预备,甲醛甲酚消毒后立即充填.比较二组患牙的远期疗效.结果:洗必泰组、对照组的远期疗效分别为97.00%、88.00%,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洗必泰窦道通过术在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可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朱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烟酸缺乏伴发精神障碍临床探讨

    烟酸缺乏病,俗称糙皮病(或癞皮病),是由于长期食用玉米,而玉米中的烟酸为结合型,不被吸收利用,且玉米中色氨酸少,不能满足人体合成烟酸的需要.

    作者:郭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125I粒子捆绑于食道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中晚期食管癌采用126I粒子植入治疗的方法和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装有125I粒子源的硅胶管捆绑在食道支架的表面,根据肿瘤组织的分布情况进行布阵;在内镜直视下将支架置入食管.结果:12例患者共使用55粒125I粒子,3个月随访吞咽困难分级均为3级,无血象改变、气管食管瘘发生.结论:本法能够有效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高明;王兰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胆道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胆道疾病的漏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93例胆道疾患进行术前B超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8%(272/293),漏误诊率为7.2%(21/293),漏误诊21例中肝外胆管结石占80.9%(17/21).结论:明确B超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珩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择期手术的应用

    目的: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患者的恢复情况,为自体输血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骨科择期手术100例采用自体输血,术前采血200 ml~1000 ml,对照组50例,对照组输异体血,两组患者采血前后及输血前后检测各项血液指标.结果:实验组采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输血前后检测血液指标,输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实用、安全、对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

    作者:蔡葵;容伯芬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乳腺外科1998年12月至2000年6月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共26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置管于乳腺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行碘油栓塞,2周~4周后行Halsted根治术.观察术前原发癌灶及腋窝淋巴结大小的变化,并对术后标本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结果:23例患者经灌注化疗后,原发癌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88.4%;19例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镜下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区,组织学有效率79.1%.结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缩小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原发癌灶,减低临床分期,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增加手术机会,是抗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籍敏;高润芳;王玉仙;杨璇;张亚芬;王嘉伟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人体寄生虫学液体标本封存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人体寄生虫液体标本的适当处理来保存人体寄生虫虫卵和幼体.方法:利用液体法制作成玻片标本.结果:可长期保存并能方便携带和显微示教.结论:通过该方法制作的标本能方便的应用于临床教学等各领域.

    作者:左华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的效果.方法:对55例脑室铸型血肿行侧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结果:55例中基本治愈26例,占47.3%;显效18例,占32.7%;好转11例,占20%;无死亡病例.结论:侧脑室引流并辅以尿激酶脑室内注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方法,加强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以及病情的观察、血压的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舜卿;谢泽娟;王玉心;郑卓双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重点分析卵巢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旨在探讨其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高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39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卵巢肿瘤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9例卵巢肿瘤患者中,卵巢恶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33例;有3例与诊断不符;1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癌误诊囊腺瘤;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误诊囊腺瘤;1例畸胎瘤局灶性癌变漏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卵巢肿瘤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晓玲;纪莉;吴晓燕;鱼红菊;王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异位妊娠10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防治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减少其诱发因素发生,降低其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101例异位妊娠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91%,诊断符合率达100%,手术治疗93例,治愈率达100%,药物保守疗法治疗8例,治愈率6例,治愈率达75%.结论:及时正确诊断和积极治疗异位妊娠,可减少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素的发生,减少异位妊娠诱发因素,可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韩瑞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血液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均应进行质量控制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手工模式和进样器模式两种不同模式下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用SF-3000血液分析仪校准XT-1800i血液分析仪手工模式,抽取2名健康志愿者静脉血EDTA-K2抗凝作为检测样本,在XT-1800i血液分析仪上用手工摸式和进样器模式分别检测后比较其结果之间差异.结果:XT-1800i血液分析仪两种不同模式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有3个项目检验结果需要进行校准.结论:XT-1800i血液分析仪手工模式和进样器模式两种检测模式均应进行质量控制,否则会影响临床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文涛;王捧寿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在CT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方式,对完成精确检查并取得优质影像图像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检查16556例,男性8 923例,女性7633例,其中儿童894例,60岁以上的老人1748例,增强扫描1261例.均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emens Emotion 6多层螺旋CT机,针对特殊年龄段,如根据老年人心理上的特点,采取介绍检查方式和心理指导,热情接待,消除对大型仪器的恐惧感;对儿童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对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作解释工作,在注射过程中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减轻紧张情绪.结果:由于在扫描过程中患者能够心态平稳配合医生检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结论:心理护理是整个CT扫描检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CT检查的成功与失败.

    作者:赵小燕;赵相胜;高建华;唐运成;张瑞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34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功能的改变

    支气管哮喘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反应过度增高的急慢性炎症.本文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间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4例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并与正常组对照比较.

    作者:吴海花;王芳;卢祥林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的探讨

    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病死率,探讨不同时期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以期待进一步提高食管癌贲门癌的治疗水平.方法:1996年6月至2006年5月手术切除食管癌贲门癌1503例.将前5年和后5年分为A、B两组,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病死率、吻合口瘘率、吻合口瘘导致的病死率、呼吸循环衰竭导致的病死率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猝死所导致的术后病死率进行对比.结果:A组手术病死率为3.82%,主要原因是吻合口瘘占病死率的53.8%;其次分别为呼吸衰竭占19.2%,循环衰竭占15.4%,猝死占7.69%,应激性溃疡出血占0.15%.B组的手术病死率为1.82%,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占病死率的40%;其次分别为循环衰竭占33.3%,吻合口瘘占13.3%,猝死占6.67%,应激性溃疡出血占0.12%.结论:降低手术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吻合技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吻合口瘘,及时准确的诊断、充分的营养支持、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充分准确引流是关键.完善围手术期的工作、改善心肺功能、术后给予高效抗生素预防感染、ICU的监护、周到细致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对70岁以上的合并多脏器疾病的晚期患者要慎重,不能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应用吻合器可明显降低食管吻合口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于占武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