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年来常用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各种光谱、色谱、及其他分析方法进行综述,以及制剂的分析和临床上的全血、血浆、血清、尿及组织等生物样品中大环内酯抗生素的检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介绍与病案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本文收集了建国以来,国家颁布的、与病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并联系病案书写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根据对所存在缺陷剖析,不少缺陷是由于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与病案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重视病案书写造成.减少病案书写与管理缺陷的关键在于医务人员重视、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病案书写行为、严格执行病案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与奖惩措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人工晶体飞速发展的这许多年来,对其的研究一直集中在材料、光学面和攀的设计方面,以解决生物相容性、屈光性、炎症反应、后囊膜混蚀、可折叠性、可调节性等问题,使术后并发症减到少,尽早恢复佳视力.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人工晶体可能存在的对视网膜的远期潜在性影响.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组织乏氧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病理改变,组织的含氧量对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因此应用放射性药物检测组织的含氧量为目前国际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日本生产,其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工作中检查和维护好仪器,对提高仪器的可靠性,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仪器的无效时间,降低总维护费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作好仪器的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护,早期地找出并修复故障处,确保检测质量和保持工作畅顺.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当地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现就近年在EHF治疗、护理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疼痛护理是临床医学领域一项重要的新兴课题,在部分发达国家,疼痛已经列入护理教育的课程,并将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情感经历;或是对这一损伤所作的描述[1].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生理体验,它广泛出现于各种疾病的病程中.疼痛不仅给患者躯体带来不适,而且对精神、心理、体质等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因此,对术后疼痛的评估和控制至关重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应用辽宁华卫制药有限公司出品的尤脱欣外涂治疗尖锐湿疣124例.结果:一个疗程脱落治愈占64.4%,两个疗程占16.9%,三个疗程占19.7%.结论:尤脱欣外涂治疗尖锐湿疣效果理想,方法简便.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的分析及掌握,有利于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合理分配医院的医疗技术资源,提高医院的总体水平,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我院2001年至2005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病案统计在实施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以来,改变了已沿用多年病案统计手工登记和索引卡片统计病案资料的手工模式.病案统计网络化是医院建设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病案统计必须加快网络化建设,首先要营造适应网络化信息资源的现代信息技术设施环境,不断提高病案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病案统计网络化为医疗单位在医疗、科研、教学、经营管理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医疗信息,使医疗单位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促进医疗单位不断发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临床工作中,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血液的输注虽抢救了患者的生命,但也存在着传播疾病的危险.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输血后传播疾病的医疗纠纷日渐增多起来.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肥厚组与无肥厚组,同时选择50例血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与正常对照组或无肥厚组24 h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肥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压变异性除白昼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关系密切,后者对前者有促进作用,前者对后者的风险性预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以疾病护理为中心阶段发展到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1].医院门诊是接受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场所[2].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在ICU与内科病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分布情况,以方便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的ICU及内科病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8株,占51.6%;革兰阳性球菌74株,占21.4%;真菌93株,占27.0%.结论:加强ICU和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检测非常必要,可指导临床合理的经验性治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对伤寒进行早期诊断.方法:对186例持续高热、疑似伤寒患者分别用肥达氏试验、乳胶凝集试验、伤寒杆菌抗原检测、对流免疫电泳(CIEP)和血培养五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检查.结果:五种方法的阳性率:肥达氏试验57.0%、乳胶凝集试验74.2%、伤寒杆菌抗原检测80.1%、CIEP80.6%、血培养75.8%.结论:伤寒杆菌抗原检测阳性率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且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早期诊断;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期剥离B超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对38例胎盘早期剥离的B型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所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B型超声对胎盘早期剥离的分型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临床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B型超声对胎盘早期剥离的早期诊断,尤其是无症状性的隐性胎盘早期剥离的早期发现、治疗及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选择一种快速、有效、副作用小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5人,将其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25人,利多卡因组80人.异丙酚组静脉推注异丙酚2.5 mg/kg,1 min~2 min推注完毕,进行手术操作,如术中出现肢体动作或手术时间延长,追加异丙酚2 ml~3 ml.利多卡因组于宫颈3点、9点处进针,抽吸无回血后各注入2%的利多卡因2.5 ml,并用棉签浸透2%利多卡因液插入宫颈内口,5 min后取出棉签行人工流产术.结果:异丙酚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0.01),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少(P<0.05),没有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P<0.01).结论:异丙酚静脉推注用于人工流产镇痛,快速、效果理想、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内科患者的营养状况,为临床工作及早发现营养不良、治疗疾病作出建议.方法:对44例内科住院患者运用主观全面评价方法(SGA)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被调查的内科住院患者SGA评价营养状况良好(A级)占总数的77.3%.轻、中度营养不良(B级)占18.2%,重度营养不良(C级)占4.5%.结论:该院大多数的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良好,但营养不良的现象仍存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小儿腹泻病是儿科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影响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微生态制剂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肠道病原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我院儿科应用内蒙古双岐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双岐三联活菌片(金双岐)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明确诊断的41例肝血管瘤病例的螺旋CT征象.结果:肝血管瘤于平扫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部分较大病灶中央可见星形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为特征性动脉期边缘结节样或中心强化(密度与同层腹主动脉接近),强化区进行性向中央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填充,较大病灶中央可见始终不填充区同平扫.其较以往普通CT可发现动脉期的典型征象并不受呼吸影响,且不宜遗漏病灶,诊断准确率很高.结论:应用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是佳、有效、可确诊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