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红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为治疗和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3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E1 200 μg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点滴.对照组用蝮蛇抗栓酶0.75 U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点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治疗组患者36例,有效率达94.4%,疗效肯定,在护理上我们适应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足部护理,密切配合医生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崔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5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5例临床经验.结果:十二指肠破裂行单纯修补2例,修补加十二指肠造口2例,行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1例.5例均痊愈.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处理非常重要,十二指肠修补和十二指肠憩室化是较实用的手术.
作者:徐维华;徐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麻支气管插管术实施肺隔离后与肺部感染关系,预防肺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择期肺叶切除术病人381例,将支气管插管与气管插管分为两组.Ⅰ组病人214例:常规全麻诱导双腔导管插管后,单肺通气控制呼吸,作为分析组;Ⅱ组病人167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双肺通气控制呼吸,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麻醉前45.93%伴有同侧肺部感染经抗炎治疗后肺部X线征炎症明显好转、血象正常.并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6例患者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调查发现肺叶切除术病人16例发生肺部感染,Ⅰ组与Ⅱ组病人分别是3例、13例.占同期全麻气管、支气管插管分别是1.40%和7.78%;从感染患者痰液中检出的致病菌143.7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为多,这3种菌占非发酵菌的91.30%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分离菌.而且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达100%.对头孢三代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40%~95%,高耐用药率与下呼吸道感染率成正比.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且多重耐药.结论:调查发现引起气管与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有肺隔离比无肺隔离明显减少,说明对侧肺可引起交叉感染.细菌耐药性,使其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实施肺隔离技术,对预防肺部感染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吴励文;陈棉生;郑良杰;柯永坚;谢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缺乏科学营养观,出现营养过剩,血液黏稠度增高,家庭对产妇护理极为周到,但缺乏科学护理知识,在孕期尤其是产后活动过少,使得过去很少见的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日渐增多,静脉血栓形成不但影响下肢功能,而且有引起肺栓塞的危险.故术后预防及早期诊治十分重要,现将对本科剖宫产术后4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原因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芬;王春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双波长双试剂二点法测定血糖的方法.方法:应用BECKMAN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双波长双试剂二点法测定血糖.结果:本法与LX20电极法相关系数r=0.998 6,血糖浓度在22.20 mmol/L内线性良好,批内CV是2.11%~3.07%,批间CV是3.57%,平均回收率为100.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法适用于常规批量测定血糖,且该法基本解决了溶血、脂血、黄疸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克俊;燕东海;陶谦;任更朴;耿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指股骨颈关节囊外缘到小转子远端5 cm处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股骨上段骨折.该处血运丰富,骨不连机会很少,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的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和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加压滑动鹅头钉(DHS)内固定使患者离床活动后形成的股骨颈平面不丢失,经加压嵌插的骨折端能够紧密接触,骨性愈合快.我们总结了从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中选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78例,因手术内固定明显减轻患者骨折引起的疼痛,可早期起床活动,避免与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创造良好条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血站检验科与医院的检验科有所不同,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为此我们的检测结果要求准确率达到100%,为了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血站采用先进的全自动AT加样系统、全自动STAR加样系统、全自动FAME酶免分析系统,这些全自动仪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许多人为因素的误差,达到了快速、准确、微量的目的.但是全自动仪器对标本的要求要比手工操作要严格的多,血站现在实行集中化管理模式,对各中心血库实行集中检测,要对标本进行运输,为了大限度的减少标本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面就标本质量对自动分析系统的影响及其排除方法讨论如下.
作者:林蔷薇;闫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复发、产生并发症.其形成和发展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密切相关.溃疡疼痛与饮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饮食护理消化性溃疡,对促进溃疡的愈合、预防和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一种全新的饮食护理新观念,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海风;杨建英;章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消毒供应科围绕三个理念做好本职工作:一是不管科大小,要把活干好.二是完全无菌的物品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三是临床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所做的就是临床需要的.2005年4月三级甲等医院评审验收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作者:李利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肩周炎是一种关节囊、周围韧带、肌腱及滑囊的退行性变及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可引起关节周围组织广泛粘连,导致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和局部疼痛,在疼痛门诊病人中,肩周炎是常见病之一,现将治疗的36例重症肩周炎报道如下.
作者:刘文高;谷兰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内套叠吻合器切除术(P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直肠黏膜内套叠经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的诊治12例资料.结果:痊愈8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83.3%,平均住院时间6 d.结论:经肛门镜下吻合器治疗直肠黏膜内套叠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姚占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呃逆为膈肌痉挛,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后,使膈肌产生间歇性的收缩运动,以喉间呃道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不定,持续数日甚至数十日不愈者,称为顽固性呃逆.本例采用认知行为整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用90锶/90镱敷贴器治疗仪治疗神经性皮炎29例,痊愈2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5%.治疗瘢痕37例,痊愈26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5%.表明此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瘢痕疗效满意,且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无痛苦,无毒副作用.
作者:秦春芳;白利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综观国内外文献对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死亡原因报道较多,但对恢复期患者的死亡原因报道较少,我院1987到2004年间,脑卒中住院患者共死亡300例,其中恢复期死亡有30例,报道如下.
作者:许风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拔牙后出血是常见的拔牙并发症之一.自1985年以来,治疗拔牙后出血45例,对拔牙创伤出血的应急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总结如下.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X线机是各临床医院常用的一种医疗设备,由于它使用率高,且工作在高电压状态,所以极易发生故障,而常见的故障为无X线发生,下面就通用X线机无X线产生故障进行分析.
作者:薛金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生化教学中,教师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后面的物质代谢等章节上,这无疑是对的.<绪论>这一章虽不是重点,但它是生物化学的开篇,讲授效果如何,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教师以后的教学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绪论>的作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感觉生化枯燥难懂,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绪论>如何讲,讲些什么,应引起教师们的重视.下面提出我本人在<绪论>教学中的一些粗浅看法,请同行们指教.
作者:常景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发展中国家出血仍是威胁产妇生命的重要因素.产科大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4年至1996年联合国关于产妇死亡的报道中认为,在引起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大出血占第三位,死亡率约为5.5/100 万[1],3 a共有12例产妇死亡,分别为胎盘早剥4例,前置胎盘3例,产后出血5例.由于无法预测产科大出血的发生,也无相应的准备措施,一旦发生常常需要输注大量的同型异体血制品进行治疗.据统计分娩产妇需要输血者经阴分娩约为1%~3%,剖宫产约为3%~5%[2],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其他类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和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的加深,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输血的关注与日俱增.本文对血液保护在产科的应用加以回顾,包括自体输血、R.Farragher和S.DattaRecent提倡产科使用预存式自体输血、急性血液稀释、术中血液回输和使用红细胞生成素.
作者:盖亚宁;张学莲;刘红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的时代正在以空前快速的步伐走向知识经济创新能力的时代,档案事业要生存发展就要与时俱进,首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龙萍;马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NP方案放化同步治疗局部晚期(Ⅲa, 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8例晚期NSCLC患者同时接受NP方案化疗及肺内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X线放疗,每次放疗剂量为2.0 GY,每周5次,总剂量60 GY.放疗与化疗同一天开始,NVB(盖诺)25 mg/m2,DDP 30 mg/m2,第1天,第8天,第29天,第36天给药,放疗结束3周后,常规给予NP方案全身化疗2个周期.NVB 25 mg/m2~30 mg/m2,第1天,第8天,DDP 75 mg/m2,分3 d给药,21 d~28 d1个周期.结果:同步放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有效率为75%(21/28),其中完全缓解(CR)4例14.3%,部分缓解(PR)17例60.7%.毒副反应以可逆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为主.其中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96.4%(27/28),Ⅲ°~Ⅳ°骨髓抑制发生率35.7%(10/28),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道炎症状轻微,给予预防和对症治疗可缓解.结论:NP方案放化同步治疗是综合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安全有效的手段,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姚洪莹;许朝霞;程谟朝;袁萍;黄美欧;刘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