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张亚臣;陈瑞明;赵美华;吕宝经;荣烨之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心肌病, 扩张型, 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5例,Ⅳ级5例.对照组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6例,Ⅳ级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0例,有效率84%;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14,P<0.01),治疗后治疗组心输出量(CO)、心搏出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D%)、室壁增厚率(△T%)均显著增加,体循环外周阻力(SVR)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EF、SV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VR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与西药合用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加吸氧辅助治疗脑梗塞82例

    脑血栓形成致脑梗塞是中老年多发病,是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及神经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我科自1994年以来采用电针加吸氧辅助治疗脑梗塞患者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仁俊;石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安痛定联用柴胡注射液退热效果的临床观察

    安痛定是解热镇痛药,属于西药.柴胡是解热药,属于中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选用其中一种进行肌肉注射,用于发热患者,其退热效果不甚理想,且反跳现象较多见.通过临床初步观察,安痛定与柴胡注射液联合应用退热效果较好,而且反跳现象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艾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注射消痔灵治疗肝血管瘤42例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我科自1998年3月以来,借鉴消痔灵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成功经验,探索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向瘤内直接注射消痔灵治疗肝血管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雷公藤多甙联合多抗甲素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观察

    口腔扁平苔癣(OLP)的病因不明,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可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免疫药物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探讨雷公藤多甙联合多抗甲素治疗本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伟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利肤膏外用治疗慢性透析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开展以来,显著延长了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患者的生命,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皮肤瘙痒症发病率高,约占透析患者的2/3(1),多有因严重瘙痒而致皮肤损害,坐卧不安,甚至彻夜难眠,严重影响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有西药非激素类药膏效果比较弱,激素类药膏虽有暂效,但多导致皮肤干燥以及霉菌等继发感染,副反应较多.目前本症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寻找高效、速效、低副反应治疗本症的新药,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998~2000年,我们在过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筛选纯中药制剂、采用现代工艺制成新药利肤膏,外用治疗慢性透析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彦萍;贾海忠;张立新;张凌;杨顶权;史载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多途径辅助治疗对脑卒中急性期疾病转归的影响

    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深远的影响,1998~2000年,我们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多途径辅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结合腹腔内用药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晚期胃癌和大肠癌由于腹膜腔被侵犯、淋巴道的转移,常引起大量腹水,单纯采用抽取腹水的方法,常常在短时间内腹水反跳,且腹水量越来越多.近几年来笔者在腹腔抽液后注入高聚金葡素、白细胞介素-2、卡铂和地塞米松,同时口服中药治疗20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平;连强;张军;方震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64例

    笔者于1998年6月~2000年6月对126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以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云;孟凡莲;李瑞玲;朱丽;于彬;刘玉华;聂风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正清风痛宁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FS)是一种常见的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肉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及在特殊部位有多个压痛点,并且常伴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该病目前治疗手段不多,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但多数学者认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是理想的治疗药物,我院采用正清风痛宁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多虑平对比治疗FS 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中;刘艳芳;刘建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降铅冲剂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铅冲剂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降铅组及利他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测评血铅浓度及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分值,并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设6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同时测评血铅浓度及Conners分值.结果:(1)降铅组总有效率为92.5%,利他林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54,P<0.05).(2)ADHD患儿血铅浓度及Conners分值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1).治疗后两组血铅浓度及Conners分值均下降,且降铅组与利他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ADHD患儿存在高血铅,降铅冲剂通过降血铅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健;陈玉燕;王晓鸣;宣桂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益智合剂与利他林联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寻一种较好的治疗儿童多动症(childhood hyperkinetic syndrome, CHS)的方法.方法:210例CHS患儿随机分成益智合剂联合利他林治疗组(综合组)、益智合剂治疗组(中药组)、利他林治疗组(西药组)各70例,并进行12周的对照观察.用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Achenbach)、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评定.结果:总有效率综合组82.8%,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75.7%、74.2%;显效率综合组80.0%,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44.3%、45.7%.经χ2检验,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3.31,P<0.01),进一步运用χ2分割法进行3组间两两比较后,综合组与中药组及西药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18.98,P<0.01;χ22=17.62,P<0.01),其中综合组显效率高.3组多动指数总分、行为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语文及数学成绩明显提高,3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后发现,综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在治疗后的多动指数总分、行为总分、语文及数学成绩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综合组及中药组还能显著改善患儿软神经体征及异常脑电图,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益智合剂与利他林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多动症,其疗效优于单纯用益智合剂或利他林.

    作者:丁国安;余国汉;陈顺芬;冯容妹;关炳波;梁绍财;黄鹏;陆小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窒息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目的:观察新生儿窒息时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FGE)对其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窒息新生儿30例随机分为FGE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非FGE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各15例,并设正常对照组(简称正常组)10名.均于生后24h内抽血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和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随后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吸氧、纠正酸中毒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惊厥者给予止惊、脱水等治疗;治疗组加达纳康(银杏叶制剂)15mg/(kg*d),分2次口服,共服7~8天.然后各组再次抽血进行上述指标检测及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E-C3bRR和全血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E-ICR和血浆LP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E-C3bRR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ICR和血浆LP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窒息时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与其体内抗氧化能力下降、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银杏叶提取物可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自由基,对抗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并使红细胞免疫功能上调,具有保护神经组织,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

    作者:王玲;吴晓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安灌肠液治疗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安灌肠液治疗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9例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和西药常规加腹安灌肠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分别于入院时、伴发胃肠功能障碍时及治疗后检测血浆内皮素(ET)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胃肠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84.62%,与对照组(62.1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52例中抢救成功34例,死亡16例,放弃治疗2例,病死率30.77%;对照组37例中抢救成功16例,死亡18例,放弃治疗3例,病死率48.65%,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4.64,P<0.05).入院时两组血浆ET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伴发胃肠功能障碍时血浆ET比入院时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逐渐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危重症患儿伴发胃肠功能障碍时血浆ET明显增高,腹安灌肠液能有效降低血浆ET水平,促进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对提高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喻康野;黄新华;李黑大;胡金平;刘惠民;罗维平;李文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研究发展的切入点探讨

    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研究是以中医药学辨证论治理论与实践为核心,利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技术与手段,开展的两个医学体系相互渗透、补充的医学基础研究,是我国生命科学体系的特色之一,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成果将成为解决临床重大疑难疾病治疗方案与技术的理论指导.

    作者:李澎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超常发展,生命科学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不少科学家断言,本世纪生命科学的任务将是整体生命科学的突破,这给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马超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6~2000年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麻疹合并肺炎患儿,并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0例均为本院及湖北省荆州市儿童保健中心门诊观察和住院的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诊断标准:(1)有麻疹接触史;(2)有发热、咳嗽、声嘶、两眼充血、畏光,全身可见红色斑丘疹或者皮疹突然隐退,早期口腔可见麻疹粘膜斑;(3)有气急、鼻煽、面色青紫,肺部可闻及较多中、细湿罗音;(4)胸片可见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5)恢复期全身皮肤可见麦NFDD4样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5岁;平均病程(6.11±1.54)天;发热20例,咳嗽20例,肺部罗音20例,血白细胞正常4例,增高16例,胸片阴影20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3.2岁,平均病程(6.23±1.42)天,发热20例,咳嗽20例,肺部罗音20例,血白细胞正常3例,增高17例,胸片阴影20例.两组患儿治疗前病情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媛善;刘昌英;潘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八正合剂对家兔尿量和离体输尿管平滑肌舒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八正合剂利尿通淋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导尿管集尿法和离体输尿管环实验,观察八正合剂对清醒状态下家兔尿量的影响及家兔离体输尿管平滑肌舒缩功能的影响.结果:灌胃给药5.0g/kg和10.0g/kg剂量的八正合剂,可使家兔60min尿量显著增加(P<0.05).浓度为9.9~90.9g/L的八正合剂,可使家兔离体输尿管环大舒张力和大收缩力显著降低(P<0.05,P<0.01);浓度为29.1~90.9g/L时,离体输尿管环舒缩频率则显著增加(P<0.05,P<0.01);而浓度为56.6g/L和90.9g/L时,离体输尿管环舒缩力振幅也显著增加(P<0.05,P<0.01);在9.9~90.9g/L范围内,随着八正合剂浓度的增加,离体输尿管环各指标变化率的大小依次为:振幅>频率>大舒张力>大收缩力.结论:八正合剂的通淋利尿机理与其对输尿管管腔的扩张作用和增强输尿管推进性蠕动作用有关,其增强输尿管蠕动作用可能强于扩张管径作用.

    作者:吴捷;杨银京;曹舫;刘传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降压通脉方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从心论治高血压病,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探讨高血压病心血管并发症治疗中,中药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3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1例)和对照组(16例),分别给予降压通脉方和开搏通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收缩功能(EF)、舒张功能(Emax/Amax、Emax)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结果:降压通脉方可增强左室舒张功能、左室收缩功能,降低血浆中ET和AngⅡ水平,升高血浆中CGRP水平.结论:降压通脉方在改善左室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从多途径、多环节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王硕;王硕仁;赵悦茹;董安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剂量核糖核酸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核糖核酸(RNA)治疗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早有报道,但大剂量使用的报道少见.我院于1994年1月~2000年2月采用大剂量RNA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华;张廷伟;马永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黄芩甙对百日咳菌液致离体大鼠脑组织损害的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黄芩甙对百日咳菌液致离体大鼠脑组织损害的保护作用、量效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脑组织切片分为7组:(1)正常脑组织切片培养组(正常组);(2)10%百日咳菌液脑组织切片培养组(模型组);(3)黄芩甙预处理后10%百日咳菌液脑组织切片培养组(黄芩甙组),根据预处理黄芩甙的不同剂量又将本组分为5个亚组;(4)谷氨酸脑组织切片培养组(谷氨酸组);(5)黄芩甙预处理后谷氨酸脑组织切片培养组(黄芩甙加谷氨酸组);(6)过氧化氢(H2O2)脑组织切片培养组(过氧化氢组);(7)黄芩甙预处理后过氧化氢脑组织切片培养组(黄芩甙加过氧化氢组).收集各组脑组织切片培养上清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脑切片组织作蛋白质(pro)定量检测.结果:模型组、谷氨酸组和过氧化氢组的LDH释放量明显升高,分别依次为(15.10±4.89)、(15.49±5.66)、(16.54±5.47)u/g.pro,与正常组(6.10±2.87)u/g.pro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25mmol/L黄芩甙预处理后,LDH释放量[(8.65±2.43)u/g.pro]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黄芩甙加谷氨酸组[(9.93±2.89)u/g.pro]和黄芩甙加过氧化氢组[(9.54±2.82)u/g.pro]培养液中的LDH释放量明显降低,与谷氨酸组和过氧化氢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芩甙预处理后对百日咳菌所致的神经细胞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芩甙能减少谷氨酸和过氧化氢对离体神经细胞的损害作用有关.

    作者:尹飞;杨于嘉;虞佩兰;俞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