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育卿;陈如冰
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我科共收治胸外伤病人613例,其中气管断裂患者为12例,占胸外伤病人的1.9%,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天灵;李计文;李国霞;张翠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VEGF、CD44s和CD44v6抗原在颅内转移瘤及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枸橼酸缓冲液(MW-CA)、EDTA修复抗原,微波-LSAB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D44s和CD44v6基因蛋白在20例正常脑组织、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和30例颅内转移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正常脑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25%(5/20),CD44s和CD44v6表达均为阴性;35例脑胶质母细胞瘤VEGF、CD44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29/35)和100%(35/35),CD44v6表达为阴性;30例颅内转移瘤中VEGF、CD44s和CD44v6性表达率分别为90.0%(27/30)、86.7%(26/30)和66.7%(20/30).VEGF、CD44s和CD44v6在正常脑组织、脑胶质母细胞瘤和颅内转移瘤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颅内转移瘤及脑胶质母细胞瘤与CD44v6表达差异有显著性,但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有助于脑胶质母细胞瘤、颅内转移瘤与正常脑组织的鉴别,而CD44s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可能与其脑内侵袭过程有关,无CD44v6表达可能与其很少发生颅外转移有关,VEGF和CD44v6有可能成为颅内转移瘤诊治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熊正文;范水平;冯骥良;胡海霞;黄勇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收治的30例肺心病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又给予酚妥拉明与多巴胺静滴,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仝霞;高水莲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诊断价值.方法:采用CT对10例HIE患者进行检查分析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4例合并脑损伤情况.
作者:林华锐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本文介绍了我院自2000年至2004年收治的2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护理,并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对症处理、胸腔穿刺护理及恢复期护理等几个护理环节全面阐明了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作者:郑妮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DCS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DCS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50例.结果:术后经3 a随访,50例患者骨折全部痊愈,优良率为86%.结论:使用DCS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性能优越,固定牢靠,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黄希勤;高文波;陈伟兵;何春雷;廖文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方法:所有入选的急性肾衰竭患者45例均给予一周2次~3次,每次2 h~4 h的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愈34例(占75.6%),转为慢性4例(占8.9%),死亡7例(占15.6%).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早期及时血液透析治疗,有利于减少严重并发症,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减少死亡率.
作者:张亚莉;柳红婷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子宫是众多女性生殖器中的一个重要器官,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子宫切除术前后应对妇女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自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来我院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人有169例,我们对这169例妇女进行了手术前后相关性知识方面的调查,旨在了解子宫全切术对这些妇女是否在生理、心理上造成影响,以制定出相关护理措施,消除她们的心理障碍.
作者:刘丽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胃食管返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慢性的不正常的返流进入食管,并且引起严重的持续不适感.GERD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或食物返流,它可引起食管糜烂、溃疡、出血、狭窄等[1~3],类似于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常见疾病一样,可以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GERD还有增加发展为Barrett食管及食管癌的危险[5~6].
作者:郭旭;杨云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静脉穿刺是护士日常工作中基本的一项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不仅是操作者手法、技巧和熟练程度的问题,同时与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有关.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影响穿刺成功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种.
作者:樊秋云;侯钦丽 刊期: 2005年第22期
主动脉窦瘤破裂(RAAS)又称乏氏窦瘤破裂,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6%.由于瘤体破裂可形成主动脉心腔瘘,产生急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腔容量负荷增加,而导致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多数病情发展迅速,及时正确的诊断对于改善病人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贾恩亮;庞丽;赵玲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为了解我地育龄妇女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我们对来我院作常规孕期体检的1 082例早期妊娠妇女进行了血清弓形虫循环抗原(CAg)、特异性IgM(TOXAb-IgM)、特异性IgG(TOXAb-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分析检测.以便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孕妇应用药物治疗并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降低了胎儿宫内感染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 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TOXAb-IgG)、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TOXAb-IgM)和弓形虫循环抗原(CAg).结果:在1 082例早期妊娠妇女中检出CAg阳性4例,阳性率0.36%;TOXAb-IgG,阳性24例,阳性率2.22%;TOXAb-IgM,阳性36例,阳性率3.33%;TOXAb-IgG+TOXAb-IgM,阳性7例,阳性率0.65%;CAg+TOXAb-IgG+TOXAb-IgM阳性2例,阳性率0.18%;总阳性73例,阳性率6.75%.结论:应该加强对育龄妇女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和防治意识,并对孕前和孕期妇女进行弓形虫感染的动态血清监测,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重大意义.
作者:吴大富;杨红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因心悸胸痛20 d加重3 d伴头晕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4次/min,三尖瓣区可闻及全收缩Ⅱ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姚英;黄朝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主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入院.头颅MRI示右侧桥小脑角占位病变.术中见桥小脑角囊肿,直径1 cm,囊壁厚0.1 cm,边界较清,囊液黄白色.镜下表现:囊壁被覆单层或假复层立方上皮,部分有纤毛及杯状细胞,皮下结缔组织内可见黏液腺.诊断:桥小脑角肠源性囊肿Ⅱ型.
作者:张文;成媛;陈玮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抗乙肝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根据处方中药的性状和理化性质,确定了简单合理的制剂制备工艺;同时根据医院药品质量检测条件,应用薄层色谱法与丹参、赤芍、重楼和青黛的鉴别,经考察,剂型稳定,检测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抗乙肝颗粒剂制备工艺设计合理,质量标准稳定可行.
作者:吴静;王燕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无功能积水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腹膜后腹腔镜无功能积水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中转开腹手术和输血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腹膜后腹腔镜无功能积水肾切除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苏小林;宗炜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奥硝唑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奥硝唑粉、根管充填粉、碘仿与根管充填剂调成的糊剂)和对照组(甲醛甲酚).结果:治疗组疗程短,见效快,不易复发,总有效率高.结论:奥硝唑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晓环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了本科近4年来94例全肺切除患者中合并有心律失常的类型、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发生心律失常29例(占30.8%),均发生在3 d内,以窦性心动过速为常见,均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心律失常是全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心电图异常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采用止痛治疗有效降低发生率.结论:术前对有心血管疾病和易患者应进行干预治疗,改善心肌储备,术中术后保持血氧平稳,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减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张荣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我院内科门诊分诊工作的经验.方法:首先要做好就诊病人的心理护理,优化病人的服务流程,注意区分轻重缓急,提高分诊质量,提高分析和判断病人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不断地学习基础理论,丰富临床经验.结果: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门诊病人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作者:周苏珍;胡明瑜;徐菊芬;缪秋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病人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以期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结合文献对46例中13例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准备不充分;丧失手术有利时机;术式选择不当而增加机体创伤或未达到充分胆道减压;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及伴发疾病多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除合理的抗休克、抗感染等治疗外,应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尽早施行胆道引流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随时监测,防治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作者:杜长江;周杰 刊期: 200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