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霞;周雪宁;权志博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病毒性脑炎51例患儿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爆发型病毒性脑炎自动出院,其余患儿顺利康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做好病毒性脑炎患儿住院评估、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高热护理、用药护理,及早进行肢体按摩和被动功能训练以及智力、语言和其他功能的锻炼是提高病毒性脑炎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庄琼冬;黄正华;王珊娜;叶燕璇;林琼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药物流产不全宫腔残留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药物流产不全宫腔残留的324例患者进行超声探查,重点观察子宫大小、内膜变化、宫腔形态及宫腔内异常回声.结果:本组超声对宫腔残留的检出率为93%(300/324),漏诊率7%(24/324).残留物回声分3型:弥漫光点型23%(69/300)、絮状光团型62%(186/300)、混合回声型15%(45/300).结论:宫腔残留的声像图具有多样性特点,超声诊断宫腔残留简便、快捷、准确,给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作者:邱予琼;王戈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两种检测方法(酶免法和免疫层析法)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随机采集临床血液样本460份,分别用EIA(酶免法)和IND(免疫层析法)检测AFP,经统计学分析,计算其敏感性、临床符合率和影响因素,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结果:460例患者临床血液样本两法检测AFP结果,灵敏度(低可检出限浓度)均为20 μg/L.可测范围EIA法为20 μg/L~10 000 μg/L,IND法为20 μg/L~30 000 μg/L,均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临床阴性符合率:EIA法为96.3%,IND为100%;临床阳性符合率:EIA法为89.1%,IND为97.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法对0 μmol/L~684 μmol/L胆红素均无交叉反应.结论:IND法与EIA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10 min~15 min出结果)等优点,更符合临床实际推广应用.
作者:林日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由于妊娠期特殊的生理需要,妊娠妇女对钙的需要量明显增加[1].同时妊娠期由于血容量的增加使血钙浓度相对降低,加之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又使尿钙排泄量增加,而且孕期雌激素的升高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母体的骨钙的吸收,因此孕妇体内长期处于低钙状态[2].作者选用复方氨基酸螯合钙(即乐力胶囊)对180名16周~28周的孕妇进行孕期补钙前瞻性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孕妇体内的血钙状况,观察孕期补钙对孕妇的临床症状改善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和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现报道结果如下.
作者:李丹燕;王宇晗;张丽丽;刘立红;张春惠 刊期: 2006年第18期
ADVIA120是由Bayer公司新推出的全自动多项参数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用激光测量红细胞.
作者:李鹏;胡淑玲;孟欣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前列腺炎的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前列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法,对256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CT进行检测.结果:256例前列腺炎患者检出CT 63例,阳性率为24.5%.结论:前列腺炎患者与CT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指导临床在病原学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东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癌之一,由于肝癌具有易早期转移,合并肝硬化,多中心发生等生物学特性,极大限制了手术切除方法的应用.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介入治疗-经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它普遍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术后身体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治病救人的过硬本领,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医德,又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医学事业,树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思想.一个医学院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医疗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医务人员,关键在教师.作为医学专业的教师,我们应该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形成科学求实的严谨教风,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既教书又育人, 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用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医疗人才.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教师,还应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作者:谢春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评价急性阑尾炎X线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或可疑患者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观察其阳性X线征象,并与手术中所见及病理诊断对照.结果:本组37例腹部立位片可见右下腹反射性肠郁积,21例右侧腰大肌阴影模糊或右下腹腹壁脂肪线模糊,7例右下腹可见软组织块影,4例显示有阑尾结石,3例腹部立位平片可见气腹.结论:急性阑尾炎X线征象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有重要协助作用.
作者:王毅;陈方敏;梁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为提高重度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早期采用大剂量乙酰胺0.5 g/kg~2.0 g/k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滴注2次/d~4次/d.结果:治疗组55例重度中毒患者治愈53例,治愈率96.4%;死亡2例,占3.6%.对照组30例,治愈22例,治愈率73.3%;死亡6例,占20%;后遗症2例,占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剂量乙酰胺静脉滴注可提高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成功率,避免了肌注局部刺激作用,效果较好.
作者:唐雪瑞;杜宗堂;陈展翠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更好地指导反馈于临床并服务于临床.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8.45%,空气合格率和医护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5.58%和93.03%.结论:在治疗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遵循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院环境卫生学的消毒监测工作,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靳荷;马惠风;路俊彩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在胆总管下段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术前经腹超声检查,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7例中超声检查诊断为胆总管下段结石并肝外胆管扩张37例,并肝内胆管扩张5例.超声漏诊5例.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9.36%.结论:经腹超声是一种无损伤、无痛性检查,熟练掌握超声检查胆总管下段结石的操作手法,对显示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萍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前大多数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由于麻醉以及术后长时间的卧床,使膀胱处于麻痹状态,以及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因素,因而术后尿潴留时常发生.如何防止和解决术后尿潴留,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自2005年1月至12月间,我科对40例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进行了常归的热敷和诱导法以及艾条灸和针灸的临床观察,采用艾条灸和针灸的效果优于常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莉;刘洪翠;刘增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前肺癌已成为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许多地区其发病率、死亡率都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肺癌患者中80%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加强预后因素研究对于实施治疗计划尤为重要.影响肺癌预后的因素很多,传统的TNM分期在肺癌的预后和分期中起到很大作用,但也有较大局限.我们已清楚地发现,肿瘤的大小(直径<3.0 cm和>3.0 cm)与生存时间有明显的关系,但在直径<3.0 cm的肿瘤中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一般来说,肿瘤越小,越有可能为早期病变,越有可能获得治愈,但是,病变在1 cm的肿瘤也会出现转移,因此单从某一个方面考虑肿瘤的预后是不完备的,不能代表所有的肿瘤患者.这就要求从多个方面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本文就目前临床研究较为成熟的几个方面对于肺癌预后分析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秦晓松;田应选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脏组织活检术后并发症.方法:对64例肾脏疾病患者组织活检后出现血尿、肾包膜下血肿进行观察.结果:血尿和肾包膜下血肿的总发生率为71.8%.其中血尿为46.9%、血肿12.5%、血尿同时有血肿为12.5%.结论:肾脏组织活检是肾脏疾病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海英;张健;荆稳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根据我院药库管理系统中的药品消耗量、金额等数据,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用药金额呈逐年递减趋势,用药品种不断增多.使用率较高者以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为主.结论:我院抗生素使用趋于合理.
作者:张敏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群分析,为慢性牙周炎病因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普通细菌培养和厌氧菌培养,通过涂片染色、菌落形态、生化鉴定进行微生物学分析.结果:8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检测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多为厌氧菌感染且多数为厌氧菌和需养菌的混合感染,其中多见为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 Pi)、福赛类杆菌(Bacteriodes forsythus, Bf)、核梭杆菌(ubacterium nucleatum, Fn)、产黑色素普氏菌(Prevotella melaninogenicus, Pm).结论:临床诊断与治疗慢性牙周炎,应更多开展厌氧菌的检验,慢性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群分析对探索早期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牙周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刚;吴坚;陈月燕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软肝缩脾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口服软肝缩脾胶囊,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疗程90 d,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论: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果:软肝缩脾胶囊能有效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
作者:霍璞;肖社玲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住院的7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二维声像图改变:内膜毛糙、内-中膜(IMT)增厚、斑块形成,其中内膜毛糙、IMT增厚是早期诊断颈动脉硬化的敏感指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充盈缺损为无回声斑块诊断的重要特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静;龚念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方法、处理、预防.方法:对3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损伤共施行手术54次.2次手术者42例,3次手术者4例,4次手术者1例.手术后均痊愈.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在预防,也可以避免.可依据损伤情况、发现时间行不同的处理.
作者:刘云峰;慕为民;高小鹏 刊期: 200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