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微量泵进行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李珍珍

关键词:应用, 微量泵, 持续气道湿化, 吸入气体, 气管切开, 温度和湿度, 湿度和温度, 上呼吸道, 黏膜, 护理措施, 鼻腔, 分泌物, 并发症, 纤毛, 吸出, 痰液, 术后, 排痰, 黏液, 功能
摘要: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是保证气道黏膜、纤毛黏液正常功能的重要条件,而上呼吸道则是调节吸入气体湿度和温度的重要部位,口鼻腔对气体的湿化、温化起很重要的作用.气管切开后,气体未经口鼻腔作用直接进入气管,这样就可能造成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及潴留,使病人排痰不畅,也不利于痰液的吸出,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气管切开术后,给予持续气道湿化是必要的护理措施.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意义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孕足月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20例为实验组,随机选不愿行镇痛的足月孕妇25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宫口开大2 cm~3 cm时给予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CSEA)镇痛,取L2~3或L3~4间隙穿刺成功后于蛛网膜下腔给予低剂量麻醉剂0.8 ml(其中0.5%布比卡因0.3 ml;芬太尼25 μg,容积为0.5 ml),30 min后于硬膜外腔用病人自控镇痛泵以5 ml/h的速度持续给予0.5%布比卡因10 ml+芬太尼0.1 mg(容积为2 ml)+氯化钠注射液88 ml混合液,至宫口开全时停药.同时严密监测两组产妇的血压(BP)、脉搏(PR)、呼吸(R),比较两组产妇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手术产率、产后24 h出血量、催产素使用率和新生儿评分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实验组镇痛有效率100.0%;实验组宫颈扩张速度快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产程中BP、PR、R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催产素使用、手术产率、新生儿评分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CSEA可有效用于分娩镇痛,并且对产妇BP、PR、R及新生儿评分无影响,可安全应用.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护理见习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代护理观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独立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独立决定他们所存在的护理问题,独立执行相关的护理措施.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自我调整的判断过程,而且这个判断过程必须是理性的综合考虑各种情况[1].护理学科中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护理问题的确立及其解决方法的思维和推理过程,护士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综合考虑病人的病情、心理变化、家庭背景等各种情况,作出适应于服务对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在临床护理中较好地满足病人需要,因人而异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而高等护理本科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习知识习惯于全盘接受,毕业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被动地执行医嘱,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很难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也不利于护理事业的发展.所以在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妇产科护理学>临床见习教学中进行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闵俊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Sysmex UF-100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疗效敏感性的评价

    目的:为了评价UF-100全自动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和疗效的敏感性.方法:采用UF-100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简称UF-100)、US-2100R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简称US-2100)、尿沉渣显微镜法对2例急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全程尿液分析观察,并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F-100全自动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US-2100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尿沉渣显微镜法、三种方法的原理、优点各不相同,但在不同程度上有重叠和交叉,提示UF-100全自动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及其治疗疗效有较好的监测和评价.

    作者:潘琳;周晓燕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护理宣教体会

    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是乙肝病毒(HBV)赖以存在的宿主,对于乙肝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我国ASC约占人群的10%左右.笔者随机调查了80例来我院就诊的ASC患者,发现患者大多数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疾病,并对此进行了护理和宣教,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才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和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及护理

    目的:总结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与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和对症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继发不孕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阻塞输卵管68支;对照组32例,阻塞输卵管60支;实验组行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加再通术;对照组仅用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治疗.依据心理特征,采用对症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所有患者进行了治疗后追踪,1 a后复查子宫输卵管造影,统计对比资料.结果:实验组再通成功率63.23%(43/68),对照组31.67%(19/60),两组对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1 a后仍有输卵管阻塞的实验组8支,对照组12支.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选择性输卵管加压通液合并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方法更加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莫秀风;高建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胎盘早剥的30例患者进行超声观察.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7%(26/30),诊断错误4例(漏诊2例,误诊2例),占13.33%.将胎盘早剥的声像图分析归纳为4型:胎盘后血肿型40.00%(12/30),边缘血肿型16.67(5/30),胎盘局限增厚型23.33%(7/30),胎盘外型6.67%(2/30).结论:对临床疑似胎盘早剥的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具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铭东;牟元界;杨建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试论显微镜复查工作

    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的广泛应用,对于过去称之为血常规或血液计数仪的术语已更名为实际科学的血液分析或血液分析仪.根据仪器的档次不同,有三分类或五分类不等.不论是三分类还是五分类,都给临床快速提供了更多准确度好、精确度高的参考数据.这些都是手工分析法所无法比拟的.但值得一提的是,血片染色镜检和显微镜计数复查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工作一定不能忽视,再好的仪器均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查.为此,本文就仪器无法取代显微镜检查的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叶心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选择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4年7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0例,观察围气腹期和气腹前后血压、心率、血氧的变化.

    作者:刘学良;薛亚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LC手术合并阑尾切除25例分析

    目的:分析LC手术合并阑尾切除的适应证、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治疗胆囊疾病合并阑尾疾病25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5例中1例中转,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结论:LC手术合并阑尾切除具有痛苦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经济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赵建刚;印概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颈椎间盘病变864例CT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病变的CT平扫诊断价值.方法:对864例颈椎间盘病变的CT表现按节段、类型、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颈椎间盘病变大部分与颈椎退行性变密切相关;颈椎间盘膨出和脱出较少见,以突出为主,程度多在2 mm~5 mm之间;单节段发生较少,多节段发生常见,依次以C5~6、C3~4、C4~5多见,突出程度多在2 mm~5 mm之间.结论:CT诊断颈椎间盘病变方便、快捷、准确,是诊断颈椎间盘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范兵;曹诗林;卢霞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彩超诊断布加综合征

    1 临床资料及方法患者女性,42岁,右下肢浅表静脉曲张20余年,5 a前反复出现牙龈出血,伴有腹胀不适,当时曾检查B超发现脾大,一直未予治疗,近0.5 a来右下肢浅表静脉曲张加重,今来院就诊.查体:腹部略饱满,右侧腹壁可见少量浅表静脉曲张,肝肋下未及,剑下4 cm,脾大,移动性浊音(-).右小腿内侧可见大量曲张静脉团,胫前可见溃疡后色素沉着,左小腿后内侧也可见少量曲张静脉,双下肢无水肿.行肝、胆、胰、脾彩超检查,使用仪器为PHLIPS-SD800,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多切面扫查.

    作者:郭佳慧;梁海艺;马淑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探讨

    EMs是临床常见妇科良性疾病,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主要从EMs与恶性肿瘤相关性、免疫学、激素、环境毒素、基因等方面综述EMs研究进展.

    作者:皇甫惠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经皮等离子刀椎间盘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经皮等离子刀椎间盘成形术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3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进行经皮等离子刀椎间盘成形并随访其近期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得以随访,长11个月,短2.5个月,优良率达93%,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经皮等离子刀椎间盘成形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好方法.它比目前开展的其他介入方法更具优越性.

    作者:雷高;赵养学;罗德民;高宏伟;牛明忠;李德成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泪道探通注油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的应用

    目的:讨论泪道探通注油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的疗效及优点.方法:用普通9号针头(自制:针头磨顿且有一定的弧度)接盛有红霉素眼膏(加热熔化)的皮试管或2 ml注射器,按泪道探通法探通泪道(勿成假道),然后边注油边退针,速度要慢,使油膏充满整个泪道.1周后用甲硝唑冲洗.结果:治疗238例246眼,一次性探通注油冲洗治愈占85%,2次探通冲洗治愈占10%,4次探通注油冲洗治愈占5%.体会:(1)慢性泪囊炎冲洗无脓液时且鼻腔无感染病灶时方按此法进行.(2)红霉素眼膏系油剂注入泪道既可抗菌消炎,又可有效的防止再粘连而控制复发.(3)甲硝唑是抗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的特效药,局部用药可直接杀死细菌,且毒性小,无副作用.(4)此法操作容易,器械简单,病人痛苦小,花钱少易接受.

    作者:杨文侠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HCV RNA与抗-HCV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

    HCV病毒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输入血液制品传播,目前世界范围内感染率为3%.HCV病毒引起的肝炎约80%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约25%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丙型肝炎治疗难度大、疗程长、疗效欠佳、费用高,所以选择理想的检测方法及早检出HCV病毒非常重要[1].本文对103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进行了HCV RNA和抗-HCV检测,HCV RNA检测采用的是实时荧光定量法,抗-HCV检测采用的是酶联免疫法(ELISA).其结果如下.

    作者:张建敏;黄怡;张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B超和CDFI对晚期妊娠胎儿脐带绕颈诊断236例对照观察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孕妇产前常规B超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诊断胎儿脐带绕颈与分娩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接诊的1 000例晚期妊娠患者B超与CDFI的检查结果.结果:B超诊断脐带绕颈130例(约占21.4%);CDFI诊断脐带绕颈106例(约占26.8%).两种方法诊断脐绕颈无差异,但B超假阳性率高于CDFI.结论:CDFI能形象、直观、准确诊断脐带绕颈同时还能准确反映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对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和预后提供有价值数据;而B超诊断率低于CDFI,但应用广泛、经济实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刘守蓉;张成荣;刘谨;李学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DRYSTAR5500型干式打印机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

    干式激光打印机由于无化学污染,不必进行湿处理,清洁过程简单,无需暗室操作,打印质量上乘等优点将在今后的数字化放射科中起到主导作用.本文就使用DRYSTAR5500打印机的体会及优势介绍如下.

    作者:胡安宁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小儿推拿治疗口疮50例

    口疮是小儿时期消化道的常见病,是以齿龈、舌体、面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为主症,其特点是疼痛拒食、烦躁不安,本人自2002年以来,采用小儿推拿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幼蕊;樊景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儿童固定正畸的口腔护理

    错 畸形是口腔常见病,不仅影响美观,同时也影响口腔功能和口腔健康,近年来,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固定矫治器附件多、疗程长,过程复杂.在矫治期间如果口腔护理不当,会导致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发生,这样不仅影响矫治的效果,而且更有损于口腔健康.本文对近3 a来我院182例儿童固定矫治资料的收集,浅谈口腔护理在固定正畸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王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三种沙眼衣原体检测方法的对比评价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层析法(C-C快速法)和糖原试验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三种方法分别对102例送检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以PCR法作参比,免疫层析法敏感性为86.7%,转异性为97.7%;糖原试验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6.6%.结论:PCR法有较高灵敏度,免疫层析法有一定灵敏度和专一性,基层医院可以采用.

    作者:常海萍;薛玲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