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银盐法测定橄榄油中的微量砷

黎碧坚

关键词:新银盐法, 橄榄油, 微量砷
摘要:砷的毒性大,是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国标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银盐法和砷斑法(GB/T5009.11-2003)[1];后者是半定量法.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方法,灵敏度虽高,但仪器价格昂贵,基层实验室无法实施.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多媒体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总结出多媒体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优势:丰富了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转化了教学模式.不足:片面追求动画效果,影响教学效果;容易出现满堂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教学课件的质量难以统一规范.结论: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康明丽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倍美力阴道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倍美力阴道软膏的疗效及患者的可接受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阴道开放用药前后自身对照,对象为5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每晚阴道用药1次,1 g/次,24 d为1个疗程.结果:用药后生殖道健康评分,表层细胞百分比及血清雌二醇均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该药安全有效,接受性与耐受性好.

    作者:樊献慧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地形图形态分析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角膜表面的性状变化与疗效关系,以探讨角膜地形图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对60例112只眼I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形态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其与手术前后视力及视觉质量的关系.结果:术前角膜地形的形态呈对称和非对称领结形者占81.8%;圆形和椭圆形占13.1%;不规则形占5.1%;术后1个月均匀型占89.8%;蝴蝶结型占8.0%;钥匙孔型占1.5%;中央岛型占0.7%.结论:IASIK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检查和分析能清楚地显示角膜表面形态变化,有利于使LASIK手术获得更完美的视功能.

    作者:冯熠;郝秀文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我院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抗生素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岩藻糖苷酶(AFU)、血清铁蛋白(Fer)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测定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FP、AFU、Fer的含量,并分析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APU、Fe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AFU、Fer单个肿癌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2.5%、22.5%、68.8%,特异性分别为95%、100%、96.3%;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PHC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8%和100%,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单项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FP、AFU、Fer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可提高AFP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作者:陈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胆道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胆道疾病的漏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93例胆道疾患进行术前B超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8%(272/293),漏误诊率为7.2%(21/293),漏误诊21例中肝外胆管结石占80.9%(17/21).结论:明确B超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珩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X线平片与CT扫描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而且临床后果严重的创伤,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提供资料,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这对脊柱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和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单纯依靠X线平片或CT扫描有时不可能做出完全正确的诊断结果.

    作者:陈永正;赵立征;宋新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血液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均应进行质量控制

    目的:分析血液分析仪手工模式和进样器模式两种不同模式下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用SF-3000血液分析仪校准XT-1800i血液分析仪手工模式,抽取2名健康志愿者静脉血EDTA-K2抗凝作为检测样本,在XT-1800i血液分析仪上用手工摸式和进样器模式分别检测后比较其结果之间差异.结果:XT-1800i血液分析仪两种不同模式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有3个项目检验结果需要进行校准.结论:XT-1800i血液分析仪手工模式和进样器模式两种检测模式均应进行质量控制,否则会影响临床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文涛;王捧寿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血球参数与尿沉渣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球和尿沉渣结果,探索乙肝病毒感染对血球计数和尿沉渣结果的影响.方法:用CELL-DYN 1700血球计数仪对1019例征兵体检男性青少年进行静脉血球计数测定,并用显微镜检查尿沉渣.结果: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组的血球参数中,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中间细胞百分率、血小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的尿沉渣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乙肝病毒携带组的泌尿系感染率高于阴性组,且会导致血液学指标中部分参数改变,红细胞的数量下降,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中间细胞百分率升高.

    作者:洪晓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补中益气汤临床新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见于李东垣<脾胃论>,为治疗气虚证之常用方剂.笔者临床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病证,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乃桂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的探讨

    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病死率,探讨不同时期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以期待进一步提高食管癌贲门癌的治疗水平.方法:1996年6月至2006年5月手术切除食管癌贲门癌1503例.将前5年和后5年分为A、B两组,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病死率、吻合口瘘率、吻合口瘘导致的病死率、呼吸循环衰竭导致的病死率以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猝死所导致的术后病死率进行对比.结果:A组手术病死率为3.82%,主要原因是吻合口瘘占病死率的53.8%;其次分别为呼吸衰竭占19.2%,循环衰竭占15.4%,猝死占7.69%,应激性溃疡出血占0.15%.B组的手术病死率为1.82%,主要原因是呼吸衰竭占病死率的40%;其次分别为循环衰竭占33.3%,吻合口瘘占13.3%,猝死占6.67%,应激性溃疡出血占0.12%.结论:降低手术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吻合技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吻合口瘘,及时准确的诊断、充分的营养支持、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充分准确引流是关键.完善围手术期的工作、改善心肺功能、术后给予高效抗生素预防感染、ICU的监护、周到细致的护理工作、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对70岁以上的合并多脏器疾病的晚期患者要慎重,不能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应用吻合器可明显降低食管吻合口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于占武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在CT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方式,对完成精确检查并取得优质影像图像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检查16556例,男性8 923例,女性7633例,其中儿童894例,60岁以上的老人1748例,增强扫描1261例.均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emens Emotion 6多层螺旋CT机,针对特殊年龄段,如根据老年人心理上的特点,采取介绍检查方式和心理指导,热情接待,消除对大型仪器的恐惧感;对儿童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对增强扫描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作解释工作,在注射过程中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减轻紧张情绪.结果:由于在扫描过程中患者能够心态平稳配合医生检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结论:心理护理是整个CT扫描检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CT检查的成功与失败.

    作者:赵小燕;赵相胜;高建华;唐运成;张瑞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加快医院干部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

    随着现代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已深入到医院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与其形成密不可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学方面的学术研究、人才和科技交流,到医院的行政管理、医疗纠纷处理等,无不依赖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娄底市某中学麻疹流行调查报告

    总结2001年4月对娄底市涟钢中学一起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和处置,共发病18例,发病集中在12岁~14岁年龄段,流行持续15 d;经采取控制传染和紧急接种等措施后疾病得到控制.暴发原因可能与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进行强化免疫,加强疫情报告和监测及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和相关人员的培训.

    作者:肖中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三种血清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川崎病(KD)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 Ⅰ)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KD患儿随机分为IVIG组和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IL-6、CTN 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6、CTN Ⅰ值均逐渐下降,但IVIG组血清CRP、IL-6、CYN Ⅰ值变化更为显著,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VIG治疗KD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血清CRP、IL-6、CTN Ⅰ变化可作为判定KD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变化与病情变化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后判定.

    作者:司徒超;孙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术中护理

    目的:对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加强术中对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的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精神状态.结果:<1 cm的结石排出率达90%.结论:护士应充分掌握术中护理及配合,及时发现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作者:陈多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的急诊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16例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围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指导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6例全部治愈,无并发症.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精神障碍伴多发骨折患者的疗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陈如冰;邱开封;邹翘璇;谢思斯;江淜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三维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31例分析

    胫腓骨骨折临床上较常见,易发生开放性骨折,伴有骨缺损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应用内固定治疗有的相当困难.我院于2002年5月至2006年3月应用江苏武进生产的三维单边外固定架治疗各类胫腓骨骨折131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建军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腹部皮瓣移植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观察腹部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腹部皮瓣移植术术后护理93例,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术后的一般护理、术后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本组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3周后断蒂,伤口Ⅰ期愈合,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腹部皮瓣移植术术后患者的护理,可减少皮瓣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云;连福侠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足病预防及护理

    目的:预防和降低糖尿病(DM)足的发生,减少截肢率.方法:建立足病护理计划,包括加强健康教育,严格控制血糖,重视足部护理、皮肤擦伤的护理、感染及疾病的护理等有效措施.结果:本组35例DM足部疾病的患者,痊愈者25例,病情减轻者10例,无一例继续发展.结论:通过预防和综合性多项专门护理,是可以达到预防DM足的目的,减少DM足的发生.

    作者:郑郁 刊期: 2007年第13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