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清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多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俗称喘憋性肺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以2个月~6个月的患儿较多.大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喘憋气急,咳与喘憋同时发生是本病的特点,也是该病住院的主要原因.解除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1].雾化吸人疗法可以减轻炎症,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我院自2004年10月开始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郭焕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分析α-巨球蛋白对不同年龄段凝血酶的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血TG测定方法年龄1个月~1岁、1岁~5岁、6岁~10岁、11岁~15岁,以及成年4个组各20例正常人进行总ETP、与结合α-巨球蛋白结合的凝血酶EPT、游离凝血酶EPT测定.结果:在11岁~15岁年龄段的与结合α-巨球蛋白结合的凝血酶EPT显著低于成年组;而总ETP和游离凝血酶EPT与成年组也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游离凝血酶EPT随年龄逐渐增高.结论:α-巨 球蛋白对ETP的测定有影响,游离ETP的测定是必需的.
作者:李盛丽;罗红权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索运用手法复位治疗外伤性尾椎错位引起的疼痛的效果.方法:对23例因尾部触地而致尾骨错位疼痛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方法.23例根据X线拍片检查,排除骨折骨裂,脱位.结果:2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经济、安全、创伤小,立竿见影.
作者:姚萍 刊期: 2007年第35期
业已证明,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冠心病中的严重类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症状日趋多样化,年龄日趋低龄化,容易造成误诊.我院1999年至2005年共收治AMI220例,误诊26例,误诊率12%.现就因首发症状不典型而误诊的19例进行分析.
作者:柴国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康复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入住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查阅老年公寓的体检表或定点医院的病历分析总结.结果:在143名老年人中,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病66例,冠心病53例,高脂血症52例,慢性胆囊炎44例,慢性气管炎慢阻肺23例,糖尿病21例,脑血管疾病21例,其他(颈椎病、支气管哮喘、前列腺疾病、骨关节疾病、脂肪肝、肿瘤术后、陈旧性肺结核)42例.有许多老年人患多种慢性病.结论:针对老年公寓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积极采取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加强了防病治病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作者:王奋萍;阿依夏木 刊期: 2007年第35期
1 302-1型500 mAnX线机开机后烧RD6/5安保险管故障维修1.1 故障现象透视中通过监视器发现束光器X线窗口大小不受调节,检查后发现,开机后烧RD 6/5安保险管,换新保险管后,故障依旧.1.2检查维修RD 6/5安保险管是在低压直流24 V电路中,如果屡烧保险管说明电路中存在短路故障.
作者:李国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瑞芬太尼(remifenfanil,REU)是人工合成超短效能的阿片α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镇痛强等特点.为此,我们将REU(商品名瑞捷,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出产)复合丙泊酚应用住院手术患者,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沁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急性腹痛占急诊科就诊人数的1/4左右[1],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急,病因复杂,在短时间内确诊有一定困难,本文回顾总结30例急性腹痛误诊的原因与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王红卫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补体C3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和补体C3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各组CRP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肝硬化测得值显著高于各组,高低顺序依次为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补体C3值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上升趋势,其他各组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度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值低,高低顺序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越重,差异越大.结论: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C3含量,有助于发现和了解肝内炎症活动及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对肝炎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程玉萍;许亚辉;孙婷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自备消毒包是临床工作人员根据各科室的特点进行打包,并送供应室进行消毒灭菌.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医院尚未完全取消自备消毒包,而由于各临床科室自行清洗、打包的物品缺乏专业指导及监管,自备消毒包的管理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自2006年1月以来,我院对自备消毒包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莺;夏凤仙;郑志芳;蒋兴娣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肿瘤患者经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再经过长期的放化疗后,肿瘤得到一定控制,但常出现一系列的毒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贫血、乏力、纳差等症状.有些患者往往因此而终止冶疗.从1990年以来我们用中医辨证论治,以健脾补肾为主对176例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金富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我院在2006年6月23日至2006年6月24日共收治食物中毒患者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19岁~26岁,均为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经医院积极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缓解,无危重患者,目前患者已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现将此事件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乔菲 刊期: 2007年第35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对妇科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更为显著.通过及时、系统地化疗,可提高5 a生存率,甚至痊愈.在化疗过程中抗癌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和不适,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因此,护士必须为患者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使其减少恐惧感,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进行化疗的13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淑琴;黄秀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通过从事急诊护理二十几年的临床经验及遇到的案例展开分析,阐述护理健康教育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列出实践中应用较为成功的实例和具体方法.说明要切实做好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者:杨丽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的空腹及餐后2 h的血脂水平进行测定,并与94例健康人作对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空腹及餐后2 h血清T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HDL-CH餐后2 h比空腹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T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更高.
作者:杨文丽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产后碘伏冲洗预防会阴感染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间会阴侧切及会阴Ⅱ度裂伤产妇共418例,其中采用碘伏进行会阴冲洗168例,新洁尔灭冲洗146例、生理盐水冲洗104例,比较三组切口愈合率.结果:会阴侧切及会阴Ⅱ度裂份产妇共418例,其中治疗组会阴侧切口及裂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6.4%,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而无一例出现会阴湿疹(P<0.01).结论:采用碘伏冲洗产后会阴,能有效地预防会阴切口或裂口感染,提高甲级愈合率,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兆敏 刊期: 2007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在胸部外伤的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胸部外伤患者DR胸片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和他们原始的普通X线摄片相对比.结果:32例胸部外伤患者DR胸片中,单纯肋骨骨折25例,肋骨骨折并发气胸2例,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5例.25例单纯肋骨骨折中,11例患者的原始普通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结论:DR作为一种新的X线摄影成像技术,为我们的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提高了疾病诊断准确性,降低了漏诊率.
作者:闪荣;张子齐;高伟 刊期: 2007年第35期
苯作为基础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长期接触苯的作业工人,易发生苯中毒.慢性苯中毒患者诊断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依据,因此苯中毒患者拔牙发生感染率高.现对苯中毒患者拔牙情况和健康者拔牙情况相比较.
作者:徐婷 刊期: 2007年第35期
本文通过对167例老年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系统总结了老年上消化道术后进行全方位护理,对促进疾病痊愈极其重要.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从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所治的老年上消化道手术患者共167例,其中外伤所致68例,胃穿孔62例,肠梗阻所致17例,胃癌所致14例,其余6例.年龄60岁~70岁占162例,70岁以上5例.男153例,女14例.
作者:陈崤;赵俊英 刊期: 2007年第35期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活跃,健康的群体之一.然而,面对现代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许多大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心里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里健康已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笔者认为,学习、成才、求职是在校大学生面临的三大人生课题,而求职就业不仅是对他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也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大考验.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强化求职的心理承受能力,化解求职的心理压力,无论对大学毕业生本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于其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增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心理承受能力呢?
作者:闫玉萍;董燕 刊期: 200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