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心理因素

樊秋云;侯钦丽

关键词:静脉穿刺成功, 操作者, 穿刺成功率, 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 熟练程度, 临床观察, 手法, 技巧, 护士
摘要:静脉穿刺是护士日常工作中基本的一项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不仅是操作者手法、技巧和熟练程度的问题,同时与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有关.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影响穿刺成功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种.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常发生腹胀、肠功能恢复慢,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伤口愈合时间延长.传统的腹部手术病人护理就是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及指导,而舒适护理是护理活动与舒适的研究,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终目的是让病人身心处于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何玲;周靖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探讨抗乙肝颗粒剂制备工艺和质控标准

    目的:探讨抗乙肝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根据处方中药的性状和理化性质,确定了简单合理的制剂制备工艺;同时根据医院药品质量检测条件,应用薄层色谱法与丹参、赤芍、重楼和青黛的鉴别,经考察,剂型稳定,检测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抗乙肝颗粒剂制备工艺设计合理,质量标准稳定可行.

    作者:吴静;王燕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预防差错事故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立法日渐完善.为了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从而保证病人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保护护士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一名护士,在近20 a的护理工作中,体会如下.

    作者:黄俊峰;刘晶晶;于大方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急诊摄片质量保证的探讨

    急诊摄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急诊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为了做好急诊摄片的质量保证工作,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着重从急诊病人的特点、检查前准备、机器设备、操作技术和暗室处理几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陈德华;陈春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米索前列醇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头位晚期妊娠具有引产指征,无引产及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84例,随机分成两组,缩宫素组用缩宫素2.5 I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内,米索组用米索前列醇50 μg阴道后穹窿给药,间隔4 h~6 h重复给药一次,24 h内大剂量为200 μg.结果:米索组引产成功率为94.5%,缩宫素组为79.8%,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总产程时间米索组短于缩宫素组.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既能促进宫颈成熟、软化,又能短时间内出现规律宫缩,是一种引产成功率高、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引产药物,但使用期间需密切观察.

    作者:张辉华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增强法律意识重视病案管理

    目的: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病案管理.方法:通过规范病案管理制度,建立质控管理体制,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增强病案人员的法律意识,来适应医院和社会对病案管理的要求.结果:有效地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只有把如何管理好、保护好、使用好病案与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有机结合,才能防患于未然.

    作者:谢锦艳;冯月明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临床实验室仪器管理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检验进入了一个自动化的时代.随之也给我们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仪器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检验的质量和实验室的管理.本文从仪器的选购与安装、操作人员培训、性能评估、维护保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检验仪器的管理.

    作者:翁改志;路军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骨科病人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骨科病人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引起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出现不良反应,了解其原因,落实措施.结果:有效的提高了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减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受到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结论:考虑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术前应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对于体质差及年老者,尽量减少采用此方法.

    作者:肖育卿;陈如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X线机故障两例

    1 DG5016型C型臂X射线机1.1 故障现象踩下透视曝光开关,监视器上无图像显示.1.2 检修过程开机后,按下透视转换按键,自动电压调节按键,踩下透视曝光开关,移动显像小车上曝光指示灯亮.松开透视曝光开关,指示灯灭.提示机器控制部分和高压部分正常.故障应在电视信号输入线路方面.

    作者:李国;李强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针刺扶突穴行甲状腺瘤切除术麻醉效果观察

    针麻或针药复合麻醉对甲状腺手术的应用由来己久,人们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如下.

    作者:赵爱华;赵敏;宋德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

    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方法:本组50例中,术中发现40例,输尿管修补术15例,输尿管断端吻合术13例,输尿管膀胱吻合术12例.其余10例术后根据病史、肾分泌造影(IVU)、逆行造影等检查后,再进行相应手术.结果:本组50例均获痊愈,所有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细致规范手术操作,及早发现处理,是预防和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舒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疼痛的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可行性.方法:对2003年至2004年4月45例因盆腔疼痛收入院的患者,其中盆腔内异症18例,急慢性盆腔炎5例,盆腔炎伴炎性包块形成6例,盆腔脓肿6例,盆腔粘连9例,原发性痛经1例均实施腹腔镜下相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个月.结果:除2例失访,5例无改善,38例盆腔疼痛症状有所改善,手术有效率86.5%.结论:对各种疾病引致的盆腔疼痛,腹腔镜下施行相关手术后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敏仪;汪星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口腔科交叉感染现状及预防措施

    随着口腔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口腔卫生知识产权的普及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口腔医疗服务的卫生化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它要求口腔医学提供全新的理念、技术、方法、装备及业务流程和规范.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消毒灭菌比较困难,故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因此,切断口腔器械传播途径是预防血液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丽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我们检测了13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和胆酸(CG)水平,探讨其对各种慢性肝病诊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自发性气胸的整体护理与体会

    本文介绍了我院自2000年至2004年收治的2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护理,并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对症处理、胸腔穿刺护理及恢复期护理等几个护理环节全面阐明了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作者:郑妮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心理因素

    静脉穿刺是护士日常工作中基本的一项操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不仅是操作者手法、技巧和熟练程度的问题,同时与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有关.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影响穿刺成功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种.

    作者:樊秋云;侯钦丽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TOSHIBA-40FR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对设置的应用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中,我们发现一个项目会影响紧随其后项目的测试结果,这是由仪器清洗系统的工作模式造成的.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之一是一种试剂中含有另一试验的测定物质而直接干扰其测试结果.原因之二是一种试剂中含有改变另一试验反应条件或影响其反应进程的物质而间接干扰其测试结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通常是用调整实验的前后顺序来消除这种影响[1],但遇到实验互相干扰或因选作实验使原本不相关的实验相互影响,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设置交叉污染对来解决.

    作者:尤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21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的护理,其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0例,套管内分泌物阻塞2例,皮下气肿2例,气道出血2例,套管脱离气管切口滑入气管前臂组织1例.通过加强护理,及时处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慧君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子宫全切术前后性生活状况调查及健康指导

    子宫是众多女性生殖器中的一个重要器官,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子宫切除术前后应对妇女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自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来我院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人有169例,我们对这169例妇女进行了手术前后相关性知识方面的调查,旨在了解子宫全切术对这些妇女是否在生理、心理上造成影响,以制定出相关护理措施,消除她们的心理障碍.

    作者:刘丽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炎的治疗在临床上较为棘手,蛋白尿是促进肾小球硬化导致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而肾性高血压亦可引起主要靶器官肾脏的损害,诸多因素终导致慢性肾损害乃至尿毒症,它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为探索减缓肾炎发展的方法,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