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

李利娟

关键词:护理理念, 消毒供应, 应用
摘要:我院消毒供应科围绕三个理念做好本职工作:一是不管科大小,要把活干好.二是完全无菌的物品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来的.三是临床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所做的就是临床需要的.2005年4月三级甲等医院评审验收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献血300ml~400ml的适宜性和可行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为200 ml~400 ml,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生活习惯制定的.我国公民大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而西方国家主要是高蛋白饮食.目前国内大多数采供血机构一直采用一次献血量200 ml的献血模式,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到底一次采集多少量的血液为适宜,不能千篇一律.随着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经过我们多年来实践,女性体重在48 kg,男性体重在53 kg以上的献血者,一次采集血液量可以为300 ml~400 ml;低于者在合格范围内采集200 ml,当然也可抽取300 ml~400 ml血液,这完全根据献血者自愿的原则.我站自2002年开始推广无偿献血一次献血量300 ml~400 ml,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献血者的支持和认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张远鹏;赵向东;戴瑞娣;周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液需氧菌、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目前一般实验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发热病人血液只做需氧菌培养,忽略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造成血培养阳性率较低,延误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了解病原菌在血培养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对发热患者做血培养的同时增加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的培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雷德龙;徐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与血管神经性头痛

    近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血管神经性头痛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近统计表明30岁职业女性中有此病者约占6%~70%.严重者恶心呕吐,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约占此年龄段发病人数的20%,男性发病明显低于女性.青少年发病也有增长的趋势.

    作者:于国华;郝素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50株白色念珠菌的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女性阴道白色念珠菌的体外药敏情况.方法: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对50例白色念珠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50例女性阴道白色念珠菌中在体外对酮康唑和两性霉素为敏感,敏感率为100%,氟康唑次之,敏感率为98%,而特比萘芬敏感率低,耐药率达26%.结论:酮康唑和两性霉素对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女性阴道疾病有较好的效果.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规范用药,提高疗效.

    作者:李启欣;陆烨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海港职工体检情况分析

    2005年,我们医院对全港1 000余名职工进行了全面的体检.对血标本的采集,处理及测定等都采用了标准化程序,并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作者:官娜;解思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超对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UB-525超声诊断仪,对55例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肝脏损伤12例,其中轻度裂伤6例,浅表裂伤4例,实质裂伤2例.脾脏损伤33例,其中轻度挫伤6例,实质深部血肿5例,包膜下血肿7例,完全性损伤15例.肾脏损伤10例,其中肾挫伤5例,包膜下裂伤3例,粉碎伤及肾蒂伤2例.结论:B超诊断闭合性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既简便、经济、快速有效又可动态的观察损伤部位的严重程度.既对外科临床医师决定是否急诊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又是对小的血肿及范围较小包膜下血肿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随访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赵文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高血压早期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血压早期左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philips-HDI 1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32例高血压早期患者及40例正常组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高血压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及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而左房内径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左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左房增大是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心脏改变,尤以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为显著.

    作者:李明;欧华林;李云锋;陈丹;张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118例患者临床急救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118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总结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清除毒物、解毒剂治疗、控制抽搐、保持呼吸道通畅、安全防护等.结果:118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中117例抢救成功,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紧急救助、争取时间、及早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作者:林振素;唐元久;陈楚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院档案工作应如何与时俱进

    我们的时代正在以空前快速的步伐走向知识经济创新能力的时代,档案事业要生存发展就要与时俱进,首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龙萍;马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施尔康辅治68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解小施尔康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我们将12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予小施尔康(施贵宝公司生产)口服,对照组仅予一般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治疗前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在发病次数减少、病情减轻、病程缩短上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可选用小施尔康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以降低发病率、减轻病情、缩短病程.

    作者:郭玉兰;陶虹;殷佩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护理对策.方法:笔者对本科室67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给予适当心理疏导,并做好病情解释、重视病区环境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大多数患者焦虑、紧张、抑郁、忧愁等心理得到很好的缓解,并能积极配合治疗,56.4%患者自觉症状消失,43.6%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重视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心理刺激,结合临床药物治疗,是提高本症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方毅贞;肖婉芬;刘泽敏;方少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准确方法,对于治疗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预防心肌梗死亦具有良好效果.但由于属创伤性检查,如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科2002年至2003年共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49例,现将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吉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双波长双试剂二点法测定血糖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双波长双试剂二点法测定血糖的方法.方法:应用BECKMAN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双波长双试剂二点法测定血糖.结果:本法与LX20电极法相关系数r=0.998 6,血糖浓度在22.20 mmol/L内线性良好,批内CV是2.11%~3.07%,批间CV是3.57%,平均回收率为100.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法适用于常规批量测定血糖,且该法基本解决了溶血、脂血、黄疸对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克俊;燕东海;陶谦;任更朴;耿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亢患者白细胞及其分类的变化及意义

    本文观察了180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及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及其分类的改变.同时测定T3、T4含量,并将治疗前确诊的甲亢患者与110例经体验合格的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贵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产科血液保护法进展

    在发展中国家出血仍是威胁产妇生命的重要因素.产科大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4年至1996年联合国关于产妇死亡的报道中认为,在引起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大出血占第三位,死亡率约为5.5/100 万[1],3 a共有12例产妇死亡,分别为胎盘早剥4例,前置胎盘3例,产后出血5例.由于无法预测产科大出血的发生,也无相应的准备措施,一旦发生常常需要输注大量的同型异体血制品进行治疗.据统计分娩产妇需要输血者经阴分娩约为1%~3%,剖宫产约为3%~5%[2],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其他类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和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的加深,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输血的关注与日俱增.本文对血液保护在产科的应用加以回顾,包括自体输血、R.Farragher和S.DattaRecent提倡产科使用预存式自体输血、急性血液稀释、术中血液回输和使用红细胞生成素.

    作者:盖亚宁;张学莲;刘红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检测研究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绝经前女性患者的骨量变化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简称激素GC)对其骨量变化的影响,早期发现骨质疏松(OP),减少骨折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应用法国MEDILIN公司生产的OSTEOCORE双能X光全身骨密度仪,对50例SLE女患者股骨近端和腰椎进行骨密度测定(BMD),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SLE患者骨密度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与使用GC的剂量和时间有关;定期测量BMD,可早期发现OP,如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减少OP和骨折发生.

    作者:杜正福;赵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泌尿系结石88例分析

    目的:探讨B超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的88例初诊泌尿系结石住院患者,入院后行B超检查,对是否有结石和结石部位作出诊断,并追踪其他检查结果和手术诊治结果,分类统计和对比B超检查与其他检查对泌尿系结石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经追踪临床诊治结果,88例初诊患者86例为泌尿系结石,B超诊断符合率为88.37%(76/86);B超检查符合率高的是肾结石96.15%(40/41),其次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和膀胱结石,分别为88.24%(15/17)和85.71%(6/7),低是尿道结石,仅40.00%(2/5);与腹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相比,B超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的阳性率比前者高,比后者低.结论:腹部B超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具有简单、快捷、方便和准确的特点,临床上可作为泌尿系结石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周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AVL-9130电解质分析仪电极的修复再利用

    瑞士AVL-9130电解质分析仪采用离子电极选择性原理,用直接电位法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体液中K+、Na+、Cl+浓度.该机由微电脑自动控制,仅需按Yes,No键实现人机对话,操作简单,测量快速,结果准确.但其配套电极价格昂贵,按规定其使用时间为1 a,费用过大,通过摸索对不能使用的K+、Na+、Cl+电极进行处理后,可延长其使用时间1 a左右,即节省了经费,又方便了工作,解决一时不能买到电极之用.处理后的各项技术指标结果均符合要求,并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平;刘庆洪;万向农;李斯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内皮素和抗凝血酶-Ⅲ的变化

    目的:通过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和抗凝血酶-Ⅲ(AT-Ⅲ)两项指标的关系,以探讨该病感染、多系统损伤和血中抗凝系统变化的病理生理与发生机制.方法:对3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期,20例缓解期患者采用ELISA和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进行血浆ET和AT-Ⅲ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组血浆ET和AT-Ⅲ值分别为(129.6±23.2)ng/L、(205±29.2)mg/L,而正常组分别为(54.3±12.7)ng/L、(310±37.4)mg/L,两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血浆ET和AT-Ⅲ呈显著负相关(r=0.71,P<0.01).缓解组上述指标检测值分别为(98.4±11.3)ng/L,(250±38.7)mg/L,分别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发作组与缓解组血浆ET和AT-Ⅲ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ET和AT-Ⅲ的测定是早期预测血栓前期抗凝变化的客观指标.是估计病情轻重和预后的有意义指标,测定两者对凝血机制病理生理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对指导临床提高治疗效果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孟涛;王建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全麻肺隔离技术与肺部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全麻支气管插管术实施肺隔离后与肺部感染关系,预防肺叶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择期肺叶切除术病人381例,将支气管插管与气管插管分为两组.Ⅰ组病人214例:常规全麻诱导双腔导管插管后,单肺通气控制呼吸,作为分析组;Ⅱ组病人167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双肺通气控制呼吸,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在麻醉前45.93%伴有同侧肺部感染经抗炎治疗后肺部X线征炎症明显好转、血象正常.并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6例患者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调查发现肺叶切除术病人16例发生肺部感染,Ⅰ组与Ⅱ组病人分别是3例、13例.占同期全麻气管、支气管插管分别是1.40%和7.78%;从感染患者痰液中检出的致病菌143.75%,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为多,这3种菌占非发酵菌的91.30%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分离菌.而且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达100%.对头孢三代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40%~95%,高耐用药率与下呼吸道感染率成正比.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且多重耐药.结论:调查发现引起气管与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有肺隔离比无肺隔离明显减少,说明对侧肺可引起交叉感染.细菌耐药性,使其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实施肺隔离技术,对预防肺部感染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吴励文;陈棉生;郑良杰;柯永坚;谢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