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君
目的:探讨卵巢畸胎瘤的CT特征与病理基础.方法: 47例卵巢畸胎瘤病例,术前均常规进行平扫,两期或三期增强扫描,并进行各种二、三维重建,术后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与病理表现.结果: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成熟性畸胎瘤44例多有典型的脂肪、液体、软组织、骨、钙化等多种密度结构混杂;1例恶变成熟性畸胎瘤以软组织肿块为主,周围边界不清,有淋巴结转移;2例未成熟性畸胎瘤均有大量散在斑点及小结节钙化,而其他征象相对于成熟性畸胎瘤无明显特异.结论:螺旋CT拥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对卵巢畸胎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并能对病变是否恶变和分辨成熟性/未成熟性畸胎瘤做出初步判断.
作者:陈爱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DCS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DCS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50例.结果:术后经3 a随访,50例患者骨折全部痊愈,优良率为86%.结论:使用DCS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性能优越,固定牢靠,疗效满意,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黄希勤;高文波;陈伟兵;何春雷;廖文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慢性肾炎的治疗在临床上较为棘手,蛋白尿是促进肾小球硬化导致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而肾性高血压亦可引起主要靶器官肾脏的损害,诸多因素终导致慢性肾损害乃至尿毒症,它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为探索减缓肾炎发展的方法,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芳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可行性.方法:对2003年至2004年4月45例因盆腔疼痛收入院的患者,其中盆腔内异症18例,急慢性盆腔炎5例,盆腔炎伴炎性包块形成6例,盆腔脓肿6例,盆腔粘连9例,原发性痛经1例均实施腹腔镜下相关手术治疗,术后随访5个月.结果:除2例失访,5例无改善,38例盆腔疼痛症状有所改善,手术有效率86.5%.结论:对各种疾病引致的盆腔疼痛,腹腔镜下施行相关手术后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敏仪;汪星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同时处理其他病变的经验.方法: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同时行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腹腔粘连松解术.结果:22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切口无感染及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与单一手术无明显区别.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不但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也可以同时行联合手术治疗多个病变,比开腹子宫全切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王转爱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在胆源性胰腺炎中,胆道梗阻或感染是胰腺炎发生出血坏死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常见的重症急腹症之一.一旦胰腺出现出血坏死,其病情特点:病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预后差.手术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手术创伤会加重胰腺损伤,并导致全身应激水平下降,因此,手术后的护理更为复杂.我科于2005年4月收治了2例老年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席冬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我院自1995年至2004年共收治肾损伤患者64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4例.男59例,女5例.年龄15岁~59岁,平均33岁.左肾33例,右肾28例,双肾3例.
作者:史建国 刊期: 2005年第22期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逐渐增高,为给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我们从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94株表皮葡萄球菌,观察其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梅春;杨春玲;李曙晨;赵善娜 刊期: 2005年第2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因心悸胸痛20 d加重3 d伴头晕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4次/min,三尖瓣区可闻及全收缩Ⅱ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姚英;黄朝辉 刊期: 2005年第22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广泛使用,赋予了尿液分析许多新的内容,它的快速、简便、准确、多参数分析,深得广大检验及临床医生的好评,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广大检验工作者重视,现分析如下.
作者:师秀云 刊期: 2005年第22期
意外事故死亡在急诊死亡病例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其往往因发病急、发展快、病情急而死亡率较高.如何提高此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是我们每一位急诊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在将我院急诊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接诊的因意外事故死亡的病例46例进行简单分析,望能为我们急诊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作者:侯树荫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子宫是众多女性生殖器中的一个重要器官,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子宫切除术前后应对妇女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自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来我院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的病人有169例,我们对这169例妇女进行了手术前后相关性知识方面的调查,旨在了解子宫全切术对这些妇女是否在生理、心理上造成影响,以制定出相关护理措施,消除她们的心理障碍.
作者:刘丽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尿液检验是临床实验室诊断的常规检测项目,多联试纸分析方法是重要的检测手段,然而检测质量往往被忽视.通过长期的实际工作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对于提高尿液分析质量较为重要:标本质量的控制、尿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和尿液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本文就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于加强质量意识,规范操作步骤,发出高质量尿分析报告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白云;安黎云;李玮;刘艳丽;王缚鲲;陈兴 刊期: 2005年第22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要求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适应社会,而且要求品德高尚.
作者:张亚妮 刊期: 2005年第22期
2000年1月至2005年5月,我科共收治胸外伤病人613例,其中气管断裂患者为12例,占胸外伤病人的1.9%,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天灵;李计文;李国霞;张翠珍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的标准化应用,对尿液分析仪器的干扰因素造成的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联机后结果与显微镜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F-1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所测管型和红细胞假阳性率较高,分别为37.0%和26.3%;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假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3.5%和13.3%.结论:通过UF-1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尿干化学仪和显微镜三者交叉互检,可排除假阳性结果,使尿液分析标准化.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梁秀兰;贺淑霞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腹部外伤引起肠腔破裂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7例有明确外伤病史、进行了CT检查且手术确诊的肠腔破裂穿孔病例,回顾分析CT图像.结果:小肠破裂4例,小肠及降结肠破裂1例,十二指肠破裂2例.CT表现:腹腔积液7例,肠系膜血肿5例,腹腔局部管壁增厚、间隙不清5例,气腹2例.结论:腹部钝伤合并肠腔破裂CT检查非常有价值.
作者:金杰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现代护理教学不是要全部灌输知识和技能,而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包括加快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问题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从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要养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作者:郭娟 刊期: 2005年第22期
目的:为了解我地育龄妇女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我们对来我院作常规孕期体检的1 082例早期妊娠妇女进行了血清弓形虫循环抗原(CAg)、特异性IgM(TOXAb-IgM)、特异性IgG(TOXAb-IgG)抗体的酶联免疫分析检测.以便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孕妇应用药物治疗并采取必要的优生指导,降低了胎儿宫内感染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 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G(TOXAb-IgG)、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TOXAb-IgM)和弓形虫循环抗原(CAg).结果:在1 082例早期妊娠妇女中检出CAg阳性4例,阳性率0.36%;TOXAb-IgG,阳性24例,阳性率2.22%;TOXAb-IgM,阳性36例,阳性率3.33%;TOXAb-IgG+TOXAb-IgM,阳性7例,阳性率0.65%;CAg+TOXAb-IgG+TOXAb-IgM阳性2例,阳性率0.18%;总阳性73例,阳性率6.75%.结论:应该加强对育龄妇女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她们的卫生知识和防治意识,并对孕前和孕期妇女进行弓形虫感染的动态血清监测,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对优生优育及提高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重大意义.
作者:吴大富;杨红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检验进入了一个自动化的时代.随之也给我们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仪器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检验的质量和实验室的管理.本文从仪器的选购与安装、操作人员培训、性能评估、维护保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检验仪器的管理.
作者:翁改志;路军梅 刊期: 200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