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年;杨文东
我院2005年实施无痛肠镜30例,护士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病情,认真做好肠道准备,术中配合医生,术后交待患者注意事项,通过以上护理配合,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结肠镜检查的质量,说明在无痛性结肠镜的检查诊断中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蕾;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孤立性肺炎性假瘤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慢性增生性肿块,其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中的难点.Swensen等报道,约50%的因诊断不明确而手术的孤立性良性结节大部分为炎性假瘤.
作者:王秀兰;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探讨检测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8例T2DM患者,先进行尿液常规分析,再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终点比色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进行FPG、2hPG、HbA1c、BUN及Cr的检测,同日进行眼底检查.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将T2DM患者分为NDR和DR,并将DR患者分为BDR和PDR两组,进行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168例T2DM患者25.6%(43/168)表现为临床蛋白尿即DN.尿常规蛋白阴性组的尿mAlb和NAG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mAlb+NAG阳性率显著高于mAlb阳性率(χ2=4.629,P<0.05).72例并发DR患者中,56.9%(41/72)并发DN,37.5%(27/72)并发不同程度的早期肾脏损害.93.0%(53/57)BDR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47.4%(27/57)并发DN,93.3%(14/15)PDR患者并发DN,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168例T2DM患者中,56例尿蛋白和尿2项指标皆阴性者(全阴性组)7.1%(4/56)并发视网膜病变,112例尿蛋白和/或尿2项指标阳性者60.7%(68/112)并发视网膜病变,两者相差显著(P<0.01).并发DN者95.3%(41/43)并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尿2项指标阳性者39.1%(27/69)并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随着DR病变的加重,肾脏损害的程度也在加重;随着肾脏损害的加重,出现或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就增大,二者之间具有相关一致性.联合检测尿mAlb和NAG不仅是诊断早期肾损害和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亦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指标.
作者:李群年;杨文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保障血液质量是血站的根本所在,如何确保血液质量,这就要求血站应从内部管理、血液质量信息管理、采供血环节等几个方面出发,努力做好这些方面的各项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终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作者:黄传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简单经济有效地治疗胃石症.方法:口服5%碳酸氢纳,应用抑酸剂、胃动力药,结合胃镜下用异物钳或活检钳钳夹及胃石内多点注射5%碳酸氢钠治疗32例胃石症患者.结果:32例患者中5例仅用药物胃石消失,19例经1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8例2次镜下治疗胃石消失,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药物结合胃镜下钳夹同时向胃石内多点注射5%碳酸氢纳是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器械简单,患者痛苦少,花费低,便于推广.
作者:李君;冯如青;张学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使用集中空调的商场(超市)的空气卫生质量,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方法:收集太原市10家商场(超市)的空气监测数值,空调送风口检测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冷却水检测军团菌,场所空气检测CO2值,细菌总数.结果:空调通风口细菌总数全部不符合卫生规范要求,真菌总数均值合格率为20%,冷却水未检出军团菌;场所空气CO2合格率达到100%,细菌总数均值合格率80%.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卫生监督工作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规范对空调使用的清洗消毒.建议将空调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扩大卫生健康教育宣传覆盖面,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
作者:郝艳射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寰椎后桥的形成、分型、产生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至11月共22435例体检中照颈椎片,有寰椎后桥者.结果:从中筛选出44例有寰椎后桥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30岁共7例,30岁~40岁者(含40岁)13例,40岁~50岁(含50岁)者12例,50岁~60岁(含60岁)者9例,≥60岁者3例;寰椎后桥完整型表现为直线形者7例、弧线形者19例,不连续者17例,双侧者1例.结论:寰椎后桥形态表现多样,是颈椎相关疾病不可忽视的征象之一,应引起临床和影像诊断医生的足够重视.
作者:曹敏;王刚;崔春燕;张勤;钟少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发生低血糖症,其发生率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合理用药及药物在体内不正常的排泄有关,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多严重而不易纠正.
作者:臧文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报告疑有胆管结石的100例术前B超,ERCP检查与手术的对照结果,分析了两种检查各自的优点及不足,认为B超可作为胆管结石的初选检查,再行ERCP确诊,以提高胆管结石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陈莉;张立名;沈晓波;韩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由于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结缔组织病或冠状动脉栓塞所引起.
作者:王明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ICU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298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下呼吸道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高占79.9%,其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3.2%到29.2%之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岳猛;陈旭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据我国卫生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由20世纪50年代末的5.11%,至90年代初上升至11.26%,后十年上升了25%,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数达到1亿人以上[1].
作者:王捍;杜娟;赵德顺;纪凤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骺滑脱的X线表现,着重分析早期和轻度滑脱的X线征象及原因.方法:21例均照骨盆前后位平片,18例加照蛙式髋关节侧位片,15例作了CT、MRI检查.结果:中度以上滑脱者5例,早期轻度滑脱者16例.其X线表现:骺线增宽或明显增宽者10例.后倾角增大,部分骺线内窄外宽者7例.股骨颈弯曲伴内侧皮质增厚者4例.并发缺血坏死者4例.结论:骨盆前后位特别是蛙式位髋关节侧位片联合应用CT、MRI对早期轻度的股骨头滑脱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军;孔繁荣;秦树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部手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止痛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将患者分A、B两组,A组90例为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B组90例为术后即拔管而用传统的间断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止痛药,对两组的止痛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A组比B组患者止痛效果好,术后排气时间短.结论:腹部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护士做好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如观察疼痛症状术后排气时间及导管护理等,可保证镇痛泵发挥其效能.
作者:沙素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易感因素、可能原因及临床使用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现象易发生于老年、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有肾功能不全史的患者.结论:在治疗有上述合并症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时,应禁用或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作者:王素琴;冯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指尖血在糖耐量试验中的差异.方法:随机采取我院25例门诊患者的静脉血与指尖血进行糖耐量试验,2 h后静脉血与指尖血的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P<0.05实验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在糖耐量试验中静脉血的结果稳定性较好,干扰因素较少,是指尖血所不能取代的试验方法.
作者:周娜;韩峰;鲁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92例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娴熟的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细心的护理,出院时康复指导及术者熟练操作技术.结果:92例患者顺利康复,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郑秀莲;舒玉华;黄冰;林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PMC)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0例PMC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在发生PMC之前均有多种抗生素应用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等表现.20例均做粪厌氧菌培养,有14例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9例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PMC.结论:PMC多发生于抗生素应用之后,老年人、多种疾病联合、胃肠疾病或手术干预等是发生PMC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者,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腹泻、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此病.纤维结肠镜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少见,发病率为0.5%.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严重血液病,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所发生的贫血.
作者:马芹;刘海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缺铁性贫血的分析和探讨,提示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和重视,以此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方法:对141例缺铁性贫血病例骨髓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占25.5%,增生活跃占66.7%,增生减低占7.8%,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细胞体积小,胞浆少.结论:缺铁性贫血引起的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作者:贾玉萍;王旭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