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华;张廷伟;马永林
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对疾病的转归有深远的影响,1998~2000年,我们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多途径辅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细胞内Ca2+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缺血区活体脑片中脑细胞内Ca2+的变化.结果:缺血1h,皮质部细胞内Ca2+含量还未出现明显变化,而纹状体部细胞内Ca2+的含量明显升高;缺血3h,皮质部和纹状体细胞内Ca2+含量均出现显著的升高,且纹状体细胞内Ca2+含量明显高于皮质部;缺血3h并给予电针治疗30min后,则皮质部和纹状体细胞内Ca2+含量均出现明显的下降.结论:电针可迅速调节缺血区脑细胞内的Ca2+含量,抑制胞内Ca2+超载,从而保护脑缺血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
作者:许能贵;易玮;赖新生;靳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是从毛莨科植物黄连素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临床多用于治疗胃肠炎、菌痢、伤寒等感染性疾病,同时,又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降脂药物.近两年,笔者选择了一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从分子生物技术开展以来,中医药治疗各种肝脏疾病的机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现综述如下.中医药防治肝癌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 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吴万垠等(1)用莪术油进行小鼠肝癌HepA抑制实验,以病理细胞图像分析仪分析莪术油对小鼠细胞DNA含量的影响,结果其抑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癌细胞的DNA光密度值、核面积及DNA指数,同时能提高肝癌细胞中二倍体细胞的比例,降低超五倍体细胞比例,提示其抗癌活性与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有关.
作者:聂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降铅冲剂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降铅组及利他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测评血铅浓度及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分值,并观察临床疗效.同时设6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同时测评血铅浓度及Conners分值.结果:(1)降铅组总有效率为92.5%,利他林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54,P<0.05).(2)ADHD患儿血铅浓度及Conners分值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1).治疗后两组血铅浓度及Conners分值均下降,且降铅组与利他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ADHD患儿存在高血铅,降铅冲剂通过降血铅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健;陈玉燕;王晓鸣;宣桂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从心论治高血压病,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探讨高血压病心血管并发症治疗中,中药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3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1例)和对照组(16例),分别给予降压通脉方和开搏通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收缩功能(EF)、舒张功能(Emax/Amax、Emax)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结果:降压通脉方可增强左室舒张功能、左室收缩功能,降低血浆中ET和AngⅡ水平,升高血浆中CGRP水平.结论:降压通脉方在改善左室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从多途径、多环节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王硕;王硕仁;赵悦茹;董安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脑血栓形成致脑梗塞是中老年多发病,是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及神经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我科自1994年以来采用电针加吸氧辅助治疗脑梗塞患者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仁俊;石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核糖核酸(RNA)治疗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早有报道,但大剂量使用的报道少见.我院于1994年1月~2000年2月采用大剂量RNA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华;张廷伟;马永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芦丁对家兔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血小板聚集、5-羟色胺(5-HT)释放、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比浊法测定家兔洗涤血小板(WRP)聚集率,邻苯二甲醛(OPT)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HT含量,以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芦丁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AF(9.55×10-9mol/L)诱发的WRP聚集、5-HT释放作用,IC50分别为0.73、1.13mmol/L;同时68.3、136、274、545μmol/L 芦丁剂量依赖地抑制PAF(4.78×10-10mol/L)引起的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增高.结论:芦丁可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5-HT释放及血小板内游离钙浓度增加.
作者:陈文梅;金鸣;吴伟;李金荣;臧宝霞;朴永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亦可见于单纯性功能障碍.笔者在1998年8月~2001年7月的临床工作中,通过针药结合治疗室性早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苑志军;艾炳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FS)是一种常见的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肉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及在特殊部位有多个压痛点,并且常伴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该病目前治疗手段不多,也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但多数学者认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是理想的治疗药物,我院采用正清风痛宁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多虑平对比治疗FS 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中;刘艳芳;刘建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开展以来,显著延长了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患者的生命,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皮肤瘙痒症发病率高,约占透析患者的2/3(1),多有因严重瘙痒而致皮肤损害,坐卧不安,甚至彻夜难眠,严重影响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有西药非激素类药膏效果比较弱,激素类药膏虽有暂效,但多导致皮肤干燥以及霉菌等继发感染,副反应较多.目前本症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寻找高效、速效、低副反应治疗本症的新药,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998~2000年,我们在过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筛选纯中药制剂、采用现代工艺制成新药利肤膏,外用治疗慢性透析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彦萍;贾海忠;张立新;张凌;杨顶权;史载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八正合剂利尿通淋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导尿管集尿法和离体输尿管环实验,观察八正合剂对清醒状态下家兔尿量的影响及家兔离体输尿管平滑肌舒缩功能的影响.结果:灌胃给药5.0g/kg和10.0g/kg剂量的八正合剂,可使家兔60min尿量显著增加(P<0.05).浓度为9.9~90.9g/L的八正合剂,可使家兔离体输尿管环大舒张力和大收缩力显著降低(P<0.05,P<0.01);浓度为29.1~90.9g/L时,离体输尿管环舒缩频率则显著增加(P<0.05,P<0.01);而浓度为56.6g/L和90.9g/L时,离体输尿管环舒缩力振幅也显著增加(P<0.05,P<0.01);在9.9~90.9g/L范围内,随着八正合剂浓度的增加,离体输尿管环各指标变化率的大小依次为:振幅>频率>大舒张力>大收缩力.结论:八正合剂的通淋利尿机理与其对输尿管管腔的扩张作用和增强输尿管推进性蠕动作用有关,其增强输尿管蠕动作用可能强于扩张管径作用.
作者:吴捷;杨银京;曹舫;刘传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于1998年6月~2000年6月对126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以观察其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云;孟凡莲;李瑞玲;朱丽;于彬;刘玉华;聂风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安痛定是解热镇痛药,属于西药.柴胡是解热药,属于中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选用其中一种进行肌肉注射,用于发热患者,其退热效果不甚理想,且反跳现象较多见.通过临床初步观察,安痛定与柴胡注射液联合应用退热效果较好,而且反跳现象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艾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晚期胃癌和大肠癌由于腹膜腔被侵犯、淋巴道的转移,常引起大量腹水,单纯采用抽取腹水的方法,常常在短时间内腹水反跳,且腹水量越来越多.近几年来笔者在腹腔抽液后注入高聚金葡素、白细胞介素-2、卡铂和地塞米松,同时口服中药治疗20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维平;连强;张军;方震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我科自1998年3月以来,借鉴消痔灵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成功经验,探索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向瘤内直接注射消痔灵治疗肝血管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5例,Ⅳ级5例.对照组50例,其中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6例,Ⅳ级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同时测定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20例,有效率84%;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14,P<0.01),治疗后治疗组心输出量(CO)、心搏出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D%)、室壁增厚率(△T%)均显著增加,体循环外周阻力(SVR)则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EF、SV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VR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与西药合用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亚臣;陈瑞明;赵美华;吕宝经;荣烨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研究是以中医药学辨证论治理论与实践为核心,利用现代生命科学的理论、技术与手段,开展的两个医学体系相互渗透、补充的医学基础研究,是我国生命科学体系的特色之一,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成果将成为解决临床重大疑难疾病治疗方案与技术的理论指导.
作者:李澎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临床试验是指以患病人群为研究对象,前瞻性、有比较地观察某干预措施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1).其特征为:(1)对象是病人,而非指从病人身上取出的细胞、组织或离体器官的实验;(2)它是有计划的前瞻性研究,而不是回顾性质的病例对照研究或病例资料的分析;(3)一定有干预措施和与干预措施比较的对照;(4)有其评判的结局,包括终点结局和替代结局(中间指标).医学史中记载的早临床试验是由英国的航海医生Linde在19世纪所进行的治疗坏血病的临床试验;第一随机临床试验是1948年英国医学委员会进行的链霉素治疗结核的试验.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