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痛定联用柴胡注射液退热效果的临床观察

张艾玲

关键词:安痛定, 联用, 柴胡注射液, 退热效果, 反跳现象, 现报告如下, 解热镇痛药, 临床工作, 联合应用, 肌肉注射, 发热患者, 初步观察, 解热药, 中药, 西药, 理想
摘要:安痛定是解热镇痛药,属于西药.柴胡是解热药,属于中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选用其中一种进行肌肉注射,用于发热患者,其退热效果不甚理想,且反跳现象较多见.通过临床初步观察,安痛定与柴胡注射液联合应用退热效果较好,而且反跳现象少见,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多途径辅助治疗对脑卒中急性期疾病转归的影响

    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深远的影响,1998~2000年,我们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多途径辅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雷公藤多甙联合多抗甲素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观察

    口腔扁平苔癣(OLP)的病因不明,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失调可能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免疫药物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本研究探讨雷公藤多甙联合多抗甲素治疗本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伟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黄芩甙对百日咳菌液致离体大鼠脑组织损害的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黄芩甙对百日咳菌液致离体大鼠脑组织损害的保护作用、量效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脑组织切片分为7组:(1)正常脑组织切片培养组(正常组);(2)10%百日咳菌液脑组织切片培养组(模型组);(3)黄芩甙预处理后10%百日咳菌液脑组织切片培养组(黄芩甙组),根据预处理黄芩甙的不同剂量又将本组分为5个亚组;(4)谷氨酸脑组织切片培养组(谷氨酸组);(5)黄芩甙预处理后谷氨酸脑组织切片培养组(黄芩甙加谷氨酸组);(6)过氧化氢(H2O2)脑组织切片培养组(过氧化氢组);(7)黄芩甙预处理后过氧化氢脑组织切片培养组(黄芩甙加过氧化氢组).收集各组脑组织切片培养上清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脑切片组织作蛋白质(pro)定量检测.结果:模型组、谷氨酸组和过氧化氢组的LDH释放量明显升高,分别依次为(15.10±4.89)、(15.49±5.66)、(16.54±5.47)u/g.pro,与正常组(6.10±2.87)u/g.pro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25mmol/L黄芩甙预处理后,LDH释放量[(8.65±2.43)u/g.pro]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黄芩甙加谷氨酸组[(9.93±2.89)u/g.pro]和黄芩甙加过氧化氢组[(9.54±2.82)u/g.pro]培养液中的LDH释放量明显降低,与谷氨酸组和过氧化氢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芩甙预处理后对百日咳菌所致的神经细胞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芩甙能减少谷氨酸和过氧化氢对离体神经细胞的损害作用有关.

    作者:尹飞;杨于嘉;虞佩兰;俞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针药结合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亦可见于单纯性功能障碍.笔者在1998年8月~2001年7月的临床工作中,通过针药结合治疗室性早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苑志军;艾炳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安痛定联用柴胡注射液退热效果的临床观察

    安痛定是解热镇痛药,属于西药.柴胡是解热药,属于中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选用其中一种进行肌肉注射,用于发热患者,其退热效果不甚理想,且反跳现象较多见.通过临床初步观察,安痛定与柴胡注射液联合应用退热效果较好,而且反跳现象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艾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正清风痛宁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FS)是一种常见的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肉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及在特殊部位有多个压痛点,并且常伴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该病目前治疗手段不多,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但多数学者认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是理想的治疗药物,我院采用正清风痛宁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多虑平对比治疗FS 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中;刘艳芳;刘建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大剂量核糖核酸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核糖核酸(RNA)治疗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早有报道,但大剂量使用的报道少见.我院于1994年1月~2000年2月采用大剂量RNA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华;张廷伟;马永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韩国庆熙大学中西医结合发展之现况

    2001年10月5~6日,笔者应韩国庆熙大学赵正源总长、东西医学大学院院长金镇雨教授、附设医院韩方医院申铉大院长、柳逢夏教授及韩医科大学安圭锡教授等邀请,参加庆熙大学附设医院医学中心30周年庆及同时举办的国际学术大会,并得到热忱招待.现将这次所见及感受,报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张永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证候研究要引入客观参照系

    中医证候理论,由于其历史原因,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缺乏客观标准作为参照,而参照的客观性原则是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医证候研究应该引入客观参照系.作为客观参照系,客观性是第一位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对象和目的是相通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我国人民健康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从现代医学的研究内容上寻找中医证候客观参照系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疾病是现代医学研究的对象,也是现代医学赋予其许多客观内容的载体,应该可以作为中医证候研究的客观参照系.

    作者:吕爱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安灌肠液治疗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安灌肠液治疗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9例危重症患儿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和西药常规加腹安灌肠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分别于入院时、伴发胃肠功能障碍时及治疗后检测血浆内皮素(ET)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同时观察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胃肠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84.62%,与对照组(62.1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52例中抢救成功34例,死亡16例,放弃治疗2例,病死率30.77%;对照组37例中抢救成功16例,死亡18例,放弃治疗3例,病死率48.65%,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χ2=4.64,P<0.05).入院时两组血浆ET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伴发胃肠功能障碍时血浆ET比入院时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逐渐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危重症患儿伴发胃肠功能障碍时血浆ET明显增高,腹安灌肠液能有效降低血浆ET水平,促进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对提高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喻康野;黄新华;李黑大;胡金平;刘惠民;罗维平;李文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德译新探

    我国的传统中医学起源和发展很早,从有文字记载的医学文献算起,迄今为止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有关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验的英文书籍却不多,德文的更是屈指可数.

    作者:叶小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益智合剂与利他林联合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寻一种较好的治疗儿童多动症(childhood hyperkinetic syndrome, CHS)的方法.方法:210例CHS患儿随机分成益智合剂联合利他林治疗组(综合组)、益智合剂治疗组(中药组)、利他林治疗组(西药组)各70例,并进行12周的对照观察.用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Achenbach)、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后评定.结果:总有效率综合组82.8%,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75.7%、74.2%;显效率综合组80.0%,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为44.3%、45.7%.经χ2检验,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3.31,P<0.01),进一步运用χ2分割法进行3组间两两比较后,综合组与中药组及西药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18.98,P<0.01;χ22=17.62,P<0.01),其中综合组显效率高.3组多动指数总分、行为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语文及数学成绩明显提高,3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后发现,综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在治疗后的多动指数总分、行为总分、语文及数学成绩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综合组及中药组还能显著改善患儿软神经体征及异常脑电图,副反应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结论:益智合剂与利他林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多动症,其疗效优于单纯用益智合剂或利他林.

    作者:丁国安;余国汉;陈顺芬;冯容妹;关炳波;梁绍财;黄鹏;陆小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芦丁抑制家兔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导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芦丁对家兔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5-羟色胺(5-HT)释放、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比浊法测定家兔洗涤血小板(WRP)聚集率,邻苯二甲醛(OPT)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HT含量,以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芦丁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AF(9.55×10-9mol/L)诱发的WRP聚集、5-HT释放作用,IC50分别为0.73、1.13mmol/L;同时68.3、136、274、545μmol/L 芦丁剂量依赖地抑制PAF(4.78×10-10mol/L)引起的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增高.结论:芦丁可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5-HT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增加.

    作者:陈文梅;金鸣;吴伟;李金荣;臧宝霞;朴永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药防治肝脏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自从分子生物技术开展以来,中医药治疗各种肝脏疾病的机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现综述如下.中医药防治肝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 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吴万垠等(1)用莪术油进行小鼠肝癌HepA抑制实验,以病理细胞图像分析仪分析莪术油对小鼠细胞DNA含量的影响,结果其抑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癌细胞的DNA光密度值、核面积及DNA指数,同时能提高肝癌细胞中二倍体细胞的比例,降低超五倍体细胞比例,提示其抗癌活性与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有关.

    作者:聂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临床试验与临床试验中心

    临床试验是指以患病人群为研究对象,前瞻性、有比较地观察某干预措施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1).其特征为:(1)对象是病人,而非指从病人身上取出的细胞、组织或离体器官的实验;(2)它是有计划的前瞻性研究,而不是回顾性质的病例对照研究或病例资料的分析;(3)一定有干预措施和与干预措施比较的对照;(4)有其评判的结局,包括终点结局和替代结局(中间指标).医学史中记载的早临床试验是由英国的航海医生Linde在19世纪所进行的治疗坏血病的临床试验;第一随机临床试验是1948年英国医学委员会进行的链霉素治疗结核的试验.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利肤膏外用治疗慢性透析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开展以来,显著延长了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患者的生命,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皮肤瘙痒症发病率高,约占透析患者的2/3(1),多有因严重瘙痒而致皮肤损害,坐卧不安,甚至彻夜难眠,严重影响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有西药非激素类药膏效果比较弱,激素类药膏虽有暂效,但多导致皮肤干燥以及霉菌等继发感染,副反应较多.目前本症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寻找高效、速效、低副反应治疗本症的新药,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998~2000年,我们在过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筛选纯中药制剂、采用现代工艺制成新药利肤膏,外用治疗慢性透析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彦萍;贾海忠;张立新;张凌;杨顶权;史载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黄连素降脂作用的临床观察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是从毛莨科植物黄连素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临床多用于治疗胃肠炎、菌痢、伤寒等感染性疾病,同时,又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降脂药物.近两年,笔者选择了一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超常发展,生命科学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不少科学家断言,本世纪生命科学的任务将是整体生命科学的突破,这给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马超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518例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菌,与胃的活动性炎症关系密切.由于胃的活动性炎症能在舌苔上较灵敏地反映,笔者探讨HP感染与舌苔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洪;陆宇平;陈山泉;王立新;张敏;朱虹;杨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青春期和更年期好发,更年期前后女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更年期甲亢,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任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