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的X线CT检查分析

李开信

关键词:食管癌, 食道吞钡, CT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X线检查与术前CT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食管癌患者的X线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食道吞钡均能发现食管癌,且已处于中晚期;术前CT检查基本能发现病变,同时还能发现有淋巴或周围软组织侵犯征象.结论:食道吞钡是食管癌首选的检查方法,术前CT检查可为临床治疗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Nomal、B/Y视野检查及暗适应功能检查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普通光视野检查方法(Nomal),蓝黄视野检查法(B/Y),暗适应功能检查方法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青光眼22例(36只眼),可疑青光眼47例(94只眼),分别进行Nomal、B/Y视野检查及暗适应功能检查分析.结果:青光眼组视野异常率为85 %,快速暗适应时间和视网膜光阈值异常率为100 %.可疑青光眼组视野异常率为70 %,快速暗适应时间正常,视网膜光阈值异常率20 %.结论:视野缺损以鼻侧阶梯和颞侧扇形缺损为多,管视及颞侧视岛较少;暗适应功能检查以快速暗适应时间延长和视网膜光阈值降低为主.因此,联合检查方法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有较好意义.

    作者:李妮娜;郑红;王金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PET-CT在冠心病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利用PET-CT研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目前罕见报道[2],单纯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对CAD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取得了一些经验,国内只有零星的报道[2],尚未开展比较系统的、规模的、符合我国实际特点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ti-slices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刚刚应用于临床,超高速多排探测器螺旋CT是实现心脏检查的基础[3,4],利用MSCT对冠状动脉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报道,同时利用CT对钙化比较敏感的特点,国外已经开发出了基于钙化的量化评分体系和软件[5],应用于临床对CAD病人进行评价.国内对此项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

    作者:李天然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斜方肌筋膜带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

    目的: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枕骨区肿瘤的显微解剖,并初步探讨位于斜方肌区的浅筋膜和带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的可行性.方法:在枕外隆凸下缘中点处作T字型切口,去除左侧枕骨.沿横窦、乙状窦下缘剪下硬脑膜,显微解其神经血管.剪下硬脑膜平放于斜方肌筋膜表面,比准大小、周围大于硬脑膜0.5 cm,(注意切取时无破损处).将切下斜方肌区的浅筋膜和带血管蒂肌辩逆行转移至重建区与硬脑膜缝合,硬脑膜缝合时应留余脑的空隙.并对90例成人头颈正中矢状切上肢标本进行定位、测量.结果:枕外隆凸高点至枕骨大孔后缘间的距离;男性为(50.1±2.2)mm.女性为(48.4±1.6)mm.枕外隆凸高点下方20 mm处骨板厚度,男性为(9.5±0.5)mm.女性为(9.2±0.5)mm.枕外隆凸高点下方2.5 mm处骨板厚度,男性为(8.6±0.4)mm.女性为(8.3±0.4)mm.枕外隆凸高点下方30 mm处骨板厚度,男性为(7.3±0.4)mm.女性为(7.1±0.3)mm.结论:枕颈融合术、螺钉固定深度在5 mm内一般较安全.枕鳞区硬脑膜修复采用斜方肌区筋膜和带有血管蒂肌瓣转移重建硬脑膜从解剖基础是可行的.

    作者:曾效恒;欧阳四新;彭田红;谭建国;刘建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导泻在重症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重型肝炎无论是慢性重症肝炎还是急性重型肝炎的治疗都很困难,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达70 %,尤其是有合并症者,合并症越多,治疗难度越大,死亡率越高,可达90 %以上[1].近几年虽然重型肝炎在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其死亡率仍很高.自1989年至2003年,本人收治的22例重型肝炎病人,早期采用了导泻通便治疗,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症状,有利于重型肝炎其他治疗措施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王金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浅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测定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纯化的分子量为34 000的糖蛋白,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可由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和前列腺癌细胞产生,存在于精液、前列腺液、血清及尿中,前列腺特异抗原有一定的器官特异性,尤其对前列腺癌的患者,它的敏感性和阳性率均高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的测定,所以此项目的开展给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兰雅娴;赵雅;侯建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脂代谢异常与脂肪肝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脂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1 52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测定空腹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分析结果.结果:高甘油三酯患病率17.24 %,高胆固醇患病率3.22 %,二者均升高患病率3.68 %,脂肪肝154人,高血脂合并脂肪肝87例(23.71 %),血脂正常者合并脂肪肝67例(5.82 %),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脂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应高度重视.

    作者:刘迎利;闫自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西安地区储存宿主带毒、蚊虫密度、乙脑发病动态分析

    目的:研究乙脑流行特征、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控制流行提供依据.方法:①对所有发病、死亡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依据国标(GB/T18638-2002)进行IgM检测.②蚊虫密度:采用人工小时法对野外、室内种类进行监测. ③7月龄幼猪血进行带毒率监测.结果:①人间监测:2003年发病率为0.28/10万,死亡率为0.028/10万.与2002年相比发病率上升15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0岁~10岁组(18/2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1∶0.54.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高峰在8月份(65.00%).②蚊虫密度监测:室内(外)平均密度分别为每小时15.75只/人、每小时21.80只/人,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95.5 %)以上.③乙脑病毒感染率监测:幼猪带毒率为38.89%.结论:西安地区乙脑的发病符合流行病的基本特征,发病10岁以下儿童居多,在流行季节要做好防蚊灭蚊的同时,还要提前加强乙脑疫苗的接种工作.

    作者:蔡正华;陈保忠;陈志军;刘继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脊柱包虫病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观察脊柱包虫病的X线摄影机CT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包虫病4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CT平扫及扫描增强.结果:胸椎1例;腰椎3例.单个椎体病变者1例;多个椎体病变者3例.4例均有椎体不同的不规则破坏,并在病变椎体旁可见膨大变形的软组织块影.X线均误诊,4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确诊.结论:CT对脊柱包虫病的定位、定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其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优于X线平片检查.

    作者:彭建平;胡秀荣;彭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抗生素是临床医疗中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随着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品种不断面市,并投入临床使用.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上升,致病菌谱也发生改变.为此,本文参阅了有关文献,对抗生素就近几年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许恒忠;刘金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手术室术前术后健康教育表格设计与应用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和护理学的发展,对手术期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手术期护理安全,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手术室护理系统化、规范化.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对1 200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并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使病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初步了解,对手术室的环境,自己手术的麻醉方式,自己应该注意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减少了病员恐惧心理,为手术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淑娟;孙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胎儿腹腔内脏部分外翻的超声诊断

    初产孕妇,24岁,农民,妊娠27周余,孕妇于孕24周左右曾在外院B超检查,诊断正常妊娠.今来我院B超室检查.超声所见:胎头位于脐上靠右侧,骶尾部位于耻后上方偏左,胎头双顶径7.0 cm,胎心胎动良好,头、脊柱四肢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胸径正常,腹径过小,为4.0 c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呈一级.羊水暗区大径9.5 cm,羊水内可探及10 cm×9.8 cm弱强不等之管状回声环聚集成堆样游离团块,未探及管状断端回声,其两端与肚脐处相连.脐带呈不规则增粗,迂曲,一端与胎盘相连.另一端与胎儿肚脐连.

    作者:郭亚媚;杨亚娟;刘琼;卫亚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彩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脐带绕颈的产前诊断效果.方法:对近5 a内我院1 781例住院孕妇进行产前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无脐带绕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前诊断脐带绕颈196例,经分娩证实18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9 %(188/196),并测出脐血流S/D比值,结果表明脐血流S/D比值≥2.75者,出生后46.2 %(18/39)胎儿Apgar评分≤7分,提示脐血流S/D比值≥2.75者对胎儿预后有不良影响的可能性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围产期胎儿脐带绕颈对拯救胎儿生命、保护产妇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桑鹏;陈修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32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胆囊管远端部分敞开,用弯分离钳自胆总管向胆囊管方向交替推挤的方式处理胆囊管结石,取得满意疗效.结论:LC中应重视发现和处理胆囊管结石,避免遗漏,如疑有结石,胆囊管游离要充分,以便开放取石后便于夹闭胆囊管残端,操作切忌粗暴,避免胆管损伤.

    作者:冯伟;张震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前列腺增生发病情况调查

    报告1 466名50岁以上干部直肠指检前列腺,发现不同程度增生者1 206人,占受检数的82.26 %,指出对前列腺增生应积极预防,及早治疗,提出应积极宣传有关前列腺增生症的医学知识,加强锻炼,严禁酗酒及节制性生活等预防措施.

    作者:朱秉礼;郭风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急性肺水肿56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1月抢救56例重度有机磷中毒致急性防水肿患者、除3例分别因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死亡外均抢救成功.本组56例均为急症患者,其中男16例,女40例.年龄16岁~47岁,其中16岁~25岁43例,占78.6 %.除1例喷洒农药后,造成中毒外,其余均为吞服,包括DDV中毒42例,占77 %,乐果14例占23 %.本组病例喷洒农药者,在喷洒后8 h出现急性肺水肿,吞服者则一般在吞服后40 min~2 h发生.

    作者:朱庄礼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设备的正确使用与保养

    腹腔镜手术设备是现代电子、光学、器械融为一体的高科技精密的治疗性手术设备.与普通手术器械相比,在使用与保养上有着更高的要求.正确的使用与保养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延长器械寿命,减少损耗.本着与同人交流的目的,现将我科室总结的一套安全使用与保养腹腔镜器械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翟博雅;尹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原发性肝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切除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小肝癌切除后5 a生存率可达50 %~60 %;大肝癌也达到30 %.但是,原发性肝癌的高转移和高复发特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据报道,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 a复发率为54.1 %~61.5 %,小肝癌(≤5 cm)为43.5 %,而局部治疗的转移复发率则更高.为此,深入研究肝细胞癌转移、复发机制和积极探索有效的抗复发治疗措施是当前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重点和难点[1].

    作者:杨海明;蔡长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预防卧床和牵引并发症,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进行康复训练.结果:37例病人术后10 d 100 %能扶拐行走,术后6个月35例完全恢复正常生活,2例生活大部分自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曲玲玲;于瑞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多种变应原混合脱敏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种变应原混合脱敏治疗的效果及有效维持时间.方法:选用16种变应原通过皮肤试验的方法确定吸入性过敏原,对皮试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并对脱敏后有效的部分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在430例治疗的患者中,有效率达90 %,其中显效占30 %,好转占62 %,无效占8 %;在308例变应原复查的患者中,螨虫呈阳性反应的基本存在,只有10 %的患者阳性反应程度有所下降,花粉类及蜜蜂的阳性反应程度下降较为明显;免疫治疗后的有效维持时间,在调查的211例患者中,维持1 a~2 a的占25 %,维持3 a~5 a占52 %,维持6 a以上的占23 %.结论:混合性脱敏治疗疗效肯定,特别对诱因不十分明确的过敏性患者采用多种变应原混合治疗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脱敏的有效维持时间长短不一,治疗时间长的,有效的维持时间相对延长,但不绝对.

    作者:李帝吟;苏伟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教育中应注重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全面推进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高等医学教育必须从教师、学生等不同角度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