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民;李晓慧
血液细菌培养是对败血症和菌血症诊断和治疗的依据.为了解近年来患者血培养中致病菌的种类并对现使用的双相血培养瓶进行评价,对我院2004年至2005年950例血培养进行分析,现将分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君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子宫畸形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对2001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3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10例妊娠后反复出现流产、早产及胎位不正;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伴阴道畸形者婚后出现性交困难;1例孕期出现自发性破裂;18例无临床症状;1例漏诊.结论:子宫畸形患者不育的发生率并不高,但受孕后发生妊娠、分娩和产后并发症者较多,有的甚至可危及孕妇的生命,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经左胸贲门食管癌切除术胃、食管斜行套叠吻合法是目前治疗贲门食管癌有效的方法之一,此吻合法可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抗返流功能.因手术范围广、创伤大,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较多.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所入医护人员必须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术中配合分直接配合和间接配合.我院自1999年至2005年期间施行食管贲门癌切除术胃食管斜行套叠吻合手术共476例.现将手术中的配合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馥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骺滑脱的X线表现,着重分析早期和轻度滑脱的X线征象及原因.方法:21例均照骨盆前后位平片,18例加照蛙式髋关节侧位片,15例作了CT、MRI检查.结果:中度以上滑脱者5例,早期轻度滑脱者16例.其X线表现:骺线增宽或明显增宽者10例.后倾角增大,部分骺线内窄外宽者7例.股骨颈弯曲伴内侧皮质增厚者4例.并发缺血坏死者4例.结论:骨盆前后位特别是蛙式位髋关节侧位片联合应用CT、MRI对早期轻度的股骨头滑脱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军;孔繁荣;秦树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其对糖尿病在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医院58例糖尿病人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研究.结果:CH、TG、LDL-C、ApoA1含量则显著降低.结论:控制高脂血症和高血糖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琳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缺铁性贫血的分析和探讨,提示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和重视,以此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方法:对141例缺铁性贫血病例骨髓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占25.5%,增生活跃占66.7%,增生减低占7.8%,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细胞体积小,胞浆少.结论:缺铁性贫血引起的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作者:贾玉萍;王旭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2005年实施无痛肠镜30例,护士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病情,认真做好肠道准备,术中配合医生,术后交待患者注意事项,通过以上护理配合,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结肠镜检查的质量,说明在无痛性结肠镜的检查诊断中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蕾;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水平及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临床对用血的准确性、及时性提出更高要求,血站的血液制品的管理与监控显得尤为重要.血站的质量管理是将技术、行政和统计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技术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2000年8月至2005年9月,本站通过质量控制和管理,向临床供血16 000 000 ml,无一起质量事故,2004年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室间质量评价优胜单位,笔者的体会见下.
作者:穆建荣;杨卫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在临床急救工作中,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69例,其中血浆置换治疗32例,常规药物治疗37例,前者显示疗程短,胆碱酯酶活力单位CHE恢复较快及疗效较好等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卫东;王华锋;刘连起;曹怀光;余新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在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间隙感染早期积极抗炎支持治疗,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继续抗炎治疗.结果:88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均治愈.结论:采用综合治疗,能使颌面部间隙感染获得圆满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国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2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方法:将2004年至2005汕头市中心医院性病门诊确诊的102例梅毒患者血清同时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验、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试验检测,比较2种梅毒检测实验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02份血清中,83份血清TRUST阳性,17份经抗梅毒治疗血清TRUST阴性,TPPA试验97份血清为阳性.结论:TRUST试验可作为梅毒的人群筛查、疗效、复发或再感染的检测指标,TPPA试验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特异性方法,主要作为梅毒的确证试验.
作者:彭章荣;林祥伟;杨宏生;刘兴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采用静脉点滴舒血宁和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玲;王险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ICU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298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下呼吸道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高占79.9%,其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3.2%到29.2%之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岳猛;陈旭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职业道德教育是护生实习带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带教容易被忽视的内容,本文根据实习带教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护理带教工作实际,提出以推行整体护理模式加强人文关怀教育,以具体事例增强服务意识培养、以严格管理促进责任心增强、以有益活动陶冶情操是带教工作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将环境、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的全方位教育,才能收到显著效果.
作者:代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由于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结缔组织病或冠状动脉栓塞所引起.
作者:王明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脑卒中认知状况,提出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从所管辖社区的1 613户居民中随机抽取150户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脑卒中基础知识和急救护理知识认知状况较差,普遍缺乏脑卒中防病知识.结论:社区脑卒中健康教育亟需广泛开展,据此提出了适当的健康教育对策.
作者:宫丽娅;苏秀宁;韦运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临床特点与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资料,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与影像表现.结果:脊柱结核青少年多见,占发病人数68%,胸背、腰背疼痛为隐痛,起病缓慢,病程长,2个月~6 a不等,并截瘫4例,并肺结核5例;30例患者66个椎体受累,2个椎体20例,3个椎体6例,4个椎体以上2例.平片表现特点:椎间盘破坏、变窄、融合,椎体破坏、楔状变形,致脊柱局部后突畸形,椎旁寒性脓肿大于椎体破坏范围.CT表现:椎体破坏前2/3明显,寒性脓肿位于破坏椎体周围,部分可见颗粒状钙化,是特征.骨质破坏及寒性脓肿可突入椎管压迫脊髓.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能很好结合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何志辉;黎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早期妊娠自发性流产是异常妊娠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不孕症经治疗后获得妊娠及有习惯性流产史等高危病人中尤为常见.本文通过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探讨在早期妊娠流产时潜在因素的发现并结合多普勒探查子宫及黄体血流信号对早孕异常与否的诊断标准和价值,以期指导临床对其监护与治疗.
作者:刘钰铮;王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寰椎后桥的形成、分型、产生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11月共22435例体检中照颈椎片,有寰椎后桥者.结果:从中筛选出44例有寰椎后桥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30岁共7例,30岁~40岁者(含40岁)13例,40岁~50岁(含50岁)者12例,50岁~60岁(含60岁)者9例,≥60岁者3例;寰椎后桥完整型表现为直线形者7例、弧线形者19例,不连续者17例,双侧者1例.结论:寰椎后桥形态表现多样,是颈椎相关疾病不可忽视的征象之一,应引起临床和影像诊断医生的足够重视.
作者:曹敏;王刚;崔春燕;张勤;钟少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指尖血在糖耐量试验中的差异.方法:随机采取我院25例门诊患者的静脉血与指尖血进行糖耐量试验,2 h后静脉血与指尖血的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P<0.05实验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在糖耐量试验中静脉血的结果稳定性较好,干扰因素较少,是指尖血所不能取代的试验方法.
作者:周娜;韩峰;鲁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