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李时珍对针灸学的贡献

宋杰;王平

关键词:李时珍, 针灸, 《本草纲目》, 《奇经八脉考》
摘要:李时珍是世界著名医药学家,我国明代的中医大家,其著作传承了中华中医药学丰富的治疗方法,这其中也包括针灸疗法.李时珍的著作不仅记载了针灸学的艾灸、火针、穴位敷贴等外治法,还研究总结出奇经八脉辨证论治学说,为明清两代医家开辟了运用奇经八脉学说作为临床辨证体系的先河.文章立足于李时珍传世的专著,试探讨李时珍对针灸学的贡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试析李时珍对针灸学的贡献

    李时珍是世界著名医药学家,我国明代的中医大家,其著作传承了中华中医药学丰富的治疗方法,这其中也包括针灸疗法.李时珍的著作不仅记载了针灸学的艾灸、火针、穴位敷贴等外治法,还研究总结出奇经八脉辨证论治学说,为明清两代医家开辟了运用奇经八脉学说作为临床辨证体系的先河.文章立足于李时珍传世的专著,试探讨李时珍对针灸学的贡献.

    作者:宋杰;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对环磷酰胺小鼠骨髓细胞DNA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ERCC1和RRM1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针灸对环磷酰胺(CTX)化疗后小鼠骨髓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以及核糖核苷酸还原酶1(RRM1)的调节作用,探讨针灸改善化疗后小鼠骨髓抑制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取清洁级雄性(KM)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10只.针刺组、艾灸组选取“大椎”、“膈俞”、“肾俞”和“足三里”分别进行针刺、艾灸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5天,空白组、模型组每日陪同固定,不做任何治疗.各组小鼠于第6天取股骨ELISA法检测骨髓中ERCCI和RRMI的含量.结果 针刺和艾灸可以明显上调CTX模型小鼠骨髓细胞DNA修复基因的表达,促进骨髓细胞DNA损伤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从而减轻CTX造成的骨髓抑制.结论 针灸可以促进骨髓细胞DNA的核苷酸切除修复的能力,保护因化疗引起的骨髓造血细胞损伤,应该是针灸改善小鼠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于冬冬;付雪鸽;路玫;滕迎春;程相琨;华金双;牛云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四方藤凝胶剂处方工艺的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

    目的 通过效应面法优化四方藤凝胶剂处方工艺.方法 以卡波姆用量、pH值、载药量为考察因素,以外观性状、黏稠度、涂展性及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对凝胶剂处方进行优化.结果 四方藤凝胶佳处方组成为:卡波姆用量0.99%,pH值为7,载药量1.25%;按优处方制备的四方藤凝胶外观光滑平整、均匀细腻、黏稠度适中、涂展性良好.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四方藤凝胶48 h内累积释放率为85%.结论 四方藤凝胶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凝胶稳定性好、质量可控,为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中药四方藤提供依据.

    作者:周婷;朱静;黄莹;吴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秘精益气法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秘精益气法对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SPF级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金水宝低剂量组、金水宝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气管滴入法(200 μg/200 μL)制备CB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滴入生理盐水(0.5 mL/只).造模第2天开始灌胃,桂龙咳喘宁组(0.9g·kg-1)、金水宝低剂量组(0.3g· kg-1)、金水宝高剂量组(0.6g· kg-1)灌服相应剂量中药混悬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10 mL·kg-1),连续灌胃21d.实验第22天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50 mg/kg),待麻醉后断头取肺,双缩脲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4、IL-10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蛋白表达特征.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与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4与IL-10含量显著降低,cNOS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大鼠TNF-α与IL-1β含量明显下调,IL-4与IL-10含量显著增高,cNOS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 金水宝胶囊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强抗炎细胞因子活性,调节促炎、抗炎细胞因子间的失衡状态,有效调节肺组织中cNOS的表达,从而对CB大鼠产生治疗作用.

    作者:王浩;王杰鹏;方芳;刘娜;鲁晨希;张千一;郭靠山;方朝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五行流通”理论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探析

    五行之间生克制约循环,如“轮轴”运转,推动生命之流前行.一行之气偏旺则生“克、泄、耗”之疾,一行之气不足则所主脏腑行运不佳,均可影响五行轴运,累及多系统,病情复杂,病机难寻,辨证时需综合考虑五行间的生克联系.“五行流通”之法为治疗五行克耗、偏枯之良方,其通过深入理解生克的本源,用“化泄”的方法平抑强旺、使五行间能量得以传递沟通.此外,人体内在“气候”的寒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出生时自然气候寒暖的影响,即所谓天人相应;过寒过暖均会阻碍五行流通,需施以“调候”.“五行流通”理论从多个角度思考临床应用,望可为难治性皮肤病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媛媛;刘霞;张乐其;谭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整理相关文献56篇,从卷柏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目前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卷柏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炔酚类、苯丙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衰老和降血糖等方面.结论 为卷柏属植物药用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金旭东;卢轩;王惠国;史丽颖;于大永;冯宝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真武汤对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组织Bax和Bcl-2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真武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组织Bax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TnTR141W转基因扩张型心肌病小鼠60只,随机分为真武汤药物治疗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卡托普利组),模型组,每组15只;野生型小鼠15只,为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真武汤、卡托普利、生理盐水,灌胃1个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Bax和Bcl-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组Bcl-2表达均显著下降,模型组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真武汤药物治疗组中,高剂量组Bcl-2表达明显升高,Bax表达明显降低(P<0.05);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相比,Bcl-2表达明显升高(P<0.01),Bax表达有降低趋势(P>0.05).真武汤高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相比,Bcl-2和Bax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真武汤能够上调扩张型心肌病小鼠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说明真武汤能够干预凋亡调控因子,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这可能是真武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丽丹;李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白细胞变化规律探讨

    目的 探讨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白细胞变化的规律.方法 造“太阴病(脾阳虚证)”大鼠模型,经药物干预后,检测不同时间节点的外周血细胞中白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白细胞数表现为昼高夜低的节律性变化;子时模型组的白细胞数低于正常组、药物组,但在2、3、4天升高,反应出疾病的发展阶段;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与药物组的白细胞数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在子时运用药物能有效的调节白细胞数的变化.结论 太阴病(脾阳虚证)中白细胞存在昼夜变化节律;子时模型组的白细胞数低于正常组、药物组.

    作者:赵协慧;李杰;吴萍;张广梅;王仁嫒;张发斌;杨艳;陈湘宏;刘占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黄芪甲苷对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及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对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及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黄芪甲苷保护心脏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大鼠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常规培养,使用异丙肾上腺素(lsO)干预24h造模.待心肌肥大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维生素D组(10-8mmol·L-1)、模型组+黄芪甲苷1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3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60μmo 1·L-1组.MTr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通过软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表面积,RT-PCR法检测与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CYP24A、CYP27B、VDR)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TT检测结果表明,ISO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大大下降,而加入了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后存活率则明显上升.通过对细胞表面积的检测表明,黄芪甲苷和维生素D能够不同程度的减轻由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能够提高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而ISO则会导致其表达量降低.结论 黄芪甲苷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肌细胞,而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对维生素D轴的调节作用有关.

    作者:王焕珍;张惠鹏;赵东亮;管连城;覃海波;王亚兰;柴艺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变异系数权重法祁菊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目的 考察祁菊花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确定其佳采收期.方法 HPLC-UV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UV-VIS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运用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期祁菊花整体质量.结果 各采收期祁菊有效成分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随着采收期的不同,有效成分含量呈现动态变化,由模糊评判法处理结果得出,当祁菊花开放程度达到50%时,有效成分含量水平较高,药材整体质量好,为佳采收期;祁菊与其他种菊花相比较,各有效成分含量均较高,具有扩大推广运用价值.结论 祁菊花佳采收期为花盛开50%时,整体质量较好,因此当花盛开50%时可做祁菊合理采收期.

    作者:米晓兰;韩红梅;王雪媛;刘锐;肖波;何燕峰;王彦军;李天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白藜芦醇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影响

    目的 利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探讨白藜芦醇对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影响.方法 取同期化处理后的L4期线虫,经肺炎克雷伯菌感染5d后,洗涤、离心,转移至96孔板内(10只/孔),每孔加入LB溶液40μl、M9缓冲液160μ1、FUDR及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每组5个复孔,20℃静置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0.1,0.2,0.4,0.8mg/ml),空白对照组L4期线虫经大肠埃希菌OP50喂养5d后转移至96孔板内,不加白藜芦醇;每24h观察线虫生存情况.结果 经Log Rank检验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与0mg/ml白藜芦醇比较,0.2,0.4,0.8mg/ml浓度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x2值分别为29.262,35.148,37.040);0.1mg/ml浓度的白藜芦醇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x2=0.05);同时采用Log Rank检验法对0.2,0.4,0.8mg/ml三组浓度白藜芦醇对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发现,该三组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x2值分别为0.05,0.25,0.56).结论 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中,高浓度白藜芦醇能使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延长,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线虫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影响.

    作者:彭黎;孙树梅;周浩;张亚莉;欧阳妮;谷艺修;李春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菊苣不同部位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含量的HPLC法测定

    目的 建立HPLC方法测定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在菊苣植株不同部位的含量,为菊苣各部位的利用提供依据,为优良品种选育建立基础.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5μm,4.6mm×260 mm),流动相乙腈:超纯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C,检测波长267 nm.结果 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分别在0.05~0.3μg,1.2~7.2 μ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和0.998.山莴苣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3%.软化后的芽球山莴苣素含量低,山莴苣苦素未检出.结论 建立的方法测定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含量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较大的线性范围.为菊苣的质量评价和合理利用,选育品种或改进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施天慧;凡杭;陈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数脉迟脉临床意义探讨

    众所周知,数、迟二脉,不论在通常所说的二十七部脉、二十八部脉中,还是在三十部脉中,均被列为纲脉.临床上也经常见到数、迟脉,而且影响着临床医生的辨证诊断结果.因此,明辨其特征及临床意义则颇为重要.文章从数脉的临床意义(主热证、主寒证、主危证)、迟脉的临床意义(主寒证、主热证、主瘀证)以及辨数脉、迟脉的个体相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提高临床辨证以及用药的准确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利;何建成;庄燕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黄俊山教授应用甘松治疗失眠经验

    文章主要从甘松的主治功效、药理学研究进展及历代医家临床运用经验几个方面论证甘松在治疗失眠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依据导师黄俊山教授在临床上针对失眠常见的肝郁气滞型、肝郁化火型及肝郁脾虚型三类基本证型,善用甘松治疗失眠的验案进行总结分析,尤其是甘松的开郁醒脾功效值得赞赏.

    作者:邓晶晶;黄俊山;詹夏菲;张松涛;高毅东;谢利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证COPD大鼠瘦素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根据肾阳虚COPD大鼠发病机制,研究瘦素与COPD肾阳虚证的发生相关性,论证金匮肾气丸治疗COPD肾阳虚证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运用烟雾联合脂多糖及注射氢化可的松进行肾阳虚证COPD大鼠造模.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中药高、中剂量组灌服金匮肾气丸混悬液.光镜下检测大鼠肺叶肺组织病理变化;血清瘦素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瘦素受体mRNA表达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瘦素受体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剥脱,纤毛倒伏、粘连,支气管壁,部分肺泡壁破坏、融合,肺大泡架构消失;与模型组比较,金贵肾气丸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有所减轻.血清瘦素水平,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含量升高(P<0.01),给予金贵肾气丸高、中剂量治疗后血清瘦素含量有明显降中(P<0.01).Western印迹检测肺组织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中(P<0.01),金贵肾气丸干预后,高剂量组平均灰度值显著升高(P<0.05).大鼠肺瘦素受体mRNA含量检测,模型组大鼠肺瘦素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干预组中瘦素受体mRNA表达强度明显降中(P<0.05).结论 瘦素水平与COPD肾阳虚证的发生负相关;采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对实验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血清瘦素、脂肪组织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对瘦素蛋白进一步的研究将为COPD的发病机制阐明和防治提供新研究方向.

    作者:萧闵;郑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火针联合清热毒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清热毒胶囊与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3例中重度寻常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对比组31例.观察组使用火针治疗,7天1次,共治疗4次,并联合清热毒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连服1月;对照组予以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治疗,每次1粒,每日2次.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联合清热毒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蓓;张明;刘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渊源探讨

    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渊源,通过梳理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临证实践经验,研究“分消走泄法”内涵,与“辛开苦降法”相关,可用“和法”概之.发现“分消走泄法”不仅应用于外感湿热病的治疗,凡邪在少阳,瘟疫邪伏膜原,疟疾及内伤病中气血不和、营卫不调、脏腑失调、以及痰饮病等,乃至危急重症所形成的湿热证,均可参照“分消走泄法“而顺势利导,变通使用,不必拘泥于温病.通过对分消走泄法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该法的实质,拓展其应用范围,对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兰;吕波;高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浮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浮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综合疗效和总结目前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CBM、CNKI、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5月)中关于浮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总计628例患者,结果显示浮针介入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总有效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RR=1.19,95% CI(1.13,1.26),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浮针介入治疗背肌筋膜炎有效.但临床研究设计需改进研究样本量较小、随机分配方法不严格、未使用盲法、操作缺乏规范标准、未使用统一诊断标准、缺乏客观疗效评价量表、干预措施不一致等问题,而实现构建符合浮针特点的科研模式.

    作者:张浛芮;李应昆;梁静涛;罗诗雨;王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珍珠美白散结合耳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珍珠美白散结合耳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10例患者分为两组,珍珠美白散结合耳穴组(治疗组)及药内服组(对照组),每组各55人,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无效7人,好转5人,显效13人,基本治愈30人,有效率为87.3%;对照组无效21人,好转16人,显效10人,基本治愈8人,有效率为61.8%.结论 应用珍珠美白散结合耳穴治疗黄褐斑祛斑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薇;张艳;易铭;郑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皂荚提取物对肝癌细胞PTEN/P1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目的 应用体外实验方法,探讨皂荚提取物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上对PTEN/PI3 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治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空白组(人肝癌细胞SMMC-7721,未加任何药物),索拉非尼组(将41μmol/L的索拉非尼加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皂荚提取物组(将皂提取物0.3g·kg-1·d-1,按10%浓度加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用Westem blot法检测细胞中PTEN/PI3 K/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Westem blot检测表明,空白组对AKT、PTEN、PI3K的表达没有影响,索拉非尼和皂荚提取物均使AKT、PI3K基因表达下调,PTEN表达上调(25h和48h皂荚提取物H3K下调要强于索拉非尼(P<0.01);25h索拉非尼对PTEN上调要强于皂荚提取物(P<0.01).结论 皂荚提取物能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蔡岳;詹磊;王晓东;张赤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